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B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工程事业部管理手册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预案QB/cseec 2014版 本:A修改码:0201406-01发布 201406-01实施2014年06月 上海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预案编号:QB/cseec-2014版本:A批准: 刘 斌目 次1. 目的12.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3。 规范性引用文件14。 术语和定义15. 事故风险分析26。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6.1 应急组织机构26。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37. 管理的内容与要求57。1 信息报告57。2 响应程序57.3 处置措施57.4 附件68. 附录7附录A 现场突发事件报告
2、8附录B 相关应急部门、机构及人员的联系方式9版 本:A 日期:2014-06-01修改码:0 QB/cseec-2014 页次:8 / 91. 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急性传染病事件,确保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全体员工及相关工程人员的身体健康,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控工作,特制定本预案。2.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预案旨在指导公司各工程项目当现场发生急性传染病事件时进行应对和处置,指导各项目部对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制.各项目部应结合工程特点及建设单位的管理要求,制定和完善适用于工程项目所在地的专项现场处置方案。项
3、目各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专项应急方案,经其企业审批后报工程项目部备案.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应适用于本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主席令2013第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2007第69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第令2003376号)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06 年颁布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国家电监会电监安全200922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
4、务院2011599号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电监安全201239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QB/cseec2012_2013应急预案体系汇编 综合及专项预案(公司2014版)4。 术语和定义 急性传染病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鼠疫以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新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等。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
5、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应急预案是指: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亊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
6、和注意事项等内容.5。 事故风险分析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把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以甲类最为严重,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主要包括属于甲类的霍乱和鼠疫,以及按甲类管理的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霍乱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应管理好水源、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防止传染性病流行。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因感染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较强,危害较大。鉴于本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具有相关人员流动性大、人员密集、现场办公与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简陋等特点,按照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管理规定的规定进行风险评价分
7、析,认为现场生产与生活区域存在或潜在急性传染病事件的风险因素.6.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6.1 应急组织机构6。1。1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具体详见公司应急预案体系汇编 综合及专项预案(2014版)文件。6。1。2 工程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各工程项目部成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管理和协调机构。各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应按规定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机构,完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职责,并编制专项应急方案。6。1。2.1 应急指挥中心 总指挥:项目经理 成 员: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各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6。1。2.2 应急管理与协调办公室主 任:项目副经理 副主任:HS
8、E部经理、各施工单位项目副经理及项目总工程师成 员:项目部各专业部门经理、项目部各专业部门专职人员及各施工单位项目部HSE部经理6。1.2。3 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组长由项目部施工部经理和各施工单位生产经理担任6。1.2.4 警戒保卫工作小组组长由项目部和各施工单位安全保卫经理担任6.1。2。5 物资供应小组 组长由项目部和各施工单位采购经理担任6。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6.2。1 工程事业部(1)负责编制工程专项现场应急预案等管理标准,经批淮后予以发布并督促执行。(2)当接到项目事故或事件报告后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6.2。2 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1)在工程开工前,负
9、责建立项目现场突发事件应急领导机构,明确项目部及各施工单位的责任。(2)组织、督促并审核各施工单位编写或修订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据此汇总并形成项目部统一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包括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和其它处置方案等),经项目部审核后报建设单位备案。(3)应按照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规定,将急性传染病等涉及社会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纳入到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与地方医疗救护中心、医院、卫生防疫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等机构取得联系,拟定医疗救治单位,签订相关协议,建立联系方式,确定救治行车路线,并在建设单位和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指导下开展预
10、防和处置工作.(4)在工程开工前,提出预防药品和器材计划。在应急启动后,批准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采购。(5)监督、指导各施工单位开展应急演练。(6)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应当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公司报告,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7)根据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负责发布急性传染病专项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令,或者下达预警和解除预警指令。(8)根据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通报和确定的急性传染病的类型与等级,配合开展应急救治和现场疫情控制相关措施的实施工作。6。2.3 项目部应急管理与协调办公
11、室 (1)具体负责组织急性传染病专项应急方案的编制、修订、发布,布置和/或组织现场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工作。 (2)了解、掌握现场范围内急性传染病事件的基本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并根据指令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当正式启动应急预案后,负责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取得联系,必要时聘请专家,按其救治和疫情控制措施,组织项目部和施工单位开展现场应急救援、现场隔离等处置工作。(4)当疫情后期处置完毕,接到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知可解除预警后,负责现场施工秩序恢复、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方案的评价等后期工作;负责对应急救援进行总结。6。2.4 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负责、协调现场
12、各项应急救援工作。6.2。5 警戒保卫工作小组 (1)负责组织急性传染病事件现场周围的警戒; (2)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对安全区域内的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车辆顺利通行。6。2.6 物资供应小组 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负责提供现场各项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各项应急救援物资到位。7. 管理的内容与要求7。1 信息报告(1)当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事发单位应急指挥机构,同时报告当地医疗防疫机构。(2)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事发地点、患病人数、患病情况、事件简短经过、现场已采取的应急措施、有无传染病的播散等内容(报告格式详见附录A)。(3)信息报告人和接报人员应
13、做好相关交接记录。(4)当应急管理与协调办公室收到传染病事件应急信息后,应立即通知应急指挥中心有关分管领导,同时向建设单位报告。(5)现场应急指挥部或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遇紧急或重大事件时,可直接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副总指挥或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机构报告。 7.2 响应程序 (1)当现场发生不明原因的疾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事发单位应急指挥机构并拨打医疗救护电话120。救护求助内容包括:发病经过、发生地点、所在单位、发病时间、发病人数、发病基本情况、可疑食物、进食范围及发病趋势、已采取的措施和待解决的问题等。 (2)拨打120电话后,指挥部要安排1-2名人员到大门外路口引导救援车辆。 (3)
14、在确诊或疑似传染病事件2小时之内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急性传染性疾病事件情况。同时,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应在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和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急性传染性疾病事件情况采取如下必要的紧急措施: 1)积极组织开展人员救助、人群疏散或隔离、资源调配等前期应急工作。 2)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对密切接触人员同时实施隔离观察措施。7。3 处置措施7。3.1 应急处置原则 (1)防止急性传染病的扩散应坚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好易感人群”三大原则。(2)现场应急处置应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7。3.2
15、应急处置措施 启动急性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应针对急性传染病事件的风险、危害程度、传染范围等,酌情采取下列措施:7。3.2。1 综合处置措施(1)立即拔打120,与当地医疗机构取得联系,由专业医务人员护送患者到当地医院就诊。(2)当确诊为急性传染后,应同时做好:曾与病人密切接触人员的消毒防护、隔离观察工作;对现场实行封锁;待专业人员到来时进行专业消毒处理;保证救治车辆的正常通行,维护正常救护秩序.7。3。2。2 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处置措施(1)现场应急处置人员应及时在急性传染病事件发生地外围设置第二层临时警戒线,封锁有关区域、道路。(2)检查清理现场危害区域非应急救援
16、人员.(3)加强患者粪便、污物的消毒清理。(4)加强现场饮用水的管理,加强对外出人员的管理,实行必要的封闭式管理。(5)对周边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必要时预防性服药,对现场人员身体健康进行监测等措施。7。4 附件7。4。1 相关应急部门、机构及人员的联系方式(详见附录B)7.4。2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现场急救物资一般包括以下,具体应在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下配置: 防护面罩、一次性口罩、雨鞋、隔离衣、喷雾器、84消毒液、优氯净、急救药箱一个(内配温度计、纱布、酒精、药棉、碘酒、5%葡萄糖、生理盐水、双氧水、灭菌创口贴、PE透气胶带、医用止血带、鼻氧管、直尖手术剪
17、刀、镊子、灭菌检查手套)、便携式氧气瓶、氧气袋、笔式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夹板、记录本等急救物品,以及担架一副、手持折叠式扩音器一把、无线对讲机两对、救援车辆一辆等。7。4。3 关键路线、标识和图纸 (1)急性传染病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在医疗和防疫机构确认现场发生急性传染病事件或事故后,项目部或事发施工单位应配合医疗和防疫机构共同确定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图。(2)重要防护目标、危险源一览表、分布图 应在现场急性传染病事件发生地醒目区域设置重要防护目标、危险源一览表及分布图。(3)应急指挥部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应急预案正式启动后,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应及时告知各相关方应急指挥部位置,以及
18、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4)警戒范围、重要地点等标识 应急预案正式启动后,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应在地方防疫机构与卫生行政机构的指导下及时拟定警戒范围、隔离区域并实施警戒和隔离。(5)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应急预案正式启动后,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应适时绘制和更新救援力量的分布图。8。 附录附录A: 现场突发事件报告附录B: 相关应急部门、机构及人员的联系方式附录A 现场 突发事件报告事件报告单位 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件发生地环境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人基本症状事件简述及已采取的处置措施: 填报签发负责人(签名): (盖章)日期: 报告单位联络人: 联系电话: 座机号 手机号部门、机构名称主要联系及联系方式姓名办公电话手机号地方政府机构名称医疗救护中心医院卫生防疫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建设单位应急指挥组长应急管理与协调办公室主任警戒保卫工作组长物资供应组长本公司项目部应急指挥组长应急管理与协调办公室主任警戒保卫工作组长物资供应组长施工单位项目部(1)应急指挥组长应急管理与协调办公室主任警戒保卫工作组长物资供应组长施工单位项目部(2)应急指挥组长应急管理与协调办公室主任警戒保卫工作组长物资供应组长施工单位项目部(3)应急指挥组长应急管理与协调办公室主任警戒保卫工作组长物资供应组长附录B 相关应急部门、机构及人员的联系方式 当上述人员或联系电话发生变更,项目部应及时调整并予以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