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州大学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040839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大学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州大学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分析软件及应用实验 课程实习报告 题 目:  福州大学大学生睡眠质量 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睡眠占据着人们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是激素释放、葡萄糖调节以及心血管功能的中枢调节器,也是评价健康水平的一项基本指标。有研究表明, 睡眠问题已成为威胁世界45%以上人口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是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良好的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大学学业。大学生繁重的学业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可能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因此,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解福州大学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睡眠状况的因素,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在校本科生的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有效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字:福州大学,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目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一)研究对象 1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2 (一)基本情况 2 (二)具体分析 2 2.1 一般影响因素 2 2.11性别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2 2.12年级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3 2.13专业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5 2.2 外部影响因素 6 2。21宿舍影响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3 2.3 内部影响因素 7 2。31午睡时间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7 2.32夜晚睡眠时间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8 2.33就寝时间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10 2。34入睡时间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11 2.35早晨醒来方式与入睡时间的相关分析 13 2.36做梦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14 2。37运动频率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14 三.结论与建议 17 (一)结论 17 (二)建议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问卷样本 19 小组分工 2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程小组于2012年6月6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网络调查的形式邀请我校在校本科生参与问卷调查.采用专业、年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大学工科专业、理科专业、文科及艺术类专业本科1 — 4 年级大学生124 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59 人.发放问卷124份,经过复核,有效问卷124 份,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问卷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数字1、2来分别区分男女生;对年级依次使用数字1-4来划分;而采用数字1、2、3来区分专业类别,评分顺序对应问卷中的选项设置顺序。 睡眠质量根据好坏依次评分为4、3、2、1. 早晨醒来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生物钟是否规律的情况.在本文中,自然醒方式评分为2被闹钟或同学叫醒评分为1,其他方式醒来说明生物钟不大规律,所以评分为0。一个月运动的次数反映了同学的运动情况,按选项由小到大依次评分为1、2、3、4.每天中午平均的睡眠时间反映了同学的午休情况,然而睡眠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有研究表明10分钟—30分钟的睡眠时间对人来说是最佳的,太长的午睡睡眠时间反而比不午睡带来的影响更大,因此我们对午休30分钟以下的评分为4,30分钟—1小时评分为3,没有午休习惯评分为2,午休时间超过一小时评分为1。对每晚平均的睡眠时间,我们按睡眠时间由短到长依次评分为1、2、3、4。每晚准备就寝时间按时间早晚依次评分为4、3、2、1。每晚入睡时间反映了个人进入睡眠的状态,按进入睡眠的由易到难依次评分为4、3、2、1。其他的数据按选项的顺序依次以数值表示,多选题则进行选项拆分,采用1、0来表示是否勾选选项。数据分析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对福州大学本科在校生抽取的124名样本中,男生65名,占52。4% ,女生59名,占47.6%;一年级25人,占20.16% ,二年级38,占30.65% ,三年级41人,占,33.06% ,四年级20人,占16。13%;理科学生41,占33.06%,工科学生41,占33.06%,文科及艺术类42,占33。87%。 (二)具体分析 本文将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为一般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三大因素。其中,一般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级、专业;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宿舍影响及其他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即自身原因,包括午睡时间、夜晚睡眠时间、就寝时间、入睡时间、运动频率等。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2。1 一般影响因素一般因素做完后,做一个总结 2.11 性别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性别比例: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男 65 52.4 52.4 52.4 女 59 47。6 47.6 100.0 Total 124 100.0 100。0 表2.11。1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调查的我校大学生中,男生人数65名,占调查样本的52.4%,女生人数59名,占47。6%,其中,男生人数略微高于女生,比例基本达到平衡。 图2。11.1 针对不同性别,对大学生睡眠质量作直方图,由上图可以直观地看出,男生和女生的睡眠质量分布基本相同,睡眠质量为良的人数最多,即大多数大学生整体睡眠质量不错,偶尔出现走神的现象。 性别*睡眠质量 卡方检验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Pearson Chi-Square .405a 3 .939 Likelihood Ratio .407 3 。939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067 1 。795 N of Valid Cases 124 a。 2 cells (25.0%)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4。28. 表2.11。2 为了进一步分析男女生睡眠质量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对性别和睡眠质量做卡方检验。睡眠质量是定序型数据,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P值=0。795,大于显著性水平0.10,表明男生女生睡眠质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性别对睡眠质量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2.12 年级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图2。12。1 对睡眠质量的年段分布情况作直方图,可以看出调查的样本中,四个年级的学生睡眠质量情况不同。大一新生的睡眠质量较为不佳,没有学生睡眠质量达到优水平,他们大多数人的睡眠质量一般。这可能是由于大一新生还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或集体生活,也可能是由于他们不太适应福州的生活环境而造成了睡眠质量不理想。大二、大三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分布较为一致,睡眠质量为良的人数最多。而大四学生睡眠质量分布则较为均匀. 年级*睡眠质量 卡方检验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Pearson Chi—Square 19。797a 9 。019 Likelihood Ratio 21。428 9 。011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3。311 1 .069 N of Valid Cases 124 a. 8 cells (50。0%)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1.45. 表2.12。1 在卡方检验中,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P值=0。069,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小于显著性水平0。10;因此,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下,我们可以判断,年级对睡眠质量有显著性影响。 2.13 专业类别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图2.12。1 由Q-Q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的专业类别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分布基本一致,工科专业的大学生睡眠质量略好一点。 专业类别*睡眠质量 卡方检验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Pearson Chi—Square 4.444a 6 .617 Likelihood Ratio 4。667 6 。587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792 1 .373 N of Valid Cases 124 a. 3 cells (25.0%) have expected count less than 5. The minimum expected count is 2.98. 表2.12.1 而由卡方检验P值=0.373,大于显著性水平0。10,我们同样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专业类别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2。2 外部影响因素 2.21 宿舍影响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您的舍友与您同时入睡吗? 天气很热或很冷 光线太亮 环境太吵 蚊虫叮咬 室内空气污浊不流通 其他 小计   相同 6/5% 7/6% 10/8% 6/5% 1/1% 0/0% 30   比我早睡 12/10% 13/10% 21/17% 14/11% 9/7% 1/1% 70   比我晚睡 7/6% 15/12% 26/21% 13/10% 9/7% 1/1% 71   不定时睡觉 9/7% 6/5% 19/15% 16/13% 5/4% 1/1% 56   小计 34 41 76 49 24 3     表2.21.1 我们知道,舍友的睡眠时间可能对睡眠产生影响。对舍友睡眠时间和睡眠环境做分析,在上表中,舍友晚睡或不定时睡觉时,因为光线太亮或环境太吵而影响睡眠的人数比例达到了53%,说明如果光线太亮或环境太吵而导致睡眠不好,很有可能是由于舍友的睡眠时间导致的,因此我们对舍友晚睡和光线太亮、环境太吵做相关分析: 表2。21。2 二者都是定序变量,观察上图的p值.kendall方法的p值=0.093,小于显著性水平0。10;spearman方法的p值=0.093,小于显著性水平0.10,说明运动和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因此可以判断,舍友晚睡从两方面影响了睡眠质量:首先,舍友晚睡导致了睡眠环境不安静。舍友晚归或就寝迟会产生一定的声响,如果一个人不适应宿舍生活的话,很可能在睡眠时对环境的声响很敏感而使睡眠情况的不理想或睡不安稳。其次,舍友晚睡导致睡眠时的光线太亮.在熄灯后,舍友照明使用的台灯光线可能导致难以入睡的情况. 2。3 内部影响因素 2。31 午休时间对睡眠质量影响影响 午休时间* 睡眠质量 交叉制表 睡眠质量 合计 差 中 良 优 午休时间 1小时以上 计数 0 0 9 0 9 期望的计数 .7 1。7 5。4 1.2 9.0 没有午休习惯 计数 3 2 13 6 24 期望的计数 1.7 4.6 14.3 3。3 24。0 30分钟—1小时 计数 5 11 33 10 59 期望的计数 4。3 11。4 35。2 8。1 59.0 30分钟以下 计数 1 11 19 1 32 期望的计数 2.3 6.2 19.1 4。4 32.0 合计 计数 9 24 74 17 124 期望的计数 9。0 24。0 74.0 17。0 124.0 表2。31。1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午休睡眠时间是30分钟到1小时,这可能是因为上课时间的原因导致学生睡眠时间较短,也可能是因为上课的路程较远,学生在路程上所花时间较多。从交叉列联表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午休时间在30分钟-1小时左右的学生中睡眠质量达到良水平的学生数最多。 午休时间* 睡眠质量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Pearson 卡方 18.674a 9 。028 似然比 22.365 9 .008 线性和线性组合 2。706 1 .100 有效案例中的 N 124 a. 9 单元格(56.3%)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65。 表2.31。2 对此,我们对午休时间是否影响睡眠质量做卡方检验。由于睡眠质量是定序型数据,P值=0.10,在显著性水平为0。10时,不拒绝原假设.说明午休时间对睡眠质量并没有影响。得出这一结论的可能因素是,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存在随遇而安午睡的情况,即趴着睡或坐着睡,很大程度上不但不能提高睡眠质量,反而对睡眠质量造成了相反的影响,导致了结论的偏差. 2。32 夜晚睡眠时间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Descriptives Statistic Std。 Error 您每晚平均的睡眠时间是? Mean 2.83 。05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Mean Lower Bound 2。73 Upper Bound 2.93 5% Trimmed Mean 2。84 Median 3.00 Variance 。321 Std. Deviation .566 Minimum 1 Maximum 4 Range 3 Interquartile Range 0 Skewness —。835 。217 Kurtosis 1。879 。431 表2。32。2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大多数学生的夜晚睡眠时间是6—8小时。另外,专家研究也表明,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健康,最佳睡眠时间应控制在6至8小时之间.这说明我校大多数大学生的睡眠生物钟是正常的。 图2.32。1 同样,从Q—Q图中可以看出,该组数据较好的符合正态分布。即绝大部分的睡眠时间为6—8小时。 夜晚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Pearson 卡方 14。667a 9 .101 似然比 14.237 9 。114 线性和线性组合 8。212 1 .004 有效案例中的 N 124 a. 11 单元格(68。8%)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22。 表2。32.2 我们对夜晚睡眠时间是否影响睡眠质量做卡方检验。由于睡眠质量是定序型数据,P值=0。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说明夜晚睡眠时对睡眠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2。33 就寝时间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睡眠质量* 每晚准备就寝时间 交叉制表 您每晚准备就寝时间是? 合计 2:00以后 0:00—2:00 22:00—0:00 21:00—22:00 睡眠质量 差 计数 1 5 3 0 9 期望的计数 。2 4。6 3.9 。3 9.0 中 计数 1 16 7 0 24 期望的计数 .6 12.2 10。5 。8 24.0 良 计数 1 37 32 4 74 期望的计数 1。8 37。6 32。2 2。4 74。0 优 计数 0 5 12 0 17 期望的计数 .4 8.6 7。4 。5 17。0 合计 计数 3 63 54 4 124 期望的计数 3。0 63。0 54.0 4.0 124.0 表2.33。1 由上图可知,大多数学生的就寝时间集中在22:00-0:00和0:00—2:00两个时间段,他们的睡眠质量大多是良.而睡眠质量为差的学生睡眠时间也大多集中在这两个时间段,说明各个学生的睡眠质量存在个体差异。同时不难发现,睡眠质量为优的学生基本上是在22:00-0:00就寝的,说明说22:00-0:00可能是最佳的就寝时间。科学研究也表明,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这时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所得结论与科学研究一致。 Chi-Square Tests Value df Asymp. Sig。 (2-sided) Pearson Chi-Square 13。557a 9 。139 Likelihood Ratio 13。964 9 .124 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7。346 1 .007 表2。33。2 我们对夜晚就寝时间是否影响睡眠质量做卡方检验。由于睡眠质量是定序型数据,P值=0.007,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夜晚就寝时间对睡眠质量有显著性影响。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晚上22:00—0:00时间段就寝有助于保证睡眠质量,在晚上12点以后睡觉则越早就寝越好。 2。34 入睡时间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图2.34.1 我校大学生夜晚入睡时间延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紧急要完成学习任务和部门任务。这说明我校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工作方面的培养是令人满意的,有着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使学生做到了自律和负责的态度。然而,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因为上网和外出社交而影响了睡眠,这也表明一部分学生存在自控力不强的情况。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睡眠质量 交叉制表 睡眠质量 合计 差 中 良 优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计数 1 0 4 0 5 期望的计数 。4 1。0 3.0 。7 5.0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计数 7 6 11 3 27 期望的计数 2。0 5。2 16。1 3。7 27。0 闭上眼睛一会睡着 计数 1 14 48 11 74 期望的计数 5.4 14.3 44.2 10.1 74.0 一沾枕头就睡着 计数 0 4 11 3 18 期望的计数 1.3 3。5 10。7 2.5 18.0 合计 计数 9 24 74 17 124 期望的计数 9。0 24。0 74。0 17.0 124.0 表2.34.1 从上表可以看出,睡眠质量较差的大学生入睡时间也相应加长,而睡眠质量较好的学生的睡眠时间也较短。在睡眠质量为优的情况下,学生不存在难以入眠的情况,睡眠质量为差的情况下,不存在马上入睡的情况。 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Pearson 卡方 23。426a 9 。005 似然比 22。776 9 。007 线性和线性组合 7.198 1 。007 有效案例中的 N 124 表2.34.2 进一步判断是否入睡时间对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作卡方检验.P值=0。007,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入睡对睡眠质量有显著性影响.说明要想改善睡眠质量,我们可以从缩短入睡时间入手。 2。35 早晨醒来方式与入睡时间的相关分析 一般您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方式是: 一沾枕头就能睡着 闭上眼睛等一会儿就能睡着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小计 自然醒 12/10% 35/28% 10/8% 2/2% 59 被闹钟或同学叫醒 6/5% 39/31% 15/12% 3/2% 63 其他 0/0% 0/0% 2/2% 0/0% 2 小计 18 74 27 5   表2。35。1 对调查样本按醒来方式和入睡时间进行统计,如上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大多数同学是以被闹钟和同学叫醒的方式醒来的。自然醒的同学中,睡眠质量良好的比例达到了98%。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基本上不存在睡眠障碍,如果他们自然醒是因为他们易入睡,而不是因为他们难以入眠。 相关系数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早晨醒来方式 Kendall 的 tau_b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相关系数 1.000 。177* Sig。(双侧) . 。037 N 124 124 早晨醒来方式 相关系数 .177* 1。000 Sig。(双侧) .037 . N 124 124 Spearman 的 rho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相关系数 1。000 。187* Sig.(双侧) 。 .038 N 124 124 早晨醒来方式 相关系数 。187* 1.000 Sig.(双侧) 。038 。 N 124 124 *. 在置信度(双测)为 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表2.35。2 通过经验,我们认为醒来方式和入睡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判断早晨醒来方式和入睡时间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对二者进行两变量相关性分析。二者都是定序变量,观察上图的p值。kendall方法的p值=0。037,小于显著性水平0。10;spearman方法的p值=0。038,小于显著性水平0.10,说明早晨醒来方式和入睡时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入睡时间影响着早晨醒来的方式.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闭上眼睛一会就能睡着或是很快睡着的话,那么这个人早晨更可能以比较舒适的起床方式醒来,如自然醒;而如果一个人难以入眠或有睡眠障碍的话,那么他极有可能是被动的醒来或是很容易就醒来。 2.36 做梦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做梦*睡眠质量卡方检验 值 df 渐进 Sig。 (双侧) Pearson 卡方 7。155a 9 。621 似然比 8.330 9 .501 线性和线性组合 .007 1 .935 有效案例中的 N 124 a。 9 单元格(56。3%) 的期望计数少于 5。最小期望计数为 。80。 表2.36.1 为了判断做梦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作卡方检验。P值=0。935, 大于显著性水平为0.05,表明做梦对睡眠质量没有显著性影响. 人们普遍认为,做梦打破了睡眠的连续性,妨碍了睡眠。对此,国外最近一些研究结果证明,做梦并不妨碍睡眠。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睡眠是一种具有固定节奏的运动,有熟睡和浅睡两种情况组成.人类的梦经常在浅睡时发生,大约每隔一个半小时,就会由熟睡转为浅睡一次,此时就有可能做一次梦。同时,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也研究得到:做梦可以解除疲劳、使身体得到休息,如果梦被剥夺,则极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这说明,做梦对睡眠质量是不产生影响的。 2.37 运动频率对睡眠质量影响分析 相关系数 请问您平均一个月运动的次数是多少? 睡眠质量 Kendall 的 tau_b 请问您平均一个月运动的次数是多少? 相关系数 1.000 。022 Sig。(双侧) 。 。779 N 124 124 睡眠质量 相关系数 。022 1.000 Sig。(双侧) 。779 . N 124 124 Spearman 的 rho 请问您平均一个月运动的次数是多少? 相关系数 1.000 。024 Sig.(双侧) . 。789 N 124 124 睡眠质量 相关系数 。024 1.000 Sig.(双侧) .789 . N 124 124 表2.37.1 为了判断运动频率和睡眠质量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对二者进行两变量相关性分析。二者都是定序变量,观察上图的p值。kendall方法的p值=0.779,大于显著性水平0.10;spearman方法的p值=0.789,大于显著性水平0.10,说明运动频率和睡眠质量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适量的运动对睡眠质量有改善和促进的作用。科学研究也对此提供了充足证明.我们得出的结论与研究出现相反的结论,对此,我们提出三个可能原因:其一,运动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相关,无法观测。其二,同学们采取的运动并不是适量的或并不科学,比如在睡前运动反而会影响睡眠质量.另外,调查样本量不足导致结果出现偏差也可能得出此结论。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以上详细分析,本调查结果得出:众多影响因素中,仅有夜晚睡眠时间、就寝时间和入睡时间这三个外部影响因素及年级的一般影响因素因素对睡眠质量产生主要影响能不能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回归分析呢? ,其余影响因素均没有产生较大影响。这些结果表明与医学研究结果相一致. (二)建议 为有效改善我校大学生睡眠质量,根据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建议采取如下干预措施: (1) 加强对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等入学教育,合理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减轻大学生学习压力; (2)督促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早入睡,睡好觉。 (3) 制定班级体育锻炼制度和个人体育锻炼计划,并通过有效机制督促大学生坚持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4) 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机制,加强大学生心理小组干预和个别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减轻心理压力; (5) 通过建设寝室文化和建立寝室长负责制度,营造寝室健康的氛围和规律的作息制度,保证良好的寝室睡眠环境; (6) 增强大学生饮食营养,注重补充大脑养分.现代科学认为,常食海藻食品可有效地调节血液酸碱度,避免体内碱性元素(钙、锌)因酸性中和而被过多消耗。 参考文献 【1】 冯国双,陈景武,杨秀珍。 某医学院校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 中华流行病学 杂志, 2005, 26 (5) : 328 - 331. 【2】 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等. 广州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6) : 470 - 471. 【3】 姜丹宁。 沈阳市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J ]。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9) : 1130 — 1131。 【4】 潘敬菊,谭晓东,谢朝军。 大学生睡眠质量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 J ]. 中国热带医学, 2007, 7 (5) : 845 — 847。 【5】 栗克清,孙秀丽,崔利军,等。 河北省18岁以上居民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 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 (4) : 302 — 318. 【6】 赵圣文,李彦芝,宋敏.等.某医学高校大学生睡眠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图书馆知识管理 附录 (一)问卷样本: 亲爱的同学: 您好! 我们正在做一项有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调查,希望能从您这里获取宝贵的意见和信息,了解我校大学生目前的睡眠状况。您的帮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会严格确保资料的保密性,请您放心填写,谢谢您的配合!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所在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您的专业类别 A理科 B工科 C文科或艺术类 4、请问您平均一个月运动的次数是多少? A 2次以下 B 2-4次 C 4—6次 D 6次以上 5、您每天中午平均的睡眠时间? A没有午休习惯 B 30分钟以下 C 30分钟—1小时 D 1小时以上 6、您每晚平均的睡眠时间?  A不足4小时 B 4-6小时 C 6—8小时 D超过8小时 7、您每晚准备就寝时间是? A 21:00—22:00 B 22:00—0:00 C 0:00—2:00 D 2:00以后 8、您每晚一般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入睡? A 一沾枕头就能睡着 B 闭上眼睛等一会儿就能睡着 C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睡着 D 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9、您认为什么事情可能导致您的夜晚入睡时间延迟?(最多选两项) A 时间紧急,要完成学习或部门任务 B 上网娱乐、外出社交 C 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情绪焦虑难以入眠 D身体不适 E其他 10、如果您难以入睡,你会________? A 听音乐 B聊天 C数绵羊 D咨询医生 E不采取任何措施 11、您睡觉时会做梦吗? A几乎天天做梦 B偶尔会做梦 C醒来时迷迷糊糊,不知道有没有做梦 D极少做梦 12、一般您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方式是: A 自然醒 B被闹钟或同学叫醒 C其他 13为您的睡眠质量评分 A 优(感觉很好,每天都很有精神) B 良(偶尔走神) C 中(频频打瞌睡) D 差(每时每刻提不起精神,状态很差)  14您的舍友与您同时入睡吗? A 相同 B 比我早睡 C比我晚睡 D不定时睡觉 15以下哪种环境会影响您的睡眠质量(最多选两项) A 天气很热或很冷 B 光线太亮 C环境太吵 D 蚊虫叮咬 E 室内空气污浊不流通 F其他 16您觉得您的睡眠质量对您的情绪有影响吗? A 没有影响 B 较小影响 C 较大影响 D非常有影响 谢谢您的参与! (二)小组分工: 问卷设计及发布:青青 汝珺 郑瑾 数据处理:青青 汝珺 论文撰写:汝珺 郑瑾 论文修改及编辑:青青 郑瑾 补充: 一般影响因素的总结:由以上一般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大学生睡眠质量在专业和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年段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是有显著性影响的。另一方面,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总体睡眠质量水平达到了良,睡眠质量还不错。 2.4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众多影响因素中,仅有夜晚睡眠时间、就寝时间和入睡时间这三个外部影响因素及年级的一般影响因素因素对睡眠质量产生主要影响。利用影响因素对睡眠质量作两因素回归分析,其中睡眠质量为优、良取值为2,睡眠质量为中、差时取值为1. Variables not in the Equation Score df Sig。 Step 0 Variables Q6 7.130 1 。008 Q7 6。760 1 .009 Q8 2.913 1 。088 Q2 2.021 1 .155 Overall Statistics 13。812 4 .008 表2。4.1 建立回归模型,,其中Q2的系数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Classification Tablea,b Observed Predicted huigui Percentage Correct 睡眠质量较差 睡眠质量较好 Step 0 huigui 睡眠质量较差 0 33 .0 睡眠质量较好 0 91 100。0 Overall Percentage 73。4 a. Constant is included in the model。 b。 The cut value is 。500 表2。4.2 建立回归模型,可以知道,该模型的预测正确率达到73.4%,有较好的解释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