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试点方案一、学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2003年,配合学校硬件环境的改善,我校开展了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学校软件建设。经过4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全面和完整的管理机制,并编纂了中山学校管理手册。手册共分五章26节,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学校管理工作方面,明确了学校民主管理原则和制度保障;在岗位职责方面,明确了从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科任教师到二处人员的岗位责任;并建立了校园常规管理、教导处教学工作制度、政教处工作制度、工会工作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等学校规章制度;建立了学校考核与奖励制度及具体办法;对学校管理文案与表格也进行
2、了具体规定。我校还致力于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校本研修、流程管理的制度化。我校制定了暑期培训制度、专题研讨会制度、公开课展示制度、案例展示制度、教学质量分析会议制度,并形成了课前备课重协作、课中课堂重效率、课后作业重质量的教学流程管理规范。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推进学校规范办学、提升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校发展情况的不断变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一方面需要具有更大的开放度,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拓展学生学习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以形成学校、
3、社区、家长、政府共同促进学校发展为保证的开放与闭合相统一的管理模式.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愿景根据学校目前发展现状,我校拟以建立社会、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理事会制度为切入口,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为抓手,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现代学校的发展是开放式的发展。要求学校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和联系,发挥社区各方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学校与社区双方在教育上的互相支持、配合的良好互动关系。加大家长在学生教育上的参与度,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要进一步发挥社区(会)、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促使学校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标。我校设想通过建立学校理事会,让社区、家长、专家
4、等各方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监督学校的办学情况、拓展学校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现代学校的发展是内涵式发展,所依靠的资源主要的是人力资源.只有关注了“人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走上内涵发展之路。我校希望通过改革和完善教师招聘、使用、激励、培养与培训制度,促进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逐渐建立一支拥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传承学校办学思想,具有学校精神,能为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服务的教师队伍,实现师资培养的本土化。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传承学校文化,体现学校个性特点,实现现代学校的发展。现代学校发展需要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品牌课程或教育项目,这是现代学校在教育市场中的核心竞
5、争力。现代学校必须建立起凸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还需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来保障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以及教学特色的形成。因此,我校设想尝试依托理事会的力量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依托各类资源,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包括教学质量管理系统、重点学科和品牌课程建设机制等,来保障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促进社区、家长、学校的和谐关系建立,以及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可持续发展。从文化、物质、制度三个层面分析,主要力图实现以下目标:文化层面:实现学生观、质量观、竞争观、服务观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6、;形成民主管理、以人为本、科学治教的学校精神。物质层面:搭建学校信息化平台,构建现代教育网络,为现代学校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制度层面: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教学效益、效率、效应;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实施项目(一)建立学校理事会,探索现代学校管理架构学校理事会由学校代表、社区、教育学院、教育专家、家长代表、律师、企事业单位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理事会主要负责:参与制定和修改学校章程和重要规章制度;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等的咨询;参与监督评估学校工作.学校理事会功能定位:民主参与、决策咨询、工作评价。此外,理事会社区代表要协助学校协调学校与社区关系
7、,实现学校资源与社区资源相互开放与共享;理事会教育学院代表要协助学校协调学校与学院关系,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和资源;理事会家长代表要协助学校协调学校与家长关系,负责组织学校家委会;理事会律师,要为学校依法办学提供咨询,进行监督;理事会教师代表负责理事会与教代会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二)改革和完善学校管理机制1、建立和完善理事会制度下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1)建立相关制度,尝试以制度为保障协调处理好理事会与校长关系、理事会与政府关系,学校与社区、家长、学院的关系。(2)修改并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由理事会参与下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2、改革和完善学校人力资源开发机制(1)建立和完善教
8、师招聘制度,形成一套新人聘用的科学规范机制,保障学校能招募到符合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校发展需求的师资。(2)改革和完善教师聘用制度,体现合理设岗、合理用人、评聘分离,竞争上岗的学校聘用原则.(3)改革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体现学校办学需求,充分尊重教师劳动,符合按劳分配、按质分配原则,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多元化激励机制。(4)完善骨干教师及干部培养机制。建立骨干教师、后备干部的培养机制,形成合理、可持续的教师和干部梯队.(5)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一方面要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制度,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3、构筑“信息化”学校管理平台依托数字化校园建
9、设,建立“信息化学校管理平台,以现代管理方式提高学校管理效能。为实现学校现代化管理、教师专业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提供硬件保障。(三)构建现代学校课程和教学管理机制1、开发课程资源,建设以“实践教育为特色的现代学校课程借助理事会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学院、企事业等的资源,进行学校课程开发,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依托各类资源,进一步树立学校“实践教育”办学特色,形成以“实践教育为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2、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机制(1)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在学校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现科学、精细、规范、全面、全程的管理。对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时段,管理流程的每一阶段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对教育教学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管理,体现纠正与预防的功能,保障教学过程的科学规范化。(2)建立和完善重点学科和品牌课程建设机制.建立重点学科建设机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规范和有效性。完善品牌课程的建设机制,不断发展学校办学特色,促进个性化发展。2008年4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