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13_T 5604-2022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060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13_T 5604-2022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清正版)DB13_T 5604-2022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清正版)DB13_T 5604-2022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清正版)DB13_T 5604-2022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清正版)DB13_T 5604-2022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100.01 CCS A 02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6042022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技术规程 2022-07-11 发布 2022-08-11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大学、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蒙、朱永涛、王洪杰、朱晓磊、李洪波、李源、朱宝锋、刘玲、孙越、姚文良、李然、王镇坤、田园、张明、

2、尉晓浩、杨栓、朱永红、朱洪昌、马兆双、齐伟。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淀泊围堤围埝污染与空间分布调查、清除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恢复淀泊连通性和提升淀泊水动力为目的的污染塘围堤围埝清除,其他水体围堤围埝拆除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893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 13193 水质 总有

3、机碳(TOC)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 GB 13195 水质、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T 14550 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4552 水、土中有机磷农药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7137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22105.1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 1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G

4、B/T 22105.2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 2 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GB/T 22105.3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 3 部分:土壤中总铅的测定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NY/T 53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HJ 535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632 土壤 总磷的测定 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HJ 636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JTJ/T 320 疏浚岩土分类标准 SL 42 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5、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围堤围埝 以底泥、弃土和废弃建筑物为主要原材料填筑而成的高于水面且对水动力产生影响的阻隔水体构筑物。污染塘 沉积物污染指标超标且存在一定风险的静止或缓流的封闭水域。4 围堤围埝调查 调查内容 对清除范围内围堤围埝的空间分布情况、用途种类与周边地形情况进行勘测。主要包括工程位置、堤埝长度、宽度、堤埝区域面积、顶底高程、用途类型、堤埝组成材质、周边水下地形等,填写调查汇总表,汇总表填写可参考附录A。调查精度 4.2.1 可行性研究阶段堤埝空间分布与水下地形测量应满足 1:2000 测量精度,堤埝每断面至少设置 5 个测点,分别为堤顶 1 个,内侧坡面 2 个,外侧坡面

6、2 个。4.2.2 初步设计阶段堤埝空间分布与水下地形测量应满足 1:1000 测量精度,堤埝每断面至少设置9 个测点,分别为堤顶 3 个,内侧坡面 3 个,外侧坡面 3 个。4.2.3 施工图设计阶段堤埝空间分布与水下地形测量应满足 1:500 测量精度,堤埝每断面至少设置13 个测点,分别为堤顶 5 个,内侧坡面 4 个,外侧坡面 4 个。5 沉积物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 勘测与调查内容 调查了解污染塘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分布情况,对污染塘沉积物进行物理、化学指标勘测分析,确定污染塘沉积物的清淤范围、清淤深度、以及疏挖量等。物理指标分析包括:底泥常规的物理力学性质、底泥质地、底泥含水率等。化学指

7、标分析包括:营养盐、重金属及有机类污染物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等,汇总化学指标分析表,填写参考附录B。沉积物分层及特征 5.2.1 根据污染程度,底泥从垂直方向由上至下一般分为污染底泥层(A 层)、污染过渡层(B 层)和正常底泥层(C 层)。5.2.2 污染底泥层(A 层):污染最为严重的一层。一般情况下,在有机质及营养盐严重污染地区,该层颜色为黑色至深黑色,其上部为稀浆状,下部呈流塑状,有臭味。该层沉积年代新,为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湖泊内源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库。5.2.3 污染过渡层(B 层):污染较轻的一层。正常湖泥层到污染底泥层的渐变层,一般情况下,在有机质及营养盐污染地区,该层颜色多为灰黑

8、色,软塑-塑状,较 A 层密实。5.2.4 正常底泥层(C 层):未被污染的底泥层。其颜色保持未被污染的当地土质正常颜色,一般无异味,质地较密实。勘测取样点位布设 5.3.1 勘探点的垂直布设 为合理确定淀泊污染塘沉积物的清除深度,应采取全柱状采样进行污染物分析,全柱状采样的底面应至正常层下 20 cm50 cm。5.3.2 平面勘探线、点的布置 5.3.2.1 可行性研究阶段,河流地区线上勘探点间距不大于 150 m,且总数不小于 3 个;湖泊地区块状水域按 100 m200 m 网格状或交错梅花状布置,不规则状水域根据实际情况按上述间距确定原则布置。5.3.2.2 工程设计阶段应先根据生态

9、清淤区域的污染情况、地质条件布置钻孔,大致可分简单、一般和复杂三种状况:a)简单是指区域附近无重大污染源,污染分布均匀,地形平坦,岩土性质单一;b)一般是指区域附近有较大污染源,污染分布较均匀或地形有起伏,岩土性质变化较大;c)复杂是指区域附近存在重大污染源,污染分布不均或地形起伏较大,岩土性质变化大。5.3.2.3 在设计清淤深度内遇有污染分布状况、地形,岩土性质变化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小区域、孤立区域的勘探点不得少于 3 个。勘探线、点间距的确定宜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污染底泥生态清淤工程设计阶段勘探线、点间距 区域 地质条件 勘探线间距(m)勘探点间距(m)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

10、段 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河流 复杂 5075 2050 5075 2050 一般 75100 5075 75100 5075 简单 100150 75100 100150 75150 湖泊 复杂 5075 2050 5075 2050 一般 75100 50100 75100 5075 简单 100150 75100 100150 75100 分析测试内容 5.4.1 底泥勘测物理力学指标 底泥勘测需测定的物理力学指标、测定方法和使用设备应符合表2和表3的要求。表2 生态清淤工程区底泥勘测物理力学指标 岩土类别 岩土名称 标贯 击数 重度 颗粒 分析 比重 天然 含水量 界限 含水量

11、 抗剪 强度 相对 密度 附着力 有机质土及泥炭 有机质土及泥炭 淤泥土类 浮泥 流泥 淤泥 淤泥质土 黏性土类 黏土 粉质黏土 粉土类 黏质粉土 砂质粉土 砂土类 粉砂 细砂 中砂 粗砂 砾砂 注:表示必做,表示根据情况选做。表3 生态清淤底泥勘测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方法及设备 试验名称 现场试验 室内试验 主要仪器设备 采用标准 含水量试验 不适用 烘干法 电热烘箱(控制温度为 105110)、电子天平(最小 0.01 g)GB/T 50123 重度试验 灌水法(用于原状 砂砾质土)环刀法(用于黏性土)环刀、电子天平(最小 0.01 g)GB/T 50123 比重试验 不适用 根据颗粒大小采用

12、比重瓶法、浮秤法、虹吸筒法。比重瓶、恒温水槽(1)、砂浴电炉等 GB/T 50123 颗粒分析试验 目测度量法(用于碎石土)筛析法(粒径60 mm)比重计法(粒径0.075 mm)分析筛、电子天平(最小 0.01 g)、比重计等 GB/T 50123 界限含水量 试验 不适用 液限(76g 液限仪)塑限(搓条法粒径0.5 mm)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电子天平(最小 0.01g)GB/T 50123 相对密度试验 宜现场测取砂土的天然重度、含水量 用漏斗法或量筒法测,取最小干密度;用振动叉击锤测最大干密度 量筒、漏斗、金属圆筒、振动叉、击锤 GB/T 50123 表 3 生态清

13、淤底泥勘测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方法及设备(续)试验名称 现场试验 室内试验 主要仪器设备 采用标准 抗剪强度试验 不适用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用于渗透系数105 cm/s 的黏性土),清淤底泥分类一般可采用快剪试验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 GB/T 50123 附着力试验 不适用 弹簧秤附着力仪法 弹簧秤附着力仪 JTJ/T 320 标准贯入试验 原位测试 不适用 标准贯入锤、贯入器等 GB 50021 5.4.2 底泥污染状况调查物理化学指标 工程区底泥污染状况调查需测定的物理化学指标及分析方法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 生态清淤工程区底泥污染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类型 测定项目 测定方法 测定依据 表层水

14、上覆水 间隙水 温度 温度计法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 GB 13195 浊度 分光光度法或目视比浊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透明度 塞氏盘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pH 便携式 pH 计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氧化还原电位 铂电极和pH计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电导率 便携式和实验室电导率仪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溶解氧 便携式溶解氧仪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盐法 GB 11914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893 氨氮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 总有机碳

15、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GB 13193 沉积物 含水率 烘干法 沉积物质量调查评估手册 粒径 筛分析法与消光法 SL 42 有机质 油浴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 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 总磷 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HJ 632-2011 总氮 半微量开氏法 NY/T 53 氨氮 KCl 提取-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沉积物质量调查评估手册 汞 原子荧光法 GB/T 22105.1 砷 原子荧光法 GB/T 22105.2 铅 原子荧光法 GB/T 22105.3 铜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 表 4 生态清淤工程区底泥污染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续)类型 测定项目 测定方法 测定依据

16、沉积物 锌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 镍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 铬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7 镉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 有机磷农药 气相色谱法 GB/T 14552 有机氯农药 气相色谱法 GB/T 14550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多氯联苯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6 围堤围埝清除设计 设计目标 以恢复淀泊连通性、提升淀泊水动力为目标,确定合理的清除位置、清除深度与清除顺序,在保障最大限度恢复淀泊水动力的同时将清除围堤围埝对水质扩散影响降到最低

17、。设计原则 围堤围埝清除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a)贯彻生态优先、顺应自然的理念,坚持先治污后拆围的顺序;b)工程措施区域适用性,且具备淀泊其他污染塘治理的普适价值;c)以恢复淀泊连通性、提升淀泊水动力为目标;d)以“整体模拟、局部分析”的原则。水动力模型 6.3.1 水动力模型构建,应遵循以下要求:a)水动力模型地形基础数据精度比例应达到 1:10001:2000;b)水动力模型边界确定原则应最大限度以堤防或岸坡等固定边界为主;c)水动力模型中水位、风速、流量和蒸发渗漏等相关参数设定应以施工前 35 年的数据平均值为准。6.3.2 根据实测资料和模型所需的参数进行模型率定。模型模拟 6.4.1

18、模拟工况设计 根据清除深度和顺序设计3种以上工况。6.4.2 分析方法:6.4.2.1 流场分析 流场分析主要是通过清除围堤围埝前后流场分布情况对比,评价流场分布增量区域与水流走向变化情况。6.4.2.2 流速分析 流速分析主要对比分析清除围堤围埝前后不同区域流速平均值,评价流速增量值和流速分布增量区。6.4.2.3 流速区划分析 通过区域流速基底值,定义活水区、滞水区和缓水区的指标范围,通过面积识别提取,确定活水区、滞水区和缓水区的面积占比情况,从而评价区域水动力现状。6.4.2.4 流线分析 流线分析主要是观察流线分布的均匀程度与变化情况,确定水动力条件的好坏。流速均匀且分布较为密集区域代

19、表流速大且有水流通道。6.4.2.5 水体交换能力可视化分析 水体交换能力可视化分析主要是基于对流扩散来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水体更新时间,是反应淀泊连通较为重要的分析指标,同时也是可视化反应水质演变规律的重要成果。设计结果 6.5.1 清除位置确定 主要通过现状工况条件下水体交换能力可视化模拟效果、流线与流场分析多参数综合判定水体联通的阻水点,最终确定合理的清除位置。6.5.2 清除深度确定 主要通过清除前后水体交换能力可视化模拟、流场、流速和流速区划分析多参数综合判定不同清除深度对水体连通与水动力提升效果,最终确定最佳的清除深度。6.5.3 清除顺序确定 主要通过水体交换的过程确定水体影响顺序,

20、根据水体影响顺序确定最优清除顺序。原则上应按照先远后近,由内而外的清除顺序进行设计。7 围堤围埝清除施工 基本要求 7.1.1 应在确定实施污染塘生态清淤治理,且塘内水质经检测确认达到考核标准后,方可进行围堤围埝清除施工。7.1.2 施工应按照规范、规程、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组织围堤围埝清除施工。7.1.3 施工过程中,应布设二次污染防控措施,消除施工过程可能会造成的二次污染隐患。7.1.4 施工应准确、完整的做好施工记录,并保存好电子施工记录。7.1.5 围堤围埝清除施工应分层进行,表层先进行树木杂草清理,下层堤埝土方单独清除。清除施工 7.2.1 表层清理 表层清理主要包括清理围堤

21、围埝拆除区段内的树木、树根、芦苇、杂草、建筑垃圾及其它杂物。表层清理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施工,清理的杂物运送至建筑垃圾处理站进行处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资源毁坏,以及对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不良后果。7.2.2 堤埝拆除 7.2.2.1 表层以下堤埝可使用陆上施工和水上施工两种方式。7.2.2.2 水上施工内容、设备选择、施工方法遵循以下要求执行:a)施工内容:部分淀泊围堤围埝能够连通场外,经简单道路施工后,道路宽度可达 3 m5m,陆上施工设备可进入施工现场,满足施工要求,此类围埝可采用陆上施工方式进行拆除;大部分水面以上堤埝适合

22、采用陆上施工。b)设备选择:选取规格大小不同的挖掘机、运输车等设备,挖出的泥土可就近利用或直接由渣土车倒运。c)施工方法:挖掘机由塘内部向外倒退清挖,重点清挖水面以上干土,铲斗装料后挖掘机转向将土方倒至自卸式运输车内,装车完成后对车厢顶进行苫盖,保证运输过程中无遗撒、渗漏,避免造成二次污染。7.2.2.3 水下施工内容、设备选择、施工方法遵循以下要求执行:a)施工内容:部分淀泊围堤围埝周边交通状况较差,堤埝宽度较窄,且顶面凹凸不平,不能满足机械设备进场要求,此类堤埝拆除采用水上施工进行拆除。选用水陆两栖挖掘机配合泥驳水上施工。b)设备选择:优先选择水陆两栖挖掘机。c)施工方法:使用水陆两栖挖掘

23、机进行清除后,装泥驳船运输至岸上,再装运输车到指定地点。7.2.3 土方处理处置 7.2.3.1 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的围堤围埝,可直接进行资源化利用,途径如下:a)农田改良:堤埝构筑物中上层经过表层清理施工后,可直接用于农田改良;堤埝中下层经干化处理后,应用于农田。b)坑塘修复:堤埝中上层用于周边废置坑塘生态修复,中下层也可作为坑塘生态修复材料。c)蓄水陶土:长时间在水中浸泡的堤埝具备快速吸水性、强力储水性、过滤净水性、均匀释水性等优点,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附加值很高。d)建设鸟岛:堤埝拆除土方同时可以用作场地平整和微地形塑造,建设湿地及动物的栖息地。e)就地摊铺:堤埝拆除土方后可直接用于土方平衡

24、。7.2.3.2 存在重金属污染的围堤围埝土方宜尽可能分开单独处理。7.2.4 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7.2.4.1 为避免造成水体浑浊,悬浮物瞬时升高,并可能产生扩散现象。应在拆除过程中应布设阻污屏,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紊流扩散。7.2.4.2 阻污屏由浮体、防污帷幕、配重块等组成,应设置在堤埝外 3 m5 m 处,高度与水深相同,每间隔 15 m45 m 设置一根垂杆,分别绑扎阻污屏上下两端,垂杆露出水面 0.3 m0.5 m,入土深度 0.5 m。7.2.4.3 施工期间应对阻污屏进行检修维护,发现破损及时更换。7.2.4.4 阻污屏布设应保障施工过程全周期,待围堤围埝拆除完成后 5 天7 天

25、且水质稳定后,再对阻污屏进行拆除。8 施工过程监测与安全保障 清除施工监测 8.1.1 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水质进行全过程监测,并根据结果编制监测评估报告。8.1.2 淀泊污染塘内外均应设置监测点位,监测点位应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8.1.3 宜对 pH、COD、BOD、TSS、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常规项指标进行监测。8.1.4 监测中发现水质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迅速分析原因,采取相关措施。施工安全 8.2.1 应建立安全保障体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度汛方案及安全生产应急预案。8.2.2 应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应具有检验合格证,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应具有水上作

26、业经验并持证上岗。8.2.3 水上作业区、堆场等应设置必要的安全护栏和警示标示。人员安全 8.3.1 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及技术交底,做好文件管理工作。8.3.2 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劳动保护用品和救生设备,施工人员应正常佩戴和使用。船舶安全 8.4.1 应按海事部门确定的安全要求,施工船舶设置必要的安全作业区或警戒区,并设置符合有关规定的标示,以及在明显处显示号灯和信号。8.4.2 应预防发生油污泄露事故,采取环保防护措施,定期对船用电器设备、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9 验收 一般要求 9.1.1 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报请验收。9.1.2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提交符合要求的文

27、字、图纸、图表、声像等施工记录。质量检验与控制 9.2.1 项目划分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施工工程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项目划分:a)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是生态清淤工程的部分之一,因此,每个生态清淤合同工程宜作为 1 个单位工程;b)每项生态清淤工程中围堤围埝清除施工宜作为 1 个分部工程;c)每一个淀泊围堤围埝的清除宜作为 1 个单元工程。9.2.2 质量评定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施工质量评定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验项目与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质量评定宜符合附录C的规定。表5 淀泊围堤围埝清除施工质量评定要求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检验数量 主控项目 1 局部超、欠挖 设计高程10

28、cm 测量 每个污染塘检测 10 个点以上 2 堤埝平均高程 达到设计规定高程 测量 每个污染塘检测 10 个点以上 一般项目 1 表土清理 树木、草皮、树根、乱石以及各种建筑物全部清除 现场观察 全数 2 土方资源化利用 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观察 全数 验收资料 工程验收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工程设计资料(经批准的设计图纸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设计变更材料);b)施工前后水下地形图、断面测量记录、施工交桩和控制桩记录;c)施工监测记录和第三方评估报告;d)工程量计算表;e)重大技术问题处理记录;f)施工日志。附录A (资料性)淀泊污染围堤围埝空间分布调查统计表 淀泊污染围堤围埝空间

29、分布调查统计表。表A.1 淀泊污染围堤围埝空间分布调查统计表 编号 经纬度(坐标)堤埝长度(m)堤埝宽度(m)堤埝面积(km2)堤埝顶高程(m)堤埝底高程(m)堤埝材质 用途类型 附录B (资料性)淀泊污染塘沉积物调查内容表 淀泊污染塘沉积物调查内容表。表B.1 淀泊污染塘沉积物调查内容表 点号 pH 全氮(mg/kg)土壤有机质(g/kg)总砷(mg/kg)总铅(mg/kg)总镉(mg/kg)总铬(mg/kg)总铜(mg/kg)总锌(mg/kg)总镍(mg/kg)A A 附录C (资料性)淀泊围堤围埝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淀泊围堤围埝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表C.1 淀泊围堤围埝单

30、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编号 单元工程名称、部位 单位工程编号 项次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测)记录或 备查资料名称 合格数 合格率 主控项目 1 局部超、欠挖 设计高程10cm 2 堤埝平均高程 达到设计规定高程 一般项目 1 表土清理 树木、草皮、树根、乱石以及各种建筑物全部清除 2 土方资源化利用 符合设计要求 注:主控项目检测数量 10 个点以上。施工单位自评意见 主控项目检验结果合格率%;一般项目全部 验收评定标准。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 监理机构复核评定意见 经抽检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主控项目检验结果合格率%;一般项目全部 验收评定标准。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签字,加盖公章)年 月 日 注: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和重要隐蔽单元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应有设计、建设等单位的代表签字。参考文献 1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