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管理学期末复习第一章 学校管理学概述1. 管理的内涵管理是一种智能的运转、用人的技巧、系统的优化、决策的制定。管理是有计划地运用资源,协调其他人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 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3.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运用校内外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4. 学校管理的内涵(一) 学校管理要重视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教育活动的示范性(二) 学校管理要体察教师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三) 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劳动过程的长期性和教育影响的滞后性(四) 学校
2、管理要理解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教育成果的集合性5. 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开放化、民主化、规范化、自主化、个性化6.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活动的现象及其规律为主要对象,同时也研究学校内部诸因素与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中诸因素的相互影响作用及其规律。7. 如何理解管理?请列举几种主要的管理理论流派及其基本观点(一) 古典管理学派:管理就是一种智能的运转(二) 行为科学学派:鼓励就是一种用人的技巧(三) 系统理论学派:卡斯特认为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四) 决策理论学派:西蒙8. 学校管理学的知识形态显性知识(如文字陈述
3、、数字公式、手语等)和隐性知识(个体经验)9. 学校管理知识的四种创新模式1、 社会化:分享隐性知识的过程2、 外在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3、 组合化:显性知识系统化的过程4、 内在化:显性知识隐性化的过程第二章 校长与校长负责制1. 校长的角色定位教育教学的指导者(本质特征)、学校事务的管理者、社会资源的开发者2. 校长的义务与职责1、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2、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团结和依靠教职员工.3、全面主持学校工作.4、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3. 校长成长的主要特征1、任期起点晚,成长周期长2、阶梯式攀
4、升,非线性发展4. 校长成长的影响因素(一) 内部因素:坚定信念,执着追求;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二) 外部因素: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环境、教育体制5. 校长负责制的实施与完善(一)要正确理解其含义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党支部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二)要把握三个要点1、 如何把握“校长全面负责”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经权2、 如何把握“支部保证监督”3、 如何把握“教工民主管理(1) 建立并逐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 设立校务委员会
5、(3) 采取多种形式,如校长信箱等等(三) 要具备三个条件:人员素质条件、内外环境条件、政策法规条件6. 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要求1. 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2) 中小学校长应分别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以上的教师职务。(3) 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2. 校长的岗位要求(1) 基本政治素养(2)岗位知识要求(3)岗位能力要求第三章 学校发展规划1.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涵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学校在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未来35年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实施策略等方面
6、所作出的影响力规约和谋划.2. 学校发展规划的特征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外因与内因的统一;历史与未来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统一。3. 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编制发展规划一、 明确学校发展规划的内涵二、 搜集学校发展规划的文献三、 开展学校发展规划的调研(一) 调研对象既包括学校领导,又包括教师;即包括校内人员,又包括校外人员。(二) 调研方式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网络征集等(三) 调研分析4. 如何组织实施学校发展规划(“PDCA循环)一、 计划起始环节以年、月为时间单位,抓目标管理;以月、周为时间单位,抓任务管理;以日、时为时间单位,抓效率管理二、 执行中心环节在执行过程中,管理者要
7、通过信息的输送和反馈,进行组织、指挥、协调、鼓励等活动三、 检查-中继环节1、 灵活运用各种检查方式,获取足够信息,掌握全面而真实的情况2、 要看到工作成效,更要着眼于工作过程3、 检查不是管理活动的终结,必须把分析原因与研究措施联系起来四、 总结终结环节1、 以检查为基础2、 以目标为准绳3、 以改进为目的第四章 学校办学理念(论述题)1. 办学理念的基本含义人们对于学校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2. 办学理念的功能识别:办学理念是学校个性形象的核心识别要素感召:凝练在学校文化传统中的一种“咒语”规范:办学理念中蕴含着的精神追求和核心价值一旦为人们所接受,就会
8、对其成员产生一种规范的约束作用。3. 办学理念的基本构成要素一、 构成要素学校的定位、学校的使命、学校的愿景、学校的价值观、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的行动总原则、学校的信念、学校的工作方针、学校的人的形象、学校的口号、学校的形象、学校的校园文化二、 基本要素1. 教育本质观:什么是教育2. 教育目的观:培养什么样的人3. 教育价值观:强调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4. 教育内容观:用什么样的内容或者课程培养人5. 教育方法观:如何培养人6. 教育评价观:培养的怎么样7. 教育管理观4. 办学理念的常见载体办学理念的关键词、校训、校歌、学风教风校风、教育口号5. 办学理念的凝练1、 在传承
9、历史中超越 2、在反思实践中建构 3、在借鉴经验中创新4、在验证理想中生成6. 办学理念的评估(一) 办学理念的先进性(二)办学理念的接受性(三)办学理念的可行性第五章 学校规范体系1. 学校内部规范体系学校内部规范体系是指一种指导、鼓励、制止、调控师生员工行为的指示系统.2. 学校规范何以生成?在学校规范体系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如何融合的?以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或客观必然性为前提。规范不仅以事实判断为前提,也以价值判断为前提。例如“尊敬师长”、“爱护学生、这些教育活动中的规范判断既包含着一种事实判断,也包含着一种价值判断,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结合的产物.任何一种规范的形成,既源于一种对客
10、观必然性的认识,也源于一种价值判断,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3. 学校规范何以可能?在学校规范体系中,自律状态与他律状态是如何统一的?规范的作用在于保障主体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遵守一定的规范就是进入自由境界的门户.如果主体在某种外在因素的强制下遵守规范,那么就是他律状态;而自觉自愿地以一定的规范来约束和调控自己行为的状态就是自律状态。只有当“规范形成了“习惯”,只有人们把“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规范才真正地在发挥作用。4. 学校规范何以构成?在学校规范体系中,纵向延伸和横向展开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学校内部行为规范体系按纵向可以分为五个层级:学校章程、机构设置、岗位规
11、范、工作规程和考评奖惩。学校章程-根据什么做?机构职能-谁来做?岗位规范做什么?工作规程-怎么做?考评奖惩做得如何?5. 学校章程学校章程是指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行,主要就办学宗旨、主要任务、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的、基本的问题,作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6. 学校的职位分类一是领导管理类职位;二是专业技能职位;三十工勤技能类职位.7. 学校内部机构设置的变化趋势1、 组织层级渐趋扁平;2、组织结构渐趋灵活;3、 组织边界渐趋模糊第六章 学校视觉环境(论述题)1. 学校视觉环境的含义在学校范围内通过眼睛可以观察得到的,影响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2. 学校视觉
12、环境的教育功能(一) 健康情感的熏陶和培养(二) 审美情趣的形成和提升(三) 文化知识的渗透和传播(四) 人格内涵的同化和演变3. 二维平面的学校视觉环境的基本要素(一) 学校标志:通过视觉符号展示学校文化的个性形象字体类、图形类、组合类设计原则:独特性、简洁性、文化性(二) 学校标准字:经过专门设计用以表达学校品牌个性形象的字体书法标准字体、装饰标准字体、英文标准字体设计(三) 学校标准色: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个性特色而精心选择和设计的特定色彩4. 三维空间的学校视觉环境指的是一种校园立体环境,或者说是一种校园空间形态5. 三维空间的学校视觉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一) 规划的整体性(二)尺度的
13、人文性(三)空间的多样性(四)场所的文化性(五)景观的生态性第七章 学校特色1. 学校特色的内涵与特征内涵: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业绩和文化品质。特征: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2. 学校特色的类型(一) 育人目标类特色(二) 育人内容类特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特色(三) 育人方法类特色(四) 育人管理类特色3. 学校特色的内部根据(一) 有一位管有特色的校长(二) 有一批教有特色的教师(三) 有一种适应特色建设的文化氛围4. 学校特色的外部条件(一) 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学校创建特色注入发展活力1. 影响办学体制的改革2. 影响投资体
14、制的改革3. 影响培养模式的改革(二) 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学校创建特色提供制度保障1. 政府作为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者和监督者2. 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三) 盘活社区资源为学校创建特色提供智力支持5. 学校创建特色的过程(一) 特色孕育阶段1. 宏观环境条件分析2. 中观环境条件分析3. 微观环境条件分析(二) 特色生长阶段1. 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 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3. 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三) 特色形成阶段1. 要处理好“做得好”与“说得好的关系2. 要处理好“保持与“深化”的关系6. 学校创建特色的评价(一) 学校特色评价的价值取向1. 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2。 促进
15、学校优质发展 3。 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二) 学校特色评价的事实判断1. 特色项目的内涵阐释 2. 特色项目的设计依据3. 特色活动的工作方案4. 特色活动的操作过程 5. 特色活动的成果展示第八章 学校公共关系1. 学校公共关系的内涵及其三大要素内涵: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为了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学校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一种学校管理职能活动。三大要素:组织 公众 传播2. 学校公共关系的人员的基本要求1、 知识修养,包括公共关系知识、相关学科知识2、 能力结构,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应变能力3、 身心素质,要举止大方,熟悉待人接物的礼仪规范3
16、. 公众的含义学校公共关系主体传播沟通的对象的总称4. 公众的分类1. 按公众与组织的关系,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2. 按公众不同的发展阶段,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3. 按公众对组织的不同态度,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4. 按组织对公众的不同态度,组织欢迎的公众、组织追求的公众和不受组织欢迎的公众5.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6. 公众的稳定性程度,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第九章 学校人力资源1. 校本培训模式的类型(一) 模式一:“学习岗练考评分层”这种模式适合农村学校和办学条件较差(主要是师资水平低)的欠发展型学校。这些学校的校本培训以补课为主,培训
17、内容主要是师德修养、教学基本、教材教法及计算机初级技术;目标是培养能适应教学要求的合格教师。(二) 模式二:“分层研训师导定向”这种模式适合大部分教师接受过院校集中培训的普通学校,即发展型学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信息技术(高级)、课题研究等;目标是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现代型教师.(三) 模式三:“定向-专修-独创发展”这种模式适用市县区重点学校、实验学校、示范学校等优先发展型学校。培训内容在发展型学校培训的基础上增加课题实验和专业特长培训;目标是培养研究、专家型的教师.2. 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及指导策略1、 职业探索期-教师职业角色转换的关键期2、 职业成长期-
18、教师实践智慧增长的关键期3、 职业高原期教师职业升华的关键期4、 职业超越期-教师职业创新的关键期3. 复合性教师评价的类别和作用类别:(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一方面运用量化指标对教师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采用各种非量化的手段,运用一些陈述性、表现性、定性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2)建立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实施策略:实效性、互动性、区分性、激励性原则(3)加强团队评价,将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作用:一方面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另一方面,适当吸收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的激励作用,借外部初级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4. 教师激励(1)外在薪酬激励:金
19、钱、津贴、奖金等(2)内在薪酬激励:合理晋升、学习培训、参与管理、荣誉激励、情感激励第十章 学校德育管理1. 班主任专业素质的特征(一) 以师德为核心的专业精神(二) 以创新为灵魂的专业知识(三) 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能力1. 教师职业所具备的一般能力2. 教育各种各样学生的能力3. 组织管理的能力4. 教育研究能力5. 运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2. 班主任专业素质的培养(一) 完善班主任任用制度1. 实行班主任资格认证制度2. 建立班主任职级评审制度3. 明确班主任工作津贴制度(二) 完善班主任培养体系1. 师范院校做好职前培养2. 中小学校做好职后培训:专题培训、主题论坛、活动观摩、师徒结对、
20、在线交流(三) 完善班主任评价模式1. 同伴互助;2. 家校互动;3.社校互补3. 校内德育资源1. 人力德育资源: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生生互动2. 课堂德育资源一要重视思想品德课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要重视其他学科课程和各种活动课程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 学校文化德育资源: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第十一章 学校教学管理1. 学校课程体系的分类2. 教学的环节(一) 备课1. 钻研教材 2。 了解学生 3. 制定教学方案(教学进度计划)(二) 上课学校要适时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和评课(三) 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和及时性(四) 作业作业量要适当,批改作业要认真
21、细致,批语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激励性,批改作业要广泛使用批改符号,批改作业要有记录(五) 测评1。 测评目的要明确;2。测评的内容科学、全面;3.测评的标准要客观、公正;4。 测评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5. 测评的次数要适当.第十二章 学校总务管理1. 学校总务管理的内容一、财务管理(一)编制预算决算;(二)做好反馈监督;(三)健全财务制度;(四)做好领导参谋二、校产管理(一)环境管理;(二)校舍管理;(三)设备管理三、生活管理(一)办好食堂;(二)管哈宿舍;(三)做好安全保卫四、人员管理(一)挑选好总务主任;(二)建设好职工队伍第十三章 学校安全管理1. 学校安全管理和预防(一)重视安全教育1。安全权利教育;2。安全意识教育;3.安全能力教育;(二)健全安全制度1.校舍场地安全制度;2。定期检查设施设备校舍制度;3。学校安保制度;4。消防安全制度;5.学校食堂和卫生管理制度;6。学校交通安全制度;7.学校组织大型集体活动的安全制度;8。安全责任制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