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管理学习题库
第一章 组织与管理
一、判断题
1、管理总是离不开某个集体或是组织,离开组织谈管理将无从谈起。( √)
2、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表示的.( √ )
3、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 √ )
4、每一个组织都拥有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 )
5、组织是一种由人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 )
6、“中国人民大学"属于非正式组织。( × )
7、“红十字会”属于盈利性组织.( × )
8、“红十字会”属于非营利性组织。( √ )
9、判断管理者是否为“基层管理者”,关键要看其下属中是否有“管理者".( √ )
10、基层管理者的下属中,全是操作者,而不可能有管理者。( √ )
11、部门经理一定是“高层管理者”。( × )
12、法约尔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十种。( )
13、管理者在驾驭混乱的局面时所扮演的角色是“领导者角色”.( × )
14、“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这指的是管理者的“监听者”角色。( √ )
15、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技能.( × )
16、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技能.( √ )
17、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概念技能。( √ )
18、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高超的概念技能。( × )
二、单选题
1、“由人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这句话阐述的是以下哪个概念?( C )
A、控制;B、计划;C、组织;D、管理。
2、“学生社团”属于哪种组织类型?( B )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A、B都对;D、A、B都不对。
3、“中国人民大学”属于哪种组织类型?( A )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A、B都对;D、A、B都不对.
4、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利润的某企业,属于:( A )
A、营利性组织;B、非营利性组织;C、互利组织;D、都不是。
5、由志愿者或者相关成员组成的,以帮助成员提高利益的组织,如商业协会、社区合作社等,属于:( C )
A、营利性组织;B、非营利性组织;C、互利组织;D、都不是。
6、“在一个组织中,根据环境的变化,合理分配组织中的各种资源,协调组织内部各项活动,与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实现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既定目标的人。”这是对以下哪个概念的阐述:( C )
A、组织;B、领导;C、管理者;D、管理。
7、“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说的是以下哪个概念:( D )
A、组织;B、领导;C、管理者;D、管理.
8、组织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就必须有人清晰地定义这些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提前对我们所要进行的组织活动进行必要的打算、谋划和安排.这是指管理的哪个职能:( A )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9、管理者告知别人未来活动的方向,并通过沟通、激励等手段同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去完成组织目标。这是指管理的哪个职能:( C )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10、管理者要承担“设立评价标准、衡量工作绩效、矫正偏差”等工作.这是指管理的哪个职能:( D )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11、“寻求和获取各种内部和外部信息,以便透彻地理解组织与环境”,这指的是管理者哪个角色。( B )
A、领导者;B、监听者;C、传播者;D、发言人。
12、“将从组织内、外部或上、下级那里获取的信息传递给组织内、外的其他成员”,这指的是管理者哪个角色。( C )
A、领导者;B、监听者;C、传播者;D、发言人。
14、“负责激励下属,人员配备、培训以及有关的职责”,这是指管理者的哪个角色。( A )
A、领导者;B、企业家;C、谈判者;D、资源分配者。
15、“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制定和批准所有有关的组织决策,调度、授权、开展预算活动,安排下级工作”,这是指管理者的哪个角色。( D )
A、领导者;B、企业家;C、谈判者;D、资源分配者。
16、“管理者代表组织与工会进行集体合同谈判”,这是指管理者的哪个角色。( C )
A、领导者;B、企业家;C、谈判者;D、资源分配者.
17、“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指的是以下哪种技能:( A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18、“管理者应该有高超的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指的是以下哪种技能:( B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19、“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指的是以下哪种技能:( C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20、基层管理者和其他层次管理者相比,应该具备更加高超的:( A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21、高层管理者和其他层次管理者相比,应该具备更加高超的:( C )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领导技能.
三、多选题
1、根据组织形成的目的不同,可以将组织划分为:( ABC )
A、营利性组织;B、非营利性组织;C、互利组织;D、正式组织;E、非正式组织.
2、以下哪些特点属于“传统组织"的特点:( ABCD )
A、稳定的;B、永久性职位;C、命令导向;D、等级森严;E、顾客导向。
3、以下哪些特点属于“新型组织”的特点:( CDE )
A、稳定的;B、永久性职位;C、动态的;D、参与导向;E、顾客导向。
4、按照管理者所处的组织层次,将管理者划分为:( ABC )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综合管理者;E、专业管理者。
5、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角色。分别是:( ABC )
A、人际关系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D、谈判者;E、领导者。
6、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十种角色.其中的人际关系角色分别是:( ABC )
A、挂名首脑;B、领导者;C、联络者;D、监听者;E、传播者。
7、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十种角色.其中的信息角色分别是:( CDE )
A、挂名首脑;B、领导者;C、发言人;D、监听者;E、传播者。
8、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的角色有三大类十种角色。其中的决策角色分别是:( BCDE )
A、挂名首脑;B、企业家;C、混乱驾驭者;D、资源分配者;E、谈判者。
9、罗伯特·卡茨发现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分别是:( ACE )
A、技术技能;B、谈判技能;C、人际技能;D、领导技能;E、概念技能。
10、以下哪些技能属于技术技能?( ACD )
A、工人操作机床;B、董事长制定企业战略;C、司机会开车;D、教师会制作PPT;E、部门经理懂得处理好上下级关系。
四、简答题
1、“组织”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组织”这个概念?
答:组织--—是一种由(人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要立即组织的概念,必须认识组织的特征:
1)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表示的;
2)每一个组织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
3)每一个组织都拥有一种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2、“管理”的概念是什么?如何理解“管理”这个概念?
答:管理-—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对“管理”的理解:
1)管理效果好坏与特定环境有密切关系;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所有的管理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管理需要动用组织的各种资源;
5)管理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6)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3、管理的四大职能有哪些?简述四大职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答:管理的四大职能是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必须研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组织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制定通向目标的计划,同时组织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以及通过组织结构明确组织起来的各种资源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同时需要管理者通过领导职能告诉所有员工未来的活动方向,即便如此依然有人会偏离目标,需要管理者动用控制职能去发现偏差,矫正偏差,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4、管理者必备的技能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不同层次管理者与不同技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答:管理者必备的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
概念技能--指管理者观察、理解和处理各种全局性的复杂关系的抽象能力。
不同层次管理者与不同技能之间的关系如下:
五、论述题
1、管理的四大职能有哪些?论述四大职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答题要点:管理的四大职能是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必须研究环境的基础上确定组织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需要制定通向目标的计划,同时组织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以及通过组织结构明确组织起来的各种资源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同时需要管理者通过领导职能告诉所有员工未来的活动方向,即便如此依然有人会偏离目标,需要管理者动用控制职能去发现偏差,矫正偏差,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2、论述管理者层次与管理技能之间的关系。
答题要点:
管理层次有:高层、中层、基层
管理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结合图形说明层次与技能之间的关系。
要求要有举例.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判断题
1、自从出现了有组织的人类活动,就有了管理活动.( √)
2、管理理论是对管理思想的提炼与概括,是较成熟、系统化程度较高的管理思想。( √ )
3、适度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 √ )
4、梅奥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 )
5、法约尔主要的贡献是对“权力”的来源做了研究。( × )
6、梅奥是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 )
7、梅奥认为,人是“社会人”.( √ )
8、梅奥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 。( √ )
9、梅奥认为,组织中不存在非正式组织.( × )
10、西蒙认为,决策应该追求“最优原则”。(× )
11、决策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追求“最优原则”。( × )
12、组织是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 )
13、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之上.( √ )
14、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 √ )
15、在一般情况下管理观念和技术是自变量,环境是因变量。( × )
16、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理论。( √ )
二、单选题
1、以下选项中哪个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B )
A、亚当•斯密;B、泰勒;C、梅奥;D、欧文。
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以下哪位?( B )
A、亚当•斯密;B、泰勒;C、梅奥;D、欧文。
3、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是以下哪位?( D )
A、亚当•斯密;B、泰勒;C、梅奥;D、法约尔.
4、管理者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根据韦伯的思想这属于哪种权力来源?( C )
A、合理——合法的权力;B、传统的权力;C、超凡的权力;D、都不是.
5、根据韦伯的观点,职位赋予管理者影响别人的权力,属于哪种权力来源?( A )
A、合理——合法的权力;B、传统的权力;C、超凡的权力;D、都不是。
6、以下哪个不是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内涵。( B )
A、人是社会人;B、要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员工;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D、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7、行为管理理论致命的不足是:( A )
A、无组织的人;B、无人的组织;C、封闭的系统;D、以上都不是。
8、以下哪个不属于“现代管理理论"的范畴?( B )
A、数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系统理论;D、决策理论。
9、“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
”属于以下哪个理论的理论内涵?( A )
A、数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系统理论;D、决策理论。
10、以下哪个不是权变理论的理论内涵?( D )
A、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A、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C、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D、组织是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11、人际关系理论将人看作是:( B )
A、经纪人;B、社会人;C、复杂人;D、自我实现人。
12、人际关系理论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关键取决于:( B )
A、物质条件;B、工人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C、外界环境;D、组织制度。
三、多选题
1、以下哪些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ABD )
A、泰勒;B、法约尔;C、梅奥;D、韦伯;E、欧文。
2、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要素包括:( ABCDE )
A、计划;B、组织;C、指挥;D、协调;E、控制.
3、法约尔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除了技术、安全外,还有哪些?( ABCD )
A、财务;B、会计;C、管理;D、商业;E、控制.
4、韦伯认为,组织中的权力有哪些形式?( ACD )
A、合理——合法的权力;B、控制权;C、传统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E、决策权。
5、古典管理思想突出的不足之处有:( BC )
A、无组织的人;B、无人的组织;C、封闭的系统;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6、以下哪些是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内涵.( ACD )
A、人是社会人;B、要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员工;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D、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E、例外原则。
7、以下哪些属于“现代管理理论”的范畴?( ACDE )
A、数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系统理论;D、决策理论;E、权变理论。
8、以下哪些是“数理理论"的理论内涵?( ABCD )
A、强调决策的重要性;B、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力求减少决策的个人艺术成分;C、强调用数字说话;D、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E、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9、西蒙的决策理论的理论内涵包括:( CDE )
A、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B、决策应该用数字说话;C、决策很重要;D、决策者很重要;E、决策应该追求“满意原则”。
10、根据系统理论的观点,所谓系统包括以下基本方面:( ABCD )
A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B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
C向环境提供其转换处理后的产品或劳务;
D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做出反馈;
E、对环境进行评价.
11、以下哪些是系统理论的理论内涵?( ABC )
A、组织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造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
B、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C、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上;
D、决策应该追求满意原则;
E、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四、简答题
1、简答“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
2、简答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答: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使工作定额与标准化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即合理用人
(3)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即明确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和责任。
(5)“例外原则”
3、请评价“古典管理思想”的贡献和不足。
答:地位:
1)提出了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2)认为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存在于社会之中,通过科学方法能够发现这些原则
3)主张他们所提出的原则和职能是管理工作的基础
4)奠定了管理学发展的基础,当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从根本上说是来源于古典管理理论。
缺点:
1)无人的组织
2)封闭的系统
4、简答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理论内涵。
答:人际关系理论 的主要观点:
1)人是“社会人”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 ,所以领导者应该注重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激发“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5、简答系统理论的理论内涵.
答: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组织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造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
2)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3)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上。
所谓系统包括四个基本方面:
1)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2)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
3)向环境提供其转换处理后的产品或劳务;
4)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做出反馈。
6、简答权变理论的理论内涵.
答:1)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变量,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而管理变量则指管理者在管理中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
(2)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必须采用与这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
(3)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五、论述题
1、论述决策为什么要追求“满意原则”?
答题要点:最佳原则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绝对理智、环境稳定。但现实中这三个假设都不存在。或者最佳决策的条件:绝对智慧、完全信息、绝对利用能力、环境稳定。同样,这四个条件都不能保证完全具备。
所以决策者职能做相对满意的决策。
2、论述企业管理过程中如何运用权变思想。
答题要点:
权变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1)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变量,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而管理变量则指管理者在管理中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
(2)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必须采用与这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
(3)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权变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略
3、论述系统思想与管理效率的促进作用。
答题要点:
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组织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造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
2)组织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3)管理必须建立在系统的基础上。
所谓系统包括四个基本方面:
1)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这个系统所需要的资源;
2)通过技术和管理等过程促进输入物的转化;
3)向环境提供其转换处理后的产品或劳务;
4)环境对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做出反馈.
如何通过系统的思考提高管理效率.略
第三章 管理环境概述
一、判断题
1、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一个组织都是环境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分系统。( √)
2、社会文化因素属于组织的任务环境。( × )
3、外部环境不影响组织文化。( × )
4、组织文化具有高度的环境适应性。( √ )
5、组织文化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 )
6、组织文化并不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 )
7、通过组织文化可以区别两个不同的组织.( √ )
8、之所以要研究组织环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环境的不确定性。( √ )
二、单选题
1、国际环境属于以下哪类环境因素?( A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组织内部环境;D、都不是。
2、顾客属于以下哪类环境因素?( B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组织内部环境;D、都不是。
3、组织文化属于以下哪类环境因素?( C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组织内部环境;D、都不是。
4、以下除了哪个外,都属于组织的任务环境?( B )
A、顾客;B、国际局势;C、供应商;D、竞争对手。
5、组织核心价值观属于组织的哪种环境因素之一?( C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内部环境;D、硬件环境。
6、企业的标志色属于组织文化的哪个层次?( A )
A、显现层——物质层;B、表层——行为层;C、核心层;D、都不是。
7、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属于组织文化的哪个层次?( B )
A、显现层-—物质层;B、表层--行为层;C、核心层;D、都不是。
8、企业的价值观属于组织文化的哪个层次?( C )
A、显现层-—物质层;B、表层——行为层;C、核心层;D、都不是。
9、以下哪个不是组织文化的功能。( D )
A、组织文化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B、组织文化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C、组织文化可以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
D、组织文化可能扰乱正常的组织管理。
10、斯蒂芬·罗宾斯认为,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首先应该确定:( A )
A、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B、利害关系是什么;C、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有多关键;D、通过什么方式来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
三、多选题
1、管理环境包括哪三个层次?( ABC )
A、一般环境;B、任务环境;C、组织内部环境;D、硬件环境;E、软件环境。
2、以下哪些属于组织的一般环境?( ABCDE )
A、国际因素;B、技术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经济因素;E、法律—-政治因素。
3、以下哪些不属于组织的任务环境?( CDE )
A、顾客;B、供应商;C、国际局势;D、社会文化;E、自然环境。
4、以下哪些属于组织的任务环境?( ABCDE )
A、顾客;B、供应商;C、现有竞争者;D、潜在进入者;E、替代品生产商。
5、按照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思想,组织文化分为哪三个层次?( ACE )
A、显现层--物质层;B、内层;C、核心层;D、外层;E、表层——行为层。
6、汤姆森认为,影响管理环境不确定性的因素有:( CD )
A、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B、环境因素不确定性;C、环境因素数量多少;D、环境因素的变化程度;E、环境因素的相似程度。
7、组织在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ABCD )
A、谁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B、利害关系是什么;C、利益相关者对组织有多关键;D、通过什么方式来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E、控制环境的变化程度。
四、简答题
1、按照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思想,组织文化分为哪三个层次,并举例说明没一个层次的内涵。
答:结合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CI)系统的思想,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1)显现层——物质层(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fication, VI):可见的人造物品,能看到、听到和注意到的全部东西,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什么?
2)表层——行为层(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fication ,BI):各种行为规范及行为活动的总和。是核心层的意识形态在组织层面的流露,是物质层和核心层的中介。-—怎么做?
3)核心层(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fication ,MI):一个组织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信仰,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了解组织成员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和归因来感知它们的存在。它们下意识地引导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决策。--怎么想?
2、简答管理的环境因素都包含哪些?
答:管理环境包括三个层次:一般环境、任务环境、组织内部环境,前两个属于组织环境。
一般环境(General Environment)是环境的外层,它广泛分布,对组织产生间接(?)影响。包括:国际因素、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法律—政治因素。
任务环境(Task Environment)也称特殊环境(Specific Environment),与组织更接近,它包括与组织进行日常交流、直接影响组织的基本经营和绩效水平的所有方面。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商、监管者、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组织内部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它包括位于组织边界以内的所有环境要素,由硬件、软件、人员组成.软件中的组织文化最为重要.包括:技术、组织结构、物质设施、组织文化、人员、制度等。
3、根据斯蒂芬•罗宾斯的观点,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些?
答: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组织文化的功能有:
(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
(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
(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的利益。
(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5)它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4、汤姆森是如何分析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的?
答:汤姆森认为,影响不确定性的是“影响组织的因素数量"和“那些因素的变化的程度".即用“环境的变化程度”和“环境的复杂程度”来分析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
状态1:相对稳定和简单的环境。管理者对内部可采用强有力的组织结构形式.-—日用品生产企业
状态2:动荡而简单的环境。组织一般都采用调整内部组织管理的方法来适应变化中的环境.—-能源企业
状态3:相对稳定但极为复杂的环境.组织为了适应复杂的环境都采用非权力集中的形式,以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来组织各自的活动。—-汽车制造企业
状态4:动荡而复杂的环境.管理者必须更强调组织内部各方面及时有效的相互联系,并采用权力分散下放和各自相对独立决策的经营方式.-—电器、高新技术、时装企业
5、组织的任务环境(利益相关者)包括哪些?如何分析?
答:组织常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商;监管者;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分为四步:
1)确定谁是组织 的利益相关者。
2)由管理者确定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能存在的特殊利益或厉害关系是什么——产品质量?财务?安全?环保?等。
3)管理者要确定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对于组织决策和行动来说有多关键。
4)决定通过什么具体的方式管理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
五、论述题
1、组织的任务环境有哪些?论述组织的任务环境如何影响目标的实现.
答题要点:
任务环境分析也叫利益相关者管理。
组织常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生产商;监管者;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
组织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原因:
1)可以带来企业的组织成果,如环境变化可预测性的改变、更成功的创新、利益相关者信任度的提高和更强的组织柔性,从而减少变化的冲击。
2)可以帮助企业做“正确的事”,因为组织要依赖这些利益相关者引入资源、输出产品和服务.
结合实践分析。略
2、论述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有什么影响?
答题要点: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 Culture)是指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信念、共识及规范的组合体系。
结合企业形象识别(Corporation Identification,CI)系统的思想,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1)显现层-—物质层(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fication, VI):可见的人造物品,能看到、听到和注意到的全部东西,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什么?
2)表层——行为层(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fication ,BI):各种行为规范及行为活动的总和。是核心层的意识形态在组织层面的流露,是物质层和核心层的中介。——怎么做?
3)核心层(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fication ,MI):一个组织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信仰,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了解组织成员对自己的行为的解释和归因来感知它们的存在。它们下意识地引导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决策。——怎么想?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组织文化的功能有:
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使不同的组织相互区别开来。
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
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的利益.
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5)它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结合实践分析.略
第四章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一、判断题
1、伦理(ethics)是指判定行为是非、对错的原则和行为规范。( √)
2、贿赂是指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别人。( √ )
3、胁迫是指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或某个公司。( × )
4、偷窃是指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
5、欺骗是指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或某个公司。( × )
6、拒绝外国人员进入本公司工作不属于歧视。( × )
7、不道德行为的受害人越多,道德问题越严重。( √ )
8、受害者密集程度越低,道德问题越严重.( × )
9、潜在受害者与不道德行为的距离越远,道德问题越严重.( × )
10、越多的舆论认为某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说明道德问题越严重。( √ )
11、组织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是一回事。( × )
二、单选题
1、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他人,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A )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
2、用暴力或威胁控制他人,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B )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
3、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C )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
4、未经主人同意的情况下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D)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
5、拒绝女性求职者进入本公司工作,属于以下哪种违反管理伦理的行为?( C )
A、贿赂;B、胁迫;C、不公平歧视;D、偷窃。
6、“完全按照结果或后果制定伦理决策 "指的是以下哪种伦理观?( A )
A、伦理的功利观;B、社会契约整合理论;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
7、“关注于尊重和保护个人自由和特权的观点,包括隐私权、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生命与安全以及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 指的是以下哪种伦理观?( C )
A、伦理的功利观;B、社会契约整合理论;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
8、“管理者公平和公正地贯彻和加强规则,并在此过程中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 ” 指的是以下哪种伦理观?( D)
A、伦理的功利观;B、社会契约整合理论;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
9、“应当根据实证因素(是什么)和规范因素(应当是什么)制定伦理决策,其基础是两种“契约”的整合。 " 指的是以下哪种伦理观?( B )
A、伦理的功利观;B、社会契约整合理论;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
10、以下哪个不是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时不需要考虑的“道德问题”。( B )
A、危害的严重性;B、道德决策的成本;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11、“不道德行为的受害人越多,道德问题越严重”,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A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12、“受害者密集程度越低,道德问题越严重",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C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13、“潜在受害者与不道德行为的距离越远,道德问题越严重”,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B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14、“越多的舆论认为某种行为是不道德的,说明道德问题越严重”,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D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对不道德的舆论。
15、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时,要考虑“人们能否直接、快速地感受到危害”,这主要是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D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
三、多选题
1、根据美国学者戴维。J.弗里切的观点,管理伦理问题有哪些?( ABCDE )
A、贿赂;B、胁迫;C、欺骗;D、偷窃;E、不公平歧视。
2、有关企业伦理的观点包括哪些?( ABCDE )
A、伦理的功利观;B、伦理的人生观;C、伦理的权利观;D、公正伦理观;E、社会契约整合理论。
3、根据美国学者戴维.J.弗里切的观点,影响管理者和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的因素有哪些?( BCD )
A、自然因素;B、个人特征;C、组织规范与组织特征;D、道德问题;E、权力特征.
4、以下哪些因素是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ABCDE )
A、危害的严重性;B、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C、影响的集中性;D、后果的直接性;E、对不道德的舆论。
5、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改善组织的道德行为。( ABCE )
A、制定道德准则、决策规则;B、道德培训;C、独立的社会审计;D、节约成本;E、正式的保护机制。
6、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顾客承担的社会责任?( ADE )
A、广告要真实;B、交货要及时;C、公平竞争;D、价格要合理;E、产品要方便、经济、安全。
7、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供应者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CD )
A、交货要及时;B、价格要合理;C、恪守商业信誉;D、严格执行合同;E、广告要真实。
8、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政府、社区承担的社会责任?( ABCDE )
A、执行国家的法令、法规;B、照章纳税;C、保护环境;D、提供就业机会;E、支持社区建设。
9、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所有者承担的社会责任?( BCD )
A、广告要真实;B、提高投资收益率;C、提高市场占有率;D、股票升值;E、保护环境。
10、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为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 ABCDE )
A、公平就业、上岗的机会;B、安全、卫生的工作条件;C、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D、教育、培训;E、利润分享.
11、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企业应该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 ACDE )
A、安置残疾人就业;B、广告要真实;C、设立高校奖学金;D、资助文化、教育、体育事业;E、支援边穷地区发展经济.
四、简答题
1、根据美国学者戴维.J.弗里切的观点,管理伦理问题有哪些?举例说明每种的含义。
答:美国学者戴维.J.弗里切把管理的伦理问题总结为五大类
1)贿赂——通过购买影响力而操纵别人.
2)胁迫-—指用暴力或威胁控制他人
3)欺骗--通过误导来操纵他人或某个公司。
4)偷窃--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5)不公平歧视-—“不平等待遇;或因种族、年龄、性别、国籍或信仰等而拒绝给予某人通常的权利,或在受优待者和不受优待者之间难以找到合理的区别的情况下不能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举例略
2、影响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的“道德问题”有哪些方面?
答:
1)危害的严重性
2)对不道德的舆论
3)危害的可能性
4)后果的直接性
5)与受害者的接近程度
6)影响的集中性
3、组织可以通过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