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园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方案科技园弱电系统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设计总论61。1、前言61。2、需求分析61。2。1、建筑物结构61。2。2、场地使用功能61。2。3、建筑物设备控制对象61。2。4、应用功能要求61。3、总体目标81。4、设计依据91.5、园区设计规划10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112。1、前言112。2、工程目标112。3、总体设计的考虑122.3。1、设计内容122。3.2、线槽的规划122.3.3、系统设计原则132.3.4、系统设计依据132.4、需求设计132。5、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142.5。1、结构化布线系统结构142。5.2、产品选型152.6、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2、设计应用162。7、其它专业布线系统的设计192。7.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布线202。7。2、安全防范系统的布线202.7。3、有线电视系统的布线202.7.4、背景音乐和公共广播系统的布线212.8、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设计212.8.1、工程施工流程212。8.2、施工简介222。8。3、水平和垂直线缆的敷设232。8。4、测试及验收24第三章楼宇设备自控系统263。1、总体介绍263。2、设计依据263。3、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263。4、需求分析273.6、总体设计方案283.6。1 结构图及监控内容283.6.1.1。 冷冻站监控系统303.6。1.2。 空调机系统313。6。1.3、
3、新风机系统343。6.1.5。 送排风机系统353。6.1。6。 给排水系统363。6.1。7。 变配电系统373.6。1。8。 公共照明系统373。6.1。10。 电梯系统383。7、园区楼宇自控系统结构38第四章高清安防监控系统394。1、建设目标404。2、建设原则404。3、设计目标414.4 、设计标准424。5、监控点分布434。5、项目建设方案444。5.1、前端系统454。5。2、传输系统454。5。3、NVR系统454。5.4、显示系统464。6 、智能分析系统474.6。1、智能分析功能分类484。6.2、基于IP网络视频传输的系统部署494。7、设备选型501、网络高清球
4、机502、网络高清枪机533、NVR54第五章门禁控制系统565.1、概述565。2、项目内容及目标565。2。1、项目内容565.2。2、项目实施的目标565。3、设计依据565.4、设计原则575。5、门禁系统安装575。6、门禁管理系统功能详细说明575.6。1、门禁控制系统功能585.6。2、考勤管理功能585。7、主要设备性能605。8、系统注意事项61第七章公共广播系统及背景音乐637。1、概述637。2、设计依据637。3、系统功能要求637。4、建议方案647。4。1、系统分区与扬声器分布647。4。2、声源及广播台647.4。3、广播中心设置647。4.4、系统功能647.4
5、.5、音源及楼层广播切换原理657。4。6、系统的功能特点657。4。7、系统要求667。4。8、系统主要指标677.4。9、扩音管理系统687。5、背景音乐系统的其它要求69第八章电子巡更系统708。1、电子巡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708。2、电子巡更系统总体结构介绍70第九章机房工程与防雷系统739.1、整体机房工程概述739。2、设计依据与标准739。3、设计范围与内容749.4、设计原则749。5、机房室内装修749。5。1、平面使用功能与隔断749。5。2、地面设计759。5.3、门窗处理759.5。4、墙面隔断769.5。5、天花布置769.6、配电设计769。7、照明布局779。
6、8、线管槽路由779.9、机房外围设备配置779.9。1、UPS电源系统779。9.2、空调系统789。10、机房防雷与接地保护系统799。10。1、雷击的分类及危害799。10.2、设计说明80第十章电子会议系统8110.1、需求概述8110。2、DCN数字会议系统综述8110.2。1、系统的基本特点8110.2。2、系统功能8210。3、建议方案8310。4、设备选型83第十一章停车场管理系统8811。1、概述8811.2、建设原则8811。3、建设目标8911.4、功能特点8911。5、方案综述8911。5。1、系统原理图9011。5。2、系统说明9111。5。3、工作原理9311。6、
7、主要设备功能特性9411。6。1、控制器9411。6。2、自动路闸9611.6.3、出入口票箱9611.6。4、收费处设备9711。6。5、月租卡发售设备功能9711.7、系统技术指标9711.7。1、环境条件9711。7。2、出入口票箱指标9811.7。3、自动路闸9811。7.4、车辆感应器9811.7。5、感应式IC卡98第一章 设计总论1.1、前言今天国际科技园主要用于物流技术研发及物流设备生产基地。根据用户的总体设想,今天国际科技园是是集物流解决方案、物流系统集成和物流软件开发为一体的高科技综合性园区,它位于深圳市宝龙工业园区。该科技园建成后,将成为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标志型
8、的智能建筑物,为今天国际公司提供先进、舒适、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以及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手段.1。2、需求分析今天国际科技园作为主要应用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办公、生产、研发园区,将主要用作今天国际公司业务、科研/行政办公以及生产基地等。为此,在信息知识经济的时代,业主欲将园区建设成为具有智能型特征,高科技科研生产基地.1。2。1、建筑物结构根据规划用地条件、环境状况,今天国际科技园总用地面积:17586。24,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7586。24,建筑覆盖率小于45,绿地率大于30%,建筑容积率:3.5.项目拟建一栋13层车间建筑面积17107,4层多层厂房建筑面积7380.24,一栋21层车间
9、建筑面积28114,9层配套宿舍及食堂8797。1.2。2、场地使用功能整体建筑分为四大体块,一号车间、二号车间、配套宿舍及食堂、多层厂房1。2.3、建筑物设备控制对象1)给排水系统;2)消防系统;3)配供电系统;4)照明系统;5)防雷和接地系统;6) 电话网络系统;7)安防系统;8)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2.4、应用功能要求1. 综合布线系统(PDS)作为神经网络,为今天国际科技园区提供一个支持千兆数据、语音信号传输的布线网络;2.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这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应用先进、成熟的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能将大厦内的所有设备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系统状
10、态显示和运行控制。为大楼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设备运行管理和节能的手段;3. 安全自动化系统(SAS)-这亦是智能化系统的重要应用之一,采用矩阵控制和多媒体图形控制两种技术,其防盗报警系统实现了与监控系统的联动,为大楼内的员工工作、生活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活动环境;4. 背景音乐与公共广播系统(POA)背景音乐系统是园区内必备系统之一.它一方面在平时情况下,为园区内提供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节目或播放广播通知,另一方面在紧急情况下,分区实施紧急广播;5. 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ICMS)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将门禁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巡更管理系统、消费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电梯管理系统、智能通道管理系
11、统组成的现代化智能一卡通系统如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卡通的设计理念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6. 多媒体智能会议室系统(MMIC)多媒体智能会议室提供自动化的会议设备控制,以及良好的会议体验。同时支持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召开。由于今天国际科技园主要是用于生产、科研的重要场所,应当能够随时适应业主生产、办公应用的需要,诸如物业管理、机房集中监控与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通信自动化等,为业主提供良好的服务。所有这些需求,都要求在园区内部建立起先进的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工作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物业服务的
12、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先进、实用、可靠和安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发挥园区内各主要设备的使用效能,将动力供给、空调设施、消防报警、电子安保、运输设备等整合成一个综合统一的系统,同时实行分布集散控制、集中监视和高效管理;2)、除了保证园区内部的高效信息通讯之外,而且与外部通信具有宽带联网的能力,保证各类信息,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图像、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准确实时交换与处理; 3)、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和手段,为园区创造一个安全可靠、舒适方便,提供最优化的工作环境和生产基地。具体说,就是针对今天国际科技园的功能使用性质,在规划、设计弱电系统工程时,集中考虑如下:
13、1)、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潮流相吻合.系统总体结构定位合理,确保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变化的应用和扩展;2)、系统设计首先以实用为第一原则.在符合当前实际应用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系统的经济性和先进性,避免片面追求先进性而脱离实际或片面追求经济性而损害系统智能化的功能;3)、系统建成后,能够保持24小时全天候连续工作。局部故障绝对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系统的关键部件宜考虑容错和备份;4)、我们充分考虑系统的极端安全性,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既能符合业主、国家或国际的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又要确保系统内部的数据信息在传输、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5)、我们在系统或设备选型
14、中,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首选对象,以智能化总体目标为方向,局部服从全局、全局高度平衡,力求使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周期内获得最优的性能/价格比,完美实现业主建设智能化系统的初衷;6)、由于系统监视和控制的内容广泛,涉及各类性质的对象,系统包含的设备品种繁多且复杂,同时安装位置分散,因此建成后,系统要求具有很强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既要做到有效减少工程管理维护人员,又要降低维护工作的强度和维护运行开支;7)、我们在系统设计中遵循国家和国际各相关的标准及协议,能够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协议的系统或设备。系统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操作系统,并针对各符合国际主流工业标准的第三方系统或设备提供开放接口,以
15、便用户今后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二次开发。1。3、总体目标1、高效: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具有安全、舒适、快捷的服务、科研、办公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节能:通过现代化科技监视、控制手段,采用计算机网络对楼宇机电设备及其系统进行最佳控制,大幅度降低楼宇设备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成本,达到有效延长以及合理利用能源的目的;3、 科学管理:建设园区通讯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服务、科研、办公的管理手段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并为正常的生产提供优质环境;4、降低管理成本:建立起集中监控、人机界面、信息共享基础上的综合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减少维护管理人员,
16、各系统信息显示集中、直观、降低运行成本。在此基础上,今天国际科技园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目标定位如下:1)、建设一个支持今天国际科技园区智能化系统信息传输的神经网络,支持电话、传真、电脑、图像、安全防范、智能控制等信号的传送,实施统一的规划、统一的设计和统一的施工;2)、建设一个支持园区内设备监控自动化、安全防范自动化、网络通信自动化的先进的、开放的平台;3)、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一卡多用系统,扩展门禁、考勤等功能的应用;4)、建设一个管理园区智能化的开放数据库和控制系统,提供数据管理的功能和接口,为园区的运作决策提供服务.1。4、设计依据对于几天国际科技园弱电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我们严格遵循如下设计
17、依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 CECS89:9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 GB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
18、5-83;物业管理IS09002GB/T190021994。1.5、园区设计规划我们在今天国际科技园弱电系统工程的总体规划中,综合考虑到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实时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易维护性的平衡,也是我们对系统总体设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布线系统是大楼智能化的神经枢纽网络,施工工作面大,与建筑物的结构、装修紧密关联,而且支持布线路由的建筑空间受到很大限制,需要进行统一的、合理规划;2)、整个弱电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多种产品、多方厂家和多项专业技术,但它又不是多种不同专业的异构、互连,所以需要有专业的设计规划,提供一个统一管理、控制和使用维护的平台。我们采用的是
19、自上而下的设计以及自下而上的实施的原则来实现;3)、构建的系统必须为今后的通信业务提供优质服务。灵活、开放的接口,为今后的二次开发提供方便;现代化科学、先进的控制手段,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将立足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严格遵循“投资合理、规划统一、立足现在、适度超前的设计思想,力求使系统既满足用户目前的应用需求,又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使今天国际科技园的综合服务功能能够迅速适应未来的变化.第二章 综合布线系统2。1、前言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信息流通的神经枢纽,这些信息包括电话、电脑、电视、广播、安全、图像、控制、防盗等,综合布线系统应能够支持这些信息的传输.今天国际科技
20、园将建设成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智能园区,为提供用户方便舒适的办公、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信息业务飞速发展的需要。根据今天国际科技园智能化工程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建设成为能够全面支持各智能系统信息传输要求的先进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实现语音、高速数据、楼宇控制、保安监控、有线电视信号等的灵活、方便和快速的传输。在本方案规划中,我们将应用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规划建设今天国际科技园的信息高速公路,为用户提供科学、高效的管理控制手段。本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规划将从先进可靠、实用合理的原则出发,根据今天国际科技园的建设规划特点,以满足目前用户的应用需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应
21、用现代计算机及信息通信方面的先进技术,提供用户具有长远效益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本次今天国际科技园的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园区的整体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用于语音及数据传输部分外,其余各系统的布线分别采用各自的规格线缆进行敷设、安装,将在其各自系统的设计时进行详细规划、设计、实施.2。2、工程目标为今天国际科技园提供高性能的布线系统、标准的传输介质、标准的接口,满足语音及数据通信设备的要求.要满足各种不同的计算机、通信设备、楼宇自控、安防、门禁等的配线要求,包括:l 模拟与数字的语音系统l 高速的数据传输系统l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l 安全保卫防范系统l 图像传输、处理系统l 多媒体、视像
22、信息系统满足ISDN及INTERNET宽带业务以及WAN、LAN等其它的通信或数据传输系统的需要;提供足够的系统带宽和开放灵活的管理模式,减少系统的维护开支.2。3、总体设计的考虑2.3。1、设计内容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布线安防监控系统布线有线电视系统布线结构化综合布线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布线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化建筑的信息传输的神经网络,支持着电话、传真、电脑、电视、图像、控制、音频等应用,本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对语音及数据布线系统进行统一的设计,其它分系统所用线缆在各相应的系统设计中进行分别设计.2。3。2、线槽的规划B部分A部分综合布线系统的路由是对大楼的结构化布线、楼宇自控系统的布
23、线、安全监控系统的布线、有线电视系统的布线进行主干线槽和水平线槽的统一规划,然后通过线管进行敷设到控制点。水平线槽和主干线槽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A)走安全监控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的网线、视频信号线及其相关的控制信号线,另一部分(B)走结构化布线和楼宇自控系统的控制信号线。2。3。3、系统设计原则实用性:本布线系统的设计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在符合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系统的经济性与超前性,以避免片面追求超前性而脱离实际,或片面追求经济性而损害科技园的智能性.可靠性:系统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子系统故障不影响其他子系统运行,也不影响集成系统除该子系统之外的其他功能的运行.经济性:本次布线系
24、统工程所选用的设备与系统,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基础,以总体目标为方向,局部服从全局,力求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生命周期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易维护性:因为科技园系统复杂,要保证日常运行,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尽量做到所需维护人员少,维护工作量小,维护强度低,维护费用低.开放可扩展性:科技园布线系统设计尽量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及规范,兼容不同厂商、不同协议的设备和系统的信号传输,各子系统可方便进出系统。2。3.4、系统设计依据 BS800 , EN55014 无线电干扰极限 BS1433用于铜缆 BS2757,IEC8绝缘材料的分类 BS7430-接地 BS7671 房屋装
25、置的接线法规 CCITT EIA/TIA568B及569标准 ISO/IEC DIS 11801建筑及建筑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 中国CECS72:9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1(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 中国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GJ/T1692) 综合布线国际标准ISO/IEC11801,EIA/TIA 568A EN50173(欧洲布线标准,1995年8月)2。4、需求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应为园区的各子系统提供可靠、高速和灵活开放的传输平台及媒介,增强各个应用系统组网的有效性,优化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连。在满足这些系统要求的同时,适当
26、考虑与具体业务有关系统的布线需求,充分体现综合布线的优点,从而创造一个投资合理有效、功能齐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为科技园以后的运作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综合布线作为智能化建设的神经枢纽,是一项半永久工程.其前期设计工作十分重要,要密切配合用户的需求以及园区的应用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信息点总体上按照每个工作区(10平方米)2个信息点进行设计,详细语音和数据分布需有具体调研报告:(1)、园区内:(2)、多层厂房:(3)、一号车间:(4)、二号车间:(5)、宿舍及食堂:2。5、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2。5.1、结构化布线系统结构根据综合布线国际标准ISO11801的定义,综
27、合布线系统可由以下子系统组成:(1)、工作区子系统(WorkAreaSubsystem)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延伸至用户终端设备的布线组成,包括信息插座和相应的连接软线。用户能方便地把计算机、电话、传真等不同的终端设备接入大楼的通信网络系统.(2)、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Subsystem)水平布线子系统由楼层配线间延伸至信息插座的布线组成,通常可采用铜缆,也可采用光缆以满足高传输带宽应用或长传输距离的要求。水平布线提供大楼网络通信系统到用户终端设备的信息传输。(3)、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Subsystem )管理子系统由配线架、跳线等组成.通过一个多层的星
28、型拓扑结构,我们可以在各个管理层次上完成各种连接和组网,为各种各样的应用提供通用和特殊的网络(环型、星型、总线型、树型等等)。(4)、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Subsystem)各类应用系统的设备主机或控制中心需要同各自的终端连接。设备间子系统一般位于大楼计算中心机房内,通过设备间子系统将应用系统设备主机等接入到布线系统中,经过干线、管理系统、水平系统和工作区系统,从而达到与末端设备连接的目的。使主干线经过主跳线架连接到各系统主机。(5)、建筑物主干子系统(BuildingBackboneSubsystem)建筑物主干子系统由大楼配线间延伸至各楼层配线间的布线组成。该子系统亦包括各配线
29、间的主干所需配线架,跳接线等.采用的线缆可为非屏蔽铜缆、光纤,或两者混布。大楼配线间和楼层配线间通常也用于放置网络设备和其他有源设备.建筑物主干子系统提供大楼内通信网络信息交换的主干通道。(6)、建筑群布线子系统(CampusCablingSubsystem)建筑群布线子系统由建筑群配线间延伸至各大楼配线间的布线组成。采用的线缆可为铜缆、光纤,或两者混布。建筑群配线间通常也用于放置电信接入设备和广域网连接设备。建筑群布线子系统提供了各建筑物间通信网络连接和信息交换的通道。2。5。2、产品选型各类性能优良的综合布线产品和高质量、具有丰富布线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是保证整个系统性能和工程顺利实施的
30、基础。在本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中,选用的布线产品必须重点满足高速数据网络传输的要求,以及考虑高可靠性的要求,具有先进可靠、易于管理维护、易于扩展等特性,并且能配合业务网络的应用发展和管理,具有长远的效益。同时施工队伍也必须具有丰富经验。这主要表现在:1)网络及通信系统的故障大多因线路引起。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国内外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网络及通信系统的故障70由连线(包括连线本身及接头的松动、脱焊等)引起。这些故障的出现是随机的,因而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预估的。从减少系统故障,降低损失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安装高性能、高品质、高可靠性的综合布线产品进行布线,也有必要选用一支具有丰富布线工程经验的施工队伍
31、。2)布线系统的投资在整个网络及通信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一般布线的投资在整个网络及通信系统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不会超过5,也就是说占总投资不到5%的部分出现故障的机率却占70,所以安装高性能高可靠的布线产品和选用一支具有丰富布线工程经验的施工队伍是有必要的。3)综合布线系统的生命期一般长达十几年,比相应的其它设备的生命周期长。在网络系统中布线系统的生命周期比网络交换设备、微机及软件的生命周期都长。所以安装布线系统时要考虑这一特点。针对目前的应用,选用性能指标高、性能指标余量较大的综合布线系统,以便在未来的十几年内能够满足通信系统对传输线路的带宽要求.4)布线系统改造起来不易。网络设备改造起来
32、通常较为方便,但布线系统改造起来工程量一般较大,牵涉面也较大。由于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办公室布局及人员位置的调整不可避免,大楼安装综合布线系统可以避免因以上调整而需进行的布线改造。而采用传统布线时,当需要进行办公室布局或人员位置的调整时,就需要进行布线的改造,不仅布线系统的投入会增加,也对办公形成滋扰,影响正常事务.5)综合布线系统的产品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这一点从国外、国内已经安装的大量布线系统及其良好的运行可以说明。但是根据施工国际标准、施工规范,配以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及严格的工程管理措施,加上良好的施工工艺,则是综合布线系统的一个难点,只有在选用一种好的产品并配以一支拥有以上条件的施工队伍时,
33、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2。6、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用作为用户的主要生产、办公工作区,在系统的设计处理上要求充分考虑和保障今天国际科技园的功能应用,我们总体设计如下:1)采用高速大容量光纤作为建设科技园区的主干网络2)采用语音数据一体化的布线系统为保证科技园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高速传输性能,适应未来语音数字化、图像数字化传输的需求,方便系统的维护,系统设计把语音和数据进行一体化考虑,建立一套完全数字化的网络布线.这样,以后只需通过跳线在配线间内进行跳接,就可轻易的把语音点转换成数据点或把数据点转换成语音点。3)设备间的要求设备间是一个安放用户共用的通信装置的场所,是通信设施
34、和配线设备所在地,也是线路管理的集中点。主要安放有MDF机柜、电缆进线配线架、用户小交换机PABX、局域网LAN服务器等设备。u 主设备间的位置根据综合布线的设计原则,理想的主设备间应处于靠近机房的位置,以使设备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处,减少布线系统线路浪费。在本方案中,采用数据与语音系统统一的方式,选取办公大楼F1的网络通讯机房作为数据系统的主设备间。u 设备间内的设备序号数据设备话音设备1光缆主配线箱话音主配线架2交换式集线器SWITCH/ATM(/FDDI)用户小交换机PABX3局域网LAN服务器外线进线配线架4后备电源UPS防雷配线架5路由器后备电源UPS等6MODEM其
35、中主配线架MDF应尽可能靠近设备主机,以便于管理,节省线缆.u 机柜的布置在本工程设计方案中,数据主设备间采用19英寸/42U的国际标准机柜作为数据主机柜,而语音主设备间亦选用标准机柜,用以放置话音主配线架。数据主机柜主要放置光纤主配线箱和带光纤接口的网络交换机以及网络交换机所使用的UPS。光纤主配线箱置于机柜的上部,其下是网络交换机,UPS置于机柜的底部。语音配线架的放置顺序非常重要,必须力求有利于语音跳线的管理,并且在明确了大楼内部交换机及中继线数目情况下,把交换机的入中继线和交换机的出分机线安排在同一排配线架内,以方便内部分机的管理。u 设备间的环境备件要求设备间子系统是整个配线系统的中
36、心单元,它的布放、选型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得当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1、 设备间内应使用架空地板,架空高度应有30cm;2、 我们要求任意设备间室内温度1827度;相对湿度3055,室内无尘、通风良好,室内照明度不低于150Lx;3、 远离危险物品场所:远离电磁干扰源(发射机、电动机、变配电室等);4、 设置保安措施:配有容量不小于500W的电源插座若干,做好接地系统及后备电源,建议安装一台10KV在线式长延时UPS,应符合有关消防规范,配置烟感探头一个、气体灭火器1301两个、消防电话一台以及消防广播等有关设备。u 所提供主设备间的安装空间1、房间净高不小于
37、3米;2、 地面以上有效利用空间不小于2。6米;3、 线路交接的联接设备所安装(或相关)的墙面作耐火或阻燃处理;4、楼板荷重大于5000N/平方米;5、 门向外开启,大小至少为2。1米*0。9米;6、 注意消防喷淋头不得对准配线架或网络设备。4)各子系统的布线协调本大楼内除了综合布线系统外,还有强电和设备监控、安全防范、音响广播、有线电视等弱电系统的布线。u 强电与弱电系统布线的协调综合布线系统与其它干扰源的间距,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以满足相互之间必要的传输需要,在工程设计中应注意它们之间的距离。序号其它干扰源其它干扰源与综合布线的接近情况最小距离(mm)备注1380V以下电力电缆小于2KVA
38、与缆线平行敷设13双方都在接地的线槽中且平行长度10CM,最小距离可以是1cm有一方在接地线槽中7双方都在接地线槽中见备注2380V以下电力电缆25KVA与缆线平行敷设30有一方在接地线槽中15双方都在接地线槽中83380V以下电力电缆5KVA以上与缆线平行敷设60有一方在接地线槽中30双方都在接地线槽中154荧光灯、氩灯、电子启动器或交感性设备与线缆接近15305配电箱与配线设备接近1006电梯、变电室尽量远离200u 综合布线与其它弱电系统的协调在弱电配线间里,沿着竖井孔边还要砌一道60mm高的防水边,防止施工时有水流进线槽里,这些在我们以前的工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在水平
39、线槽开始施工的时候,各弱电子系统线槽间要有一定的规划,不能够影响对方的布线和日后的检修,相互之间有冲突的话,要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5)对线管线槽的要求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管线槽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配线机柜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垂直桥架的作用是提供弱电竖井内垂直干线的通道,通过桥架将光缆和双绞线电缆引出,进入弱电管道间的配线机柜内。垂直线缆通过垂直桥架贯通整个大楼,本次综合布线系统的竖井主干线槽采用镀锌线槽。水平线缆通过各层走廊上方吊顶内的水平桥架进入各个房间,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金属线槽(吊顶内)和薄壁金属线管,本次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线槽亦采用镀锌线槽和D
40、G25的镀锌线管进行敷设。各配线机房内,将铺设高架地板,并在高架地板下安装金属线槽,将水平桥架、垂直桥架和配线机柜(包括电话主配线架)连接起来。2。7、其它专业布线系统的设计今天国际科技园的弱电系统是一个多专业、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楼内的信息流复杂,这就要求它的神经网络既能满足用户的各种应用,又要经济实用,从理论上和实际情况分析,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通过加入信号转换设备之后,能够满足多个系统的应用和信息传输,但由于信号转换设备成本费用高。因此,我们在本次设计中除了弱电控制线、数据线、语音或音频线外,针对不同的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的线材(如同轴电缆等),但对所有系统线缆进行统一规划布线。2。7.1
4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布线设备监控系统所采用的线缆需根据系统各部分不同的功能要求而分别采用不同规格的线缆。1、计算机网络之间采用双绞线;2、通讯与数据网关(IC)和现场控制器(DDC/CPU)之间的线缆采用4芯超五类双绞线;3、现场控制器与现场传感器输入信号之间的连接线缆可采用2芯普通通讯线缆(RVV),每芯截面积规格为0。5平方毫米;4、现场控制器与现场执行机构(输出信号)之间的连接线缆可采用2芯或4芯(如需供电)普通通讯线缆(RVV),规格为0。75平方毫米。2.7.2、安全防范系统的布线安全防范系统所采用的线缆需根据该系统各部分不同功能要求而分别采用不同规格的线缆。1、 防盗报警及监听部分
42、的线缆采用4芯屏蔽通讯线缆(RVVP),每芯截面积为0。5平方毫米;2、出入控制部分:门磁开关采用2芯普通通讯线缆(RVVP),每芯截面积为0。5平方毫米.读卡机与现场控制器连线采用4芯屏蔽通讯线缆(RVVP)或3类双绞线,每芯截面积0。30.5平方毫米;读卡机与输出输人控制板之间采用58芯普通通讯线缆(RVV)或3类双绞线,每芯截面积为0。3-0。5平方毫米;输入输出控制板与电控门锁、开门按钮等均采用2芯普通通讯线缆(RVVP),每芯截面积为0.75平方毫米;指纹采集器与控制器之间采用3类双绞线;3、高清安防监控部分:摄像机全部为网络摄像机,所以此部分采用超5类网线或者光纤,其中100米以内
43、的传输距离采用超五类网线,超过100米采用光纤传输。2.7。3、有线电视系统的布线有线电视系统的线路敷设可以分为三段:1、园区主干网考虑采用户外单模光纤,需要在两端安装光电转换装置-收发单模光端机。2、楼内的主干分配线路采用物理发泡型75W-9同轴屏蔽电缆;3、楼内的支线分支线路采用物理发泡型75W5(或6)同轴屏蔽电缆。对于户内线缆,宜穿镀锌金属管或穿预留预埋管。2.7。4、背景音乐和公共广播系统的布线系统呼叫站的控制信号为RS-485数字信号格式,设计的广播机房与呼叫站之间允许在1200米的距离间隔.它们之间敷设一组8芯网线和2芯屏蔽信号线,喇叭线则选用RVB21.0信号线,信号线传输电压
44、采用100伏低压。2。8、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设计2。8。1、工程施工流程2。8。2、施工简介(1)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在人员进场之前作好临设工作,并组织好人力、物资的进场工作.(2)各施工负责人要熟悉图纸及图纸会审纪要,多和工人交流,给工人交代清楚技术要领,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其他专业的施工.(3)管道安装一般按照先干管、后支管,先大管、后小管的原则施工,管槽的衔接一定作到规范,没有裂缝。所有管道安装之前都要把固定支架安装完毕,各种支架一般应在土建粉刷之前安装完。(4)地面线槽一定要安装牢固,同时注意不要有毛刺,以免在铺设线缆时对线缆的损
45、伤。(5)线缆敷设必须在线管、桥架安装符合要求才能进行,在敷设线缆之前必须对其抽样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进口设备、线缆有国家检验合格报告或免检证)也可直接投入施工。(6)模块、面板的安装。在线缆敷设完毕,装修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施工。(7)机柜、配线架的安装。(8)测试、标识。(9)竣工、文档资料。2.8.3、水平和垂直线缆的敷设施工管理人员首先依照设计的要求和系统规划图对设备间的定位,缆线的路由进行分析,并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对于光缆和铜缆干线部分的敷设,从主配线间经室外管道,进入各楼进线口,再经竖井、水平线槽至各个配线间.施工中全部用人工放线,不得硬拉,避免因机械操作损害
46、电缆;各条电缆必须进行规范的标识,同时还必须在施工图上进行编号标识, 以免因电缆数目过多而在主配线一侧造成混乱,使得在测试过程中浪费时间,影响工期.放线时特别注意电缆的转弯位置的处理(保持一定的转弯半径),避免造成铜缆受损和光纤中断。在电缆两侧将预留足够的线供端接和制作使用.对于水平电缆,将从各个分配线间延着水平线槽、线管到达信息口底盒,施工中也采用人工放线的方法,同时不得硬拉。用电缆引线牵引通过线管,要避免因拉力过大而损坏电缆结构而造成系统性能下降甚至断路。整个水平电缆将逐条进行规范标记,两侧预留足够的线供制作、端接使用。线缆的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a) 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相符;b) 线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c) 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