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必背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教学文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18614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背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教学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背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教学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背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教学文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背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教学文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背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教学文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上历史必背内容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遗址在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北京人遗址在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4.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会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

2、技术,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山顶洞人,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居住着干栏式房屋,开始定居。挖掘水井,会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原始乐器。2.半坡原始居民遗址在黄河流域,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耕种,种植粟,蔬菜。饲养猪、狗等,用骨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居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制作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3大汶口氏族村落在黄河下游,距今约50004000年,属于父系氏族文化。从随葬品贫富差异可以说明当时已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

3、富分化现象,已处于阶级社会的边缘。第3课 中华文明之祖1.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形成以后华夏族;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黄帝。黄帝的贡献有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舟车。2.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尧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舜年老时,用禅让的办法,推举治水有功的禹担任首领。3.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都城在阳城。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在朝第2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朝的统治中心

4、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最后一个国王叫桀,他是有名的暴君。2.公元前1600年,商的国君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汤任用有才干的伊尹,商朝强大起来;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稳定下来。后来商朝又称为殷朝。最后一个王是纣,是暴君,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3.周国的国君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国力强大。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4.西周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目的),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

5、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5.分封制的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6.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夏朝时,青铜器种类增多。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出土了三星堆青铜文化。出土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4.夏、商、西

6、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商周时期,五谷都齐备。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已经都有。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

7、抵挡秦国。第7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三、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8、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变革具体表现在:工具变革: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制度变革:各国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最能反映大变革本质的)6.思想变革:思想空前活跃,各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四、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先后灭掉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8课 春秋战国的文化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

9、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 “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7.出现“百家争鸣

10、”现象的原因:战国时期,战争日益激烈,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相继进行经济、政治、军事改革,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当时,代表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纷纷著书立说,对各种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在思想领域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第9课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一、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 自称“始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总揽一切大权2.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旧的分封诸侯制,实行郡县制。全国分36郡,郡下设县。中央及地方官吏均由皇帝直接任免。至此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3. 巩固统一,发展经济“书同文”小篆。(后又流行隶

11、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秦半两)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焚书坑儒”给中国古代的文化造成了严重破坏。4. 秦朝的疆域1秦灭六国后,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匈奴赶回大青山以北,并连起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作用:减少了与匈奴的战争,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也对发展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2修建沟通长江和珠江的灵渠3统一岭南,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第10课 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1.秦农民起义的原因:(1)赋税、徭役繁重(2)刑法残酷(3)秦二世更加残暴2.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爆发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3.公元前207年,项

12、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第11课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2.北击匈奴1汉武帝时期因为经济

13、繁荣,国力强盛,所以汉武帝能够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2 两汉时期的抗击匈奴的名将领是卫青和霍去病。他们把匈奴一直追到漠北,使得匈奴再也不能与中原王朝抗衡。3西汉初期,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这是因为当时汉朝的国力不够强大。4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一次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这次战争的汉军统帅是卫青和霍去病,战役发生的地点是在漠北地区,这次战争后,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5 汉武帝雄的大一统在军事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6汉朝与西域的两种主要关系是战争关系及和亲友好相处。两者都有积极的作用,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边境得到了安定;而典型著名的昭君出塞,发生在

14、汉元帝统治时期。汉匈和亲,为两大民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三、西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匈奴)(2)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友好交往)3.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往西亚,再往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作用:丝绸之路的开

15、辟,有力的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积极的作用。四、南设会稽郡及南海九郡,其中儋耳、珠崖二郡就设在今海南岛上。 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贵州北部也设置了郡县。第12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成书于东汉前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古代数学专著。标志着我国当时已取得了很高的数学成就,并了较完整的数学体系。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

16、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 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东汉时期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3.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著有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5课 三国鼎立 1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奠

17、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2 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住在茅庐的人是 诸葛亮。3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同点是:发生在东汉末年,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军阀割据混战的表现。不同点:官渡之战赢的曹操;赤壁之战是曹操败。4 三国时期的夷洲就是今天台湾。5 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地位的原因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当时的志向是率军南下,统一天下,表现了他的抱负远大、勇于进取的精神。6 与曹操相关的两大战役:1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7 曹操最大的历史功绩:基本上统一了北方。8 对曹操的评价: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8、。他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实行屯田,发展经济。当然,作为地主阶级政治家,也有其阶级局限性。第16课 两晋与南朝1.西晋建立: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国。2.“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3.西晋灭亡: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4.东晋建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5.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

19、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7.江南地区的开发(1)开发时间:从东汉末年开始(2)开发原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自然条件)江南地区战乱较少,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社会原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根本原因)(3)表现: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田开垦为良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4)意义: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

20、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迁都: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气候干旱,粮食供应不足;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2.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3.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第18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

21、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3.郦道元是北魏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成水经注1.书法艺术:(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2、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3、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