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 海 信 息 技 术 学 校 教 案
课次
授课班级
周次
授课日期
课 题
学业、职业、事业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目标设定的依据:
1.根据上海市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之“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学会理解和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及所蕴含的意图和感情,学会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进行欣赏与评价。”制定。
2。 根据学生较低的说明文阅读兴趣与能力情况确定.
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学业、职业和事业间的关系,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
技能目标:
1. 能认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
2。 掌握文章的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态度目标:
1。 引导学生认识择业应考虑自己的禀赋和兴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重
点
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难
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学业、职业和事业之间的关系
教学组织形式
朗读法、提问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资源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要求
时间分配
教学实施(方法)
设计意图
任务:
导入课文
《从高考落榜到销售总监》
讨论:学业、职业和事业之间的关系
结合专业,询问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及就业准备.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迷茫,思考应该怎么办.
大家所学的是什么专业?
你喜欢这个专业吗?
你是自己选择本专业的吗?
本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
本专业就业情况如何?
毕业你何去何从?
要求:
以故事导入,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目标: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入课文。
20
学生朗读、讨论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
任务:
走进作者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著有《悲剧心理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要求:
学生对朱光潜比较陌生,可以结合朱光潜自己的自传,做一个系统的介绍。
目标:
让学生最大程度的了解作者。
5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授,帮助学生走进作者.也可以现场让学生查找有关朱光潜简介,现场表述,教师补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
三、 课文学习
字词梳理,朗读课文
字音识记
1.单音易误读字
禀.赋
苑囿.
嗜.好
隽.永
问津.
徘徊.
欣羡.
怯懦.
侥.幸
鄙.视
2.多音易误读字
①应 应.当 有求必应.
②行 行.路 银行.
树行.子 道行.
1.单音易误读字
bǐng yîu shì juàn jīn huái xiàn nuî jiǎo bǐ
2.多音易误读字
①应 yīng yìng
②行 xíng háng hàng hãng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
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1、课文理解及思路 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学业、职业、事业是有志气的人所关心的人生不同阶段上的三件事情。
第二部分(第2-8段):阐述学业、职业、事业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
作者先从“业”的常用意义出发,对“业”字的内涵作了诠释,由此得出学业、职业、事业三个概念的含义。接着进一步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学业、职业、事业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学业、职业应该发展为有成就的事业,学业应该成为替社会谋取福利的职业。职业应该成为不断提升内在素养的学业。
第三部分(第9—10段):阐述如何解决学业与职业相矛盾的生活现实。 作者先提出了学业与职业相矛盾的两种情形:一种是职业与学业不相关的情形。学业与职业大相径庭;一种是职业与学业不完全相称时的情形,“通才就专职".后分别阐述解决两者矛盾的建议。
第四部分(第11-13段):阐述择学择业应考虑自己的禀赋和兴趣,不应受名利和传统的世俗观念影响。
第五部分(第14—15段):论述成就事业需要的德行,告诉人们成功是凭借自己的奋斗得来的,而不是靠不劳而获侥幸获取的。
2、学业、职业和事业的定义与关系
围绕什么事学业、职业和事业,以及学业与职业、学业与事业、职业与事业的关系进行阐释。
学生在书中找出结论,并进行分析。
学业就是学问的工作或活动,职业就是职分所在的工作或活动.工作或活动就是“事”,所以“事业”是只有一个意义的复词,学问是一种事业,职业也还是一种事业。如果事业还另有特殊意义,那就只能指工作或活动的成就。依这种意义说,在职业上可以成就事业,在学问上也还可以成就事业。
3、学业与职业的关系
学生目前普遍面临着学业与职业的选择。重点分析学业与职业的关系。
分两种:学业与职业一以贯之;学业与职业矛盾。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矛盾,出现了矛盾应该怎么办。
4、 如何择学择业
如何择学择业是人生面临的重大考题.有时候甚至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对学生来说,学习如何择学择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围绕课本与学生讨论:应该如何择学择业?
正确的方法是要与自己的资禀和兴趣相一致。而现代社会,特别是中国目前社会上往往存在着功利主义.围绕作者的观点分别加以说明。
文章《除了钱,你还想要什么?那个才最重要》
5、成功者必备德行
成就“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才能成就事业呢?需要很多优秀的素质,如:习惯、勇气等。围绕课文,与学生分析作者的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没有作者没有提到但依然很重要的?
6、谨记道理
谨记作者最后的道理: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命运的主宰,每个人的江山都依仗自己的奋斗才打得来。这个世界是冷酷无情的,一个人如果想以寄生虫的心习,去侥幸获取只有勤奋的蜂蚁所能获到的花蜜,他终久必归自然淘汰。万一他成功侥幸一时,社会所受的祸害也就很大,一条寄生虫有时可以危害到一个人的性命,凡是关心学业、职业和事业的人,须记起这一番简单的道理.
7、写作特色
学习课文,要重点注意以下两个特色。
1.说理透彻严密
课文分析事理详尽而深入,没有疏漏。在阐述学业、职业、事业三者的关系时,作者首先指出了三者的共性,它们都可以叫作“业",然后解释出“业”的含义,“业”字的内涵清楚后,学业、职业、事业三个概念的含义就非常明白了。在阐述学业、职业的关系时,作者抓住了关键词“职分".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其内在的联系,深入浅出,明白晓畅。
2.运用比喻、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
课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得鱼忘筌,钱赚到手了,学业和事业有无成就却不必管”,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阐明一个人注重实利却不关心事业成就如同渔人捕获了鱼却忘记了捕鱼工具一样短见.课文还以斯宾诺莎、兰姆、康拉德、蒙罗等人为例佐证学业与职业相冲突时,既可以忠实于学业研究,又可以从事另外一种职业维持生计。课文的最后一段,又从正面论述事业的成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奋斗才能得来,从反面论述如果存在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必将被自然淘汰,即使成功,也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此外,课文还运用了类比论证、引用论证等。
45
提问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问答法、讨论法
讨论法、问答法
讨论法
讨论法
朗诵法、讨论法
讲授法、问答法
提高学生借助工具查找字词的能力.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注意文本的逻辑
一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明白语言定义的准确性。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作者观点,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提高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思考的能力。
一句话的背后往往是作者几十年经验的总结。
理清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会欣赏文本。
课堂小结
《学业、职业、事业》是朱光潜老先生的人生经验总结,也是对年轻人,特别是迷茫中的年轻人最诚恳的忠告。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各种选择.如果做出选择,如何坚持选择,造成了无数截然不同的人生。希望大家好好地把这篇文章读三遍,再读三遍,让迷茫的我们知道如何改变。
5
总结课文
课内拓展
职业测评:
九型人格测试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
书籍电影: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拆掉思维里的墙》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当幸福来敲门》
《怪兽大学》
5
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学业、职业和事业的知识,希望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作业布置
阅读朱光潜的其它作品。
参考朱光潜对学业、职业和事业的认识,结合你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自己学业、职业和事业的思考。(300字)
后
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