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测试题
河北 胡雄英
一、单选择题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青年杂志》改称《新青年》
2.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3. 北大有一座著名的红楼,在20世纪初,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这里广泛宣传民主和科学。其中不少名人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些人物包括( )
①康有为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梁启超 ⑤孙中山 ⑥李大钊⑦胡适
A.①③⑤⑦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⑥ D.①②⑥⑦
4. 右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哪一项内容(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供民主,反对专制
C.提供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5. 一般说来,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主要是因为它(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C.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6.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
A.宣传“尊孔读经” 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推翻清王朝 D.宣传民主、科学
7. 新文化运动解除了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动。下次关于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二、非选择题
8. 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2)图二是《青年杂志》,该杂志从第二卷即改名为什么?它在这场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3)图三中的人物给这场运动添加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色彩,他是谁?
(4)从整体来说,这场运动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认为主要产生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择题
1.A 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后来,《新青年》迁到北京,主要撰稿人还有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2. D 解析: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批判封建的正统思想,打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奠定舆论基础。
3. B解析: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①康有为④梁启超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
4.A 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由图片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向“三从四德”的封建道德发起挑战的信息可知选A。
5. D 解析: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6. D 解析: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以提倡民主和科学这两面大旗及新文学、新道德反对尊孔复古逆流为主要内容,其“新”表现在宣传民主、科学,故选D。
7. A解析: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A项是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故选A。
二、非选择题:
8.(1)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2)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
(3) 李大钊。
(4)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②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④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