收藏 分销(赏)

DB3701_T 16—2020 《公共汽(电)车中途站设计导则》.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7355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01_T 16—2020 《公共汽(电)车中途站设计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DB3701_T 16—2020 《公共汽(电)车中途站设计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DB3701_T 16—2020 《公共汽(电)车中途站设计导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DB3701_T 16—2020 《公共汽(电)车中途站设计导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DB3701_T 16—2020 《公共汽(电)车中途站设计导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03.220.20CCS P 51济南市地方标准DB3701/T 1620203701公共汽(电)车中途站设计导则Guide for design of bus and trolleybus stop2020-12-28 发布2021-03-01 实施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701/T 162020I目次前言.II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34 一般规定.55 设置原则及分类.55.1 设置原则.55.2 站台分类.65.3 站台设置形式.96 车辆停靠区.116.1 停靠区车位.116.2 非港湾式站台停靠区.126.3 浅港湾式站台停靠区.126.4

2、深港湾式站台停靠区.137 站台设计.137.1 站台类型选择.147.2 站台规模.148 站台设施.148.1 服务设施配置.148.2 配置原则.158.3 候车亭.158.4 站牌.168.5 旅游咨询服务设施.198.6 无障碍设施.198.7 广告牌.198.8 座椅.198.9 垃圾箱.198.10 非机动车停放区.198.11 手机充电设施.198.12 自动售货机.198.13 照明设施.208.14 其他设施.208.15 安全防护.208.16 其他要求.20DB3701/T 162020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

3、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众行城乡交通研究咨询公司、济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玉良、罗卫东、周建国、刘鸿顺、李峰、崔勇、王建光、周涛、李嵩、张新兰、王晨、于喜洋、李惠赟、田云强、刘郑国、王立恩、姚君茜、林松涛、苏标、聂爱华、王晓媚、马翔、张利民、刘怀星、王福满、朱建方、刘文斌、王尧斌、吴馨怡、周欣、杨范、郭佳慧、王逢宝、吴玉荣、赵南哲、张清泉、刘建波。DB3701/T 1620

4、203公共汽(电)车中途站设计导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汽(电)车中途站(以下简称“公交中途站”)的一般规定、设置原则及分类、车辆停靠区、站台设计及站台设施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行政区城市道路公交中途站的新建、改(扩)建、单点公交站台优化调整等工作,城乡结合部道路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快速公交车站的新建、改(扩)建等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 5845.3 城市公共交

5、通标志 第3部分:公共汽电车站牌和路牌GB 7000.1 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T 15566.4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4部分:公共交通车站GB/T 1909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 19517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T 20501.6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第6部分:导向标志GB/T 22484-2016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GB/T 32852.1 城市客运术语 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 32852.2 城市客运术语 第2部分:公共汽电车GB/T 33660 城市公用交通设施无障碍设计指南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6、 50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1038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T 51328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CJ/T 107 城市公共汽、电车候车亭CJJ/T 15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 3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 15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JGJ 11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T/T 1118 城市公共汽电车车站设施功能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 32852.1、GB/T 32852.2、JT/T 11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DB3701/T 16

7、202043.1车站stop/station为乘客乘降运载工具提供相关服务的城市客运设施或场所。来源:GB/T 32852.12016,3.13.2中途站stop沿公交线路设置的除起点站和终点站以外的停靠站。来源:GB/T 32852.22018,3.2.113.3站台platform车站内供乘客候车和乘降的设施。来源:GB/T 32852.12016,3.83.4非港湾式站台non-bay platform在道路车行道外侧,不改变道路原有的断面形式,设置的供公交车辆停靠的站台。也称直线式站台。来源:JT/T 11182017,3.43.5港湾式站台bay platform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

8、取局部拓宽路面的方式,设置的供公交车辆停靠的站台。来源:JT/T 11182017,3.33.6浅港湾式站台shallow bay platform在道路外侧拓展一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站台。3.7深港湾式站台deep bay platform在道路外侧拓展多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站台。3.8同名站台platform with the same name为同一客流集散点服务的多个站名相同的公交中途站。3.9候车亭bus shelter在车站供乘客遮阳、避雨的等候车辆的设施。来源:GB/T 32852.22016,3.2.183.10标准候车亭bus shelter standard按单元式设计、以主体

9、框架单元结合模块化构件和设备拼接组合而成的候车亭。3.11站牌stop board用以向乘客提供站名、线路等服务信息,且设置在车站的设施。来源:GB/T 32852.12016,3.93.12站台长度platform length由设计停靠车辆数决定的站台全长。3.13DB3701/T 1620205站台高度platform height站台地面与路(轨)面的高差。3.14停车标志stop sign车辆进站停靠时,应与之对齐的标志物,是计算车站停靠线路里程位置的坐标点。4一般规定4.1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以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科学设置公交线路,合理

10、布设公交中途站。4.2公交中途站的规划和设计应遵循需求适应、布局合理、资源节约、人车安全、运行高效、交通顺畅、换乘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4.3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居民小区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应将公交中途站作为配套建设内容,同步开展公交中途站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作为系统交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4.4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结合交通需求特征、地形、自然环境、道路条件、站点间距、交叉口间距等因素,合理布设公交中途站,并满足以下要求:中途站应设置在大型客流集散点、人口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中途站应与周围公共建筑、广场空间相协调,合理解决人流与车流的干扰问题,在条

11、件允许的情况下,中途站形式原则上以港湾式车站为主;中途站应结合轨道交通、缆车、索道、轮渡等交通站点设置;中途站与高压线、加油站、加气站等危险区域应保证相应的安全间距,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4.5公交中途站的建设应选用节能、环保、耐用和易维护的材料,既要考虑设施整体的美观大方,又要兼顾实用性。4.6结合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依据相关规范要求,设计港湾式站台或深港湾式站台后,应结合站台位置、通行空间和周边用地情况,从规划层面对站台附近道路红线宽度进行调整。4.7公交中途站范围内无障碍设施要与周边道路的无障碍系统相衔接,并应满足 GB 50763 的要求。4.8公交中途站的命名按照 GB/T 2248

12、4 的要求执行。5设置原则及分类5.1设置原则5.1.1公交中途站的平均站距应符合 GB/T 22484-2016 中 4.1.2 列项的规定,且中途站不宜设置在坡度大于 5%的道路上,站台边缘距客流密集区的距离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 站台边缘距客流密集区的距离要求序号客流密集区类型站台边缘距客流密集区的距离 D(m)1火车站广场的行人出入口近端25D1002长途汽车站广场的行人出入口近端25D503体育场(馆)广场的行人出入口近端25D1004影剧院、医院、展览馆、游乐场的行人出入口近端25D50DB3701/T 16202065地铁站出入口近端15D506居住小区行人出入口近端10D

13、507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近端5D508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的建筑物出入口近端20D505.1.2公交中途站的设置,在符合 GB/T 22484-2016 中 4.1.2 的前提下,应首先考虑路侧闲置空间、公共绿地或可通过拆迁方式解决的位置。若需压缩公交站台附近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设置港湾式站台,压缩后的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 2.0m;压缩后的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 3.5m,不应小于 2.5m。5.1.3新建、改扩建道路时设置的公交中途站及单独优化的公交中途站,应符合以下设置原则:a)新建道路设置公交中途站,在科学布设公交线路的基础上,中途站的位置、规

14、模应与道路等级、横断面及公共交通出行需求统筹考虑。中途站设置位置原则上以路段为主;新建主干路、次干路设置的公交中途站,原则上宜采用港湾式站台。中途站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其与两侧车辆出入口的距离。站台的长度、宽度等尺寸宜按本文件的上限值预留。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公交出行需求,在有条件的位置预留深港湾式站台建设空间。同时,根据换乘需要并结合道路及交通条件,同步因地制宜地考虑立体换乘或平面换乘设施。b)改扩建道路设置公交中途站,应首先进行公交线路优化,并优化布置道路横断面。改建主干路、次干路设置的公交中途站,原则上宜采用港湾式站台。公交站台的长度、宽度等尺寸应满足本文件的下限值要求。机非混行道路设置公交中

15、途站时,条件允许情况下,优先考虑在公交站台外侧设置非机动车绕行空间;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公交站台位置应设置非机动车停车标线和乘客上下车的人行横道线。c)单独优化的公交中途站,应重点解决公交进出不畅、站台设置影响慢行安全或影响交通流有序运行的问题。从站点布局、站台容量、安全隐患和配套设施相互协调等方面,优化公交中途站的设置,充分利用道路红线内外的空间资源,精细化设置站台内外设施。5.1.4快速路主线与辅路之间隔离带上的公交中途站,可设置在快速路入口上游或者出口下游处,距出入口距离不宜小于 100m,且应与出入口一体化设计,确保乘客、机动车安全。5.1.5新建快速路辅路、主干路、次干路交叉口处的公交

16、中途站,原则上设置在交叉口出口道,且应遵循以下原则:a)公交中途站应与交叉口一体化设计,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应大于200m。b)当出口道右侧拓宽增加车道时,中途站设在该车道拓宽段下游不应小于20m处,并将拓宽车道与公交站台一体化设计;c)当出口道右侧不拓宽时,主干路上设置的中途站距对向进口道停止线不宜小于80m,次干路上设置的中途站距对向进口道停止线不宜小于50m,支路上设置的中途站距对向进口道停止线不宜小于30m。5.1.6同一道路上对向同名中途站的设置,应采用“尾尾相接”的方式,避免乘客对向换乘时公交车辆及社会车辆出现视线盲区,保障乘客过街换乘的安全性;对于主干路、次干路上设置的公

17、交中途站,若客流集散量较大、换乘需求较大,原则上采用立体过街的方式,不具备立体过街条件时,合理设置人行横道的位置和宽度。5.2站台分类5.2.1站台按停靠区形式,主要分为非港湾式和港湾式(包括浅港湾型和深港湾型)两大类,必要时可进行同名站点分站台设置。非港湾式站台(直线型-人非共板)、非港湾式站台(直线型-机非共板)、浅港湾式站台、深港湾式站台、同名站点分站台的示意图分别见图 1、图 2、图 3、图 4 和图 5。DB3701/T 1620207图 1 非港湾式站台(直线型-人非共板)示意图图 2 非港湾式站台(直线型-机非共板)示意图图 3 浅港湾式站台示意图DB3701/T 1620208

18、图 4 深港湾式站台示意图图 5 同名站点分站台示意图5.2.2站台按其在道路上的位置,可分为沿人行道路缘石和沿机非分隔带设置两大类,沿人行道路缘石和沿机非分隔带设置站台的示意图见图 6、图 7。图 6 沿人行道路缘石设置站台示意图图 7 沿机非分隔带设置站台示意图DB3701/T 16202095.3站台设置形式5.3.1在无机非分隔带且机非混行的道路上,站台设置宜采用以下形式:a)如人行道宽度(含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宽度之和大于等于7m,压缩人行道空间,在站台与人行道之间增设非机动车通行空间,站台设置示意图见图8。压缩后的人行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应满足5.1.2规定。图 8 在站台与人行

19、道之间增设非机动车道示意图b)如人行道宽度(含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宽度之和小于7m,设置非港湾式中途站,在停靠区与站台之间施划非机动车停止线和人行横道线,站台设置示意图见图9。站台外侧人行空间宽度不宜小于2.0m;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小于2.5m。图 9 在停靠区与站台之间施划慢行标线示意图5.3.2在有机非分隔带的道路上,站台设置宜采用以下形式:a)当分隔带宽度大于等于4.5m时,采用沿机非分隔带设置浅港湾式站台,站台设置示意图见图10。人行道宽度不应小于2.0m;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3.5m,不应小于2.5m。b)当分隔带宽度小于4.5m,且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在满足最小规范宽度基础上尚有压

20、缩空间时,依次压缩人行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设置浅港湾站台,站台设置示意图见图11。压缩后的人行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应满足5.1.2规定。c)当分隔带宽度小于4.5m,且分隔带宽度、人行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压缩后不具备设置浅港湾式站台条件时,可设置非港湾站台。人行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应满足5.1.2规定。DB3701/T 16202010图 10 沿机非分隔带设置港湾式站台(形式一)图 11 沿机非分隔带设置的港湾式站台(形式二)5.3.3路段设置公交站台时,为便于乘客换乘,可设置地面人行横道或立体过街设施。采用地面人行横道时,公交站台设置应采用“尾尾相接”形式见图 12。图 12“尾尾

21、相接”形式站台(人行横道过街形式)5.3.4设有公交专用道的道路上设置公交中途站时,有机非分隔带的道路,且用地条件允许情况下,设置港湾式公交站台,见图 13;机非共板道路,且用地条件受限情况下,设置非港湾式公交站台,非机动车绕道站台后侧通行,见图 14。DB3701/T 16202011图 13 设有公交专用道道路上设置港湾站台形式(机非分隔断面)图 14 设有公交专用道道路上设置非港湾式站台形式(机非共板断面)6车辆停靠区6.1停靠区车位6.1.1设置非港湾式站台的中途站,停靠区可设置 14 个停车位,设置数量宜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 非港湾式站台停车位适用条件停车位适用条件备注1 个高

22、峰小时上车人数小于 200 人,或停靠线路数少于 3 条2 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在 200300 人之间,或停靠线路数为 3 条5 条3 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在 300500 人之间,或停靠线路数为 5 条8 条4 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超过 500 人或停靠线路数超过 8 条或分站台设置6.1.2设置浅港湾式站台的中途站,停靠区可设置 24 个停车位,设置数量宜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 浅港湾式站台停车位适用条件停车位适用条件备注2 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小于 300 人,或停靠线路数少于 5 条3 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在 300500 人之间,或停靠线路数为 5 条8 条4 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超过 5

23、00 人,或停靠线路数超过 8 条或分站台设置或改造为深港湾式中途站DB3701/T 162020126.1.3设置深港湾式站台的中途站,每个服务通道应至少有 2 个停车位,且不宜超过 3 个停车位,其适用条件宜符合表 3 的规定。6.1.4公交中途站单个停车位的长度为 15m,停车间距为 2.5m。6.2非港湾式站台停靠区6.2.1非港湾式站台停靠区的长度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 非港湾站台停靠区长度要求设置条件停靠区长度m1 个停车位152 个停车位32.53 个停车位504 个停车位67.56.2.2直线型非港湾站台及停靠区的设计尺寸,无路边停车位的应符合图 15 的要求,有路边停车

24、位的应符合图 16 的要求。图 15 直线型非港湾式停靠区设计尺寸示意图图 16 有路边停车位的非港湾停靠区设计尺寸示意图6.3浅港湾式站台停靠区6.3.1浅港湾式站台及停靠区停靠区长度可按表 4 确定,其他设计尺寸应符合图 17 的要求。DB3701/T 16202013图 17 浅港湾式停靠区设计尺寸示意图6.3.2浅港湾式站台设置占用人行道时,剩余人行道宽度不宜小于 2.0m;当剩余人行道宽度小于 2.0m时,可在站台及渐变范围局部拓宽道路红线。6.3.3中途站停靠区车道宽度宜为 3m;条件受限时,不应小于 2.75m。6.4深港湾式站台停靠区6.4.1在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布设具

25、有超车通道的深港湾式站台,不设超车通道的深港湾站台的设计尺寸应符合图 18 的要求,设置超车通道的深港湾站台的设计尺寸应符合图 19 的要求。压缩后的人行道宽度、非机动车道宽度应满足 5.1.2 规定。图 18 不设超车通道的深港湾式停靠区设计尺寸示意图图 19 设超车通道的深港湾式停靠区设计尺寸示意图6.4.2深港湾站台内侧站台宽度不应小于 2.5m,站台外缘应圆顺设计,站台紧邻通道宜设置安全护栏。6.4.3应在停靠区两端及各候车廊之间设置人行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3.0m。人行通道与紧邻的停靠位之间宜设置 2.0m 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应小于 1.5m。6.4.4公交中途站车道宽度宜取 3

26、.25m,条件受限制时,不应小于 3.0m。6.4.5设超车通道的深港湾式站台,超车道宽度宜取 3.5m。7站台设计DB3701/T 162020147.1站台类型选择7.1.1主干路宜设置港湾式站台,次干路及以下级别的城市道路或高等级道路的辅道,在满足表 5 的条件时可设置港湾式站台,条件受限时可设置为非港湾式站台。表 5 港湾式站台设置条件设置条件站台设置类型站台停靠线路数超过 3 条浅港湾式站台高峰时段上车客流量大于 300 人/h浅港湾式站台高峰时段公交车流量大于60pcu/h浅港湾式站台站台停靠线路数超过 8 条,或高峰小时乘客上车超过 600 人增设站台或深港湾站台7.1.2公路型

27、断面道路宜设置港湾式站台。7.2站台规模7.2.1站台长度应满足车辆停靠需求,并应符合表 6 的规定。同名站点站台间距不宜小于 25m,站台数量宜设置 2 个。7.2.2站台宽度不宜小于 2.5m。对于改造的站台,站台宽度不宜小于 2.0m。7.2.3站台高度宜为 0.15m0.20m。表 6 站台长度要求序号站台类型站台长度m进站长度m出站长度m1非港湾式站台15702浅港湾式站台157020203深港湾式站台457036(41)36(41)注:1、具体设计尺寸可参考第 6.26.4 的规定;2、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设超车道的深港湾式站台。8站台设施8.1服务设施配置设施配置及适用条件应符合表7

28、的规定。DB3701/T 16202015表 7设施配置及适用条件适用区域主要旅游景点、市级商业街区标志性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信息设施站牌便利设施候车亭线路图(含时刻表)街区导向标识旅游咨询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广告牌座椅垃圾箱非机动车停放区手机充电设施自动售货机安全照明防撞设施注:为必配,为选配8.2配置原则8.2.1安全原则应满足以下要求:a)金属结构框架、面板和主体均可靠接地;b)电气设施应安装完全隔离防漏电,绝缘等级与路灯相同。电路、电器绝缘性应符合 GB19517、GB50054 和 GB7000.1 的要求,且单个标准候车亭预留负荷

29、除满足当下设备、设施、照明系统需求外,还应充分考虑未来智能化系统升级需要;c)根据不同路段和站台体量大小酌情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如有必要可与共享单车停车共同设置;d)各种设施坚固耐用,且不影响运营安全、乘客集散和行人通行。e)各种设施布置,需满足乘客集散时的乘客、机动车、非机动车安全视距要求。8.2.2适用原则:以人为本、设施齐全;因地制宜,方便慢行交通(减少慢行交通干扰);预留可发展空间。8.2.3美观原则:设施风格统一、形式简洁且易于识别,每条道路站台设施形式应一致,在重点区域及跨区域部分增设选配设施。对城市景观风貌有特殊要求的区域,道路站台设计方案应满足景观、风貌相关要求。8.3候车亭

30、8.3.1考虑生产、运输、安装等施工因素,候车亭应分单元设计,每单元长度 3.5m5m。DB3701/T 162020168.3.2考虑净空及遮雨效果,候车亭高度 2.5m3.0m(顶蓬蓬缘的最低点至站台地面的最小高度),各组之间顶蓬应连续。8.3.3顶蓬宽度1.5m 时,顶蓬内边缘距机动车道 0.25m0.5m。8.3.4顶蓬覆盖长度应根据站台候车客流量综合确定,不宜小于站台长度的 30%,且不宜大于 80%。连续设置时每组数量不宜大于 4 个,组间距不宜小于候车亭高度。8.3.5在设置 12 个停车位,且站台长度为 15m40m 以内的中途站,应设置 1 个标准候车亭;在设置34 个及以上

31、停车位,且站台长度50m 的中途站,以及要求设置分组公交站台的中途站,候车亭数量宜2 个。8.3.6候车亭应采用以下建设模式:a)A 模式:5.5m7.5m 候车亭,可选择由灯箱、透明屏、背板玻璃等模块单元组成;b)B 模式:11.5m14.5m 候车亭,可选择由灯箱、透明屏、背板玻璃等模块单元组成;c)C 模式:17.5m18.5m 候车亭,可选择由灯箱、透明屏、背板玻璃等模块单元组成。8.3.7候车亭数量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a)主干路按照站台长度设置,采用 B+B 组合或 C 模式;b)次干路、支线按照站台长度及周围环境客流设置,采用 B 模式或 C 模式;c)背街小巷或支线道路可按照实际

32、环境客流设置,采用 A 模式或 A+A 组合或 A+B 组合。8.3.8候车亭荷载应满足 GB 50009 的要求;候车亭应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并应符合 GB 50017 的要求。候车亭应采用坚固耐久的材料,满足雨雪风抗倾覆等要求。采用玻璃时应满足 JGJ 113 的要求8.3.9候车亭应采用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以及阻燃的材料,且易于清洁。8.3.10候车亭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正常维护的情况下,保证候车亭的使用寿命不小于 10 年。8.3.11标准候车亭应在工厂内预制加工、各构件尺寸标准化,并应根据中途站等级进行组成单元的选配。8.3.12候车亭构件包装、运输环节,应对产品加强保护,做到

33、安全可靠。8.4站牌8.4.1站牌的类型分为静态站牌和电子站牌,静态站牌与电子站牌宜共同设置。8.4.2静态站牌应满足下列要求:a)站牌顶牌包括本站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单元站牌牌面信息包括线路名、沿线各站名称、线路种类、行驶方向、票制票价和首末班发车时间等;b)静态站牌的设置及内容设计便于公交站牌的更换,内部设施设置能保证公交站牌平整,不出现脱落现象。8.4.3电子站牌应满足下列要求:a)站牌信息应包括本站名称(中文名称或英文名称)、站台编号、天气、时间、线路号、线路停靠站点、行驶方向、车辆位置动态显示、首末站、运营时间、票价及票制、语音播报、智能语音、无障碍标识信息、公交相关二维码等;b)本

34、站名称及站台编号宜放置于同一版面中,站名信息应醒目便于乘客识别;c)天气及时间放置于同一版面之中,便于乘客获取当前时间及天气信息,时间显示采用 24h 制;d)线路号、线路停靠站点、行驶方向、车辆位置动态显示、首末站、本站名称、运营时间、票价及票制宜置于同一版面之中,时间显示采用 24h 制,该站名称宜用较为醒目的颜色;e)宜设置通过人工智能 AI 提供换乘信息服务的功能;f)语音播报、智能语音、本站站名盲文标识信息置于电子站牌侧面;g)设置公交线路调整信息公告栏,显示公告内容;h)电子站牌的设置不应遮挡其他标志,且满足以下要求:DB3701/T 162020171)显示距离本站最近公交车辆的

35、到站站距、到站距离或到站时间等动态信息,动态信息更新周期不超过 15s;2)可支持显示运营企业标识、站台附近简要地图、换乘信息查询等扩展信息;3)具有安全防范和保密措施,在电子站牌上显示的公众信息应加密传输;4)安装自动报警装置,监测电子站牌内部各个电子设备运行状态,提高电子站牌信息设施完好率;5)电子站牌可采用电子水墨屏、LED 屏、LCD 屏、液晶显示屏等多种材质;6)采取散热、防尘、防雨雪等措施,当电子站牌出现故障时及时修复;7)宜设置线路索引信息。线路索引信息应包含当前站点的所有线路信息,由线路号、线路类型、换乘信息组成。线路索引信息和当前站站名信息同时设置时,应组合设置。线路索引信息

36、宜设置在站牌顶部或候车亭顶篷上部,可利用数字显示设施提供相应信息;8)站牌宜设置在站台前端,不影响乘客集散,便于查看分组分区停靠的线路,其站牌应设在相应区段的前端,牌面与路沿石的距离不应小于 0.5m,不影响乘客集散,便于查看;9)最上面的单元站牌顶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2m,最下面单元站牌底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0.5m。10)每个公交站台原则设置一个电子站牌,停靠线路较多或客流较大站台可设置分站台,每个分站台设置一个电子站牌。i)电子站牌功能示意图参见图 21。DB3701/T 16202018图21电子站牌功能示意图DB3701/T 162020198.5旅游咨询服务设施8.5.1智

37、慧旅游查询服务设施,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身边搜索、公交查询、景区景点、地方美食、休闲娱乐、旅行社、购物指南、旅游资讯、住在济南、济南概况。8.5.2旅游官方信息可通过二维码的方式进行显示。8.5.3多媒体推广服务可通过图片、视频或语音等方式展示公交资讯、旅游资讯、公共信息等,并可定时切换城市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景点、住宿、购物等信息)。8.6无障碍设施8.6.1公交车站无障碍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a)公交站内的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技术标准应符合 GB/T 33660、GB 50763 和 JGJ 50 的要求;b)候车亭宜设置无障碍通道,站台无障碍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1.5m;c)在车道之间的分隔带设

38、公交车站时,应考虑轮椅使用者的通行方便性。8.6.2盲道与盲文信息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站台距路缘石 250mm500mm 处设置提示盲道,其长度与公交车站的长度相对应;b)当人行道中设有盲道系统时,与公交车站的盲道相连接;c)设置盲文站牌或语音提示服务设施,盲文站牌的位置、高度、形式与内容方便视觉障碍者的使用,设置站名盲文提示信息高于地面 1.2m1.5m。8.7广告牌8.7.1广告牌应结合候车亭组合设置,且广告的设置不应影响城市公共汽电车的运营安全,同时应保证乘客出入口上下车的安全视距等要求。每个广告牌的广告面积最大尺寸约为 3.5m1.5m。8.7.2商业广告闲暇时段可刊发公益广告。

39、遇市级以上重大活动,B、C 模式候车亭应有一块发布公益广告或按照规定刊发公益广告。8.7.3服务设施包含站牌、座椅等不应设置广告。8.8座椅座椅应位于候车亭顶蓬覆盖范围内,结合框架单元设计,高度宜为 0.400.55m。每个单元座椅长度不宜小于 2m,数量不宜少于候车亭组成单元数量的 50%。面向来车方向不应有视线遮挡。应采用人性化、亲切舒适材料,并易于清洁。8.9垃圾箱站台宜设置户外环保垃圾箱,设置位置不应影响乘客疏散通道宽度;且标识应满足GB/T19095的相关要求。8.10非机动车停放区非机动车停放区应首选路侧公共空间进行配置;其次利用机非绿化带空间,在中途站附近进行配置;再者可利用人非

40、设施带或具备条件的行道树空间进行配置。8.11手机充电设施在候车人数较多的站点,可设置手机充电设施,设施可采用固定式及移动式两种形式。8.12自动售货机DB3701/T 16202020自动售货机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且不应占用站牌或候车亭位置、且其颜色、材料、尺寸应与候车亭协调一致。8.13照明设施站台区域应提供照明,便于乘客夜间识别站牌信息。亮度应符合 GB50034 的规定。照明灯具应安全、实用、节能、造型美观,且与候车亭相协调。在市电供应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通过候车亭顶部太阳能面板设施满足站点自身夜景照明及电子显示系统的能耗要求。8.14其他设施8.14.1在大型枢纽附近的公交站台应

41、设置换乘导向信息,并满足以下要求:a)换乘导向信息应包括方向符号、相应交通方式的图形符号和对应名称(中英文),宜包括距离信息。换乘导向信息版式设计应符合 GB/T 20501.6 的规定;b)换乘导向信息应设置在通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等客运场所通行区域的相应位置;c)枢纽站内设有多个站台时应设置站台导向信息;d)枢纽站站台导向信息应包括方向符号、站台名称和线路名称,宜包括相应交通方式的图形符号(公共汽车或无轨电车);e)枢纽站站台导向信息应设置在乘客通往站台的通行区域的醒目位置。8.14.2车辆停靠区的标志和标线应符合 GB 5768.2 和 GB 5768.3 的要求。8

42、.14.3站台内宜按线路设置排队标志和标线,并应符合 GB 5768.2、GB 5768.3 的要求。有条件的可设置排队护栏。8.15安全防护8.15.1服务设施外表面应光滑、无尖角、无毛刺。8.15.2金属结构框架、面板和柱体均应可靠接地。必要时应安装防雷设施,并符合 GB 50057 的相关规定。8.15.3可根据需要在站台边缘设置安全护栏,护栏高度应不低于 1.1m,水平荷载承载力应不小于1kN/m。8.16其他要求8.16.1宜在站台内提供保证人身安全、供电可靠、经济合理的市电电源,预留强弱电预埋管线及检查井。在无市电供应中途站,应设置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满足设备用电需求。8.16.2在站台范围内有大乔木的,应结合大乔木设置,树池应采用透水式铺装,并保持与周边地面平齐。在满足乘客、机动车、非机动车安全视距要求的前提下,站台范围内应延续绿化带内乔木、人行道行道树等绿化设施,种植冠大荫浓的落叶乔木。树池的宽度不应小于 1.5m,土壤深度应大于 1.5m 且无不透水层。8.16.3停靠区和车辆进出站过渡路面结构应坚实、平整,并满足使用要求。8.16.4候车亭屋面雨水排放应流向乘客非上下车区域,且在主要人流穿行区设置屋顶挡雨槽,将雨水引入非乘客聚集区排放。8.16.5公交站台宜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对监控区域和目标进行实时、有效的视频采集和监视。系统监视效果应满足实际应用等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