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主备人:李萍 使用人:
单元教材简析: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由第9课玩的真开心、第10课吃饭有讲究、第11课别伤着自己、第12课早睡早起四课组成,引导学生在上学了之后的新生活情境中反思家庭生活,帮助他们由自然地家庭生活状态,进入到文明健康、安全愉快、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状态。在于提升学生家庭生活的品质,使家庭在学生上学后发展成一种积极向上、讲文明与自治、注重安全与健康、与学校生活相协调的状态。
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有的家长担心学生出去玩不安全,就用电子产品或者其他方式锁住孩子;有些孩子没东西可玩,就去爬高摸底,玩的时候不注意安全;现在的孩子缺乏独立思考,不知怎样因地制宜玩,创造性的玩。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会初步合理安排一个人在家时的生活,注意看电视的健康和在家生活的基本安全。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家玩耍时,如何玩出花样;如何享受自然界带给自己的快乐;如何在创造中寻找乐趣;放学回家后如何安全地玩;如何让学生在公共场所玩的时候,能在顾忌他人感受的前提下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课时安排:8课时
第9课玩的真开心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从学生生活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它空间,指导学生在家如何玩?
学情分析: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出去玩不安全,于是用电子产品锁住孩子,有些孩子没东西玩,就去爬高摸低,玩的时候不注意安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家时开展健康、文明、安全、有创意的游戏活动;2.享受在大自然中玩耍的快乐,学会在创造中寻找乐趣,在公共场所游戏时,能顾及他人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家玩耍时,如何玩出花样;如何享受自然界带给自己的快乐;如何在创造中寻找乐趣;
2.放学回家后如何安全地玩;如何让学生在公共场所玩的时候,能在顾忌他人感受的前提下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参与讨论,学生能初步懂得玩的方式有多种.
2.学生乐于交流,明确要安全健康的玩,玩耍有节制。
3。学生初步了解保证安全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玩得要安全、健康。
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感知玩的安全基本常识。
教学方法:活动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畅谈玩
1.听放学回家的铃声
亲爱的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紧张学习,放学回家你最喜欢玩什么?
老师和同学开始谈话.预设(1)放下书包,和小朋友们在小区里玩;(2)在家里自己玩电脑游戏;(3)自己做手工;(4)和自己养的小宠物玩;(5)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玩……
2.老师和你们一样爱玩,看看谁玩过这些?
3。玩的时候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高兴,快乐,开心……)。
4.谁来说说在我们独自一人在家玩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小结:看来我们大家都爱玩,因为爱玩是人的天性.但是在玩乐时必须要注意保护自己,别伤着。
活动二:不同情境议论玩
1.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样玩行吗?出示图片明明在家里玩打火机
(1)我们一起看看在家里玩打火机的后果
(2)看课本37页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小结:是啊,安全记心中,不能在家里随便拿大人的打火机玩,这样会引起火灾。
(3) 仅仅只是不拿打火机吗?你还想给大家提醒什么呢?
(4) 独自在家玩注意事项:做手工时用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电源插座不轻易触碰等。
2.听听这是谁在说(请不要这么大声说话)
(1)你能判断出这是怎么回事?出示图片37页第二个图片
(2)两个小同学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3)你想对这两个小同学说些什么呢?
(4)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行为与表现容易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小结: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很快乐.但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心中有他人,不仅要想到自己还要想到别人,心中有他人,这样玩,才是文明的表现.这样,大家才能相处愉快。
活动三:小小法官明事理
1。巧判断
(1)晚上月儿当空照,我在家里看电视,看了动画和舞蹈,眼睛渐渐有些疼。爸爸妈妈直催我,我却当成耳旁风,管它三七二十一,过完瘾后再休息。
(2)听听眼睛的哭诉:都怪我的小主人,看东西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看电视不休息,累得我看东西越来越不清楚了!我好害怕再过一段时间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3)听了眼睛的哭诉,小法官们你们赶紧判断,眼睛的主人有错吗?
小结:这样玩也不好,玩得时间长,眼睛受委屈,自己还难受。所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从现在起养成爱护眼睛的好习惯,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才能健康生活每一天。
2。这样玩好吗
举例:小明是我的好伙伴,我们喜欢一起下象棋,玩得正开心,突然小明大声叫道:“呀,我还有作业"……
小法官判断并说明理由
小结:学习和休息要分清,先完成作业再去玩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好习惯,益终生,这样玩才能更快乐.
总结:同学们,下课铃响了,让我们记住在家的安全与健康,家人在看你,请安全健康地出现,让你更出色。快乐的玩耍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玩耍时要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
2.就地取材,能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快乐地、有创造性地玩。
3。知道玩具交流的几种方式,
教学重点:
能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快乐地、有创造性地玩。在玩耍时积极参与并学会合作与分享。
教学方法:活动课
教学难点:
感受到创造带来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体验分享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小瓜子也神奇”,我们玩得真开心
1.师:很多同学都喜欢吃瓜子,你们知道吗?小小的瓜子也能玩呢。
教师亲自示范用瓜子、画笔、白纸创造一幅《小蚂蚁搬家》的图画。
2.还能创作出其他的画吗?我们试着做一做,分小组合作完成。
3。请小组代表展示图画,可以编个简单的小故事。
4。小结: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小瓜子也神奇,这样玩得真开心.
活动二:物品玩出新花样,我们玩得真开心
1。“我是创造星”
请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大纸箱、树叶,闲置的包装盒、衣物,小石子,这些也能玩,可以怎么玩呢?
2.指名说并评价:想出一种办法就给自己贴一颗星。
3.生活里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玩?要注意什么呢?(环保、不损害公物)
你能把旧玩具玩出新花样吗?例如:给旧布娃娃做新衣服。
4.小结: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能拿来玩呢,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开动脑筋,加以利用,创造性的、开心玩。
活动三:开个玩具交流会,我们玩得真开心
1。我们准备开个玩具交流会,大家愿意怎么玩?
讨论:可以换着玩,可以借着玩,我可以教你玩,可以一起玩.
2.根据4个场景进行表演:“怎么换着玩”“怎么借着玩”“怎么教人玩”“怎么一起玩"(注意文明、礼貌、安全问题).
3.把玩具拿来交流,这个过程你觉着怎么样?(好!玩得更多,更有意思了。)
4。小结:玩具交流让我们的收获真不少,与大家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快乐,玩得更开心了。
总结:我们无论是和同伴、家人玩,还是自己玩,都要注意安全、文明,健康,合理安排好学习与玩的时间,做到有节制,不妨碍他人。同学们也要开动脑筋,有创意地玩。多和大家交流、分享,开开心心地玩,快快乐乐的生活。
第10课吃饭有讲究
教材分析:本课根据课程标准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而编写。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缺少一定的饮食健康知识,所以偏食,挑食,三餐不定时不定量的情况普遍存在,由于年龄小,不懂得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有些孩子爱吃零食,偏爱饮料,不喜欢喝白开水的现象,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学校,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孩子在家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喜欢吃的就多吃,不喜欢吃的就不吃。这样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1。能做到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2。通过活动,感受做家务是自己的责任,要尊老爱幼;吃饭时有礼貌;
3.通过活动,知道不要偏食,挑食,不要浪费粮食。
教学重难点:关注餐桌上的安全和健康问题.餐坐上的安全和健康包括用餐的卫生、用餐的食品安全常识、用餐的文明礼仪、用餐的良好习惯、用餐的营养学知识.
教学准备:六步洗手图片,餐桌礼仪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饭前要洗手,学习怎样把手洗干净。
2、教育学生在餐桌上要讲礼仪,讲卫生。
教学重难点:教育懂得吃饭时要讲卫生,讲礼仪 。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这位学生你长的真漂亮,你能告诉大家你平时都喜欢吃什么?(另一个学生)你长得也很强壮,那你喜欢吃什么?今天这节课就与吃饭有关系,请大家打开课本第40页,我们一起走进《吃饭有讲究》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吃饭到底有那些讲究呢?学完了这节课相信大家就知道了 。
二、讲授新课
1.干干净净吃饭好
吃饭前有什么讲究呢?谁愿意当小老师告诉大家。 举手回答.你知道饭前为什么要洗手吗?
PPT展示为什么要洗手?(引导看图)我们要把细菌从手上洗掉,这样细菌就不能进到我们肚子里伤害我们。
你会洗手吗?让学生看图观察40页洗手的六个步骤,讨论怎样洗手才干净(PPT出示讲解六部洗手法)
PPT出示洗手儿歌,边做手势边领学生朗读儿歌(小手是个宝,做事少不了,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
说一说:吃饭时还要注意那些卫生习惯呢?抽答学生,老师相机补充。(洗脸,清洗碗筷、把桌椅擦干净等)贴纸:干干净净吃饭好
2. 讲授我在餐桌上
家里要开饭了,小朋友们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如果做得好请你夸夸她。
PPT出示第一幅图片:爱劳动(搬椅子,擦桌子、帮助摆放碗筷、帮助端菜、盛饭、端饭)
PPT出示第二副图片:有礼貌(让长辈先坐、扶老人到餐桌前就坐、让长辈先吃,自己再动筷)
PPT出示第三幅图片:遇到喷嚏咳嗽时该怎么做?(偏转头,离开座位,离开饭桌)
PPT出示第四幅图片:遇到长辈为自己夹菜吃饭有讲究该怎么做?(礼貌表示谢谢,也为长辈夹菜)
三、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们平时要用正确的方法把手洗干净,这样才能身体健康,愉快生活。我们还学习了餐坐上的礼仪,我们要文明礼貌用餐.
四、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10、吃饭有讲究
饭前要洗手
餐桌上讲礼仪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42-43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我们平时的主食、蔬菜、水果。
2. 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辨析那些是餐坐上的不当行为,从而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调整和提升自己的饮食生活。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吃饭前要洗手,吃饭时有礼貌,有教养。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下怎么吃才能有营养。
二、新授课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吃吗?说到吃你们想说些什么呢?其实吃的学问可多了!要科学地吃才能对健康成长有好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怎样吃?
(我从话题吃入手,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一:食物的诉说: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美味的食物,而且把它们分成了几类,我们一起看看吧!”(这个活动主要是将学生引入就餐情景,初步了解事物的分类,选择能吃的食物.)
学生自由选择食物。教育学生土豆发芽了不能吃,要中毒,还有一些食物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有毒,也不能吃.
零食可以少吃一些,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活动二:这样吃好吗
师: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吃呢?指明学生说说。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这种做法对吗?
师:每一种食物每天都应食用的,但合理搭配,要荤素搭配,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合理的。
活动三:合理饮食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明白多吃蔬菜有益身体健康的道理。另一种是暴饮暴食会引起营养不良,不但长不高长不壮,还会导致抵抗力弱,经常生病.
师: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养成饮食的好习惯。学习儿歌,教育引导学生吃饭时应怎么做?(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孩子进一步明确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才是科学的.)
活动四:设计菜谱
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顿菜,写写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引导学生荤素搭配,合理安排。
读儿歌:
吃饭应注意,健康和礼仪。
挑食暴食不可取,浪费粮食更不宜。
三、 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可真好,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做到合理饮食、不偏食、不挑食,养成饮食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吃饭有讲究
食物的分类(主食类、蔬菜类、水果类)
合理饮食 (不偏食、不挑食)
第11课别伤着自己
教材分析:教材力图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易发生的意外伤害,并通过体验活动使他们懂得避免意外伤害;了解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辨别能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家中、学校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特别多,比如交通、建筑工地、体育活动、家用电器以及养的宠物等都存在不安全隐患.针对以上情况,我在设计本课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类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利用看、听、讲、想、做、动、静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他们生活的各种场景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掌握的预防受伤的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 :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懂得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明白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2.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懂得爱护和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3.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学习防范意外伤害,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中的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形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44—45页
教学目标: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承受的痛苦和烦恼,形成安全意识。
2。能初步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大人.
3.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教学重点 :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能说出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说出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求助。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走走迷宫棋,找找家里的不安全
1. 过渡: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安全避风港”,可是,同学们,在家里也可能发生一些危险的事。
2. 打开课本44页、45页.我们一起走一走迷宫棋,他们的做法是否安全?
3. 学生小组活动,走一走家里的迷宫棋,完成学习单上的问题。 预设问题:图中的小朋友在家里干什么?他(她)是怎么做的?这样的做法安全吗?容易发生什么危险?如果你认为他(她)的做法不够安全,给他(她)提提建议,帮帮他(她).教材内容提示: (1)我对妈妈的化妆品特别感兴趣。 (2)药瓶里的药好像我吃过的糖豆,会是什么味道呢? (3)我也要做一个漂亮的剪纸,用什么样的剪刀? (4)我的手洗干净了,插座能动吗? (5)我和弟弟玩捉迷藏,我藏在柜子里,他肯定找不到。 (6)书架上的书太高了,我够不到,怎么办。 (7)我不小心把玻璃杯打碎了,我想把碎玻璃捡起来。
4. 你在迷宫棋当中学到了哪些避免危险的好办法?假如你也在家里遇到这些同学的事情,怎么做才安全呢?
5. 我们为什么要向大人求助?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
6。学生讨论,说说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面对大人专用的或自己不了解的物品时,…… 在家里做手工时,…… 使用家用电器时,…… 在家里玩游戏时,…… 使用高处的物品时,…… 不小心打碎东西时,……
7. 家中还有可能发生哪些危险?怎样做才安全呢?
8。在书中的留白处画一画,和同伴说一说,这样是否安全.
活动二 说说家里的危险事儿
1.同学们,每天放学回到家里,你们都做些什么事情?是不是因为不小心而受过伤呢?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交流.
3.教师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小结: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温暖舒适的家里,如果不小心,也会让自己发生危险的状况。
活动三 情境表演:那次,我受伤了
1. 教师提供情境故事: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会有什么反应?
2. 学生结合自己曾有的不注意安全,发生危险的经历,小组内模拟表演自己在家受到的意外伤害,家人的心情与处理方式.
3. 结合同学们的表演和自己的经验,尝试总结自己伤着自己之后,自己和家人的痛苦和烦恼。
小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少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給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所以,即使我们在家里进行各种活动时,也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遭遇伤害.
活动四:防范意外伤害大讨论
1。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家里也要注意安全?
2。教师出示“家庭安全我知道"的童谣,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大人物品大人用,小孩好奇勿轻动. 手湿不摸电开关,时刻小心电老虎。 剪刀锋利不乱放,使用工具手指忙. 玻璃制品轻拿放,万一碎了防割伤。 不藏柜,易窒息;不登高,不摔伤。 遇到问题会求助,家长帮忙最得当。
总结:我们都爱自己温暖、舒适的家,但是在家里也藏着一些危险,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到了一些家庭生活安全隐患,知道了一些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多观察,在做一件事情之间先想一想:我这样做安全吗?养成安全生活的好习惯,防止自己受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46—4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有些危险是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
2。让学生知道受伤了积极想办法解决自救、求助。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安全地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受伤时学会基本的救护知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们在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在家外存在的危险,想一下这些危险是怎样产生的。
二、 新课讲授
师:我们看一下课本46页,然后让一个同学讲一讲这个小故事.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到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由于自己的调皮引起的被狗咬伤。
师:还有那些做法可能会伤着自己呢?
(引导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师:如果不小心受伤了怎么办?
1.被狗咬伤怎么办?
先用肥皂水洗一下,立即去注射狂犬疫苗。
2。被热水烫伤了怎么办?
先用冷水冲洗,然后抹烧伤膏.
3。被碎玻璃扎上了怎么办?
先自己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再贴上创可贴.
师:有些同学受伤了怕家长批评。不敢告诉家长。那么我们受伤了要不要告诉大人?
(引导学生讨论)
三、总结:
第12课 早睡早起
教材分析:本课按照课程标准中的按时作息,生活有规侓而编写。本课关注的是学生的作息习惯,因为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是学生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它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学情分析:有些父母不知道让孩子从小学会规划时间会对他终生有良好的影响.有的孩子每天睡觉的时间由父母决定,指令由父母发出,起床每天都有父母叫醒,长期下去,孩子就形成了依赖习惯,没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懂得睡眠不足给身体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
2. 初步掌握一些早睡早起的好方法。
3.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分析知道每天只有保证足够的睡眠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 知道每天只有保证足够的睡眠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学习和活动才能有精神。
教学难点: 认识到早睡早起对健康生活的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48-49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意识到早睡早起身体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2. 引导学生健康有规律地生活。
教学重难点:思考怎么安排作息时间是合理的。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
活动一:大公鸡与小闹钟
1. 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大公鸡和小闹钟的比赛吗?你能猜猜他们会去比什么吗?引出农村的学生每天听着大公鸡的叫声起床,而城市的孩子则听着小闹钟的铃声起床。
2. 教师讲故事《大公鸡与小闹钟的比赛》,学生倾听。
3. 提问:为什么笑笑虎既没有被大公鸡叫醒,也没有被小闹钟叫醒呢?
4. 孩子们自由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预设:笑笑虎晚上不想早睡,它觉得自己第二天可以自己睡醒.根本不需要被叫醒。它还不清楚自己需要睡眠十个小时,才能保证自己的睡眠和身体需求。)
5。小结:看来,大公鸡和小闹钟的比赛,最终谁能叫我们起床,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我们自己,只有早睡才能早起。不能总让大公鸡和小闹钟为我们的起床着急。
活动二:几点睡,才合适
1.过渡:刚才听了大公鸡与小闹钟的故事,请你向小闹钟介绍一下自己每天晚上几点睡,早上几点起?来设计一下自己的作息时间吧!
2. 学生根据课前对自己生活实际的调查整理,完成P48页的问题内容,利用钟表闹钟展示自己的睡眠情况,指一指每天几点睡觉,几点起床,数一数一天睡了几小时.
3. 过渡:看了大家的睡眠情况,我们的小博士有话对我们说呢。(通过实际调查,多数学生的睡眠不够十小时)
4. 提问:想一想你的睡眠时间是否够小博士说的10小时呢?
5.小结:小博士告诉我们,我们正在长身体,每天要睡够10小时才能够保证身体生长的需要,也才会更健康,你可要记住呀!(播放幻灯片)
活动三:为什么睡眠会不足
1.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算了自己的睡眠时间,会发现有的同学睡眠达不到10小时,那为什么睡眠不足,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吧。
2. 看书P48页,图上的这位同学每天睡得很晚,他的理由是“家里人没有睡呢”,你支持他的想法吗?为什么?
3. 学生思考与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4. 要求:请同学们猜一猜,那些晚睡的同学睡得很晚的原因,学生小组交流,师生围绕同学的理由共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5。小结:刚才我们共同分析了一些同学晚睡的理由,可以看到晚睡理由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的,不要让睡眠不足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活动四:不早睡会这样
1. 过渡:不早睡会怎样呢?(睡眠不足不仅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心理健康,例如:情绪的稳定,精力的集中和同伴交往)
2. 播放幻灯片,想一想没有早睡的同学,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会是怎样的?(预设:糟糕、混乱、不顺利、没精神、被批评)
3.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 提问:谁有过类似的经历,说说对自己的影响。
5. 学生交流。
6. 教师带领学生现场体验睡眠冥想,感受短暂的休息和放松带给身体的感受。
7. 看一看小博士说的话,睡眠不足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
8。小结:睡眠不足有这么多的危害,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时间长了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一定要记住早睡很重要哦.板书:没早睡,真糟糕。
活动五:早睡我可以的
1. 过渡:早睡这样重要,但是有的同学没有做到早睡,你能帮帮他们吗?
2. 出示问题情境,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 (1)紫嫣今天真高兴,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参加爸爸单位组织的活动了,回家后仍然很兴奋,躺在床上睡不着,还在想着活动的过程。 (2)轩轩总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儿,作业写得很慢,洗漱动作也很慢,洗漱之后还想看电视节目,妈妈让他睡觉,他还用哭闹抗议。
3。要求:小组讨论,选择一个问题来出主意,想办法,教师进入小组指导帮助。
4.学生展示自己小组解决方法,教师适时评价。
小结:在生活中你会遇到一些让你不想去早睡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提醒自己我们会克服一些不良的习惯,养成早睡的好习惯。做自己时间的小主人。
三、总结:早睡意味着我们会有精力充沛的一天的学习与生活,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得到了强有力的生长营养,那就让我们每天都做到早睡,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吧。
板书: 早睡早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1页
教学目标:
1。养成睡眠好习惯,初步形成自主生活的能力。
2.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能够做到早睡早起。
3.能够做到一个人独立睡觉。
教学重点: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
教学难点: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初步形成自主的生活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好办法推荐会
1。教师观察孩子们上课时的状态,询问他们的作息时间。XX同学,看到你那么精神地专注上课,我想问问你昨晚是几点睡的?今天又是几点起的呀?……
2.明确:在上一次的课上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了早睡早起是我们应该养成的好习惯,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一些同学已经坚持去做了,那你们做到早睡早起的好方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好办法推荐会”,看看帮助大家做到早睡早起有哪些好方法.有好办法的同学将获得“星推荐奖章”,教师展示奖章。
3。提出要求:请大家在自己的小组中,同自己的伙伴进行交流.
4。根据要求各小组进行早起早睡好办法推荐,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5.过渡:这么多同学获得了“星推荐奖章”,祝贺大家,有了好方法就会帮助你养成好习惯。看,这首儿歌就是说的习惯养成,我们一起读一读。
6。看书P50页,读儿歌。说说早点睡,按时起有哪些好处。
小结:养成好习惯,做到早睡早起,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方法,但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并且坚持做下去,才会是好孩子。
活动二:管理好自己的睡眠
1。过渡:我们知道了许多帮我们做到早睡早起的好方法,童童听到了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在家里是这样的,讲故事《童童的睡眠》。(大意是:童童晚上玩到很晚,总是不能按时睡觉,第二天又起不来床,上学迟到了.)
2.思考:童童为什么会迟到?他要怎样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3。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4。过渡:有几位同学也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我们也来帮帮他们改掉吧。
5.出示问题情境:
(1)兰兰是个爱看书的孩子,每天晚上都要看好长时间的书,到了睡觉时间,她仍然偷偷看书,总是做不到早点睡。
(2)小江是个爱运动的孩子,每天晚上都要出去和小伙伴做运动,常常回来得很晚,还要再写作业,睡觉时已经过了早睡的时间了,他要怎么办?
6。师生共同为两位同学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问题。
小结:养成良好作息时间需要我们付出努力,要学会规划安排时间,并且严格去做,还可以请他人监督、提醒,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板书:早点睡,按时起.
活动三:你能一个人睡吗?
1.过渡:每天坚持到点睡,按时起,让好习惯陪伴我们。兔兔有一个很大的烦心事,就是它能够做到早睡早起,但每天需要爸爸、妈妈陪着它睡,不然它会睡不着的,来听听她的故事。
2。播放兔兔的故事(大意:兔兔非常胆小,总是不敢一个人睡觉,爸爸妈妈就想了一个办法帮助它,她敢一个人睡觉了。)
3.提问:兔兔开始为什么不敢一个人睡呢?是什么原因让她能一个人睡了?
4。学生思考交流.
5.明确:是啊,兔兔胆子小,兔爸爸兔妈妈帮助它建立自信,所以她勇敢起来,你呢?你是否可以做到有信心、勇敢地一个人睡觉呢?
6.进行课上的调查,看看有多少孩子们可以独立睡觉。
小结:一个人睡觉展现的是我们的独立能力,如果你还没有像兔兔那样勇敢的一个人睡,那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做到吧。
活动四:我能够一个人睡
1.过渡:能够一个人睡的同学,兔兔可有一份小礼物送给你。
2.明确:根据刚才的调查,可以一个人睡的同学,得到兔兔点赞卡(上书:你是最勇敢的孩子!你是最棒的!……)。其他同学不要失望,小兔子给你也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一会儿会送给你。
3。思考:兔兔从不能一个人睡到勇敢地自己睡觉,受到了大家称赞.那一个人睡有哪些好处呢?
4。学生交流.
5.明确:一个人睡有利于睡眠,能够不受干扰尽快入睡、可以呼吸到更多的新鲜空气,还锻炼我们的独立性,能够让我们更勇敢、更自信。
6。过渡:能够一个人睡的同学都拿到了兔兔的礼物,兔兔还想听一听你们怎样做到一个人睡得好办法,它要给其他小朋友们介绍一下你们的方法呢。
7。在小组中,听可以自己睡的同学说说他们的好方法.
8。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9.看书P51页,看看书上同学们找到的一个人睡的好方法.
10。要求:请不能自己睡觉的同学说说你的困难,大家帮他们出出主意。
11。根据孩子们说的问题,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12。明确: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不敢自己睡的同学敢不敢去尝试一下一个人睡呢?
你看兔兔可相信你了,它给你送来了神秘礼物。教师分发兔兔鼓励卡(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
13。请拿到的同学读一读兔兔说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自己睡要勇敢,开始做不到没有关系,想办法克服困难,坚持一段时间就做到了。
活动五:相伴睡前好习惯
1。过渡:在我们小兔子和大家的鼓励下,又有很多同学勇敢起来,从今天开始尝试一个人睡,真是有勇敢、自信、敢于挑战(板书勇敢、自信、敢于挑)的孩子.值得大家为他们点赞。但是也有一些这样的同学,在睡觉前有不好的习惯,造成了他(她)总是不能一个人睡,我们来看一看。
2。出示问题情境,说说他们应该怎么办?
(1)小虎特别爱听故事,每天都缠着妈妈讲“鬼”故事,但他胆子又小,只要一关上灯,就害怕。
(2)小丽在晚上睡觉前总是爱和妹妹做一些激烈的游戏,到睡觉的时间了,却是总想着游戏的内容,兴奋地睡不着。
3。学生交流。
小结:睡前有个好习惯,能够帮助我们独立地、尽快入睡,让不好的习惯远远地离开,让我们与好习惯相伴.板书:我能一个人睡。
三、总结: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充分感受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所具有的帮助作用.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做一个勇敢、自信、敢于挑战的人。
《别伤着自己》教学反思
商州区第三小学 李萍
《别伤着自己》一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主题之三。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让学生体会意外伤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
痛苦和烦恼,从而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必要,初步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现在的孩子少,让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是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可辨析能力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而家长又大多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管孩子,以至于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非常多。交通、家用电器、宠物等方面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根据以上情况我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懂得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明白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懂得爱护和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学习防范意外伤害,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这节课时,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把生活引进课堂中再现。
优点:
一、 以游戏贯穿教学
一开始走走迷宫棋,找找家里的不安全,用孩子们熟知的情境图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看看课本中的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错误的。只有通过正确的做法,道路才能通过,否则,道路就不通,就不能到达终点。
二、 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本上的做法,那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然后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讲讲自己受伤的经历以及受伤后的感受,家长的反应。使孩子们体会到自己的一次不小心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还会给家长带来心理上的严重伤害,所以一定要小心,别伤着.
三、 用儿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安全认识
一年级的孩子是无法体会到教师深奥的说教的,也无法用自己的言语去形象描述他人。所以,我把课本上的意外伤害编成了一首儿歌:大人物品大人用,小孩好奇勿轻动;手湿不摸电开关,时刻小心电老虎;剪刀锋利不乱放,使用工具手指忙;玻璃制品轻拿放,万一碎了防割伤;不藏柜,易窒息,不登高,易摔伤.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安全知识时刻在孩子们耳畔回荡。起到警示作用。
缺点:老师驾驭课堂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别伤着自己,让学生说一说学生在家里的危险,有些同学说到在公园,在其他地方的安全,没认真听。老师又把学生的思想拉回家里面。让学生分组讨论家里常见的危险时,学生纪律有点不好。所以我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组织驾驭课堂能力。
《早睡早起》教学反思
商州区第三小学 李萍
有些父母不知道让孩子从小学会规划时间会对他终生有良好的影响。有的孩子每天睡觉的时间由父母决定,指令由父母发出,起床每天都有父母叫醒,长期下去,孩子就形成了依赖习惯,没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本课按照课程标准中的按时作息,生活有规侓而编写。本课关注的是学生的作息习惯,因为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是学生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它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优点:
1。这节课我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引到学生在课本上填写自己每天晚上几点睡觉,早上几点起床.一天睡几个小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早睡早起,晚上九点睡,早上七点起,有个别同学晚上睡得迟。我引导学生分析了晚睡的原因。告诉同学们小学生正在长身体,每天要睡够十个小时。并且在网上搜集了晚上上半夜睡觉进行造血,下半夜进行各个器官的修复,使学生了解到早睡的好处。白天睡觉只能消除疲劳,不能进行器官修复,所以要早点睡。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析了没早睡会产生什么后果?学生们积极发言,除了课本上的几种起得迟,来不及吃早饭,上课饿的肚子咕咕叫,没心思听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外,学生还各抒己见,说了许多没早睡的坏处.
2。我给学生讲了大公鸡和小闹钟比赛的故事,使学生通过故事知道早睡早起不是只靠外因,最主要要靠自己,自己心里要重视,如果自己不重视,谁叫也不起作用,自己重视了,不依赖别人自己也能做到早睡早起。
3。通过儿歌:充足睡眠很重要,按时入睡质量高;早睡早起成习惯,睡眠环境很重要。通过儿歌更易于学生接受。
缺点:
1。没有深入分析学生,再问学生几点起几点睡时,很多学生不会计算自己睡了多长时间。我下来问了一下数学老师才知道学生不认识表,更不会计算时间,所以在另外两个班上课时我就给学生算,只让学生说几点睡,几点起。弱化睡了几个小时.
2。多媒体操作不熟练,说教有点多。对于有些知识,如小学生为什么要睡够十小时,我是用嘴说的,如果能下载一段科学的视频,可能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