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审计学论文论会计电算化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信息时代,会计电算化迅速普及和发展,如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成为新的任务,是当务之急。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和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相比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审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以及审计方法作探讨,并对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电算化审计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审计; 问题;对策1 电算化审计的内涵电算化审计的本质是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是指
2、会计电算化以后形成的审计的一个分支,是指独立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第三者。保护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安全,维护会计记录完整,实现单位目标的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审查与评价,向被审计单位提出结论与建议,查错纠弊,提高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合法合规性及效率的一项工商管理活动,亦可称为计算机审计。按照审计与计算机的关系紧密程度,电算化审计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类型:绕过计算机审计、穿过计算机审计和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2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会计电算化从1979年进行试点,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千万家企事业单位中的近50%已实现会计电算化,根据财政部的规划,到201
3、0年,这一比例要达到85以上,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给我国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2.1 会计电算化使审计线索发生改变在手工会计条件下, 从编制记帐凭证、登记会计帐簿到编制会计报表, 每一步工作都有文字记录, 都有经手人签字, 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 从经济业务数据输入到会计报表输出, 这中间的全部处理都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完成, 各项处理再没有直接的责任人, 会计信息主要存储在磁性介质上, 只留下磁性的审计线索。2。2 会计电算化使审计内容发生改变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 由于会计信息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 那些在手工会计中常会发生的记帐、算帐差错几乎不会发生, 但系统的应
4、用程序若有错误或被人非法修改, 则计算机只会按程序以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有关的会计信息, 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 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 审计的内容应包括对其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进行审查。2。3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审计方法, 扩大了审计范围在手工会计的条件下, 审查方法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而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人机交互、手工操作与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比如, 原始凭证的生成过程必须由人工识别、编码、录入后才能为计算机所识别和处理;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 既有人的操作过程, 也有机器的处理过程; 在检查审核过程中, 既有人的审核, 也有机器的自动检验、审核。因而决
5、定了电算化条件下审计方法也必须是电算化方法与非电算化方法相结合。由此, 电算系统审计的范围也扩大到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运行和处理流程等方面。2。4 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新的审计标准和要求会计电算化系统潜在的内部控制问题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多、更复杂, 其技术性也更高, 于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风险。如系统文件不可读, 易被篡改和毁坏; 编程错误的话, 则有可能产生舞弊和犯罪行为等。会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2。5 会计电算化使内部控制系统复杂化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 由于数据处理是潜在的, 数据输入后, 在计算机内部以各种指定程序进行加工处理, 频率高、速度快, 系统文件不可读, 而且总
6、帐与明细帐之间的制约关系已不复存在。职能环节之间的分工界线也发生重大变化或根本消失.系统运行中如果程序发生错误, 就会导致连锁性、重复性错误, 内存资料可以毫不留痕迹地消除或篡改, 那将造成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严重的损失。所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方面必须具有更高级更完备的控制方法、控制制度和准则。因此, 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审查, 也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2。6 会计电算化要求必须逐渐实现审计电算化就我国目前审计工作状况而言, 要达到审计完全电算化, 还需要相当一段过程。在手工审计向电算化审计转换中, 采取手工- 电算相结合的形式, 是过渡阶段的一种必要手段。例如可以利用微机分别
7、对会计各环节进行审计, 既灵活又可提高效率。我国在通用微机辅助审计系统开发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如对审计抽样、数据转换、子系统评估、对各种帐簿查询、检索, 对内部控制审计等多种审计技术功能都可以实现.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环境下, 会计、审计必须同步发展, 尤其在利用计算机辅助业务中两者必须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各自的职能,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3 电算化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3。1 电算化审计方法名不副实电算化审计方法名不副实,审计处于被动局面在我国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不审查机内程序和文件, 只审查输入的数据和打印输出的资料.这实际上是审计人员对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所采用的一种手工审计方
8、法,不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由于不对计算机程序处理过程进行审计而只对有限的部分数据进行审计,因此可能具有片面性。审计对象受到计算机操作人员的限制,后者完全可以只提供他们愿意被审查的信息, 其他敏感性信息则极有可能被人为掩藏.审计人员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支持其审计结论,难以保证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质量,只是一种过渡性的被动审计方法。这种方法必将被计算机审计所替代。3。2 计算机辅助审计运用层次浅专业审计软件市场不完善目前计算机在审计中的运用主要采用通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 即运用Windows 的资源管理器进行审计文档管理; 运用Word 文字处理软件编制审计计划、审计总结及审计报告
9、等综合类底稿;运用Excel 制表软件进行试算平衡、编制审定会计报表等。这些软件定义方便、自由度较大、不易统一,难以形成所内统一的操作模式,规范程度较低,缺乏系统性,难以做到各底稿间的有机连接,尤其是难以做到与被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连接以直接获取审计所需数据。3.3 审计的时间间隔缩短电算化使得会计报告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财务报告的报告周期可能大大缩短,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对每期财务报告都要进行审计了呢?财务报告涉及面很广泛,一旦出现报告错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错误都会影响到很多人,所以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是必要的。3。4 职责分离不当引起内控失灵电算化系统的控制转变为对人、机的控制.
10、由于电算化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处理的重复与连续性,如果程序中的控制不当、无效,将会比手工会计系统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如在手工方式下,帐证相符等一系列核对控制措施,基本上都是由手工处理完成的,但如果是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为非法篡改,则电算化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不堪设想.3.5 会计责任的分散在非联网情况下,包括数据库的建立等责任,通常集中在小部分拥有权限的具体操作人员身上,而在联网环境下,数据的使用面向所有用户,会计责任将向众多部门及人员转移。3.6 对准则变化的影响实现电算化以后,审计标准和准则也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电算化的审计准则没有提出
11、更新的要求.3。7 线索和空间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手工会计系统中,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可以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电算化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所见的线索减少,没有经手人的笔迹,这可以使在电算化的记录中建立、更新、消除一切资料而不留半点痕迹,审计线索的取得要依赖于电算化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这样审计的范围就要扩展至对整个电算系统的审计。3。8 审计人员队伍整体计算机知识缺乏即使有先进的电算化审计方法、功能完善的专业审计软件,仍需由专业审计人员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分析审计结果,出具审计报告。计算机技术不能替代专业人员审计,这要求审计人员
12、不仅要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 熟悉财经法律以及其他的审计准则,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不仅要掌握审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而且还应当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模块。然而我国目前的审计人员总体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程度.4 会计电算化审计的方法会计的电算化必将导致会计电算化审计.会计电算化审计的本质是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评价控制会计信息系统, 实施审计监督服务, 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 审计内容上需要重点对其系统内控进行审计,
13、 以及对其电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4.1 系统内控的审计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 可经过概括描述 初步评价综合性测评 总体评价四个步骤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 审计人员要通过对会计软件的学习以及实地观察、查阅系统的文档资料等办法, 做到对系统内部控制的初步了解, 将它概括描述出来, 做到心中有数。o 侧重于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合理性. 首先看内部是否具有相互牵制和制约作用, 职能权限的管理是否恰当。其次看是否采取了严格的输入和输出控制措施, 来保证系统输入和输出信息的可靠性。再次看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处理控制措施, 来保证会计数据处理准确性、完整性。. 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性测评, 测评上
14、条中设置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认真执行。对计算机内部控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测评, 对手工控制则可以采取如观察法、实验法等手工测评方法。. 通过考查系统内部控制中有哪些比较满意的措施、是否能够通过符合性测试, 符合程度如何、内部控制是否可以信赖等, 对内部控制进行总体评价.4.2 系统电算化过程和结果的审计在系统中, 输入的原始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贮于电、磁介质或打印输出在纸质账页上, 要对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等进行评价, 必须对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数据文件审计可以是对打印输出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 也可以是对存贮在电、磁介质上数据文件进行审
15、计, 前一种数据文件审计与手工会计系统中对凭证、账簿、报表的审计方法与技术相同, 后一种数据文件的审计则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查。通常, 为了节省时间, 提高审计效益和审计质量, 采用后一种审计方法。即可直接从系统中取得所需数据。 对于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 审计人员可以复制它的数据库, 直接用计算机语言或采用计算机语言编制辅助审计程序访问数据库, 可对整个数据库或选定的数据进行复核, 可有效地执行大量数据的验算、重新分类及汇总工作, 可详细地检查数据库的内容, 按指定的标准查找记录, 总之, 根据审计目的进行计算和处理, 并按照审计要求输出审计信息;对于购置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由于软
16、件公司对其软件的设计过程、数据结构采取严格的防范和保密措施, 直接打开其数据库的困难较大。但较完整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一般都建立了查询、对账、统计或财务分析、通用报表等功能, 审计人员在对被审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时, 可利用这些功能完成部分审计任务.网络时代审计的创新远远不止局限于系统内控的审计、系统电算化过程和结果的审计上, 更要求我们在互连网连接起来的全球化经济中, 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 对网络时代的审计创新进行全方位的开拓。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电算化会计对信息化会计的基础性作用必然导致电算化会计系统审计对信息化审计的基础性作用, 因此, 在现阶段, 对
17、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审计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和研究。5 现阶段如何科学发展电算化审计工作当前形势下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电算化审计工作,牢固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使电算化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不断提高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充分发挥电算化审计的监督作用.5。1 从法规制度上不断完善电算化审计电算化审计配套的法规制度是进行电算化审计的标准,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因此现阶段应不断完善电算化审计配套的法律法规,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从而使审计人员在工作时有规可循。5.2 以人为
18、本, 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才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其它的审计依据外,还需要掌握电算化知识和应用技术。因此,现阶段应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审计人员了解认识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的特点,掌握审计软件的使用、维护等技能, 使其能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审计任务。同时应该积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员,让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础知识,使他们也加入到审计队伍当中,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员。5.3 转变理念更新电算化审计工作的思维定式和方法,提高电算化审计的工作质量.电算化审计工作
19、中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更新、调整理念, 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 不断提高电算化审计的工作质量。6 电算化审计的对策与建议6.1 加强电算化审计教育和宣传针对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对电算化审计工作认识不足的问题, 我国在审计教育和审计人员后续教育方面,应该加大电算化审计宣传力度,重点加强电算化审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推进电算化审计必须先要转变观念,不要认为计算机软件有多么的神秘,要勇于揭开其面纱.也不要彻底否认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要全面、正确的理解电算化审计的必要性,为推进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6.2 加快制订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在与财务软件应用、电子数据库
20、系统方面相适应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研究比较落后,原有的审计准则已经不适用于新的电算化系统.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电算化审计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电算化审计准则,为大力推进信息化审计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以解决当前电算化审计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6.3 完善电算化审计标准与准则计算机审计准则是对电算化审计的标准化,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在制定标准和准则时要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主管财政部门在评审某会计软件时应同时规范、指定与之相适应匹配的审计软件。在制定具体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电算化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
21、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的电算化审计准则应逐步向国际审计准则靠拢,使我国的审计工作与国际审计工作协调一致,更好地为对外开放服务.6.4 要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 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符合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6。5 提高审计软件的质量为了给电算化审计打
22、开通道,就必须不断研究开发审计软件,在数据采集方面,特别需要有一种专门从事数据采集的软件,要求这种软件能够容易访问被审计单位不同介质、不同编码、不同数据库类型的数据库,从中采集审计所需的原始数据, 打通瓶颈。在数据分析方面,在现有审计软件的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的分析工具,这些分析工具将面向特定的领域.在增加面向特定领域的分析同时,还要增加一些基于特定方法的分析工具,如账户分析、比较分析等。通过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建立起自己的电算化审计信息系统,同时要注重促进电算化审计软件的集成化、多元化和网络化.电算化审计软件的设计要为审计实际服务,在开发和编制电算化审计软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软件开发除了
23、要符合审计原理、规程外,也要考虑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习惯,比较好的办法是由审计业务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员共同完成电算化审计软件的功能需求书。软件的研制还要考虑审计作业发展的网络化趋势,要为规范审计手段和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审计深度,扩大审计覆盖面服务。在实现审计部门与审计对象监管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相关部门网络互联的情况下,借助电算化审计软件,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节约时间和成本,更好地发挥审计对经济领域的监督职能。6.6 大力发展审计软件专业公司,实行审计软件商品化借鉴推行会计电算化实践经验, 实行软件商品化是电算化审计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初期, 会计软件自行开发自行使用,发展缓慢。1
24、988 年实行会计软件通用化、商品化后,组建了几百家专门开发与营销会计软件的专业公司, 开发出一批通用软件,形成庞大的会计软件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促进了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因此我国发展电算化审计需要大力发展审计软件专业公司,推行审计软件的商品化,培育完善的审计软件市场。把审计软件推向市场,通过竞争促进审计软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计工作电算化的迅速发展。6。7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电算化审计专业人才制约我国电算化审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6。7.1 加快发展审计后备力量,尤其是高校大学生。高校增设电算化审计专业,扩大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的规
25、模,增强该类专业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中把审计类与计算机类课程作为两大专业核心课。加快造就一大批年轻的复合型人才, 充实、壮大我国的审计队伍。6。7.2 加大计算机的培训力度。应该让审计人员真正看到计算机的好处.通过使用, 使他们对计算机的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产生更大的兴趣,提高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分阶段、分层次对现有专职审计人员再计算机知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控制及计算机审计的技术方法等方面加以培训, 使他们能胜任计算机审计工作; 在注重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同时, 还应该积极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员, 让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础知识, 使他们也加入到审计队伍当中,
26、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员。6。8 要提高会计计算机操作水平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一方面为了参与企业理, 要更多地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掌握电子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好的会计基础工作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所以会计电算化也要求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同时还应该积极培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开发人员,让计算机技术人员学习会计和审计的基础知识,使他们也加入到审计队伍当中,成为电算化审计的专业人员.6。9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被审单位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 同时也能够减少审计任
27、务的工作量。因此要建立符合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建立健全完善的职权限制,明确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能和权力,确保不同的岗位的相互牵制关系.(2)加强人员素质审查,建立以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为目的的控制措施。(3)定期检测计算机硬件系统,及时更新设备。(4)加强对计算机在输入、处理、输出过程中的运行情况的审查.7 结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要求电算化审计工作跟上其发展.审计人员应扫除思想顾虑, 加强学习, 具有应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丰富知识, 能够使用或设计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审计程序, 培训能应用计算机的审计人才。在当前实现审计技
28、术现代化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抽样审计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会计电算化抽样审计是实现审计方法现代化的关键.应当指出, 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的基本形式与方法各有优缺点并且优缺点都是相对而言的, 在审计实务中并不能相互取代, 因此, 审计人员需据实选择使用, 才能真正搞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总之,电算化会计的广泛应用是电算化审计产生发展的推动力,电算化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以上只是就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几个方面做了论述,在新的审计环境下,只有采取更为积极的对策,才能进一步提高审计的质量。参考文献: 1 王海林。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J。财会月刊,2004,(9). 2 张建。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J
29、。四川会计,2003,(4)。 3 蔡梦筠.论加强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几个问题J.当代经济, 2007,(6). 4 秦宇.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计算机审计J.会计之友,2005, (3). 5 赵明.论会计电算化J。商业经济,2008,(4)。6 黄敏,王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电算化审计J。北方经济, 2007,(4)。 7 陈丹。论电算化审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6). 8 金光华.计算机审计实务2。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9 李子伟。试论电算化下加强会计控制的方法J.师,2002(8). 10 尹平. 审计技巧示范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11 韦沛文. 计算
30、机会计信息系统M .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 12 崔健民。 独立审计准则操作指南M 。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13 孟素珍:论会计电算化审计J。管理观察,2009,(6) 14 刘意: 浅谈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 J 。 农业网络信息,2008,(4) 15 马艳:电算化审计J。科计信息(科学教研),2007,(25) 16 端木青:浅析电算化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 2008,(15) 17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 审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18 赵祖印. 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 财务会计. 2001.19 刘世林王敏霞程
31、刚. 审计原理与实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12 20 蔡春,车宣呈,陈孝. 现代审计功能拓展论 M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 21 孙强. 信息系统审计: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 M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2 汪路明. 论信息时代审计技术的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23 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4 张瑞君.计算机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5 Advisory Committee on the Auditing Profession (2008, October 8)。 Final report。 : U。S.D
32、epartment of Treasury。26 Ahlawat, S. S。, Lowe, D。 J. (2004, September). An examination of internal auditor objectivity: Inhouse versus outsourcing。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47158.27 Business Week Staff Writer (2005, August 1)。 Mr. McDonough, you have the floor: The accounting watc
33、hdog on SarbanesOxley, excessive auditing, and investor trust。28 Caplan, D。, Emby, C. (2005). An investigation of whether 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affects internal controls. Working paper, Oregon State University。29 Clark, M。, Gibbs, T。 E。, Schneider, R。 B. (1980, July)。 Evaluating in
34、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under SAS No。 9: Criteria for judging competence, objectivity and performance. The Woman CPA, 811, 22.30 Deloitte and Touche. 2005 Internal Audit brochure. article/0,1002, sid253D46393%2526cid253D10347,00。html31 Glover, S。 M., Prawitt, D。 F., Wood, D. A. (2008, Spring)。 Inte
35、rnal audit sourcing arrangement and the external auditors reliance decision.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3213.32 Lowe, D。 J。, Reckers, P。 M. J. (2000)。 The use of foresight decision aids in auditors judgments。 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12, 97118。33 Maletta, M. J。 (1993, Spring)。 An
36、examination of auditors decisions to use internal auditors as assistants: The effect of inherent risk。 Contemporary AccountingResearch, 508525。34Smith, L。 M。 (2006). Audit committee effectiveness: Did the Blue Ribbon Committee recommendations make a differ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3(2), 240251.35Zhang, Y。, Zhou, J., & Zhou, N. (2007)。 Audit committee quality, auditor independe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6, 300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