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一、书面作业(所有作业做到提笔即是练字,开学以后老师将着重检查字的书写。)(一)背默古诗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 2清明杜牧 3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二)预习作业:预习第一单元(读熟第一单元课文,学习生字词,背诵书后指定背诵的课文或段落)(三)寒假作业语文部分。(优秀学生可以不做)(四)练笔1.写一篇作文。(记录寒假中一件有意义的事) 2.写一篇读后感。(选择寒假必读书目)二、实践作业1.做一份手抄报(有关春节) 2.每周至少练2张钢笔字或毛笔字。三、阅读作业必读书目:(必读书目要画出书中精彩片段,练习朗读;适当在书旁做些批注,开学检查。)1乌丢丢
2、奇遇金波著(1.18-2.8) 2.男生贾丽里【美】秦文君著(2.9-2.22)选读书目: 1.十万个为什么 2.让太阳长上翅膀金波著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寒假作业 一、常规作业:(复习和预习) 开学每人上交英语作业本,评比“最美书写奖”。1.完成学校发放的寒假作业本英语部分,家长在最后一页签字。2.分时间段熟背8个单元故事和卡通部分,家长按时在作业完成表上签字;33个必背单词背熟,分时间段默写,家长按时在作业完成表上签字。3.预习三年级下册Unit1和Unit2,读熟两单元课文(可以手机下载纳米盒软件),家长按时在作业完成表上签字。4.完成“一起作业网”作业,练习听力和口语。 5.阅读三年级
3、下册必读书目:快乐英语前两课,在书上划下生词和短语,家长在书上签字。二、手工作业:制作分类单词卡片。可使用A4纸,用稍粗的马克笔书写。分类如下:familymembers(家庭成员), clothes(衣服),colours(颜色),food(食物), toys(玩具)。三、选做: 1.学唱英语歌曲2首(自选)2.看几部全英文电影: 号推荐:小鬼当家 号推荐:小王子号推荐:狮子王号推荐: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1.完成寒假作业。2.计算训练:(1)每天完成10道(三位数乘一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2)每天完成6道列竖式计算题。其中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
4、位数各2道,三位数加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各1道。要求:做在一个本子上,开学上交。3.跟家长去两次超市或菜场帮家长算一算该付多少钱?列出10种物品的名称、单价、数量、总价。4.收集并阅读3则数学家的故事,班级开学举行讲数学家的故事比赛。5.预习下册数学书第1、2单元,完成书上的试一试,试着完成书上练习一、二、三的习题。 寒假作业完成签字表(课文背诵与预习)背熟三上第1,2,3,4单元课文1月30日背熟三上第5,6,7,8单元课文2月6日背熟三下第1单元课文2月13日读熟三下第2单元课文2月20日 寒假作业完成签字表(必备单词默写) 第一次必备单词默写1月30日第二次必备单词默写2月6日第三次必
5、备单词默写2月13日第四次必备单词默写2月20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1.健康我家:结合体育2+1活动项目,每天与父母锻炼1小时。2.书香我家:(1)阅读书目及时间安排:论语(1.222.6)重点阅读“学而篇“为政篇”“述而篇”这三章,可以读一读句子,想一想意思,并背一背。呼兰河传(2.92.20)(建议各班建一个微信群,让家长每天晒一晒孩子阅读进度,以便及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背诵五下必备古诗,并默写一遍。1.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4.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5.泊船瓜洲(京口瓜
6、洲一水间)王安石6.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7.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8.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2)每周至少练2张钢笔字或毛笔字。(3)日记3篇(4)完成寒假作业(做到提笔及练字)(5)预习第十册语文书第一单元,要求读熟每篇课文,自学生字词。3.温暖我家: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为社区献一次爱心。4.祝福我家:搜集2副春联、创作1副春联;搜集民间春节、元宵节的传说;编写一条春节短信发给亲戚朋友。5.理财我家:管好自己的压岁钱,规划压岁钱的使用,还可以将压岁钱存入银行。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寒假作业1.完成寒假作业英语部分;(独立完成)2.网上作业5次(已统一布置,
7、主要是听力及短文阅读选择题每次30分钟)3.复习五上英语书,坚持每天听英语录音,朗读每篇课文,背熟书后单词表并默写一遍。4预习5下第一二单元。跟读磁带,模仿语音语调。要求会读理解。并试背书后单词。5.阅读五年级下册必读书目:快乐英语,整理读书笔记(主要摘录生词、生句),可借助工具书查阅生词。每项作业注明完成时间,家长均需签字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一、完成寒假作业本的数学部分。二、每天训练20道口算题,5道竖式计算题(都是有关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做在数学练习本上,每天各一页,并写上日期。三、预习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单元内容,针对每单元中的每个知识点(看例题),把课后的试一试,练一练,练
8、习做在数学练习本上。四、电费收费问题作业要求:1.调查自家上月用电量是多少度?2.向家长了解每度电的价格。3.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自家上月电费是多少钱?4.对于节约用电,你有什么看法?准备今后怎么做? 附作业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清 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作者: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小杜”有才华,有抱负,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注释: 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欲断
9、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请问。 杏花村:可花深处的村庄,现在安徽省内,现多用来代指酒店名赏析: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
10、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简析】: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通过写将军从发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敌逃、庆功宴舞,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性格,气势雄阔。卢纶塞下曲共写了6首,下面是其中最著名的二首。【原文】: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注释】:卢纶(748?800?)字允言,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742年756年)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乱起,避难移居江西鄱阳。代宗大历(766年779年)初,又数度至长安应举,都未及第。后因宰相元载、王缙推荐,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
11、职。776年(大历十一年)元载被杀,王缙被贬,卢纶也受牵连,至780年(德宗建中元年)才被任为长安附近的昭应县令。【翻译】: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赏析】: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诗的大意: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
12、,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
13、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
14、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阅读训练】:1.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2.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杀敌卫国的精神。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敌军溃败夜逃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率领轻骑冒雪追敌,“”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极度恶劣,更突出了将军的英勇刚毅。3.填空:这首诗从题材分,应属于_,一二句所描
15、写的环境和事件是_。(要求概括准确、描写生动)4.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参考答案】:1.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引人联想。2.大雪满弓刀3.边塞诗。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单于的军队准备乘夜色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意对即可)4.逐:追逐,指边防守军准备追击逃跑的单于部队。满:大雪突降,刹那间落满了弓刀。两个动词,前一个写边防将士的警惕与果敢,后一个写环境的恶劣,两相映衬,表现守边将士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精神。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注释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
16、活的。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石棱石头的边角。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赏析这首边塞小,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
17、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
18、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时田园杂兴(题意:四个时节田园的各种兴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诗卷,其中春日田园杂兴12首、晚
19、春田园杂兴12首、夏日田园杂兴12首、秋日田园杂兴12首、冬日田园杂兴12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1.杂兴:各种兴趣。又一说: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简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
20、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简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