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1、请阐述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和联系2、结合一个实例,说明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一体化的系统。3、从管理层次分类看,不同层次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目的和功能上有何不同?4、什么是CRM?结合实例说明它有哪些应用。5、什么是电子商务?它和管理信息系统有何联系?6、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经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的典型应用技术是什么?7、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四、简答题1、答:区别: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活动,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和运用等,信息管理是管理的一种;而管理信息则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联
2、系:管理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因此管理信息时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管理重要的资源,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以及实施信息管理控制的依据。2、略3、答: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管理任务的层次由高到低进行划分可分为战略管理层、战术管理层和作业管理层。战略层的目的是支持企业的战略性的决策,系统的功能表现为全局性、方向性,或关系到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问题的分析与决策。战术层和作业层管理的主要目的则是提高工作效用和工作效率,管理信息系统为战术层提供资源配置、运作绩效等经营状态的分析评估和计划落实的控制优化等功能,为作业层提供准确便捷的数据收集处理功能.4、答: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
3、ent )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包括企业识别、挑选、获取、发展和保持客户的整个商业过程。其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它将客户价值分为既成价值、潜在价值和模型价值,通过一对一营销原则,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CRM目前在银行、通信、商贸等大型服务企业中得到较为理想的应用。5、答:电子商务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连网技术来改变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流程,从而改变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切商务活动。它包括了企业内部的协调与沟通、企业之间的合作及网上交易等三方面的内容。电子商务也是一类管理信息系统,但管理信息系统不一定
4、需要应用互联网技术,而电子商务强调应用互联网管理商务活动的信息流。6、答: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事务处理系统(TPS);70年代初期开始的管理信息系统( MIS);70年代中期出现的决策支持系统(DSS);70年代后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S)7、答:DSS具备如下基本特征:1)DSS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计算机系统,它的作用是辅助人的决策而不是代替人的决策;2)DSS由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和友好的人机对话部分和图形部分组成;3)DSS用来帮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问题。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1、简述信息与数据的关系?2、如何认识信息资源与物
5、质资源的关系?3、管理信息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对信息系统的建设会有哪些要求?4、什么是系统集成?集成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要进行系统集成?5、用系统集成的思想分析,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应当如何处理信息技术与其他管理要素的关系?6、信息的质、量如何评价?信息价值是如何衡量的?怎样才能正确的实现其价值?7、什么是信息资源?它有什么特征?8、什么是系统?有什么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好坏?9、简述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四、简答题1、答: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只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才能成为对管理决策有
6、用的信息.2、答: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能够相互转化。有物质存在,必有促使它运动的能量存在,也必有描述其运动状态和预测未来的信息存在,没有物质资源就没有信息;合理的利用信息资源的价值能节省物质资源,也能转换为物质财富。3、答:管理信息具有如下特点: 原始数据来源的广泛性。 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信息量大. 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 信息的不一致性。在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要充分考虑上述特点,设计数据库时要考虑信息的各种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等,在设计系统的各模块时要考虑到模块间的数据通信等问题。总之管理信息的以上特点对系统中信息处理的方法和手段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4、答: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
7、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系统集成的结果是将部件或小系统联成大系统。系统集成的方法有: 开展全面的调研工作; 深入研究目标系统的特点; 制定总体集成方案.系统集成的目的:进行系统集成不仅可以为整个系统打下高质量的基础,建立高水准的开发起点,还可以减少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大大加快信息系统建设的步伐。5、答:系统集成是指对系统的各种资源合理选择,最佳配置使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基于系统集成的思想,进行信息系统建设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要考虑技术与系统其它资源如管理要素整合在一起时系统的整体性能是否达到最优。6、答:信息的质,是指信息的效用与价值大小的测度,它表示信息满足用户(个
8、人、组织或系统)需要及对用户产生作用的程度,表示信息与目的的关系,是一种主观属性,可以按照信息的时间、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的特征来加以考察.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信息的价值一般是用信息的“净效益”来衡量。信息的价值有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是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另一种是衡量使用效果的方法。对生产信息商品的企业,应用第一种方法即信息内在价值确定信息的定价;对使用信息的企业,应用第二种方法即信息的外延价值衡量信息或信息系统是否合用。7、答:信息资源是一种信息,主要包括再生信息和一部分感知
9、信息(不包括被人们所感知但却稍纵即逝的感知信息)。信息资源具备如下特征:(1)智能性;(2)有限性;(3)不均衡性;(4)整体性。8、答: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评判系统的好坏有以下几项指标:(1)目标明确;(2)结构合理;(3)接口清楚;(4)能观能控。9、答: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几项:整体性原则;历史化原则;最优化原则。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四、简答题1、什么是系统软件,什么是应用软件,试举例说明。2、什么是存储程序控制的思想?3、按通信信道的类型分类,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几类?你使用的计算机属于哪一类,为什么?4、
10、交换机和路由器有何区别?5、常用的声音,图像,视频格式有哪些?6、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是什么?7、举例说明不符合数据库范式理论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8、假定学生关系表为Student(学号, 姓名, 年龄, 所在学院, 学院地点, 学院电话),它符合第几范式?如何修改能使其满足第三范式?9、什么是数据仓库?它和数据库有何异同?1、答: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服务性程序、网络管理程序等软件,例如备份程序、防病毒软件、;文件压缩程序;应用软件指业务管理程序等,例如IE浏览器、腾讯QQ。2、答: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基本部件组成,存储程序控制思想指
11、的是,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将程序和数据事先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3、答:按通信信道分,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式网络.(第二问略)4、答: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工作层次不同.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工作原理比较简单。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可以得到更多的协议信息,路由器可以做出更加智能的转发决策.其次,数据转发所依据的对象不同.交换机是利用物理地址(MAC地址)来确定转发数据的目的地址。而路由器则是利用不同网络的IP地址来确定数据转发的地址.MAC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商来分配、而
12、且固化到网卡,一般不可更改。而IP地址则通常由网络管理员或系统自动分配.5、答:常用的音频格式:CD、WAV、MP3、WMA、MIDI;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BMP、JPEG、JPG、GIF、TIFF、PNG;常用的视频格式:WMV、ASF、RM、RMVB、MOV、AVI、DAT、MPG、MPEG。6、答:文件系统中文件基本上对应于某个应用程序,数据仍是面向应用的,不同应用程序所需数据有部分相同时,仍需建立各自的数据文件,不能共享,数据维护困难,一致性难以保证;数据与程序独立性仍不高;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结构式面向整个组织的,数据与程序独立,数据冗余度小,易于扩充,具备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7、答:不
13、符合数据库范式会带来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修改异常的不良后果。例如,选课关系 SCI(SNO,CNO,GRADE,CREDIT),其中SNO为学号, CNO为课程号,GRADEGE 为成绩,CREDIT 为学分。由以上条件,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SNO,CNO)。插入异常:假设该学生还没有选课,则CNO为空,但是CNO为主键,因此学生信息无法插入;删除异常:如果学生已经结业,从当前数据库删除选修记录。某些门课程新生尚未选修,则此门课程及学分记录无法保存;修改异常:若调整了某课程的学分,相应的元组CREDIT值都要更新,有可能会出现同一门课学分不同.8答:Student表符合第二范式,但是不满足第三
14、范式,因为该表的主码为学号,而学号所在学院,所在学院-学院地点,故学院地点传递依赖于学号。要使得该表满足第三范式,可以将该表拆成两个表:(学号,姓名,年龄,所在学院),(所在学院,学院地点,学院电话)。9、答: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数据仓库与数据库都是数据的有逻辑结构的集合,两者具有以下区别:(1)数据库是面向事务的设计,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设计的;(2)数据库一般存储在线交易数据,数据仓库存储的一般是历史数据;(3)数据库设计是尽量避免冗余,一般采用符合范式的规则来设计,数据仓库在设计是有意引入冗余,采用反范式的方式来设
15、计;(4)数据库是为捕获数据而设计,数据仓库是为分析数据而设计。第四章 系统规划1、为什么要进行MIS战略规划?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诺兰模型的实用意义何在?4、制定MIS战略规划时使用BSP法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5、简述BSP法的基本步骤?6、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与企业的一般规划相比较,哪一个更困难?为什么?7、什么是企业BPR?8、试述企业BPR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四、简答题1、答:进行MIS规划的作用在于:(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2)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更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
16、,保证信息系统的目标能够有效地支持组织整体的战略目标,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3)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2、答:影响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因素有:组织的目标、组织的战略、系统可利用的资源、系统的内部及外部环境等,具体涉及到人员、技术、资金、设备、管理等要素。3、答:诺兰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建设的经验和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诺兰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的6种增长要素:(1)计算机硬软资源;(2)应用方式;(3)计划控制;(4)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组织中的地位(5)领导模式;(6)用户意识。4、答:(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
17、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5、答:BSP的基本步骤如下:(1)研究开始阶段;(2)定义业务过程;(3)业务过程重组;(4)确定数据类;(5)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6)确定子系统实施顺序;(7)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6、答:企业战略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谋划,它是由企业的远景和使命、政策环境、长短期目标及确定实现目标的策略等组成的总体概念.企业信息系统战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的任务、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策略、措施的总称.因此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企业
18、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涉及组织的目标、战略、资源、环境等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其耗资巨大、历时很长、技术复杂且又是内外交叉的工程。因此信息系统战略规划要比企业战略规划更加困难。7、答:流程再造是对企业过程进行的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目的是在一些重要的业绩衡量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上取得显著提高。流程再造包含了以下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重视对客户的服务; 围绕过程进行组织是流程再造的核心思想; 对企业结构进行重组; 运用信息技术。8、答:企业在进行BPR时,既不能忽视信息技术的作用,也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忽视信息技术的作用一方面会使得企业
19、管理者脱离信息系统,另一方面信息系统专家因为没有参与决定项目成功的关键性工作中,二混淆某些问题。因此,信息技术是建立新流程的重要推动因素,它在BPR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但是,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导致忽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必将导致BPR的彻底失败。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基础1、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及优缺点。2、结构化开发方法将系统生命周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简述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及优缺点,其意义何在?4、原型法的实质是什么?必备条件是什么?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5、信息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6、采用委托方式
20、进行系统开发时,用户的职责有哪些?7、你认为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买与“造”决策的评价选择因素有哪些?为什么?8、小论文: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四、简答题1、答:结构化开发方法的优点:(1)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2)强调开发过程各阶段的完整性和顺序性,一步一步地严格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每一步工作都及时地总结,发现问题及时地反馈和纠正,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结构化开发方法的缺点:(1)起点太低,所使用的工具落后,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长而带来一系列问题。(2)要求系统开发者在早期调查中就要充分地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预见可能发
21、生的变化,这不大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有一定的难度。2、答:结构化开发方法将系统生命周期 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各个阶段的任务如下:系统规划: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明确问题,确定系统目标和总体结构,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系统分析:分析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与数据流程、功能与数据之间的关系,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系统设计: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
22、。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的阶段。系统运行和维护:系统评价和系统维护.3、答: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面向对象”是一种从结构组织角度模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构成的,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即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把系统设计成由一些不可变的(相对固定)部分组成的最小集合,这些不可变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对象。优缺点:OO方法的应用解决了传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客观世界描述工具与软件结构的不一致性问题,缩短了开发周期,解决了从分析和设计到软件模块结构之间多次转换映射的繁杂过程;然而OO方法需要一
23、定的软件基础支持,在大型的MIS开发中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等问题。4、答:原型法的实质:开发人员首先利用高级开发工具和环境开发出一个可实际运行的系统原型,开发人员再和用户一起反复运行原型系统,用户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技术人员完善原型,使它逐步满足用户的要求,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必备条件:先进的开发工具;对用户的需求较为明确;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原型法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系统;与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回延长系统开发周期;应用原型法时要控制好管理问题。5、答:信息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6、答:用户的职责有:对项目的监督责
24、任,对项目进行及时性的检查、评估和认定,适时提出反馈意见。7、答:影响“买”与“造决策的评价选择因素有:企业战略、核心能力、信息及流程的可靠性与机密程度、合作伙伴是否可得、应用软件或需求方案、成本/效益分析、实施时间、技术演进及复杂性、实施的难易程度。8、小论文: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第六章 系统分析1、为什么要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任务是什么?2、如何认识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的区别与联系?3、画出所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流程的业务流程图.4、结合所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管理实际,画出其数据流程图。5、如果U/C矩阵中的某个数据对应了两个C元素,反映在实际的管理业务上的问题是什么?6
25、、系统分析说明书应包括哪些内容?四、简答题1、答:用户缺乏足够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系统开发人员缺乏足够的业务知识,系统分析的在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之间起着“翻译”与“桥梁”的作用。系统分析的任务即在对组织的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2、答:业务流程图描述的是业务的处理过程,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处理细节缺乏足够的表现手段;数据流程图综合地反映出了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数据流程图把系统对各种业务的处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而业务流程图只能孤立地分析各个业务,不能反映出各业务间的数据关系。3、图书借阅流程的业务流程如下
26、所示:4、图书借阅数据流程图如下图所示:5、答:某个数据对应了两个C代表该数据有两个产生者,不符合数据的一致性.该现象反映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有业务重复的情况,这将给后续的开发工作带来混乱。6、答:系统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系统概述、现行系统的概况、目标系统逻辑设计、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初步计划、用户领导审批意见.第七章 1、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原则是什么?2、简述模块的要素及模块化的基本思想.3、简述在系统设计中重视模块独立性的原因。4、模块结构图的导出方法有哪些?5、简述代码的种类并举例说明。6、数据库设计基本步骤是什么?结合一个小型超市的库存管理,进行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
27、7、如何选择输出方式?8、输入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常用的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有哪些?9、人机对话设计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10、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设计内容包括哪些?1、答: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以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方案为基础,根据系统实现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条件,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系统的划分、系统的功能结构等问题,从提高系统的运行水平、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去完成系统物理方案的设计,使企业能从信息系统的应用中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系统设计的主要原则:系统性原则、可靠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经济性原则2、答:模块有四要素:输入输出、处理功能、内部数据、程序代码。模块的基本思想:以系统的
28、逻辑模型为基础,借助于一套标准的设计准则和图表等工具,逐层地将系统分解成多个大小适当、功能单一、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模块,把一个复杂的系统转换成易于实现、易于维护的模块化结构系统。3、答:模块的独立性与模块设计的“高内聚低耦合”原则是一致的.模块划分越具独立性则说明程序越具有可维护性和可变性,即对一个模块进行维护和修改时,对其他的模块的影响程度很小.4、答:模块结构图的导出方法有两种:变换型和事务性.变换型导出分析首先要找出系统的主处理、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其次找出系统的主处理、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最后设计中下层模块;事务性导出分析先设计主模块,再找出主模块下设的子模块。5、答:按代码的组成和含义
29、可将代码分为:顺序码、区间码、助忆码.顺序码一种无含义的编码,如职工代码00010999表示厂部人员,其中0001表示张三0002表示李四 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个区间代表一个组,代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义,例如身份证号.助记码是指用文字、数字或文字数字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代码形式。例如:TV-B12 12英寸黑白电视机TV-C34 34英寸彩色电视机6、答: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的实施、运行与维护等几个阶段。7、答:信息输出方式的选择应从信息量的大小、用途、计算机硬件承受能力以及用户的要求来考虑,达到格式清晰、美
30、观,易于阅读和理解的要求。对于要求给出详细的数据记录,以报表的形式提供信息.表示事物的发展趋势、多方面的比较等,可以充分利用大量历史数据的综合信息进行比较,以图形表示比较适合.表示数据间的比例关系和比较情,选择图标输出形式。8、答:输入设计的原则有最小量原则、简单性原则、早检验原则、少转换原则。常用的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有二次输入校验法、静态校验法、平衡校验法、文件查询校验法、界限校验法、数据格式校验法和校验码方法.9、答:人机对话设计需考虑如下的因素:(1)对话是否清楚、简单,适合用户的语言习惯(2)对话的维护性及可修改性(3)错误信息的设计(4)关键操作问题10、系统物理配置设计方案的依据有
31、:系统的吞吐量、系统的响应时间、系统的可靠性、数据管理方式、系统处理方式、单机系统还是多机系统。设计内容包括:系统工作模式设计、软硬件设计、网络设计等。第八章 系统实施1、系统实施的主要工作有哪些?2、好程序应具备哪些条件? 3、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信息系统的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有什么不同?二者有什么联系?4、 系统测试的步骤有哪些?各个步骤的核心任务是什么?5、 为什么要进行系统转换?系统转换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1、答:系统实施的主要工作有:程序编码、质量保证与控制、数据准备、组织系统测试、项目管理与实施精度控制。2、答:好程序应具备如下的条件:可靠性、规范性、
32、可读性、可维护性。3、 答: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SP)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在设计一个模块的实现算法时先考虑整体后考虑局部,先抽象后具体,通过逐步细化,最后得到详细的实现算法。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结构,使程序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执行过程一致,具有良好的结构,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区别与联系:结构化设计是指设计人员在模块层次上对系统进行设计的原理与技术,它通常利用结构化分析,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得到软件模块结构图。而结构化程序设计是指具有结构性的编程方法。由结构化设计得到的模块结构图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础。4、 答:系统测试的步骤按
33、开发阶段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确认测试和验收测试.单元测试的核心任务是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集成测试:对程序的主要功能进行验证;确认测试:证实软件是否满足特定预期用途的需求;系统测试:验证和确认系统是否达到其原始目标,而对集成的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的测试;按照项目任务书和合同、供需双方约定的验收依据文档进行的对整个系统的测试与评审,决定是否接受或拒收系统。5、 答:新旧系统转换时要将旧系统的文件转换成新系统的文件,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录入,要对人员、设备、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新旧系统的转换是系统调试和检验工作的延续,因而是必不可少的。系统转换方式通常有三种:直接转换方式、并行
34、转换方式和逐步转换方式.直接转换方式的优点是转换方法简单,费用最省,缺点是由于新系统还没有承担过正常的工作,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因而风险较大。并行转换的优点是转换安全、可靠、风险低.缺点是同时运行两个系统将导致,开销大,增加运行环境的负担甚至出现处理延迟的问题.逐步转换方式的优点是避免了直接转换方式的危险性,能够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费用也相对较少.缺点是接口复杂,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时就有一定的要求,必须事先充分考虑。第九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1、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试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的原则?2、甘特图法和网络计划图法的用途分别是什么?3、影响信息系统开发进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
35、明.4、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控制?5、系统文档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对其进行规范管理?6、集中式管理与分散式管理各有何优缺点?7、系统开发过程和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控制手段上有何区别?8、信息系统的审计作用是什么?9、对信息系统的评价有哪些典型的定量方法,它们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答: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一般按照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展开。2、答:甘特图(Gantt Chart)是一种对各项活动进行计划调度与控制的图表,它具有简单、醒目和易于编制的特点.网络计划法则是用网状图表安排与控制各项任务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工作步骤密切相关、项目关系错综复杂的工程
36、项目的计划管理。3、答:影响信息系统开发进度的因素有:环境变化、资金不到位、人员变动、各项开发活动凭经验估计、开发过程中产生实现为估计到的因素、需求变更造成的返工等。4、答: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必须从三个方面加以有效控制:(1)日常运行的管理(2)系统文档的规范管理(3)系统用户的培训管理。5、答:系统的文档是描述系统从无到有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以及各个状态的文字资料。系统的开发要以文档的描述为依据,系统实体的运行与维护更需要文档来支持.为了规范文档,信息系统文档已形成统一的规定。根据不同的性质,可将文档分为技术文档、管理文档、记录文档,每种类别的文档包括的文档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6、答:集中式
37、管理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中协调,系统具有整体性,有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和操作规范,有利于实现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共享和数据的安全控制。分散式管理的主要优点是:能及时满足各部门的信息需求,信息资源的控制管理比较方便。7、答:系统开发过程的安全控制措施是指在系统的规划、设计、实现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问题,采用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以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正确。包括以下几项措施:系统开发的总体安全控制措施;硬件的安全控制措施;环境的安全控制措施;通信网络的安全控制措施;软件的安全控制措施;数据的安全控制措施。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控制主要是在系统运行过程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和建全安
38、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各类人员的素质,有效地利用运行日志对系统实施监督和控制,以确保系统正确、安全地运行。包括以下几项措施:系统运行的管理制度;硬件与环境的安全控制措施;通信网络的安全控制措施;软件的安全控制措施;数据的安全控制措施;灾难性事故的恢复控制。8、答:由于信息系统审计机制的缺失和标准的不健全,很多信息系统项目应缺乏投资风险评估,匆匆上马,最终导致了项目的失败,或未实现预期目标,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信息系统审计的作用就在于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信息系统实现组织目标的效率和效果。9、答:信息系统评价有如下典型的定量方法:多因素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
39、法。多因素加权平均法:首先确定企业的评价指标,并给出相应的评分值及权重系数,然后以指标值乘以各自的权重系数并求和,最后得出系统的评价值.层次分析法:用框图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采用数字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量化上下层次相关元素的相关程度,再进行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最后对层次总排序。层次分析法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充分重视决策者和专家的经验和判断,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数据包络分析法:根据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第十章 企业资源计划1、分析比较订货点法和MRP在对物料的消
40、耗、制定依据、和库存量大小方面的特点2、分析安全库存在ERP中的作用。3、与订货点法相比,MRP根据产品的设计工艺把物料的消耗分解在了相应的时间坐标上,如何看待由此带来的成本影响?4、MRP提出相关需求的观点实际管理意义是什么?5、分析比较MRP、MRP、ERP在管理范围和信息量的区别与联系。6、为什么要进行能力需求计划的制定?1、分析比较订货点法和MRP在对物料的消耗、制定依据、和库存量大小方面的特点。 订货点法将物料的需求看作是相互独立的及连续发生的,库存消耗后应立即填满.订货点的制定是根据库存补充原则来的,即当库存储备低于规定的数量。订货点=单位时段的需求*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量.MRP
41、把企业生产中需要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其制定的基本依据是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信息。MRP中的库存量分为现有库存量、安全库存量。净需求量=毛需求量+已分配量-计划收到量-现有库存量。2、答:安全库存在ERP中的作用是为了预防需求或供应方面不可预测的波动3、答:MPR根据设计工艺把物料分解在相应的时间坐标上,可以把物料的库存期限尽量缩小,在需要的时候才供应,由此可以减少库存量减少库存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的仓库管理费等。4、答: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可以围绕所要生成的产品,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
42、的物料。相关需求使得各种物料按真正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订货与生产日期,由此而避免造成乐库存积压,减少了困村成本。5、答:MRP的管理范围主要在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其输入的是主生产计划、产品物料清单(BOM)、制造工艺流程、产品交货期以及库存状态等信息,输出的是各个时间段,各种物料的生产及采购计划。MPR管理的范围是整个企业包括产、供、销、财,各个环节,其输入的信息涵盖了各个部门的数据,数据在各部门之间也能共享。ERP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边界,其管理范围扩大到了整个供应链,其信息量不仅涵盖了本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也包括供应链上其它企业的相关数据,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最优。6、答:MPR只计算出了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和数量,而没有考虑到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因此计划好的物料需求的数量或者时间可能因为设备、工时等因素无法满足需求.能力需求计划通过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约束条件,将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平衡,在能力与资源均满足符合需求时,才开始执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