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老子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4065302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老子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老子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老子期末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老子期末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请举出道德经中你喜欢的格言10句,并解释其含义。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

2、道。”(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陈鼓应)“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一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

3、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5、“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五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傅佩荣)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 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措

4、施。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 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被称为果敢坚定?什么时候才叫刚愎自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 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9、“圣人去甚,去奢

5、,去泰。”(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傅佩荣)很多人觉得老子书中有很多智慧,但真的要去读时,一时却未必有切理厌心的感觉。 1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傅佩荣)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未微明。”(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

6、三十六章) 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陈鼓应)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可能大概是因为他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 1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

7、多藏必厚亡。”(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您爱不爱“名”?您好不好“财”?您对生命如何珍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你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为它所累。 14、“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走出户外愈远,领悟道理愈少。”(傅佩荣)这种解释似乎有点违反我们的常识,但若不拘泥于习惯的话,我们似乎感到其中也透着鲜活的气息。一个人不断地去追寻某个东西,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入,越来越专业,但他的兴趣和知识也就越来越集中,那么他所关注

8、的范围相对来说就比较狭窄了。若我们承认知识是无限的,那么那有限的精力该如何分配?或者问一声,我们当前追求什么最合适?专业就是最好吗?专业就能代表我们前进的方向吗? 15、“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荣)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

9、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1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陈鼓应)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作为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奇招”来解决,但正常的时候,或者要作正大之事的时候,事业也保持一种正常的常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企者不立”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这几句话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字眼,说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

10、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学生李斯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学问的家数不尽相同,但同样的重视程度正了表明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远。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傅佩荣)同样这也是老子阐述治国之道的话。将大道理变成小道理,“死”是人人畏惧的,是人生存的底线,可以绝境中必须面对的。一旦天天面对这个绝境,便不复畏惧,死不再是人们的不可逾越的底线。也就是说,不要时时挑战他人的底线,也不要轻视别人的底线,否则您的自大将使您自己毁灭。 1

11、9、“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余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傅佩荣)这是讨论解决怨恨的办法。一旦结上怨仇,其在双方心理上的影响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过调解,只是将显性的情感障碍变成隐性的罢了。怎样才能彻底消除呢?这也许是与人生存相始终的一个话题。只要是人,心理上的所遗留的恶劣感觉便不会轻易的消除,或者说补救的代价是无法预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本着宽和的心态,在交往开始的时候,就控制导致结怨的因素。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名言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实在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

12、实在。”(傅佩荣)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可能还相当普遍的,但未必尽然。“信而美”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2.老子在道德经中是如何阐述“柔弱胜刚强”思想的,请举出3个章节说明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四十三章 ) 天下的最柔的东西,腾跃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看不见的“有的东西”进入看不见间隙,我因此知道无主观去做的好处。不言语的教导,无主观作为的好处,天下很少能达到。如果说“驰骋天下之至坚”显示了柔弱者的外在威力,而“无有入于无间”则显示了柔弱着的内在威力。钢铁可谓坚硬,可它们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每一个原子之内无不充满了至柔之气;骨、木可谓坚强,可它们都是由

13、细胞组成的,每一个细胞内无不充盈至柔之水。水和气无坚不摧,无孔不入,从这里我们才真正认识了柔弱者的巨大力量和作用,明白了“无为之治”即民主法治的好处。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七十八章) 大意是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克坚强的东西,什么也不能胜过它,因为什么也代替不了它。 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种种例子能够说明柔弱是胜于刚强的。例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暴风雨过后大树被折段而树下的小草安然无恙、人老了坚硬的牙齿会掉光而柔软的舌头还会存在、坚强的男人往往比柔弱的女人更早的死去。 所以,柔弱胜过刚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

14、我看来,柔弱胜过刚强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正如老子所说“鱼不可脱于渊”。因为盛极必衰,所以我认为此处的刚强必是那些陈旧并且开始停滞不前的事物,而柔弱是那些兴兴向荣的,正在逐渐壮大但是看起来还很柔弱的事物。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 人初生的时候身体柔软,死亡的时候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初生的时候枝干柔韧,死亡的时候就变得硬枯。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正在生长的一类。所以陈旧强大的趋于下降,新生柔弱的正在上升。 “柔弱胜刚强”思想渗透到治国理政、为人处事方面,

15、就是要把握一个“势”与“让”的问题。 “柔弱胜刚强”是一种势能的力量,也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种坚守的信念,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出自道德经哪一章?本章怎样表达了老子 “自然无为”的思想? 道德经二十七章云: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老子本章提出了“善言”、“善行”、“善德”的问题, 不仅要求人们善待他人,而且要求无声无息,不被人察觉,这样人人皆自然,社会也会和谐。 “善言无瑕谪”首先是“少言”、“寡言”,“言多必失”的教训很多。 不少人将“三缄其口”作为处世的座右铭。老子的大智慧、大眼光在于他看到“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超越常理的,比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16、、“大巧若拙”等。 有限度的语言无法(或难以)传达无限定的道,因而有“不言”和“善言”两种因应方式。“善言无瑕谪”,要紧的也是人的品格、道德、素养、境界等等,这些是深在的“根” 所谓“善行无辙迹”,是说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洁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着痕迹,你绝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 老子从日月无声无息、自然而然运行的规律性现象上,悟出大行不行、善行不行的道理。 魏源在诠释本章老子所谓“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时,说: “盖潜移默运,销之于未然,转之于不觉,救人而无救人之迹。” 最终极的,“无用之用”的观点就是要“无”去物用。天下万物在大道运行下顺性生长,不待人与之。人们应以“万物一体”的角

17、度去看待事物,而不是以人的价值观去衡量万物。 4.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就是“道”。道德经第25章和41章是如何阐述“道”和“道家特性”的?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有四层意思: 第一,总根源;第二,总规律; 第三,总本体;第四,总法则。 或者说“道”是一个最高的真理,最高的本体,最高的规律,最高的法则。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描述了道

18、家的特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5.老子的道德经中充满了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的辩证法思想,请根据道德经相关章节举例论述之。 关于相反相成规律的论述老子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一切事物在相反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它们互相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道德经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

19、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朱熹把这个道理称之为:“万物莫不有对。”老子极大地发展了这一对立面互相依存的思想。他说“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老子十一章) 这就把矛盾着的有与无这两方面看作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失去其中的任何一方, 另一方也就无所作为。老子总结了易经中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思想, 提出了“ 反者道之动” 的著名命题, 作为转化的普遍原则。老子具体揭示了许多矛盾转化现象:“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 “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四十二章) “物壮则老”(三

20、十章)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六十三章) 关于物极必反规律的论述老子揭示了事物对立面的互相依存,更揭示了对立面双方的互相转化。 道德经中关于物极必反的论述也比比皆是。 道德经第九章对于物极必反的论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人不可以“满盈”过度,应适可而止,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二章) 本章是讲物极必反,用在人生之道就是: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更应谦虚谨慎,谨防骄横;更应收敛欲

21、望,淡泊权位名利;更应自律自爱,力戒自贵自见。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二十四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关于循环往复规律的论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思维最著名的一个命题,可以说是老子辩证思维的核心。 实际上,老子的循环论思想,并不否认事物的递进发展。比如: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22、,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四十一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老子没有明确提出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论,但这些论述无疑已经明显包含着这一思想: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十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第五章)老子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从无到有而用之到有而不用: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23、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没有什佰之器,过纯自然生活;发明了什佰之器,过所谓文明生活;虽有什佰之器而不用,重新恢复纯自然生活。 6.请根据道德经第44章、50章的内容,谈谈老子的生命观。 如何敬畏生命,如何珍爱生命,如何善待生命,如何提高生命的质量,老子为我们做出了富有启示的论述。 道德经第五十章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本章旨在说明养生太过,反而戕害生命。善于养生的人,根本没有“养生”的意

24、思,平时了解安危的情形,顺应自然而行。所以兕虎虽凶,不能害他;兵刃虽利,不能伤他。 道家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此集中反映在老子的“重身惜生”的思想中。重身、贵身、爱身、惜身是老子对待个体生命的基本态度和一贯主张。 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 红尘中的“小术”不值得追求,它会让我们沉迷于功名利禄,从而使我们丧失自己的本性。由此,我们应追求超越红尘的东西,那超越红尘的就是道!人只有在追求道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7.请解释道德经第37、38章的内容,它表达了老子怎样的思想? 8.在道德经第63章、64章中,老子是如何阐述“小中见大”、“未兆

25、易谋”思想的?这对你有何启迪? “大”与“小”,是老子频繁使用的哲学范畴,也是老子常用的道德范畴。在老子看来,正确认识和把握大与小的关系,对于立德守德十分重要。老子认为,大与小是一个辩证关系,大与小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小可以转化为大,大也可以转化为小。 老子以其特有的“反者道之动”的逆向思维,告诉我们:“小中见大”、“未兆易谋”、“无执无失”的道理,引我们体悟出人生的真味、大道的真味。 一、小中见大 老子曰:见小曰明。能看见细小的东西才是明。要洞察细微,明了事物的本质,老子从理论上高度肯定了把握“小”的重要性。他一贯主张天地之道,大以小为本,道大以小为成,见小,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26、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以小见大观事:老子告诉我们,小中见大,易中见难。小处可以判断事物的发展。 二、未兆易谋 老子告诉我们,“远虑”和“近忧”是相连的,所以要从长计议。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曰: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

27、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 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未兆易谋”不仅说洞察于未然之际,还有集小成为大成之意。 启迪:自己添加 9.结合道德经第15章、20章内容,谈谈老子是如何描述得道者风范的? 一、智慧通达、深不可识 “道”无处不在,得道之人往往“和光同尘”,不事张扬,小心谨慎,深不可测。 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28、;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十五章) 道德经里圣人的境界、古之善为道者的境界、庄子里至人、真人、神人、圣人的境界,也是得道者的境界。得道者的风采是无尽的,多面的,不可能用有限涵盖。 文学上有一句话描写一个人生,由最绚烂而归于最平淡,由最高明而归于最平凡,那样才是成就。 中国传统上有一种隐逸文化,就是有一个隐士群体。这一类的人,所谓隐士、高士之流,后来也称为处士,他们在民族国家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是属于无所不包的道家。 在我们历史上,每碰到变乱的

29、时候,都是这一类人出来拨乱反正; 等到天下安定了,就找不到他们,都溜掉了,所以称为高士隐士。 二、独立精神与独立人格 老子主张人在珍视生命的同时, 还应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独特的个性,不能随波逐流。 老子云: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章还说道: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得道之人与世俗之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质朴,后者势利;前者可爱,后者鄙陋。得道之人与世俗之人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别呢?老子指出:这是因为他们信道、学道、尊道、行道。他们不求功利,不羡虚名,耐得住寂寞,看得开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