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居易中隐思想研究摘 要 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在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中进退自如、善于自处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既有敢于直谏、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一面,又有在遇到挫折时淡泊隐逸、乐天知命的一面。他在为官和隐逸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也为中唐时期的士人探索出了在官场重压和集权政治包围之中突围的道路,从禅意里寻找到了中隐思想,而这种中隐思想所表现出来的士大夫由外转内的人生理想的转变,对后世吏隐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键词】 白居易 中隐思想 研究Abstract Baijuyi is ra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can control them in a plex po
2、litical struggle environment, good typical representative from the Department, and in his body, both the courage Zhijian, afraid of powerful populist side, but also in the case of Seclusion indifferent when frustration and resignation side. He found the balance between official and Seclusion point,
3、but also for the scholar in the Tang period explored in the weight of bureaucratic 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siege breakthrough on the road, from the Zen in search of hidden ideas, and this implicit species thought demonstrated by the literati ideals from the external to internal changes on the l
4、ater of Hermit manner had a great impact.【Key words】 Baijuyi Implicit Thought the study目 录前言1.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1.1中隐思想与白居易的官宦生涯1.2中隐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3陶渊明对白居易中隐思想形成的影响2.中隐思想的内涵及其表达方式2.1中隐思想的内涵2.2中隐思想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3.中隐思想的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3.1中隐思想的意义3.2中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4.结语5.参考文献前言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子终身纠结的一个选择就是,入仕做官还是终老山林,是达则兼济天下还是退而独善其身。易系辞上说:“
5、君子之道,或出或处。在如何对待这个问题上,白居易的中隐思想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在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中进退自如、善于自处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既有敢于直谏、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一面,又有在遇到挫折时淡泊隐逸、乐天知命的一面。他在为官和隐逸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也为中唐时期的士人探索出了在官场重压和集权政治包围之中突围的道路,从禅意里寻找到了中隐思想,而这种中隐思想所表现出来的士大夫由外转内的人生理想的转变,对后世吏隐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 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 古代的读书人往往会通过出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出仕优惠为自己隐忧和灾难,便会选择隐来躲避灾难,保全自己。
6、正如王康琚在反招隐中写道“小隐隐陵菽,大隐隐朝市。”大隐的代表人物如稀罕的东方朔“”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小隐的代表人物如东进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提出介于大隐和小隐之间的中隐思想,白居易的这种中隐思想有效调和了他仕与隐的心理矛盾。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既与他的性格有关,更是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和文化氛围的宽松背景下的特殊产物,是随着他宦途浮沉逐步形成的。1.1中隐思想与白居易的官宦生涯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此时的大唐帝国已失去了盛唐时期的辉煌,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元和元年(806),经历了“三登科第”后的白居易被任命为盩厔县县尉,35岁时开始步入仕途。一年后,白居
7、易调入长安,先是任集贤校理、翰林学士,后被任命为左拾遗。白居易此时正值壮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大有杜甫当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英雄气慨。“誓心除国贼,决死犯天威”,两句诗表达出白居易为民请命、冒死直谏的政治抱负。但是,之后发生的“唐代第一凶杀案”武元衡事件彻底改变了白居易一生的命运。时任宰相的武元衡被人杀死在上朝的路上,凶手却顺利脱逃。白居易得到消息后异常愤怒,第一时间上书朝廷,要求缉拿真凶、查明主使,却被指责为越级言事的“僭越行为”遭到贬谪,从左赞善大夫被贬为江州司马。武元衡事件是白居易人生命运的转折点。白居易被贬后,在赴江州路过商州时,感慨万分的写下了初贬官过望秦岭:“草草辞家忧
8、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这与当年“誓心除国贼,决死犯天威”的豪放相比,44岁的白居易满腔愤懑、仰天长叹,显示出了凄凉的情怀。白居易被贬三年后又被朝廷起用为忠州刺史,此后便青云直上,从杭州刺史到苏州刺史、同州刺史、秘书监、太子宾客分司、刑部侍郎、太子少傅,最后以刑部尚书身份结束仕途,一生可谓非常圆满。白居易从一介书生到官居二品,实现了他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政治抱负,但在白居易的内心深处却始终隐藏着难言的痛苦。文人致仕,是不要尊严的做官,还是隐忍退居林泉,白居易依他的仕途经历给出了答案。58岁的白居易拥一首中隐诗道出了他的中隐思想:“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
9、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既不做朝廷大官,也不退隐林泉,做一个地方闲官“吏隐”,“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正是白居易中隐思想的真实写照。1.2白居易中隐思想形成的文化环境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也与中唐时期宽松的文化氛围有关。隋唐完成统一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确立,同时也采取了三教并举的政策,文化上的包容和开放使得调和儒道,朝廷还以国家的名义举行三教辩论,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儒佛道在思想上的融合。正是在儒佛道
10、三教碰撞、交流乃至融合的背景下,儒家的入世、佛教的空无和道家的无为对白居易产生了很大影响。小官吏出身的白居易,从小饱读儒家经典,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很深,这从他早年积极科考入世、满怀雄心壮志的实现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还创作出针砭时弊的文章和诗歌观刈麦、长恨歌等可以看出,早年主导他的儒家入世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促使他从一个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向强烈失落感转变的转折点就是被贬谪的经历,让他对自己所坚持的人生理想产生了动摇,心里愤懑痛苦:“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列未量移。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前事是身俱若此,空门不去欲何之?”(自题)一方面白居易对被重新起用抱有幻
11、想,另一方面却因为报国无门而使政治热情大打折扣,转而寄希望于佛道来慰藉心灵:“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花县当君行东夜,松房是我坐禅时。”(正月十五夜学铲因呈智禅师)白居易在研读佛典、寻胜访僧的同时也深受道家“知足”、“顺其自然”思想的影响。在他被贬江州之后,又结识了郭虚舟、萧炼师等江西著名的道士,也曾经跟着炼丹食丹。“峡内岂无人?所逢非所思。门前亦有客,相对不相知。仰望但云树,俯顺惟妻儿。寝食起居外,端然无所为。东郊萧处士,聊可与开眉。能饮满杯酒,善吟长句诗。庭前吏散后,江畔路干时。请君携竹杖,一起郡斋期。”诗中可看出,白居易在仕途受阻后,转而从访道炼丹参禅中寻找心理平衡,进而形成融合
12、了儒释道于一体的中隐思想。1.3陶渊明对白居易中隐思想形成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虽然生前文名不显,但对后世却影响巨大。在唐代诗人中受其影响最大的首推白居易,无论是思想、性格还是诗歌创作。白居易和东金时代的陶渊明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经历极其相似,都是在历经官场黑暗、斗争后仕途受阻而选择隐逸的道路。解酒消愁、借物言志。白居易敬仰陶渊明“不慕荣利”,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离职归隐田园的节操深厚白居易赞赏:“夙慕陶渊明为人”,“夷齐各一身,穷饿不为难。”(效陶潜体诗)不但如此,白居易还打算效仿:“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足疾)“甘心谢名利,灭迹归丘园。”(养
13、拙)“种田计已决,决意复如何?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他自认为“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富贵在此中,何必居高位。”(闲居)白居易深受陶渊明思想的影响,也曾经决心退居山林,但却并未付诸行动,因此他也未曾体会到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饥寒生活。他自己“前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官至二品”(醉吟先生墓志铭)的富豪物质生活享受是陶渊明不能相比的。2.中隐思想的内涵及其表达方式 虽然是白居易首次提出的中隐思想,但中隐思想的内涵却是长期文化积累的结果。 2.1中隐思想的内涵 隐逸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许多逸人高
14、士一直把这个奉为处世之道,其品行操守也深受人们称颂和津津乐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文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遇见明君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昏君当道则坚守操守避祸全身。 早期的隐逸人士居所往往与世隔绝在山水的幽绝处,不受世俗社会秩序的干扰,这种山林之隐被称为“小隐”。“大隐隐于朝”如西汉的东方朔。魏晋南北朝时代,这种“朝隐”开始大行其道。如石崇、潘岳在为官的同时,也热衷于经营山水、怡心养性。但他们只是借园林之地欣赏和休憩,“隐逸”只是一时的托词,而不是常态。白居易提出的中隐思想,才真正将隐逸与园林结合起来得以
15、实现。 白居易中隐思想的成型,以他58岁时创作的中隐诗作为标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东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中隐便是居于大隐和小隐之间,既不是隐于朝堂之上,也不是隐于山林之间,而是选取在都市的园林之中享受隐逸之情。不寂寞也不喧嚣,有朝廷俸禄作保障,不用辛苦劳作
16、,生活安逸惬意,即可在家中园林休憩,还可外出呼朋唤友,社交游乐。中隐的“中”既是指地理位置,也是指“居中”的心态,既与朝廷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又不隔绝尘世与世无争。这种既有隐逸之名,又享朝官之利的中隐思想,满足了士人的心灵和实际需求,调解了在仕与隐逸两难的境地。 中隐思想虽然是白居易适时提出来的,也是中庸文人共同创造的结果。远者如钱起、元结,中唐如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裴度、李德裕、牛僧孺等代表文人也都有相似的经历和诗作,这也说明,中隐思想的成熟也与中唐时期的时代风气相关。2.2中隐思想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影响 中隐思想在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主要表现在后期的诗歌创作上
17、。 第一、以不材为自我定位 “不材”的观念一直贯穿于白居易诗歌之中,将“不材”作为自身定位,则是在现实失意后,在中隐思想的影响下,从自己实际生活出发,融合前人理论所做的一种调和。 被贬江州使白居易看到了官场的黑暗,开始怀疑他最初的“兼济”理想,原有的价值体系出现了松动。各种危机不断出现,他“忠诚进谏,不见听”的结果使他感到沮丧,他对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失望了,宁愿碌碌无为,以免卷入政治纷争。 40岁之前,他经历了几次由官而民,由民而官的生活变化。面对现实中进退两难的困境,通过调整自己的内心,以不才作为自己的人生定位,以感性适意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他在大和元年创作的与僧智如夜话中,通过“知命”说明
18、了自己安于现状,将自己的舒适与安逸归因于他的“懒钝”与“无能”,努力降低定位,摆脱个人的心理欲望,以实现自己身体和精神上的安逸。此外,禅宗的影响也使白居易给自己以“不才”作为自我定位,并尽情享受休闲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世路重禄位,恓恓者孔丘。人情爱年寿,夭死者颜渊。二人如何人,不耐命与天。我今信多幸,抚己愧前贤。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况此知足外,别有所安焉。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外顺世间法,内脱区中缘。进不厌朝市,退不恋人寰。自吾得此心,投足无不安。体非道引适,意无江湖闲。有兴或饮酒,无事多掩关,寂静夜深坐,安稳日高眠。秋不苦长夜,春不惜流年。(赠杓直)在现实中失意
19、后,白居易受到中隐思想的影响,也开始渐渐的关注身边的琐碎之事,他对佛教的态度从早年八渐倡的纯理论的兴趣逐渐转向了直接的人生问题,佛教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佛教思想更加自然的融入到他的精神生活中。 第二、以知足为满足 白居易早年的经历使他具有情感丰富的个性特征,多愁善感的情怀,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使他对个体的生命更加关注。与此同时,对现实不满,为了生计又不能归隐,内心的超脱成了他的追求,从他早期诗作中可以看出,诗人试图通过转变内心世界对外在世界的感受和认知,注重“心”的适意,以实现心灵上的超脱。白居易看轻外在,强调精神自由的思维和超脱的精神特点为他中隐思想埋下了伏笔。白居易在经过仕宦的颠簸和
20、起伏后,为自己设计身居留司官的“中隐”的人生道路,以闲游、醉眠来冲淡由于安闲的生活而虚度年华的烦恼。这种满足于现状,闲适的情感生活,都出现在他的诗中,诗人试图描绘在时光流逝中悠闲自得、悠然平静的自我形象,忘掉“隐藏”的机制下没能解决的人生意义的困惑。 此外,白居易“知足”的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在悠闲的个人生活中,达到逃避黑暗现实的目的。在其开成元年春来频与李二十宾客郭外同游,因赠长句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自身壮志难酬,悠闲生活的无奈和愤怒。然而,经过宦海沉浮之后的白居易早已对唐王朝的命运感到绝望,厌倦官场争斗,在其诗中更多是感慨从中解脱的幸运。3. 中隐思想的意义
21、及对后世的影响 白居易中隐思想具有十分典型的士大夫人格价值,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1 中隐思想的意义 将隐逸的宽松度发挥到极致的是唐代集权制度,它成了穷尽了自己所有积极形式的隐逸文化, 王维的仕隐,其独特就在于既做方内之人,又是皇羲上人;既执著于现实,又走向内心。迅速蜕变滑坡的隐逸文化,其由指向社会的积极一面转向内心。从终南捷径到王维的仕隐,是中国隐士表面上最辉煌的时期,实际上隐逸文化的积极意义被抹杀了。 中唐时期 ,白居易提出把隐士分为大、中、小三者的中隐理论。经历了人生忧患之后的白居易,在中隐一诗中津津乐道于“不劳心与力、终岁无公事”的逍遥,却完全抛弃了仕途的进取。日趋白热化的朝廷
22、党争让他认识到“朝市太嚣喧、贵则多患” ;另一方面,他认为小隐也太不现实,于是,他选择了隐在留司官,过一种非忙非闲、非贵非贱的生活。三种隐士各自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并不是他决定取舍的根本原因,三种隐逸模式对隐者世俗的实用价值才是他的选择。中隐是中国传统隐逸观念的重大转折,是大隐、小隐之间的折衷与调和 ,不再以隐作为实现独立和价值的途径。中隐模式承接了朝隐的路数,但又失了朝隐的游刃宦海而不失初心的权变之道,而沦为仅仅为了解决生计保命存身的投机行为 ,与隐逸文化的旨趣大相径庭。中隐, 使隐逸庸俗化 ,盛极一时的隐逸文化便开始走向衰落。 中隐是一种吏隐 ,它以散官、闲官、地方官为隐,在小隐与大隐间找
23、到一条折衷之途,既可免饥寒之患,又可以躲避朝堂纷争,在为政之暇的山水登临中、在壶中天地的杯酒声色中、在与洛中君子的过往唱酬中享受欢乐闲适。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隐逸颓丧其原本保证士大夫相对独立的社会理想和人格价值的意义 ,沦为中唐士人为追求现实安逸的世俗生活张目的藉口。不仅隐逸的超越精神荡然无存 ,而且连大隐、小隐也沦为士人解决生计和存身保命的现实策略了。当然这种隐逸观念的蜕变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自春秋以来怀道自尊而又无世俗权力作保障的士人道统在面对政统时必有的尴尬。 从表面上看,中隐只是基于大隐、小隐基础上隐逸形迹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的却是在日益强化的专制体制下如何重建与强化士人独立人格的重大问
24、题。封建专制制度不可逆挽的衰落、思想体系中儒家心性论的加强、道释思想的崛起,使中隐负载了更多深刻的文化意蕴。 3.2中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白居易平衡出处进退的居士精神以及闲适的中隐生活,不仅对同时代东都闲适诗人产生了影响, 这一思想传统也为后人的进退裕如开启了法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隐思想自觉接受和普遍实践在宋代达到了高潮。宋人折服白居易的中隐理想,参禅研易、耽溺园林等他们都可从白居易的中隐中找到依据。宋代诸如“禄隐”、“半隐”等名目繁多的逸,可以说都是对白居易中隐的翻版与发展。宋人心仪中隐,或以之命名自己的园林以示志,或在生活中效法白居易以山水丝竹适性 ,或将中隐理念融入自己的诗歌创
25、作中,不一而足。吴郡志卷 14载龚宗元企羡白居易“酒优游聊(卒岁,园林潇洒可终身”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的隐逸生活,借其意将自己的园林题作“中隐堂”。宋史卷 306载张去华将自己洛阳的园林称之为“中隐亭”,甚至连臣贾似道也在御赐园林中标举“半闲亭”以附庸风雅,可见中隐观念在宋代流播之广。“既知吏可隐,何必遗轩冕” 道出了司马光效慕这一生活方式的真实动机。“小隐即居山,大隐即居廛。夫君处其中,政尔当留连。早晚有诏书,唤君远朝天。欲为中隐游,更着三十年。”(张孝祥中隐诗中回护中隐),流露出对中隐生活的垂青。“中隐堂前人意好”(范成大减字木兰花),饿显之高,禄隐之下,皆迹矣,岂足以求圣贤哉?唯
26、其能无系累于迹,是以大过于人也(王安石禄隐)。在王安石看来,拘守形迹之隐而不懂得权变之道,是与圣贤之道的本意相违背的。王安石易经和孔子隐逸中的淑世情怀颠覆为现实既得利益为尚的随心所欲 ,体现了宋人对待隐逸的现实态度。北宋文人苏轼将白居易中隐思想发挥得最完满。他取号“东坡”即源自白居易东坡、步东坡等,他标举师范白居易。他称道白居易不仅“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而且“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地之乐” (醉白堂记)。苏轼一方面羡慕他道德文章垂范后世,另一方面羡慕他“晚节勇退”后逍遥适性的生活方式,并将白居易进退裕如的“中隐”奉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圭臬。他们
27、不仅仕历相似,而且更认同闲适之乐的。白居易中隐的生活内容如对山水的流连、对道佛的崇尚、对诗乐的偏嗜都给苏轼的州郡贬谪生活以深刻影响。他们都是与现实格格不入、不随流俗而向往闲适之乐。苏轼虽然十分倾慕白居易闲适的中隐生活,但从更高层次上却对其颇有微辞。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轼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从。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此翁晚节闲适之乐焉。当宋人对中隐的步趋与服膺绝非仅仅出于个人的偏好,也非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承继这一生活哲学并体践在现实生活中。这是因为士大夫在尊君卫道前提下保持人格独立本身就拘囿在王权的限度内。这种对集权
28、制的适应与不断调适使他们认同白居易的中隐 ,并自然归趋于此,而且做得更加灵活变通。4. 结语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今天我们研究白居易的中隐思想,更多的只是汲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参考文献【1】王毅 .中国士大夫隐逸文化的兴衰. 文艺研究 1989.【2】肖伟涛.白居易研究的烦死和批判.兰州甘肃人民艺术出版社.2008【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4】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 的转型.刘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台湾.中正数书局.1951【6】洪修平.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南京大学报.2007【7】程佳佳.简析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2013【8】李红霞.白居易中隐的社会文化阐释.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4【9】董超.轮白居易“中隐”思想的形成.现代语文 学术综合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