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君子之风教案1-苏教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42108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子之风教案1-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君子之风教案1-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君子之风教案1-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君子之风教案1-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君子之风教案1-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君子之风教案1 苏教版论语选读君子之风教学设计萧山六中语文组 丁美教学目标:一、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能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二、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三、理解并积累与文章相关的成语及介词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四、背诵、章。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孔子积极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课时建议: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西方人讲“绅士风度”,要求男性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幽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我们中国古人提倡的是“君子之风”。有人说:“绅士风度是外国有钱人在讲究;而君子

2、之风却是人人适用,无论是穷是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看来“君子之风”比“绅士风度”要好得多,它适用范围更广。那么,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修养,才算有“君子之风”?它对我们有哪些要求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君子之风。(板书:君子之风)(从“绅士风度”引出“君子之风”,简单比较,激起学生了解其内容和要求的兴趣。)二、范读课文,用幻灯片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字音。孙()以出之 恶()衣恶食 一箪()食 曲肱() 叶()公女()奚()不曰 知()者乐()水 夫()子之说()三、自读课文,学生对照注释和译文初步理解课文。四、教师对字词方面的问题随时解答。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有思想内容方

3、面的问题,保留疑问,下一节课集中讨论。实际教学中,除了字音外,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个字词方面的问题:、“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于”是什么意思?【明确】:都是介词,放在动词的后面,引出动作的对象,在这里可以不翻译出来。、“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中“也与哉”是什么意思?【明确】:都是语气词,放在句末,三个连用起强调作用。“与”相当于“欤”。、“未足与议也”的“足”是什么意思?【明确】:值得。参考译文中有。跟“不足为怪”的足是一样的意思。、“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中“而”是转折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明确】:放在同类的形容词之间,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君

4、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义、礼、孙、信是状语吗?(这一问,老师也可以欲设:这一句子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活动】:这个问题刚好涉及本文的一个特殊句式介词宾语前置句,所以拿来公开讨论。(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式)【附录】课堂实录片段刚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他问“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这句话中“义、礼、孙、信”是状语吗?这里有一种很特殊的语言现象,这是个很独特的句式。大家看看是什么句式?生:不知道。生:排比句。师:是排比句。这是从修辞角度看的。不过,请大家从文言句式看看是什么句子。这种句式我们学过的。生:倒装句。师:对,是倒装句。什么倒装

5、?生:“义以为质”就是“以义为质”。生:是宾语前置。师:对。介词“以”的宾语提前了。我们已经学过疑问句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句,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伐为?”刚才这个也是介词宾语前置句,请大家找找看,文章还有没有相同的句式?生:“乐以忘忧。”(许多学生反对)生:这句是“快乐起来忘记了忧愁”的意思。不是介词宾语前置。师:说得对。这里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不是介词。生:“仁以为己任。”就是“以仁为己任”。(很多学生同意)师:完全正确。所以“义、礼、孙、信”是状语的一部分。准确地说是介词“以”字的宾语,跟“以”合在一起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五、老师提醒学生关注文中“游、喻、鄙、奚、乐、

6、文”的含义,以及“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六、归纳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问题】: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情怀和乐观的精神。从文中节选的章节看,你们认为君子个人修养的内容和要求有哪些呢?【活动】:学生概括,教师择要板书。【明确】:内容:道(义)德仁艺。要求:义以为质 行为有礼 态度谦逊 讲求诚信 能杀身成仁要见利思义不耻恶衣恶食不患得患失安贫乐道视不义而得的富贵如浮云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忧 不惑 不惧乐山乐水 动静适宜 乐生长寿心胸广大 意志坚毅文质兼美温和严肃 威而不猛 庄重安详(照应开头的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君子之风的内容和要求。)七、质疑探究。、检查背诵,提醒不熟

7、练的同学重背或重默。、质疑解疑。上一节课我们对“君子之风”的内容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有许多同学自读、背诵的时候,产生了很多疑问,甚至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看法。现在我们就畅所欲言,共同来探讨课文,请大家把问题都勇敢地亮出来吧。(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文本的热情,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八、课堂总结。九、作业:背诵相关章节。教学目标 一理解孔子倡导的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二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三背诵重点章句。(基本要求:背诵、章。掌握“游、喻、鄙、奚、乐、文”在文中的含义,“孙、耻、饭、枕、知”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理解并积累成语:杀身成仁、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8、、箪食陋巷、发愤忘食、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理解孔子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君子自我修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教学重点 一孔子关于义与利的关系以及在现在社会中的把握。 二要求背诵的章句,加强诵读。 教学难点 文言句式的把握 教学建议 诵读为主,落实字词句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千百年来,人们往往乐以君子自居,但君子到底有怎样的行为准则呢?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你认为怎样的行为准则可称君子?(学生发言,谈自己看法,约三分钟。)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一下古人对君子的言行举止是如何要求的?以及君子是

9、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的? 二诵读: 论语是语录体的文章,也就是把当时的对话记录下来,既是对话就有一个特定的场景和语境,下面每个同学任选一句反复诵读品味,谈一下你认为孔子是在怎样的情景下或针对什么情况说出这一句话的?(学生自读章句,揣摩情景,谈自己看法。要求讲述尽量流畅,指名二三个学生回答,约十分钟。) 下面我们来读刚才大家还没读到的语段。(约两分钟)(指出学生读错的字,易读错的字有:智者乐山 孙以出之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 三逐章把握孔子的义利关系及君子的准则。 (一).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大家可否看出这一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字(志:名作动,追求。)大家还要注

10、意 据:执守。依:依据。游:广泛涉猎。文学常识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们可以看到古人是从理想,道德,人格,技艺四方面来要求君子的。我认为有健全的人格和坚持正道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曾说在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时,如果有人站出来反对,可能以后的文革就发动不起来。(一分钟) (二)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这章句中两个句子都是特殊句式,应是什么句式呢?(宾语前置句和判断句。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其常见的类型

11、有以下几种:、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

12、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 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

13、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第一、“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第二、“,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

14、汉贼也。”(资治通鉴) 第三、“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五、“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第六、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第七、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

15、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第八、用动词“为”“是”表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

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是,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 大家在这个语段中还要注意一个通假字:孙通逊。君子以义为根本,义就是:義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利的意思是:利”字早在甲骨文、金文等中就有,是会意字,以刀割禾,意为收获。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禾为重要收获物。收获为利,引伸出获利、利益、有利、顺利等,依顾颉刚古史辩说。)(约十五分钟) (

17、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由公子光对专诸的故事展开,故事过长,可说可不说,看课堂时间定公子光对专诸倾心交纳,重礼厚赠,可谓恩深情重,专诸是该做一个为知已死的名士,还是做一个卖主求荣的小人?当然,你也许可以说他应该什么也不做,可是那同样对不起公子光的厚恩,我们必须承认,人命是有价值的,撇开公子光的恩情不论,对专诸而言,早死几十年,换来他在历史记录中的永生,也未必划不来。从另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来说,专诸杀王僚的结果,公子光登位,差一点灭掉楚国,大大的威风了一回,是有利于吴国人民的,专诸的死就更伟大了,尽管他未必能意识到这一点。 象专诸这样“舍身取义”的行为,是传统道

18、德提倡的,但是盲目的服从君主服从父亲一样为传统道德所反对。据说舜的父亲要杀他,他并没有等着被父亲杀死,而是跑掉了,封建卫道士们并没有指责舜的行为是“不孝”,相反,大力宣扬“小杖受,大杖走”的正确观念,就是说你爹要揍你就让他揍,要宰你可不能让他宰,可见,传统的道德观念并没有错,有些人在实践中错误的理解运用了它,造成错误的后果,那可怨不了别人,更赖不到伟大的封建道德观念上。比如说,春秋时期的卫公子急子和寿,这两个白痴的父亲要宰急子,两个人估计读书从来不用功,只求一知半解,舜的正确行为他们不学,反而争着挨宰,他们的死当然不值得。我们再来看看和他们同时代的齐公子姜小白和晋公子姬重耳,他们在国难面前选择

19、出奔,后来都做出一番大事业,特别是重耳,一样是父亲要宰他,如果他乖乖的挨宰,对自身对国家都没有好处,也是不符合传统道德的。 孟子说过“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这话是说男的女的不能随便勾肩搭背,拉拉小手都不行,但是紧急时刻可以紧急处理,比如嫂嫂掉到河里去了你得赶紧把她捞起来,怎么抱怎么拽人工呼吸都可以。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封建道德一样是讲人情的,并非吃人的礼教。但是我们看到古人想问题不用脑的大有人在,比如那个掉到河里去不要男人救的女人,比如那个要穿好衣服再跑出来结果被火烧死的女人,要照我说,她们是笨死的,可不是被封建观念害死的。你就记住了“男女授受不亲”,不记得“嫂溺援之以手”

20、,反封建的斗士们以此发难,未免太断章取义了。 封建道德在现代社会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忠,孝,仁,爱,礼,义,廉,信。”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缺失,才导致我们的社会整体沦落。 国家观念的淡薄,集体荣誉感的淡薄,是社会整体的不忠。 老无所养养而不敬,是社会整体的不孝。 对弱势群体不伸援手,是社会整体的不仁。 离婚率的高企问题少年的多多,是社会整体的不爱。 宁愿过马路不走人行天桥垃圾随手乱扔,是社会整体的不礼。 假货的充斥泛滥,是社会整体的不义。 官员贪污医院学校乱收费等等,是社会整体的不廉。 三角债问题的积重难返,是社会整体的不信。 解决今天社会的种种弊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要向传统回归,如果我们每个

21、人都能做到传统封建道德的精华,我们现在面临的大部分社会问题都将得到完美的解决。 你还等什么?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做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做一个“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中国人,做一个遵循孔孟之道的中国人,做一个有头脑而又遵循孔孟之道的中国人,绝对不要做一个断章取义的人。(约十分钟) (四)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本章句和上章句要求背诵,可让学生回忆背诵)大家要注意“喻”意思:懂得,知晓;明白。大家参与社会竞争应是义利结合。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可以看到古人的思想对我们是何其的有用,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业:常规训练。 第二课时 四回顾背诵:子曰:“志士仁人,无

22、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五)今天我们看孔子的利义观,学生齐读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下满先让大家猜个谜语,“病愈”打一成语(患得患失)。 从这个章句中大家可以看出孔子认为那类人最可能行不义之事呢?(患得患失之人。)即文中所讲的“鄙”,庸俗浅薄的人。在这个章句中大家还要注意“患”和“苟”的意思,患:担心,忧虑,在文言文中大家学到的患的义项还有以下几种,灾祸,害病,苟:如果。 下面大家从现实生活出发说说患得患失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者为了保

23、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击同事,排挤异己,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并不轻松。那可真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麻烦的是,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患得患失的人们越来越多,而从容不迫,悠哉悠哉,保持平静心态的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典故:可说可不说(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

24、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

25、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后羿收拾弓箭,勉强陪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

26、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我们应当从后羿身上吸取教训,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应尽量保持平常心。) (六)只有胸襟广阔道德高尚的才能做到不患得患失,下文孔子就提到一个他认为有道德的人,那么这个人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先齐读: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大家参看文中参考译文,认为哪一句是特殊句式?(贤哉,回也 主谓倒装。并指出重点字词

27、,陋:狭窄,堪:忍受。) 同学可以看到颜回过着如此清贫的生活却很快乐,那么他是以什么为快乐呢?(学生谈自己看法,我的看法:颜回有大志向,以胸怀天下为快乐。他除了好学得到夫子的赏识,他还有许多优点。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在孔子问到季路和颜回的志向时,季路的回答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即:和朋友同乘马车,共穿皮衣,即使破烂了也无所遗憾。)颜回则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即: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对比这两个人的回答,其实不难看出季路之言偏于个人成就的获取,而颜回则心怀人世,境界之高远可见一斑。另外,在论语雍也中,夫子还夸奖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不把怒气转移到无关的人身上,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看来,无论人品,还是学品,颜回可堪表率。新儒家管这个想法叫,“有情无累”,特征是情感和自我分离,最高境界是一面镜子,“好物来时,便见是好;恶物来时,便见是恶;镜何尝有好恶也。”然而这样一个好男儿,“不幸短命死矣(前前年)”。难怪夫子也是伤怀追忆,“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七)和颜回同样快乐的是孔子,孔子以坚守道义而快乐,诵读,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个章句中有三个成语,大家要了解(曲肱而枕: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乐在其中。富贵浮云。)还有大家要注意的重点字词:饭:吃,作动词。水:

29、冷水,对汤而言。枕:以为枕。 (八)很多女的都很害怕自己容颜衰老,但是孔子告诉我们一个避免衰老的秘方,如果想知道的话我们就进入到下面一个章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在讲这个章句之前我先给各位一个翻译的句子,大家看译的对不对,“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子路回答的不对。(正确翻译: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子路不回答。)所以大家要注意“不对”在这里是“不回答”。然后我们再看刚才的问题,怎样才能不衰老呢?(保持快乐)学生齐读,顺讲“女”通汝,奚:为何,以及成语,发愤忘食,乐以

30、忘忧,老之将至。(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康有为曾对这句话作这样的解释: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孜孜不

31、倦的君子形象,孔子曾说“君子道者三”下面我们看君子之道有那三方面,诵读: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解说古今异议词,无能,没有能力。)论语还有一句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说: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

32、,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下面我们再来看孔子所认为的智者和仁者,但是为什么就是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大家自读: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说说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参考解说:这几句话,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动。“仁者乐山”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大了。套用庄子的口吻来说,“知者乐水”,那么鳗鱼、泥鳅、黄鱼、乌龟都喜欢水,它是聪明的吗? “仁者乐山”,那么猴子、老虎、狮子都是仁慈的吗?这种解释是不对的。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

33、 “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论语别裁)这是作为君子的品德修养,那么古人对知识分子是如何要求的呢?大家先谈谈你认为知识分子有哪些责任?(学生发言)知识分子就是古人所讲的“士”( 我国上古文化,两三千年前的士,有点类似现在的兵役制度,这是上古的政治制度,也是社会制度:每十个青年中,推选一人出来为公家服务的,就是士。所以士是十字下面加一横。被选为士的人,要受政治教育,学习法令规章。士出来做官,执行任务做公务员,就叫出仕。所以古代的士,并不是普普通通一个读书的青年就可以叫士。士的教育都是政府主办,一个士要想知道法律政治,须向官方学习。平民教育是由孔子开始的,不过当时没有这个

34、名称。曾子这里所讲的士,已经不是上古时代的士,而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士要做到的就是“弘”和“毅”(广大,扩大,心胸开阔和坚毅),大家能不能说说原因? 明确:因为他们要对国家社会承担责任。那么任重体现在哪里呢?(任以为己任。宾语前置句)道远体现在(死而后已)。 不亦乎,固定结构,意思是不是吗。 孔子曾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们先要弄清楚“文”和“质”分别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读: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你们认为文和质哪个重要?(学生谈看法,主要通过这个问题看学生对此章句了解多少。)总结看法:

35、孔子认为文、质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汉代董仲舒观点:春秋繁露:“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文质偏行,不得有我尔之名。俱不能备而偏行之,宁有质而无文。”棘子成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基本上和董仲舒的判断类似,当也和孔子的意思接近。不同之处在于,棘子成太轻视“文”。董仲舒只是说,在无奈的条件下,只好放弃文,选择质。而棘子成干脆直接取消了文的价值。这是孔子和董仲舒都不能同意的。子贡也不同意,而且很不同意。于是给他做了辩论,子贡的观点是文、质一样重要,甚至两者是合而为一的。 讨论完这个问题之后我们看一下本段的特殊句式:“何以文为?”宾语前置,“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主谓倒装。 接下来我们看孔子的

36、形象是怎样的?“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结合文章学生讨论怎样才是君子。教师总结。 作业:常规训练。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连一分钟都无法休息 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的更有价值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到失时的痛苦 得到时间,就是得到一切 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时间就是一种财富 时间一点一滴凋谢,犹如蜡烛漫漫燃尽 我总是感觉到时间的巨轮在我背后奔驰,日益迫近 夜晚给老人带来平静,给年轻人带来希望 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时间乃是万物中最

37、宝贵的东西,但如果浪费了,那就是最大的浪费 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新想法常常瞬息即逝,必须集中精力,牢记在心,及时捕获。 每天早晨睁开眼睛,深吸一口气,给自己一个微笑,然后说:“在这美妙的一天,我又要获得多少知识啊!” 不要为这个世界而惊叹,要让这个世界为你而惊叹! 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那也一定是勤奋。 学习犹如农民耕作,汗水滋润了种子,汗水浇灌了幼苗,没有人瞬间奉送给你一个丰收。 藏书再多,倘若不读,只是一种癖好;读书再多,倘若不用,只能成为空谈。 学习好似一片沃土,只要辛勤耕耘,定会有累累的硕果;如若懒于劳作,当别人跳起丰收之舞时,你已是后悔莫及了。 不渴望能够一跃千里,只希望每天能够前进一步,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