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阿坝州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011670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坝州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阿坝州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坝州“十三五”电网发展规划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 1 1 规划编制依据 2 1.1 规划依据 2 1.2 规划范围 2 1.3 规划年限 3 2 自然地理概况 4 2.1 阿坝州概况 4 2.2 各县概况 6 2.2.1 马尔康市概况 7 2.2.2 金川县概况 7 2.2.3 小金县概况 8 2.2.4 阿坝县概况 8 2.2.5 若尔盖县概况 8 2.2.6 红原县概况 9 2.2.7 壤塘县概况 9 2.2.8 汶川县概况 10 2.2.9 理县概况 10 2.2.10 茂县概况 11 2.2.11 松潘县概况 11 2.2.12 九寨沟县概况 12 2.2.13 黑水县概况 12 3 电网发展概况 13 3.1 覆盖范围 13 3.2 规模 13 3.2.1 电源规模 13 3.2.2 电网规模 14 3.2.3 电网结构 14 3.3 供电量和负荷 14 3.4 与周边电网联网及通道 15 3.4.1 电网分布情况 15 3.4.2 联网通道情况 15 3.5 “十二五”电网发展取得的成就 16 3.6 电网存在的问题 17 4 电力需求预测 19 4.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19 4.1.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19 4.1.2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21 4.2 电力需求预测 21 4.2.1 历史负荷数据分析 21 4.2.2 电力需求预测 22 4.2.3 阿坝州各县电力需求预测 25 5 电源建设规划与供电平衡 28 5.1 能源资源概况 28 5.1.1 水电资源概况 28 5.1.2 风电资源概况 28 5.1.3 光伏资源概况 29 5.2 电源布局 30 5.2.1 马尔康市 31 5.2.2 金川县 31 5.2.3 小金县 32 5.2.4 阿坝县 32 5.2.5 若尔盖县 32 5.2.6 红原县 33 5.2.7 壤塘县 33 5.2.8 汶川县 33 5.2.9 理县 34 5.2.10 茂县 34 5.2.11松潘县 34 5.2.12九寨沟县 35 5.2.13 黑水县 35 5.3 地区供电平衡 35 5.3.1 平衡原则 35 5.3.2 平衡结果及分析 36 6 电网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39 6.1 指导思想 39 6.3 发展目标 40 6.4 规划思路 41 7 主网架规划 43 7.1已有规划项目 43 7.1.1 500千伏电网规划 43 7.1.2 220千伏电网规划 45 7.2 建议纳入“十三五”滚动规划的项目 48 7.2.1 500千伏及以上电网规划 48 7.2.2 220千伏电网规划 49 7.3 110千伏电网规划 54 8 35千伏电网规划 59 9 10千伏及以下电网规划 68 10电气计算 69 10.1 正常运行方式潮流计算 69 10.1.1 计算原则 69 10.1.2 计算结果分析 69 10.2 N-1潮流计算 70 10.2.1 计算原则 70 10.2.2 计算结果分析 70 10.3 稳定计算 71 10.3.1 计算条件 71 10.3.2计算结果分析 71 10.4短路计算 72 10.4.1计算条件 72 10.4.2计算结果 72 11 环境保护措施 73 11.1 概述 73 11.1.1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的意义 73 11.2 环境影响分析 74 11.2.1施工期间 74 11.2.2运行期间 74 11.2.3环境保护措施 74 12电网建设投资估算 77 12.1 投资估算 77 12.1.1 总投资 77 12.1.2 各层级电网投资 77 13结论和建议 77 13.1 结论 77 13.1.1负荷预测 77 13.1.2电源装机 78 13.1.3主网架规划 78 13.1.4 35 千伏电网 79 13.1.5 10 千伏及以下电网 79 13.1.6建设规模与投资 79 13.2 建议 79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阿坝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关键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期。电网规划与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建成一个电源充足,光电、风电、水电同步发展,网架坚强、布局合理、送得出去、落得下来、安全优质、节能环保、智能自动、高效运营、服务优良的电网,按照“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统筹城乡电网发展,有力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现编制阿坝州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 《阿坝州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阿坝州“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增长形势,在2015年“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滚动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优化已列入的规划项目,按新的需求完善和增加新的规划项目,从而保障电网安全、可靠、优质、连续的发电、输电、供电。 1 规划编制依据 1.1 规划依据 阿坝州电网“十三五”发展规划应坚持上一级电网规划指导下一级电网规划、上一级电网规划以下一级电网规划为基础。本次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阿坝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1 738-2012);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118-2010);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0]2520号);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的通知(国能新能(2010)306号)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 5131-2015);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156-200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99-2005);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Q/GDW 212-2008);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DL/814-2002);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GDW 370-2009;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1985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599号令); 1.2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涵盖阿坝州行政区域13县。 规划电压等级为500千伏及以下各级电网,包括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及以下。 规划项目包括新建、扩建及扩展性的改造项目。扩展性改造项目包括架空线路电缆化、更换导线截面、开关柜或柱上变更换、变压器增容、电缆本体及管沟走廊改造、因网架调整而实施的项目等,随一次电网建设改造之外的相关投资单独计列。 1.3 规划年限 本次规划以2015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 2 自然地理概况 2.1 阿坝州概况 (1)地理位置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在四川民族自治地区中距省会城市最近,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2) 面积人口 阿坝州幅员8.3万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14km,东西宽约360km,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市),州政府驻马尔康市。2015年年末总人口91.4万。 (3) 地形地貌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横断山脉北段,属横断山地区北翼部分,地貌总体上分为东南部高山峡谷区、西北部高原区两大单元。东南部高山峡谷区大致分布于九寨沟县大录、松潘县镇江关、黑水县知木林、芦花至鹧鸪山、马尔康市梭磨河、金川县及壤塘县绰斯甲河(杜柯河)一线以南,属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中、高山地带。有三大山脉:东南绵亘龙门山山脉西段,最高峰为九顶山(海拔4989m);东北部横卧岷山山脉中南段,主峰为雪宝鼎(海拔5588m);中南部耸峙邛崃山山脉,最高峰为四姑娘山(海拔6250m)。西北部高原区位于东南部高山峡谷之西北部,海拔3500~4000m,丘状高原与山原地貌广布,属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嘎曲(白河)、墨曲(黑河)、贾曲自南向北注入黄河。 (4) 气候 阿坝州复杂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气候特点。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属大陆高原性气候,四季气温无明显差别,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为温凉半湿润气候,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气候呈垂直变化,高山潮湿寒冷,河谷干燥温凉,年平均气温5.6℃~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降水集中,蒸发快,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带,海拔2500~4100米的坡谷地带是寒温带,年平均气温1℃~5℃,海拔4100米以上为寒带,终年积雪,长冬无夏。 (5) 自然资源 阿坝州气候多样,生态环境奇特,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土地总面积为823.83万公顷,拥有天然草地面积6782.9万亩,森林303万公顷,生长着松、桦、杨、槭等40余种珍贵树种。森林、草地、湿地广布,是得天独厚的动物园和宝贵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州内已探明矿产资源9类54种,其中有一定资源储量的矿种有19种,优势矿产资源突出,主要有金、锂、铀、建材非金属矿产等。阿坝州旅游资源门类齐全,综合性、互补性强,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多彩。水资源丰富,境内雪山起伏、草原辽阔、山高坡陡、江河密布、溪河纵横,自然落差大,水量充沛,全州共有溪河530条,水力蕴藏量193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400万千瓦。 (6) 交通 交通建设纵深推进,红原机场建成通航,进出州通道等国省干线加快推进,新增公路1000公里,通车里程达1.4万公里。 图1-1阿坝州行政区划示意图 2.2 各县概况 201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5.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0.84亿元、第二产业130.02亿元、第三产业94.18亿元,产业结构比为15.4:49.1:35.5。2015年年末总人口91.4万,城镇化率36.77%。具体如表2.2 2015年各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 表2.2 单位:亿元、万人 行政区 土地面积 (平方公里) GDP (亿元) 产业结构 (亿元) 产业结构(%) 年末总人口 城镇 化率 一产 二产 三产 一产 二产 三产 (万人) (%) 马尔康 6633 22.07 2.19 3.39 16.50 9.9 15.4 74.7 5.5 49.03 金川县 5550 11.44 2.65 4.21 4.58 23.2 36.8 40.0 7.2 30.69 小金县 5582 12.93 2.72 5.17 5.03 21.1 40.0 38.9 8.0 34.56 阿坝县 8342 9.61 3.37 1.99 4.25 35.1 20.7 44.2 8.0 25.67 若尔盖县 10620 15.37 7.00 2.91 5.45 45.6 19.0 35.4 7.8 27.58 红原县 8439 11.23 3.71 3.21 4.31 33.1 28.6 38.3 4.7 31.91 壤塘县 6863 7.25 2.34 1.28 3.63 32.2 18.7 50.1 4.3 21.05 汶川县 4083 55.67 3.25 37.87 14.54 5.8 68.0 26.1 9.8 44.82 理 县 4313 21.92 17.74 16.08 4.12 8.1 73.2 18.7 4.4 34.83 茂 县 3903 31.92 48.34 20.81 6.27 15.1 65.2 19.7 11.2 44.68 松潘县 8486 17.82 31.01 5.81 8.91 17.4 32.6 5.0 7.5 36.35 九寨沟县 5290 24.39 18.18 7.82 14.75 7.5 32.1 60.5 6.8 48.64 黑水县 4536 21.34 2.07 15.74 3.52 9.7 73.8 16.5 6.0 34.45 全州 83426 265.04 40.84 130.02 94.18 15.4 49.1 35.5 91.4 36.77 2.2.1 马尔康市概况 马尔康市地处川西北高原南端,幅员面积6633平方公里,属高原峡谷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地面海拔在2180米至5301米之间。北靠阿坝、红原大草原,南与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小金四姑娘山紧邻,距离省会成都365公里。马尔康市属低纬度、高海拔的特殊地理与高山峡谷立体气候,冬干夏湿、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马尔康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720万千瓦。 2.2.2 金川县概况 金川县地理位置位于州境西南部,幅员面积5432平方公里,东邻小金县,西南与甘孜州的道孚县、丹巴县接壤,西北与壤塘县毗邻,东北与马尔康市相连。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现有耕地6万亩,草场283万亩,林地270万亩。拥有可开发水电装机410万千瓦,居阿坝州第一位。 2.2.3 小金县概况 小金县位于州境南端,面积5571平方公里,东邻汶川县,西毗甘孜州丹巴县,南连雅安市宝兴县,北接马尔康县。地形狭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水能资源理论存储量为197.78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近80万千瓦;新能源规划开发总装机容量152.6万千瓦,其中,风能规划装机容量2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规划总装机容量127.6万千瓦。 2.2.4 阿坝县概况 阿坝县位于自治州西北部之川、甘、青三省交汇处。东邻若尔盖县、红原县;南与马尔康县毗邻;北面和西面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和四川省壤塘县为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地貌分为东北丘状高原、平坦高原区;中西部盆地、高原山地区;南部高、中山河谷林区三种不同地貌区域,并有高原山地向高山峡谷过渡的地貌特征。草地牧草资源丰富,鲜草贮量极大。草场面积132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4.40%,可利用草场面积1074万亩。阿坝县的水能资源丰富,水能发电前景广阔,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47.6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3.7万千瓦,现仅开发3415千瓦,占可利用开发量的0.4%,年发电1423万度;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达2535小时,可开发量为110万千瓦。风能可开发量35.1万千瓦。 2.2.5 若尔盖县概况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是全州幅员面积大县、畜牧业大县和生态资源大县。四邻分别与甘肃省玛曲、碌曲、卓尼、迭部四县和州内阿坝、红原、松潘、九寨沟四县接壤。若尔盖县平均海拔3500米,境内丘陵起伏,谷地开阔。若尔盖县气候寒冷,常年无夏。若尔盖县河曲发达,水草丰茂,适宜放牧,以饲养牦牛、绵羊和马为主,是本县的纯牧业区。属河曲马品系的唐克马是全国三大名马之一。该区是本县的半农半牧区,占全县总面积31%,有农耕地8万亩,适宜种植一年生农作物。粮食作物以青稞为主,其次有小麦、豆类作物和洋芋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和亚麻,还出产少量苹果和花椒。该地区木材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01139.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123.22万立方米。主要有冷杉、云杉等优质树种。 2.2.6 红原县概况 红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北与若尔盖县相接,东西与松潘、黑水、阿坝县相邻,南与马尔康县、理县相连。县城南距成都450公里,北距兰州640公里。地势为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具有山原向丘状高原过渡的典型特征。红原县为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界线,气候偏冷,春秋短促,长冬无夏,热量低。红原县境内天然草场面积达1158.03万亩,占县境总面积的91.8%。其中,可利用优质草场面积达1120.83万亩。红原机场已通航,从此红原对外交通将得到了极大改善。 2.2.7 壤塘县概况 壤塘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东及东北与马尔康县、阿坝县接壤,南与金川县毗连,西部和南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班玛县,县境东西横跨89.6公里,南北纵长134.4公里。壤塘县地形以丘状高原为主,相间河谷平地和高山,有较大的山74座,最高海拔杜拉甲格则山5178 米,最低海拔 2650 米,县城所在地壤柯镇海拔3285米。属高原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壤塘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79.2万千瓦,可开发量62.7万千瓦,其中,杜柯河水能理论蕴藏量113.7万千瓦,可开发量43.11万千瓦;则曲河水能理论蕴藏量21.6万千瓦,可开发量4.15万千瓦;溪沟水能理论蕴藏量总计43.9万千瓦,可开发量15.1万千瓦。 2.2.8 汶川县概况 汶川县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周边相邻县级政区,东邻彭州、都江堰市,南接崇州、大邑县,西界宝兴县与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汶川县山体宏浑高大,相对高差悬殊,光照、降水条件随海拔增高而变化,同样影响着森林及植被群落类型的分布和植物带谱的形成。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达40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2002种;野生动物2004种,珍稀品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等45种。昆虫有20多个目、700多种,鱼类有6种,两栖类9种,鸟类208种,兽类96种。 2.2.9 理县概况 理县位于四川省西部,东南与汶川相通,东北与茂县、黑水接壤,西南与小金相连,西北与马尔康、红原毗邻。距离省会成都210公里,离马尔康150公里。国道317线沿杂谷脑河贯穿全境。地质结构属龙门山断裂带中断,境内山峦起伏,平均海拔2700米,高差悬殊,沟谷纵横。因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具有山地立体型气候特征。杂谷脑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横贯全境,至汶川县注入岷江,水流湍急,切割强烈,县境流长146km。水能资源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达120万千瓦。工业以开发水能资源为主,同时也有部分高载能企业。理县境内国道317线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捷,是连接内地和大草原、大西北的重要通道,是阿坝州迎接客商的重要门户。 2.2.10 茂县概况 茂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四周与北川、安县、绵竹、什邡、彭州、汶川、理县、松潘9县相邻,距成都190公里,距都江堰101公里。东部为中山地带,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峰海拔均在4000米左右,相对高度1500~2500米。西部万年雪山主峰海拔5230米,东南九顶山主峰狮子王峰高4984米,东部土门河下游谷地海拔890米,县城海拔1580米。茂县气候受西风环境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属高原性季风气候,因海拔高低悬殊大,垂直气候和地区气候明显,局部气候复杂,日照充足,降水少,气候干燥,多风,四季明显,干湿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和地区温差大。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伏旱,秋季多阴雨,春夏常有暴雨、洪水、冰雹、泥石流灾害发生,属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地震多发区。茂县国土总面积3903.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2.61%,林地占67.5%,草地21.6%,森林覆盖率为31.3%。 2.2.11 松潘县概况 松潘县位于州境东北部,东接平武县,南依茂县,东南与北川县相邻,西及西南紧靠红原县、黑水县,北与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接壤。县城南距成都335公里,位于四川西部旅游路线的中心位置,“九环线”西线沿岷江纵贯全县。地貌东西差异明显,以中山为主;地形起伏显著,相对高差比较大,最低处白羊乡棱子口海拨为1080米,最高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拨5588米,县城海拨2850米。气候具有按流域呈明显变化的特点,小气候多样且灾害性天气活动频繁。松潘县有天然草地517.89万亩(含疏林草地),其中可利用草地440万亩,草原理论载畜量67.67万个羊单位。松潘是岷江、涪江两大水系的发源地,境内有主要河流5条,水能理论蕴藏量超过136万千瓦,水能技术可开发量96万千瓦。 2.2.12 九寨沟县概况 九寨沟县东临甘肃省文县,北与甘肃省舟曲县、迭部县交界,西接若尔盖县,南同平武县、松潘县接壤。县内河谷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高山为主,另有部分山原和平坝,地形呈阶次变化,海拔落差达2000米。九寨沟海拔1900~3100米,属高原湿润气候,山顶终年积雪。气候冬长夏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温凉。九寨沟境内水系发达,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104.5万千瓦,可开发量64.2万千瓦,水流开发点多、落差大、投资省,是理想的水电建设基地。 九寨沟黄龙机场位于县境内的九寨沟风景区旁,现已开通往返成都、重庆、西安、上海等地的航班。 2.2.13 黑水县概况 黑水县位于州境中部,东南与茂县连接,西南与理县毗邻,西接红原县,东与松潘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3544米,境内岷江上游三条支流黑水河、毛儿盖河、小黑水河和48条溪流形成网系。气候属季风高原型气候,旱、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黑水河年径流量38.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23.2立方米/秒,毛尔盖河年径流量8.9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28.2立方米/秒,小黑水河年径流量1.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5.8立方米/秒,99条溪沟年径流量12.3万立方米,年平均流量38.9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河床比降大。水能总蕴藏量145万千瓦。 3 电网发展概况 3.1 覆盖范围 阿坝州电网是一个以国家电网直供为主、大小电网交叉供电并存的区域电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是电力供应主体,经营区域涵盖我州11个县。同时,九寨沟县、茂县供区分别由黄埔集团和希望集团负责经营。具体如表3.1 阿坝州供电主体统计表 表3.1 序号 区市县 供电主体(县级) 1 马尔康市 马尔康县供电公司 2 金川县 金川县供电公司 3 小金县 小金县供电公司 4 阿坝县 阿坝县供电公司 5 若尔盖县 若尔盖县供电公司 6 红原县 红原县供电公司 7 壤塘县 壤塘县供电公司 8 汶川县 汶川县供电公司、岷江电力公司 9 理 县 理县供电公司 10 茂 县 茂县电力公司 11 松潘县 松潘县供电公司 12 九寨沟 黄埔电力公司 13 黑水县 黑水县供电公司 3.2 规模 3.2.1 电源规模 截止2015年底,阿坝州已建成电站304座,总装机容量556万千瓦。其中:水电站300座,装机容量544万千瓦,年发电量192亿度,分布在岷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有太平驿、福堂、映秀、铜钟、姜射坝、天龙湖、金龙潭,草坡、宝州、毛尔盖等;在建水电站装机315万千瓦,分布在大渡河、小金川、白水江、毛儿盖河流域,主要有双江口、剑科、玉瓦、杨家湾、春堂坝、红卫桥等。光伏电站4座,装机12万千瓦,主要在若尔盖、红原、阿坝和小金。 3.2.2 电网规模 截止2015年底,全州已建成500千伏变电站3座,变电容量500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7条,共405公里;220千伏变电站10座,变电容量270万千伏安,220千伏开关站2座,220千伏线路24条,共849公里;110千伏变电站26座,主变31台,变电容量91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26条,共1202公里;35千伏变电站77座,主变103台,变电总容量44.89万千伏安,35千伏线路88条,长度1751公里。 3.2.3 电网结构 阿坝州电网最高电压等级500千伏,500千伏变电站3座,其结构为双链。 阿坝州220千伏电网按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一部分为小水电电力汇集升压用,另一部分主要作用为下网供当地负荷用,结构上全部为双辐射。 阿坝州110千伏电网作用是混合式的,既是当地小水电的汇集点,也是向当地下网供电的电源点,其结构以单辐射、单环网为主。其中单幅射9条,占比42.8%;环网9条,占比42.8%。 3.3 供电量和负荷 进入“十二五”以来,阿坝州电力需求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015年最大用电负荷为147.1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为86.4亿千瓦时,其中一产用电量为0.25亿千瓦时,二产用电量为75.14亿千瓦时,三产用电量为7.04亿千瓦时,居民用电量为3.98亿千瓦时。“十二五”期前五年用电负荷、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分别为10.67%、6.65%。二产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由89%下降到87%。 3.4 与周边电网联网及通道 3.4.1 电网分布情况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接壤。 阿坝电网按地理位置主要分为三个片区,首先是东南部,汶川、茂县、理县、黑水区域,全州220千伏及以上重要电力设施主要集中于该区域;其次是西部与北部的草原及山区,该片区面积较大,占到全州面积的2/3以上,但电网设施稀疏,主要依靠110千伏大环网运行;最后是小金电网,小金电网较为独立,与阿坝电网无联络。 3.4.2 联网通道情况 1、东南部电网目前通过5个通道与周边电网联络。 1)500千伏电压等级通道 阿坝500千伏电网为四川500千伏主网的一部分。茂县500千伏站经茂谭双回线路(LGJ-4×400,单回线路长121.7公里)与德阳500千伏谭家湾变电站联网。 2)220千伏电压等级通道 (1)茂县220千伏东兴变电站以1回220千伏线路与绵阳220千伏桑枣变电站联网。 (2)阿坝220千伏二台山变电站以1回220千伏线路与成都500千伏丹景变电站联网。 (3)220千伏二台山变电站以双回220千伏线路与都江堰220千伏聚源变电站联网。 (4)福堂电站以双回220千伏线路与成都220千伏回龙变电站联网。 2、小金电网目前通过1个通道与周边电网联络。 阿坝小金220千伏变电站以双回220千伏线路与甘孜州500千伏丹巴变电站联网。 3、北部电网目前通过2个通道与周边电网联络。 (1)九寨沟220千伏双河开关站以双回220千伏线路与广元220千伏赤水变电站联网。 (2)丰岩堡水电站1回220千伏线路与绵阳220千伏水晶变电站联网。 4、110千伏电压等级联网 阿坝州岷江电力黄磷厂110千伏变电站与成都110千伏灌县变电站联网,新中亚110千伏变电站与成都蒲阳110千伏变电站联网。 3.5 “十二五”电网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二五”期间,是阿坝跨越发展阶段,是灾后重建的重要阶段,国家对阿坝州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建路平500千伏变电站,为阿坝灾后快速恢复工业生产,开展生产自救提供有力电源支撑,新建槽木、镇江关、沙坝、下孟、小金等220千伏变电站,加强了阿坝东部网架结构。新建一批110千伏及35千伏变电站,加强了全州配电网供电能力。 虽“十二五”期全州配电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由于电网建设历史欠账太多,仍需大力建设和改造,同时应加强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经济性,更加关注发展投入与经营业绩的统筹协调。 3.6 电网存在的问题 阿坝电网经过多年建设,500kV、220kV骨干网架初步成形,但阿坝110kV及以下电网网架结构仍然十分薄弱,单线串联供电多,远距离输电情况仍存在,继电保护整定、配合困难,通信手段单一,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时随着阿坝电网供电需求的增长以及水电、新能源开发,部分220kV电网薄弱环节也逐步暴露出来。 (一)北部电网供电可靠性低 阿坝北部电网仅通过500kV茂谭双回线与主网并列,一旦茂谭双回线同时跳闸,将造成3个500kV变电站、8个220kV变电站以及多座水电站与系统解列,丰水期水电大发,茂谭双回N-2后,大功率涌向北部电网,其内部用电负荷轻,安控动作后,仍可能造成阿坝北部电网垮网,马尔康、红原、阿坝、壤塘、金川、若尔盖、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电网将解列或瓦解,损失负荷将超过40万kW。 (二)东兴、庙坪变电站均只由500kV路平变电站供电,供电可靠性差 500kV路平变电站投运后,茂县、路平、槽木、金龙潭形成双环网运行,大大提高了槽木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但220kV东兴、庙坪仍然呈放射性网络,当220kV路东一二线、庙路一二线发生N-2时,东兴、庙坪变电站将全站失电,损失负荷31万kw。 (三)220kV水磨变电站单线、单变供电,供电可靠性差 水磨至郭家坝110kV线路即将建成投产,该线路投运后,南网中最大用户,岷江电力公司(最大下网用电负荷180MW)通过水磨站供电,另外侨源气体冲击负荷已达60MW,正常负荷40-50MW,用电负荷可达200MW。目前水磨站仅通过单线单变供电,变电容量180MVA,用电负荷已超过主变允许容量,无法满足地区负荷的需要。 (四)小金地区窝电现象仍然存在、弃水严重 220kV小金变电站通过同塔双回线与主网并列,小金变电站汇集电力111.2MW,受甘孜水电送出通道容量限制,丰水期存在窝电现象,弃水时有发生。 (五)110kV电网串联供电,结构薄弱 110kV电网担负着向各县电网供电的职能,但网络结构以单线串联供电为主,供电灵活性、可靠性差,易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电能质量无法保证。 (六)牧区电网单线串联供电,供电可靠性差 牧区电网内共有110kV变电站及110kV并网电厂16座,均采用单线多级串联供电,线路总长度超过500公里,从首端到末端最远供电距离约300公里,最长单一线路长度达142公里,任一线路检修或故障将造成一座或几座110kV 变电站与主网解列或被迫失电,影响马尔康、金川、红原、阿坝、壤塘供电,供电可靠性、灵活性极低。同时造成继电保护整定配合困难,保护动作快速性、选择性无法保证,严重影响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4 电力需求预测 4.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4.1.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 “十二五”以来,全州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全面开发开放、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等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发展为要、稳定为重、民生为本、团结为根、党建为基”总体工作要求,坚持“增量提质、跨越发展”总基调,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全州呈现经济发展转型增效、民生福祉稳步提升、社会大局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 一是深入实施“一体两翼”战略。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探索创新经济发展,构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特色产业体系。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达7.9%。工业主导地位凸显,水电优势持续巩固,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州内规上企业突破百户,工业化率升至40.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5%。旅游经济增势强劲,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6%和31.0%;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良性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16.1个百分点达41.8%。 二是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2015年达265亿元,年均增长10.5%,高出全国2.7个百分点。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排位较“十一五”末上升1位、提升至14位;经济总量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川甘青交界地区前列。县域经济总量超过10亿元的县较2010年达11个。对欠发展地区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西北片区固定资产投入占全州比重达17.7%,较“十一五”上升6.2个百分点。 三是基础条件取得新突破。交通建设纵深推进,红原机场建成通航,进出州通道等国省干线加快推进,新增公路1749公里,通车里程达13447公里。骨干电网加快建设,500KV、220KV、110KV输变电线路分别建成161.6公里、809.2公里、522.5公里。水利建设实现突破,五小水利、堤防建设、小农水重点县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城乡承载能力大幅提升,阿坝、金川、马尔康等县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扩建有序推进,城镇化率提高6.67个百分点达36.77%。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基本消除邮政服务空白乡镇。 四是群众生活展现新面貌。坚持民生优先,民生保障支出占比保持在50%以上,实施1103个村幸福美丽家园工程,95%乡镇、80%村庄达到“四化标准”;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五年规划及三年试点巩固工程圆满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减贫9.3万;率先启动15年免费教育,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6.9年;1小时医疗服务圈初步建立,实现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3.64余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总体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国家标准下13.5万贫困人口脱贫,2015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39元,年均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1元,年均增长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缩小,收入比由4.3:1缩小为2.7:1。 五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全面深化改革,资源开发、民间投资、国资国企、政府职能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以对口援建、经贸协作、区域合作为主的多层次开放合作格局基本形成。 六是生态保护取得新成效。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新增国家级湿地公园4个、自然保护区2个、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县1个、生态乡镇48个。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减灾防灾、湿地保护与修复等生态工程,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1.1个百分点。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引用水源地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城镇空气质量达国家Ⅱ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指标完成较好。 4.1.2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阿坝州经济与社会发展以较快的速度推进。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从高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阿坝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进入中高速增长。 4.2 电力需求预测 4.2.1 历史负荷数据分析 2005~2015年阿坝电网用电情况 表4.2.1-1 单位:万千瓦、亿千瓦时 项 目 2005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十一五” 增长率 2011-2015年 增长率 一、供电量 23.04 47.1 65.6 81.4 78.0 86.2 86.4 7.13% (一)比上年增长(%) 5% 104% 39% 24% -4% 11% 0% (二)产业及生活用电 23.4 47.1 65.6 81.4 78 86.2 86.4 7.13% 第一产业 0.04 0.08 0.2 0.29 0.23 0.21 0.25 5.74% 第二产业 20 40.0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