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七章--满堂脚手架.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036756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满堂脚手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七章--满堂脚手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七章--满堂脚手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七章--满堂脚手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七章--满堂脚手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满堂脚手架1。 表B.7。1 施工方案 架体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进行设计计算。设置要求:1、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建质(2009)87第五条) 2、根据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规范规定,满堂脚手架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范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计算应符合(JGJ1302011第5条)。3、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施工层不得超过1层(JGJ13020

2、11第6。8.2条)。4、门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JGJ1282010)6.10.2条。 专项施工方案审核、审批。设置要求:1、施工单位应在危险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建质【2009】87号)第五条2、满堂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 87号)及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粤建质(2011) 13号)文件规定,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

3、审核通过的,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法人公章后报监理企业,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加盖执业资格注册章。(建质【2009】87号)第八条3、相关技术用表可参照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11版)GDAQ21101、GDAQ21102、GDAQ21103、GDAQ4314、GDAQ2314-1。2。 表B.7.2 架体基础 架体基础应平整、夯实,并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架体底部应按要求设置垫板,且垫板的规格应符合规范和方案要求. 架体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 架体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 架体基础应按规范要求采取排水措施。 设置要求: 1、满堂脚手架应清除搭设场

4、地杂物,按规范和方案要求平整、夯实搭设场地。参考图例B。7.21。 2、脚手架地基与基础应根据脚手架所受荷载、地基承载力、搭设高度、搭设场地情况,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规定。 3、压实填土地基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规定; 灰土地基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相关规定. 4、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平50mm100mm。(JGJ1302011第7。2.3条,JGJ128-2010第6。8.3条)参考图例B。7。2-1。 5、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

5、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JGJ1282010第6。3。3条)参考图例B.7.2-2。 6、当脚手架搭设在永久性建筑结构混凝土基面时,立杆下底座或垫板可根据情况不设置.(JGJ130-2011条文说明第6。3.1条)参考图例B。7。2-3。 7、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 8、底座: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焊接底座应采用Q235A钢,焊条应采用E43型,底板的底边厚8mm,边长150150mm.(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21-1第2条)参考图例B.7。25。 2)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垫板均应

6、准确的放在定位线上; 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JGJ130-2011第7.3.3条)参考图例B.7。21、B。7.22。 9、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JGJ1302011第6。3。2条)参考图例B。7.2-1、2、3、4。 10、脚手架扫地杆设置应根据所选用架料,按相应规范要求设置。 11、架体基础应按规范和方案要求采取排水措施.参考图例B.7。2-1。 3。 表B.7.3 架体稳定 架体应按

7、规范和方案要求设置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斜杆。 设置要求: 1、架体四周与中间应按规范和方案要求设置竖向剪刀撑或专用斜杆,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剪刀撑宽度应为6m8m.(JGJ1302011第6.8。4条) 2、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JGJ130-2011第6.8.5

8、条) 架体高宽比超过规范要求时应采取与结构拉结或其它可靠的稳定措施。 设置要求: 1、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4m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JGJ1302011第6.8.6条) 2、门式钢管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4(JGJ128-2010)6。10.2条;对高宽比大于2时的满堂脚手架,宜设置缆风绳或连墙件等有效措施防止架体顷覆,缆风绳或连墙件设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在架体端部及外侧周边水平间距不宜超过10m设置,宜与竖向剪刀撑位置对应设置; 2)竖

9、向间距不宜超过4步设置.(JGJ128-2010第6.10.8条) 4。 表B。7.4 杆件锁件 架体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表B。7.4 常用敞开式满堂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 序号步距(m)立杆间距(m)支架高宽比不大于下列施工荷载时最大允许高度(m)2(kN/m2)3(kN/m2)11.71.81。21.2217921。01。02302430。90.92363641.51。31。3218951.21。22231661。01。02363170.90.92363681。21。31.32201391.21。222419101。01.023632110。90.923636120.

10、91.01。023633130.90。923636注:1、最少跨数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c 表 c1的规定;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取 0。35 kN/;3、地面粗糙度为 B 类,基本风压o=0.35kN/m2;4、立杆间距不小于 1。2m1。2m,施工荷载标准值不小于 3kN/m2 时,立杆上应增设防滑扣件,防滑扣件应安装牢固,且顶紧立杆与水平杆连接的扣件。设置要求: 常开式扣件钢管满堂脚手架架体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应符合表6.8。1(JGJ1302011)要求,并应根据搭设形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杆件接长应符合规范要求。 设置要求: 1、单排、双排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

11、用对接扣件连接;(JGJ1302011第6.3.5条) 2、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立杆的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步距的1/3; 2)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件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JGJ130-2011)6。3.6条。 3、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

12、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JGJ1302011)6.2。1条第2款;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 架体搭设应牢固,杆件节点紧固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设置要求: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应与钢管外径相同; 2)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JGJ1302011)7。3.11条。 5。 表B.7。5 脚手板 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铺稳

13、铺牢. 脚手板规格或材质应符合方案和规范要求。设置要求:参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表B。3.5相关内容。 采用挂扣式脚手板时挂钩应挂在水平杆上,挂钩应处于锁住状态。设置要求:参照门式钢管脚手架表B。4。5相关内容.6。 表B。7。6 交底与验收 满堂脚手架在搭设前,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应当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交底签字手续。 架体分段搭设、分段使用时,应进行分段验收。 搭设完毕应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满堂脚手架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和规范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应有量化内容并经责任人签字确认。设置要求:1、脚手架及其地

14、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68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停用超过一个月。(JGJ1302011第8。2.1条)2、相关技术用表可参照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11版)-GDAQ209020101GDAQ209020104.7. 表B。7.7 架体防护 作业层防护栏杆设置应符合方案和规范要求. 作业层外侧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挡脚板。 作业层脚手板下应采用安全平网兜底或作业层以下每隔10m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设置要求: 1、作业层防护栏杆设置应符合规范和方案要求。 2、作

15、业层外侧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80mm挡脚板. 3、作业层脚手板下应采用安全平网兜底或作业层以下每隔10m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4、架体外侧防护。 8. 表B。7.8 构配件材质 钢管、构配件的规格、型号、材质或产品质量应符合方案和规范要求. 杆件不得弯曲、变形、严重锈蚀。设置要求:参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表B。3。10相关内容。9. 表B.7。9 荷载 架体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荷载堆放应均匀.设置要求: 1、满堂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3。0KN/m2;装修脚手架2。0KN/m2;轻型钢结构及空间网络结构脚手架2.0KN/m2;普通

16、钢结构脚手架3.0KN/m2;(JGJ1302011第4。2。2条)门式钢管满堂脚手架:结构施工不应小于3。0KN/m2;装修施工不应小于2。0KN/m2;(JGJ1282010第4.2.2条)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结构施工3。0KN/m2;装修施工2。0KN/m2;(JGJ231-2010第4.2.6条)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结构施工3.0KN/m2;装修施工2。0KN/m2。(JGJ16620084.2.4条)2、操作层荷载堆放应均匀,不得集中堆放。10。 表B.7.10 通道 满堂脚手架应设置人员上下专用通道. 通道设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设置要求: 1、人行并兼作材料运输的斜道的型式

17、宜按下列要求确定: 高度不大于 6m 的脚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 高度大于 6m 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JGJ130-2011第6.7。1条) 2、斜道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斜道应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 运料斜道宽度不应小于 1。5m,坡度不应大于 1:6;人行斜道宽度不应小 于 1m,坡度不应大于 1:3; 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 1.2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 180mm; 运料斜道两端、平台外围和端部均应按(JGJ1302011)第 6。4.1 条6。4.6 条的规定设置连墙件;每两步应加设水平斜杆;应按JGJ130-2011第 6。6。2 条6.6。5 条的规定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JGJ1302011第6。7。2条) 3、斜道脚手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 500mm; 脚手板顺铺时,接头应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应采用三角木填顺; 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 250 mm300mm 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应为 20 mm 30mm。(JGJ130-2011第6.7。3条)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