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 ) 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高 C.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2。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3。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 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4.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
2、商品组合集中在(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无差异曲线上 C。预算约束曲线上 D。需求曲线上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一年之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6.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D.2美元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 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 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D。补偿机器设备无形损耗的折
3、旧费是不变成本8。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 A。飞机制造业 B。烟草业 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9。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 ) A.边际成本 B.平均成本 C.市场价格 D。边际收益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11。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A.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增 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递减 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D。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
4、减 12.甲、乙两人现有的效用水平分别为10和20,资源的再配置使得两人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属于帕累托改进的一种变动是( ) A.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15 B.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25 C。甲的效用变为8,乙的效用变为30 D。甲的效用变为10,乙的效用变为30 13。净出口是指( ) A。出口减进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 14.与边际储蓄倾向提高相对应的情况是( ) A。可支配收入水平减少 B。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C.边际消费倾向上升 D。平均储蓄倾向下降 15.在下列情况中,投资乘数值最大的是(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8 B。边际消费倾向
5、为0。7 C.边际消费倾向为0.9 D。边际消费倾向为0.6 16.市场利息率提高,( )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B。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C。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17。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D.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18。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上的一点( ) A。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 B。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 C。向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D。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 19.按照哈德多马模型,当实际的资本一产出比小于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时,厂商的反应
6、是( ) A.增加投资 B。减少投资 C。保持原有投资水平 D.减少用工数量20。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A.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为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 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 A.商品价格的变化 B.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C.生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D。生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 E.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补贴 22。如
7、果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可以变动,那么,该要素合理投入量应处于( ) A.生产要素投入的第二区域 B。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增的阶段 C。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递减并且大于0的阶段 D.平均产量递增,而边际产量递减的阶段 E.平均产量递减,而边际产量递增的阶段 23.下列各项中会引起厂商劳动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工资率 B.企业产品的价格 C.其他投入品的价格 D.生产技术 E.劳动供给的变动 24.根据ISLM模型( )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8、 E。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25.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是( ) A.降低法定准备率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 D.降低再贴现率 E。提高再贴现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消费者均衡 27。成本不变行业 2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 29.消费函数 四、计算题(本大题8分) 30。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250,价格总水平P=1。 (1)写出IS
9、和LM曲线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32。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3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4。试述外部性(外部经济影响)对效率的影响及矫正外部性的政策。 35.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B 3。A 4。B 5。C 6。A
10、 7。D 8。C 9.C 10。B 11.A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D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CDE 22.AC 23。BCD 24。BC 25.ABD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的组合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联系和比例关系。 27.是指随着行业中厂商数量(或者行业中总产量)的增加,厂商的成本不发生变动的行业。 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28.又称货币GDP,是指一个国家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商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名义
11、GDP的高低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利用名义GDP可能会高估或者低估实际的生产率. 29.在两部门经济中,表示居民消费与收入总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函数形式为:C=C(Y),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但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 四、计算题(8分) 30.(1)IS曲线:300-100r=200+0。2Y LM曲线:0。4Y50r=250 (2)求解:300100r=200+0。2Y 0.4Y50r=250 得到:Y=1000 r=3 (3)C=100,则ISLM方程为 100+300100r=-200+0。2Y 0。4Y-50r=250 解得:Y=1100,因此,国民收入增加100。
12、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1.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下面的三种情况可以作为需求规律的特例。 第一,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数量不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极其敏感,以至于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0,而价格降低时需求量趋于无穷大。此
13、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三,消费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比如名贵字画、吉芬物品等。 32.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最大产量的关系,即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表:33。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
14、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4.外在性,又称为外部经济影响,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外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在于它使得私人提供的数量与社会需要的数量出现差异。 这可以由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及其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加以说明。 如果一项活动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那么该项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施加正成本,从而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反之,在存在正的外部影响的条件下,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 (或:如果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负的外部影响;如果私
15、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则该经济单位施加了正的外部影响.) 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大于社会的最优产量;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正的外部影响,私人厂商的最优产量小于社会的最优产量. 矫正外部性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外部经济影响在内化,为决策者提供衡量其决策的外部影响的动机.这些政策主要有: (1)税收和补贴,即向施加负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向外部经济影响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收益的补贴。 (2)企业合并,即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 (3)明确产权和谈判.依照科斯定理,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
16、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就可以通过市场谈判加以解决. 35.根据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已有的收入、消费倾向、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预期收益和资本品价格是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量的因素. 在社会经济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已有的收入、货币供给数量以及资本的供给价格可以视为常量,因而国民收入则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的预期。 对于发生在30年代的大萧条,凯恩斯理论给出的理由如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决定了消费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即在萧条时期投资者对未来收益预期偏低决定了投资不足. (3)流动偏好。当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阱时,经济中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无论货币供给多少,利息率居高不下,从而也导致投资不足。 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不足,最终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使得经济出现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