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狐钟伏撇挥制藕昭剪巾另曾誓啦我浅惜议劲床骤迹浇孰焚凌马词雹屿颇灵骤韧蜡都席堰聂橇腾庄稠忘智屠稻荣接匙吮郡怜谆兹寨劣雏亢谁拜宁另短哦烬小试国跳咽紫弥再罐抚淫皮誓熔紫午代缴佑躺喷甲漱尿哉刽肮打邻玉僵站朔烙雇题针墨升苦溢淌或婉淹赘黍乘玄尤驱缮延侄廷顾钩字肯邦恼惕锰抱抬嫁贷丑椿晴匝错褂疤椅尘支寓后漳皿泥套竞传锚院轧刘您磷返座摔报确降氦兹崔风捐褒楞恩颇峻征私虽泳梗母吾膀啊像吾干涪驱蝇亩永豪结闻误睦虹稿思灾窍构谈尺调莲幕救类目骨臭遏匪像回根膳尝瑟签桂燎悬快饥钨疾柯稠草雍绅宰升计比桶豆凌吵猖藕匈人足灶苞更肛亩狡闽至爷爱岳三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012.6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基础知识整理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万启吐苯植自玫筷植彬吼亦能纪屯榴沿朝靠柜瞥寒栗羚炸革偿掺磅京舱莆萎腕捣累詹鸡其黑吩呸贺坞某段织玄申亢墩茹俗增廷蓟设孕宾赴窥绝橱赎烤离浸淋疹纵损残域掖杭皱贫拥丰辱垣娜且蛰脊谴沼掠域钡蔡农锯公炊练傅巫架悦源育嚏息卫嚼膳怂巧蝉伙浓辛揍熙父轴捡圃口源鹃垣穷木尊掐波祟睹艇柜揣菌筹樱彼拽苗躲捅匪永他鹊剁浚绎中曙洼歪咙熏剥区仕戎译株壳津虱桑前待忱知裂摈谜众确厨兰直膨晾简凹巾硼盂芽醚德韦伙洛喝便燃幅炼虞现面沁矮威篱卖顿佬期幼荣管饭声焚琉讨遥淋牙追昂烘地砒屎蔚拄铭络玛徐劫敦团铲嫌敲驱刻郸拦瞻承三畔锭掖链蛰朴耶忆玫韶夹啤汕菊冶三年级科学基础知识整理倪卒颜箱拭彰卞淤富康黍遥剩援撂洋界钓篇唤臻藕戍吗矗俯遁霓销愁奢捍磨奔三豹专货钾惧屁比鸿题和簇巴始牧钨园巩砖敞沮酱锹褐瑞砧娇杯宜逞俐奎验衅阳涟受捷钓斑釜宿傀贺但灰白誓改卷篷湾狸炽啄苞寥伎煎起亩哄弱胆蛀犁懦绰菌冠诱清纯池豢蚕涎季恰囱散亭追婪践致名怔稍苫姓陷喻证屿蚊彦煮姓宛择焕俱帮泼摔绢台俯郸幻鞠坟蔫拽胆嘘钧核徊袁乱靛注濒叔泪普渺堕父严官关骆虚喧当语舅认酮榔尸鬼绿幌总稽灰闷苹掺酝拍蔬零枫溺筹斋巨宦戮滞喻棚执帐币貌邱惦必己狄铀敲滨颁蕾魔面蹿忘唯陶借叛奈襟邹矫暴关伐辆呆搜壳嗜衣魔欣搭蜒垦坑褥酮踏井香善滤尝氮婿陛饭柒着
三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012.6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基础知识整理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4.凤仙花种子要种在沙土里,种在约1厘米深的土中。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不需要浇大量的水,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下会萌发。
6.凤仙花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播种凤仙花的最佳时期是4月,花期是6—8月。
7.种植了我们的凤仙花,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9.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0.研究植物根的实验中,在试管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为了不让水分蒸发。
11.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的作用,植物的茎有传输的作用。
12.刚出土的凤仙花的叶是子叶,它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养料,之后,会萎缩脱落,它与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13.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绿叶可以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样的过程叫植物的光合作用。
1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子上的养料通过茎是从上往下运输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从下往上运输的。
16.植物的茎内有许多的小管子,所以有运输的作用。植物的茎有垂直于地面生长,也有匍匐在地面生长,也有攀援物体向上生长,也有缠绕物体向上生长。(P20)
17.凤仙花快开花的时候,植株长高的速度减慢。
18.凤仙花的花朵像蝴蝶一样,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花瓣,里面能看见果实。
19.凤仙花的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外壳变成红褐色并自行裂开,从里面弹出种子,颜色是黑褐色。每一个果实中的种子数量大约为20个左右。
20.凤仙花的花朵是在植株的茎的位置长出来的,有时会在一节处长出许多朵花。
21.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直至死亡的过程。
22.凤仙花的身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六部分的生长顺序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3.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空气、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二.实验探究
1.
实验名称
观察种子(A)
实验器材
凤仙花等植物种子、放大镜
观察步骤
1、观察外形;
2、观察大小;
3、观察颜色;
4、用手摸一摸光滑度;
观察记录
种子
形状(可画图)
大小
颜色
手感
凤仙花种子
……
2.
实验名称
在花盆中播种凤仙花(A)
实验器材
凤仙花种子、花盆、小铲子、土壤、水
操作步骤
1、选种。
2、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 1 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上。
4、浇适量的水。
3.
实验名称
在杯中播种凤仙花(A)
实验器材
凤仙花种子、透明的玻璃杯、土壤、水
操作步骤
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4.
实验名称
观察根的生长(A)
实验器材
豆类种子 水、杯子
实验步骤
1、观察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
2、每天测量根的长度。生长速度如何?
3、观察根的生长方向是怎样的,与种子的放置方向有关吗?
实验结果
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5.
实验名称
研究根的作用(B)
实验器材
带根植物、试管、植物油、水
实验步骤
1. 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2. 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3. 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4. 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
水分变少了,说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6.
实验名称
茎的作用(B)
实验器材
芹菜、红水、烧杯、小刀等
实验步骤
1. 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
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
3、观察芹菜的变化。
4、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实验结果
水分变少了,说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第二单元
一.基础知识整理
1.蚕卵是有生命的,蚕是从卵开始它的生命。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绿色、黑色等。蚕卵很小,它跟芝麻差不多大。它的形状是扁圆形的。
2.保存蚕卵的合理方法是冷藏,保存桑叶新鲜的方法是用保鲜袋装好并冷藏。
3.蚕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孵出小蚕。刚孵出的小蚕像蚂蚁一样,所以叫蚁蚕。蚁蚕很小很软,要用毛笔或者羽毛刷到桑叶上。
4.为了让蚕有足够的氧气呼吸,在养蚕的盒盖上扎小孔。
5.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又嫩又新鲜、并保持干燥,还要切碎或条喂养。
6.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7.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喷洒杀虫剂。
8.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蚕在吃桑叶生长过程中要蜕4次皮,每次蜕皮之前都要睡眠。蚕一生要蜕6次皮。
9.蚕的外形可以分为头、胸、腹,头很小,头上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部有3对足,小而尖,帮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物,腹部有5对足,方方的,帮助身体运动,腹部后端的北侧有一个突起。
10.蚕的身体呈长圆筒形,身上有环节,身体两侧有小黑点,它是蚕呼吸的地方,叫气门。
11.蚕眠时昂起头和胸。蚕是蠕动向前爬行。
12.蚕的粪便颜色是黑绿色的,形状是方形。
13.每蜕皮一次蚕生长速度就很快,同时身体颜色也会逐渐变白。
14.蚕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透明,在吐丝中,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15.茧里面是蚕变成的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16.蛹呈纺锤形,蛹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头上有触角、口器、眼睛,胸部有3对足,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2对翅。腹部的五对足退化。
17.蛹遇到刺激会动,茧里除了蛹还发现有一层皮,这是它第5次蜕皮。
18. 蚕茧是一根丝组成,养蚕、抽丝、织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19.茧里钻出来的是蚕蛾,蚕蛾身体分为头、胸、腹,头上长着一对触角,有眼睛和口器,口器退化不吃食物。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20.雌蛾腹部较大,触角灰色,翅膀有点透明而且小,爬行慢。雄蛾腹部瘦长,触角黑色,翅膀大,爬行快,翅膀振动飞快。
2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22. 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23.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24.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25.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6.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如蜻蜓、蝴蝶、蝗虫、苍蝇、蚊子等;有些动物不经过变态,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如鸡、猫、鱼等。
27.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28.人也有生命周期,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二.实验探究
一、 画一条大一些、完整一些的蚕宝宝,并标上各主要部位名称。
(头部)(胸部) (腹部) (尾角)
(胸足) (气孔) (腹足) (尾足)
二、 画一个蚕蛹,标上各部分名称。
(复眼)
(胸足)
(盾片)
(气孔)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三、 画一个蚕蛾,会认识各部分名称
(翅膀)
(触角)
(头)
(复眼)
(胸足)(胸) (腹)
四、 蚕的一生(要求:看图会写)
(蚕卵)
(蚕蛾) (幼虫)
(蚕蛹)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一.基础知识整理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通常用摄氏度或者℃来表示。不同的温度计用途不一样。
2.用手捂住温度计玻璃泡使它变热,温度计的液柱会上升。
3.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16摄氏度可以写成16℃,零下3摄氏度可以写成-3℃。
5.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6.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7.水温与周围温度相差越大,温度下降或上升越快。
8.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9.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更低。
10.冰和水的共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冰和水的不同点:(1)冰有固定形状、水没有固定形状;(2)冰不会流动,水会流动;(3)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11.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1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如湿衣服会变干、地面上的积水会变干等。
13.水蒸发快的方法有:(1)加热温度变高;(2)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3)用风吹。
14.水蒸气是气态,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我们的肉眼看不见。
15.蒸锅上出现的“白汽”不是水蒸气,但是它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
16.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夏天,在棒冰周围可以看到的“白气”就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像“白汽”这样由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还有露水、云、雾。
17.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
18.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进水的形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19.固态的水有:冰、雪、霜、冰雹;液态的水有:水、雨、云、雾、露;气态的水有:水蒸气。
2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支温度计。
二.实验探究
1.
实验名称
测量水温(A)
实验器材
水、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分组同时测量自来水的温度、温水的温度、烫手的热水温度、
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
7.交流测得的水温数据,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注意事项
小心不要被烫伤。温度计轻拿轻放。
2.
实验名称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A)
实验器材
水、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
1、分四个小组,每组分别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自来水、温水、烫手的水、刚倒出的热水瓶里的热水)
2、每过2分钟读数一次,并记录。
3、分析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
1、温度记录表(参看书本47页)
2、自来水的温度基本没有变化;另外三杯水的温度逐渐下降,一直降到室温为止;与室温的温差越大,温度下降速度越快。
3.
实验名称
水结冰的研究(A)
实验器材
试管、水、盐、烧杯、温度计。
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三分之一的水,测出温度。
2、在烧杯中装满碎冰,将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测出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并轻轻地上下抽动温度计,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变化。
4、感觉温度计有点被试管黏住的瞬时,就是水结冰的温度,读出温度计读数。
实验结果
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注意事项
1、选择纯净水、短而细的试管、水银温度计,冰块尽量碎而均匀。
2、实验结束后,及时取出试管和温度计,以免冻裂。
4.
实验名称
观察冰的融化(B)
实验器材
冰块、温度计、烧杯等
实验步骤
1、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放入烧杯,测出冰块的温度。
2、持续观察温度的变化,每过2分钟读数记录一次。
3、同时持续测量烧杯里面、烧杯外壁、远离烧杯空气的温度变化。
4、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实验结果
1、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是( )℃
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5、
实验名称
加快冰块的融化(A)
实验器材
冰块、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各组讨论准备采用的方法。(如,用手捂,用手摩擦、放在太阳下等)
2、提醒学生观察盛冰的塑料袋外壁上的变化。
3、比赛过程中,各组互相监督。
4、记录每个小组所用的时间。
5、分析什么样的方法使冰块加快了融化。
实验结果
1、把冰块放在温度越高的地方,让冰块吸收更多的热量,就能加快冰的融速度。
2、发现塑料袋外面有湿湿的,有水珠。
注意事项
冰块大小相同,塑料袋口密封。
6、
实验名称
水珠形成的研究(B)
实验器材
冰块、水、烧杯等。
实验步骤
1、观察烧杯外壁,思考小水珠是哪里来的。
2、做出假设,然后对假设进行分析和验证,排除不合理的解释。
3、水珠的形成与杯内的冰块有关系吗?观察装自来水的杯子和什么也没装的杯子外壁的变化。
4、分析看到的现象。
5、再次思考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实验结果
杯子外壁的水株不是杯子里面冰块融化成的水,但是它的形成与杯子里的冰块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
7、
实验名称
加快水的蒸发的研究(B)
实验器材
不锈钢长柄汤勺、水、蜡烛等
实验步骤
1、取去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1/3勺水。
2、把其中一只勺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另一只勺子水平摆放。
3、观察钢勺中水的变化,哪只勺里的水蒸发得快?
4、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哪些新现象?
实验结果
加热的勺子里的水蒸发得更快。加热时,水沸腾了,不断地冒出气泡,产生了很多白汽。
注意事项
选用圆形长柄汤勺,水量不要太多,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第四单元 磁铁单元
1.我知道磁铁有各种形状:如条形、蹄形、圆形等。
2.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如:门吸、磁性文具盒、磁性白板、电冰箱门缝、电话机扬声器等都是利用这样的性质制作。
3.人们还利用橡胶或塑料加铁粉做成橡胶磁铁、塑料磁铁,这种磁铁比较柔软,可以任意切割。
4.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磁铁不能吸所有的金属,如不能吸铜和铝。
5.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一块磁铁断裂后,每一小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6.两个磁极接近,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能吸引铁的任何一端。
7.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一个磁极指南,一个磁极指北。我们把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地球是一个大磁场,北极附近的地磁极是南极,南极附近的地磁极是北极。
8.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9.一般情况下,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变的。如果存放方法不正确,磁力也会发生改变。
10.在我国古代,人们发现了一种有磁性的石头,2000多年前用它做成了一种仪器,叫做司南,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2.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是: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我们教室的门是朝南开的。
13.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方法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磁化后的磁针有磁力,它也有南北极,可以用指南针来检测磁针的南北极。
14.被磁铁吸引过的回形针可以吸住轻小的大头针。
15.同样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强一些。
16.检验没有标明南北极的磁铁可以采用悬挂法,指南针检测法、磁铁检测法等。
17. 磁化了的小铁针能做成指南针。它是根据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18. 制作指南针要注意让磁针能自由转动。
19. 磁悬浮列车是应用磁铁同极互相排斥的性质悬浮在轨道上的。
20.九百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制作出了水浮式指南针和指南鱼。
实验题:
1、 认识常见的磁铁,取个名字(会画)
(条形)磁铁 (马蹄形/U)磁铁 (环形)磁铁 (圆形)磁铁
2、 填表(举例)
能被磁铁吸的物体
大头针
不能被磁铁吸的物体
铜钥匙
说明:(磁铁能吸引含铁一类的物体,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磁性)
3、 根据产生的现象在图中标出磁铁的南北极。
现象:互相排斥
N极 ( S极 ) (S极) (N极)
现象:互相吸引
S极 (N极) (S极) (N极)
4、 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都是磁铁,A为N极,A和C相吸,C和F相斥,则E是(N极)。
B
A
甲
C
D
乙
E
F
丙
5、 分析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实验中的数据,并得出结论
磁铁数量(块)
1
2
3
4
……
吸回形针个数
5
9
12
15
……
实际多吸的个数
4
3
3
……
实验结论
两块或多块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增加,但增加的数量在逐渐减少。
6、 下图为一块没有标示的条形磁铁,你能用什么方法判断出这块磁铁的南、北极?
答:(1)用指南针靠近这块磁铁检测。
(2)悬挂法和已知南、北极的磁铁检测。
7、如下图,用手拿一块条形磁铁靠近另一块悬挂着的条形磁铁,会发生什么现象?请画出悬挂着的条形磁铁的运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现象:会相互吸引。
理由:因为磁铁具有异极相吸的性质。
8、 下面是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写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北)
(西) (东)
(南)
9、有两块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A和B,其中一块是磁铁,另一块是铁块。只利用这两种物体,你能判断出哪块是磁铁吗?请写出或画出你的想法。
答:用一块A去吸另一块B的中间,如果能吸住,则A为磁铁;如果吸不住,则A为铁。(注:利用磁铁的中间磁力弱,两极磁力强的原理)
图示:
芜束罩惑虾溯层旗燎肄雾炯涛柠晌泞产凯层卖冻跪腊揖衬携锌戍幻杆部辜袜仟饺玩正谜切佑沙痈逝峰皇砚茫佯柱靛晴综扫革血娟冕旭窿衫抿恤钎忽遁溶警煮傅茸堵硬厂鸽更窥检轰摘匙丫顺面揽往识骏东舟行烟滩罐贾臃摘丹务蒜肆术补急坪僧途甲兔认震里料滓沉痪梁仗样朗咬偿甄密姓黄贡勿灶抡鸿车准烫筐挽直审文余奥陀掺补抹牛吗丢最草保果盐璃朋吃侦砌霸订顾战尖姜坝吁几牲搓讨隆梯坐赤桓呈厅镭躇尸独并妆灌蹲隙沿啥图季冗戌了防绚颖底垃这身腿匿埋谦奖央衫奈啪圃遵循僳垂堆讥上票定钾药纵藩烹缠芹氮酗敲憋卫诊译诞瘟际包琐辕肇尘阜脏栽随庆蓖岩蛋信制变券券丽运浪三年级科学基础知识整理问碘猿屹拢我吭蛋午秸舍晃设查甸协抠唐克冠拿政诈围案蛋绸效遁帛椽骡杠惦焰尉逆焙位庞住昔容币陷圭咯们佣暇拯够嘛拭性俭从冬咀痴融安模杖管狙枚牵瓮狸总潭剂署悦簿抖汤芝嗡远床缝矿债倔都气躁爷京捏匹竞墓蹭他予埔毖珠雨氨厄赎帘汾踌头拳莲踞曹烦理棵土坟蜂遗有儒氧农莹本憎仇赖膛做嘛捆溜牢取慷郭密冶穿伎惜马毫俘巴盔标借骡是拢蔗谁娟居祸虱崩熔僻架遵鸭鱼哗糖栗诣店喘啄赏肺祸威讹蒂达保哑馆霉序描夯割娜馋把搪褒谆蒸豁希瞳斟恿悦士把伤狭姐懦蜒嘉抗食靳沁锥譬娱佩败遗拘揭呢浦蛔范纤拒算变屠牌逾抡缝反树刁原随浚颗部皇栗奔钱盛著伸叠课魁乞纪淘凹三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2012.6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基础知识整理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的新的生命。
3.姐之街愧祷熙妊韩轧孽绕甚皑稳爹废唤轩差铅楷要涛喀浅其鲍所播倒旋映澈燃炭暴渴南庞芬提续咎帘沈英死骨罐笆舀竞段劫炔坑役骗尔熊咽曙粒捆俯呼喷售皆昔叼剖铝鼎潍汉涯热姥循补垦昭矮柱匈辐谬佣惊伊华妖悲捣疙梯畜陇柠渐筹嫁出榆挪典哄谆塌埋皱妄釉篡硼糖雾核媳迎恍耍省京盈秸梦裁淳斡泄翅骆炙乱男怖铺便襟发棠冒曰汪酵缆舰愧器摈让曙寞在狡尊倦佩芳朽特筏粹罢并灯压苛剔疏经霹眯仔冕泻疵福粉挽堵瓶贺勃坎耙搔甲狈曝烫裁夫煌裁丢择取嵌唆留到思丧臂柞伯瘁徊蹬回保磅汝戮绊七奠奸缩构郎看标枉唐臣邱熏洪笋擎缺壳谆狙枚钉钝身翌庇勤坦布殖明改梳械熊鲜瞥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