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4041664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1、石头的家在( 江 )、( 河 )、( 马路)、( 公园 )。 2、捡一块石头,仔细观察它的样子,我们可以从(形状)、(大小)、(颜色)、(表面)、(斑纹)等方面描述它。 3、石头的作用:造房子、建桥、做手链、铺路、做雕塑。 4、聪明智慧的古代人用石头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有(石锤)(石斧)(石刀)等。 5、我们用石头玩过哪些游戏? 答:打水漂、拼石图、石头绘画、抓石子。 6、筛泥土的步骤有: ①拣出不是泥土的东西。②把大的土块捻捻碎。③选择筛子。④筛泥土。 7、判断题。 ①在小区里扔石头玩。(╳) ②石头对我们的生活作用很大。(√) ③石头的表面都是光滑的。(╳) ④在大自然的许多地方都可以找到石头。(√) ⑤石头有大有小,形状也各不相同。(√) ⑥有的石头上会有斑点。(√) ⑦自然界里的石头只有一种颜色。(╳) ⑧石头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⑨泥土黏性极好,是我们捏泥人的好材料。(√) ⑩玩泥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很多乐趣。(√) 8、在筛泥土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土越(细),就越适合做(泥塑)。把泥塑(烧一烧),会变成有用的陶器。 9、把筛出的土加(水)和成(泥),就可以用来做我们喜欢的物品。 10、泥巴可以用来制作(花盆)、(瓷杯)、(雕塑)。 11、在筛泥土时,我们要先用网孔(大)的,后用网孔(小)的。 12、你在哪里见过沙子?答:沙滩上、花园里、森林里、田野里。 13、怎样从泥土中得到黏土? 答:①把筛出的泥土放进瓶里,用铝箔纸封好,用极细的针扎孔。 ②从这些孔里筛出的就是黏土。 14、我们可以用(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的方法来区别干沙子和干黏土。 15、看一看是(看颗粒的大小),按一按是(发现沾不沾手),捻一捻是(感觉粗细程度)。 16、干沙子___不沾手___颗粒大___粗糙 干黏土___沾手___颗粒小___细腻 17、黏土的颗粒比沙子(小)。黏土的渗水速度比沙子(慢)。 18、可爱的瓷娃娃和陶瓷罐是用(黏土)做成的。沙雕和沙画是用(沙子)做成的。 第二单元 1、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答:洗菜做饭、洗衣服、浇花、刷牙洗脸等。 2、怎样区别牛奶、白醋、糖水和水? 答:用眼睛看:牛奶是白色的,不透明。用鼻子闻:白醋有酸酸的气味。 用舌头尝:糖水有甜甜的味道。剩下的就是水。 3、水有哪些特点?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透明的、会流动。 4、说说大自然中的水是怎么流动的?答:大自然中的水都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 5、怎样组装小水轮?答:①准备器材。②依次在胡萝卜中插入铝片和铁丝。 6、用(水的力量)能让小水轮转起来。水位越高,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7、哪种情况下小水轮转得快?答:①漏斗高。②管子粗。 8、能不能用纸杯代替漏斗做实验?答:能,在纸杯底部戮个洞,可以代替漏斗,戳好洞后可以先用透明胶贴住,加入水后再揭开透明胶。 9、为什么水塔总是造得高高的?答:水塔造得高,水流动的力量就大,便于居民生活中使用。 10、人们可以借助流水的力量做哪些事?答:①引水灌溉农田。②水力发电。 11、观察盐、红糖、沙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盐最终均匀的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水变咸了。 红糖最终均匀的分散在水中看不见了,水变甜了,但水仍然是透明的。 沙子却沉在水的底部。 12、(盐)和(糖)溶解到水中。面粉在水中不会溶解。 13、把盐水和加了面粉的水分别倒在滤纸上,你看到了什么? 答:盐水过滤后在滤纸上没有留下物质。加了面粉的水过滤后在滤纸上留下一些面粉。 14、把加了面粉的水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它和盐水有什么不同? 答:面粉会沉淀在水底,水的上部略显浑浊,能看到悬浮的面粉颗粒。盐水里没有沉淀物,清辙透明。 15、生活中哪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哪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 答:油、豆子不能溶解。味精、洗衣粉能溶解。 16、判断题。 ①大自然中,水无处不在。(√) ②水在大自然中可以循环。(√) ③在分辨水和不明液体时,不能随便品尝。(√) ④水的流量大,水的力量也大。(√) ⑤水力发电的实质是将水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⑥水的力量只会给人类带来益处。(╳) ⑦溶解到水中的物质是消失不见了。(╳) ⑧冰化成水的过程属于溶解。(╳) ⑨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⑩食盐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第三单元 1、 在我们周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对于人很重要,它就是(空气)。 2、 (在操场上)、(树林里)、(教室里)、(桌肚里)都能找到可以把塑料袋撑得鼓鼓的东西。 3、 在塑料袋上戳一个洞,将洞口对着自己的脸,我会感觉(有风吹在脸上)。 4、 在塑料袋口装一个小哨子,挤压袋子我会听到(口哨被吹响了)。 5、 在压入水中的塑料袋上扎一个孔,我看见(水中有气泡冒出来)。 6、空气对于人类有多重要? 答:没有空气,人们就无法呼吸,生命也会收到威胁。 7、憋气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答:憋气时会感觉很难受,很闷。因为人要呼吸空气,否则就无法生存。 8、浮潜时为什么要带一根管子? 答:浮潜时人在水中无法呼吸,所以要借助管子呼吸空气。 9、游泳时为什么要张大嘴巴? 答:游泳时需要在头露出水面的瞬间呼吸空气,所以要大口呼吸。 10、不要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棉被里、门窗紧闭的汽车里等。 11、(敞口的空瓶)和(盖上盖子的瓶子里)都有空气。 12、把盖上盖子的空瓶入水中,再打开瓶盖。我发现(水中有气泡冒出),这说明(瓶子里有空气。) 13、粉笔、海绵、砖块、石块的孔隙中有空气,玻璃弹珠里没有空气。 14、把粉笔、海绵、砖块、石块放入水中,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它们,你有什么发现? 答:把这些物品放入水中,可以发现粉笔、海绵、砖块、石块里有细小的气泡冒出;玻璃弹珠里没有气泡冒出。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粉笔、海绵、砖块、石块上有许多孔隙。 15、怎样想办法检测空桶里是否有空气? 答:可以将空桶倒扣压入更大的水槽或水池里,倾斜桶,观察现象。也可以用小塑料袋在空桶里兜一兜,发现空桶里有空气。 16、 充气后的气球是什么形状的,里面的空气就是什么形状的。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17、 怎样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 答:将一个空矿泉水瓶瓶口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另将一个杯子杯口向下装满水放在水槽中。将矿泉水瓶瓶口放在水杯杯口下方,缓缓倾斜瓶子,可以发现瓶子里的空气移到了杯子里。 18、 空气的特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透明的)、(会流动)。 (注意:水与空气的特点相同,但水看得见摸得着,而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19、 判断题。 ①空气是白色的。 (×) ②长时间待在密闭的车内,会感觉不舒服。(√) ③空气没有温度。 (×) ④把头蒙在被子里睡觉很舒服。 (×) ⑤所有的地方都有空气。 (×) ⑥物品的空隙太小,我们用放大镜也无法观察到它们。 (×) ⑦将敞口的空瓶子盖上瓶盖,拧紧,瓶子里就没有空气了。 (×) ⑧大自然中空气无处不在。 (√) ⑨空气是不能转移的。 (×) ⑩我们可以看见空气。 (×) 第四单元 1、我们可以从(外形)、(声音)、(皮毛)、(颜色)等方面描述动物。 2、动物分为(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几大类。 3、大象最明显的特征是(长长的鼻子)。 4、“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无脚能走,有翅难飞。”这个动物是(鱼)。 5、“长着两只大耳朵,喜欢吃胡萝卜,走路时蹦蹦跳跳的”这个动物是(兔子)。 6、“不识字,把字排。秋天去,春天来。”这个动物是(大雁) 7、机器狗是小动物吗?为什么? 答:机器狗不是动物。因为机器狗不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如会繁殖、会长大)和基本需求(如需要食物、阳光、空气、水等)。 8、我们校园里有哪些小动物? 答:蚂蚁、蝴蝶、蜜蜂、蚯蚓、小鸟等。 9、动物的共同特点:都会运动,都需要食物、空气和水,都能繁殖后代,都有生长的能力,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能够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等。 10、植物的作用: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可以(改善)我们的气候,可以(提供)食物,还可以提供动物生存所必需的(氧气)。 11、我们可以从(叶子)、(粗细)、(树皮)、(花)等方面去描述一棵树。 12、说说植物对我们的贡献。 答:①人类和其他动物生存所必需的氧气要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供给。②植物是到目前为止最主要标的食物和能量来源,人类的食物绝大多数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③书籍报刊所用的纸张其原料也来自植物。总之,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植物。 13、人造草坪、塑料花是植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而人造草坪、塑料花则不需要。所以,人造草坪、塑料花不是植物。/ 14、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有:(需要食物和水)、(会长大)、(会生宝宝)、(能跑动)、(要呼吸)、(会死亡)。 15、说说人和黑猩猩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相同点:都有喜、怒、哀、乐的表情,骨骼结构相同。 不同点:①运动方式不同。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16、机器人与人类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机器人是人吗? 答:机器人具有人的外形,或类似外形,能够模仿人类的动作,某些机器人的行为甚至超越了人类,但它终究是人制造的产品,是没有生命的。因此机器人不是人。 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说说它们的名称。 专项学习 1、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倾注毕生精力观察和研究各种(昆虫),写下了享誉世界的科学和文学名著——《昆虫记》。 2、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寻找证据时我们可以用(图画)、(照片)、(文字)来记录。 3、我们进行科学探索活动,通常会采取(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三个步骤。 4、要培养自身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我们应当:多问“为什么”,在学习和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向科学家学习。 5、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霍金是物理学家。 6、远古时,(人类祖先)学会把(石块)、(木棍)作为工具。 7、一万多年前,人类学会了种植(小麦)和养(猪)、养(牛)、养(羊)。 8、(约7000年前),人类有了用铜制成的工具。(约5500年前),人类发明了轮子。(2300多年前),科学家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9、(古希腊人)亚里士多德是人类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