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仪表用电气线路敷设1 电缆(线)及其保护管、支架、汇线槽、桥架的材质、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2 电缆(线)外观无扁瘪、无损伤,绝缘电阻必须大于或等于5M或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3 支架、汇线槽、桥架安装3.1 防护、油漆完好3.2 拐弯内侧无直角弯,成排时弧度一致3.3 汇线槽直线长度超过50m时有热膨胀补偿措施3.4 不同宽(高)汇线槽连接平缓过渡3.5 固定牢固,无变形,螺母在槽外侧3.6 焊接符合国标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4 电缆(线)保护管明敷设4.1无铠装弯曲半径6D;铠装弯曲半径10D(D:保护管外径)4.2 单根管直角弯数量不超过两个4
2、.3 管口光滑无毛刺4.4 经过高温区有隔热措施4.5 成排敷设横平竖直4.6 保护管连接牢固并保证电气连续性4.7 固定牢固,卡子距离均匀5 电缆(线)保护管暗敷设5.1 电缆管弯曲半径6D;电缆管弯曲半径10D;弯曲角度905.2 埋设深度与宽度符合设计要求5.3 与易燃介质管道距离:平行1m,交叉0.5m5.4 与热力管道距离:平行2m,交叉0.5m5.5 经建筑物伸缩缝和沉降缝时,有补偿措施5.6 焊接牢固、焊口严密、有防腐处理6 硬质塑料保护管敷设6.1 弯曲半径10D6.2 管表面无凹凸、无烧焦6.3 固定牢固6.4 用套管连接插入深度1.5D6.5 用粘合剂连接插入深度1.1D7
3、 防爆挠性连接管及金属软管安装7.1 外观无裂缝、无扁瘪7.2 连接件齐全完整7.3 丝扣配合合适、严密7.4 松紧度适中7.5 有防水弧度7.6 连接牢固7.7 防爆符合SY4031-93第12章的有关规定8 电缆明敷设8.1 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距离:交叉成直角,平行符合设计要求8.2 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符合SY4031-93第12章规定8.3 电缆排列:信号在上层,安全联锁在中层,交直流供电在下层8.4 接地符合设计要求或SY4031-93第12章规定8.5 记录齐全8.6 标志牌齐全、正确清晰9 电缆暗敷设9.1 距建筑物地下基础0.6m,距电力电缆0.5m9.2 距易燃、易爆管道
4、:平行1m;交叉0.5m9.3 距热力管道:平行1m,交叉0.5m9.4 与一般工艺管道: 平行0.5m,交叉0.5m9.5 埋入深度在冻土层以下,并不小于700mm9.6 上下铺砂厚度不小于100mm9.7 覆盖护板宽度超过电缆线两侧边缘50mm9.8 标志桩正确、明显、字迹清晰10 电缆头制作10.1 铠装电缆端部箍紧固10.2 包扎清洁、紧密、干燥10.3 多个包扎长度一致10.4 排列整齐10.5 固定牢固10.6 卡子、螺丝齐全11 电缆接线11.1 芯线表面无伤痕氧化层11.2 芯线弯圈方向为螺钉旋紧方向11.3 线端螺钉、垫圈齐全,连接正确、牢固、导电良好11.4 接线正确11.
5、5 导线排列整齐11.6 线号标志正确、清晰12 电线、补偿导线敷设12.1 线路敷设无扭绞,通过高温工有隔热措施12.2 线端连接螺钉和垫圈齐全,连接正确、牢固,导电良好12.3 线号标志正确、清晰12.4 信号线路与电力线路交叉成直角,平行敷设符合设计要求12.5 补偿导线不与其它线路在同一根保护管内敷设13 仪表盘箱、操作台内配线13.1 端子板安装固定牢固,间距符合设计要求13.2 汇线槽内外光滑无毛刺,固定牢固13.3 芯线绝缘护套无损伤13.4 本质安全型与非本质安全信号线路分隔敷设13.5 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分隔敷设13.6 成束电线绑扎紧实,排列整齐,固定牢固13.7 接线正确,
6、线号标志正确、清晰13.8 接地线有绝缘护套14 允许偏差项目规定值允许偏差(mm)1支架安装电缆水平敷设支架间距(m)0.40.850电缆垂直敷设支架间距(m)0.81.250汇线槽及保护管水平敷设支架间距(m)250汇线槽及保护管垂直敷设支架间距(m)250硬质塑料管敷设支架管卡间距(m)0.81.550支架垂直度(每米)2成排支架顶部高差(每米)2成排支架顶部高差(总长大于5米)10项目规定值允许偏差(mm)2汇线槽、桥架安装水平倾斜度(每米)2水平倾斜度(总长大于5米)10垂直度(每米)2垂直度(总长大于5米)103保护管明敷设穿墙管段伸出墙面(mm)30保护管高出楼板(m)1管口距工
7、艺设备(mm)200300项目规定值允许偏差(mm)4保护管暗敷设引出地面高度(mm)200进入盘内(mm)505硬质塑料保护管距绝热层表面(mm)5006电缆明敷设电缆距绝热层表面(mm)200屏蔽信号电缆与强电磁场设备距离(m)0.8无屏蔽信号电缆与强电磁场设备距离(m)1.5二、保护管敷设2. 1电缆保护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其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需采用穿管抑制对控制电缆的电气干扰时,应采用钢管。2交流单芯电缆以单根穿管时,不得采用未分隔磁路的钢管。2. 2部分或全部露出在空气中的电缆保护管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火或机械性要求高的场所,宜采
8、用钢质管。并应采取涂漆或镀锌包塑等适合环境耐久要求的防腐处理。2满足工程条件自熄性要求时,可采用阻燃型塑料管。部分埋入混凝土中等有耐冲击的使用场所,塑料管应具备相应承压能力,且宜采用可挠性的塑料管。2. 3地中埋设的保护管,应满足埋深下的抗压要求和耐环境腐蚀性的要求。管枕配置跨距,宜按管路底部未均匀夯实时满足抗弯矩条件确定;在通过不均匀沉降的回填土地段或地震活动频发地区,管路纵向连接应采用可挠式管接头。同一通道的电缆数量较多时,宜采用排管。2. 4保护管管径与穿过电缆数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管宜只穿1根电缆。除发电厂、变电所等重要性场所外,对一台电动机所有回路或同一设备的低压电机所有回
9、路,可在每管合穿不多于3根电力电缆或多根控制电缆。2管的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1.5倍。排管的管孔内径,不宜小于75mm。2. 5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每根电缆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3个,直角弯不宜超过2个。2地中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0.5m;与铁路交叉处距路基不宜小于1.0m;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0.3m。3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mm的空隙。2. 6使用排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孔数宜按发展预留适当备用。2导体工作温度相差大的电缆,宜分别配置于适当间距的不同排管组。3管路顶部土壤覆盖厚度不宜小于0.5m。4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5管路纵向连接处的弯曲度,应符合牵引电缆时不致损伤的要求。6管孔端口应采取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措施。2. 7较长电缆管路中的下列部位,应设置工作井:1电缆牵引张力限制的间距处。电缆穿管敷设时容许最大管长的计算方法,宜符合本规范附录H的规定。2电缆分支、接头处。3管路方向较大改变或电缆从排管转入直埋处。4管路坡度较大且需防止电缆滑落的必要加强固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