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怎样认识力1教学目标l 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单位牛顿,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l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l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身边常见事例的分析来认识力,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热情和思索兴趣。2教材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通过生活事例,认识力的普遍性,归纳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活动、实验,感知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三要素有关。本节课的编写思路:总体上按照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
2、象的顺序编排。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列举一些来自生活、生产、自然界中“用力”的事例,让学生对“力的普遍性”有一个感性的认知。然后通过活动1,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力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加深对力的认识,了解“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接着利用图片,通过介绍一些力的大小让学生学习力的单位,并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在认识了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活动2,学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最后通过活动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力的三要素”。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具体、直观,是学生感知“力”的途径,同时,也是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认识力的三要素的
3、基础,因而“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3教学建议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教材强调了从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力、感受力,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因而,围绕“力的作用效果”这个中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做好本节课的三个活动,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同时,让学生根据所熟知的生活中的事实,列举相关实例,充分利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也是上好本节课的重要方面。4. 教学设计:多媒体设备力可以让学生首先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也可以播放与图片内容相同或相似的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用力”事例的视频,如马拉车,人推车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同时也隐含有“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能够产生作用效果”等信息
4、,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感悟和理解“力”。这里的图片、视频只是个引子,是抛砖引玉的“砖”,目的是启发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用力”的事例。在学生读图后,可以设计一个学生讨论交流活动,让学生列举力的实例,并填写在课本第2页下面相应的空白处。在学生感悟到力的存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力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你是怎样知道这些事例中物体受到了力的,或者说,你是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呢?让学生明确物体是否受力可以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如果学生对上面提出的问题不很明确,回答不出,教师可以予以引导:我们之所以能判断出物体受不受力,肯定是因为物体受力时和不受力时产生的效果不同,那么力对物体会产生
5、什么样的效果呢?由此引出力的作用效果部分内容的教学。这个框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更充分地感受力的存在,感悟力的普遍性,重要的是学生的观察、思考,是学生从“力”的角度来审视他们习以为常的许多现象。因此,学生列举的事例要尽量丰富一些,让学生的交流讨论更充分一些,让学生的感悟过程更充分一些,教师不要过早对“力”作定义式的判断和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对于“活动1”,教材利用图片作了明确的展示,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阅读图6-2、6-3及相关问题和课文内容,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多列举有关的实例,然后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图6-2及类似实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图6-3及类似实例说明力可以使
6、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对于“想一想”中“你是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的”这个问题,可以作为对力的作用效果部分教学的总结,使学生明确我们常常是通过力对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如果具备多媒体播放条件,教师可以查找一些有趣的动画片,如猫和老鼠中打网球或其他类似的片段,所选择的片段要能够比较典型而且夸张地显示力的作用效果。播放后让学生分析:哪些地方有“力”?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判断物体受到了力?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而且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一段内容,如果有教师直接讲出,虽然学生不难明白,但学生的认识
7、和理解程度会比较肤浅。建议在前面“力的作用效果”部分完成以后,以学生讨论辨析的方式进行。如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前面讨论了许多“力”的现象,既然都是用了“力”,它们之间应该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些力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辨析,一般可能会提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必须有两个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观点,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个物体的地位是否相同,得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的概念。这样做由于概念是学生自己经历归纳过程得到的,理解会更深刻。由于课标要求不强调力的定义,教材也没有明文呈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传统教材都有的力的定义,教师对此可以不予介绍。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如果
8、教师认为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这个定义,也可予以介绍,这样可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但要注意一定不要在此过多分析纠缠,点到为止即可,以免形成不必要的难点。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本节要在形象化上下功夫,让学生通过感受、感悟来领会“力”,明白“任何力都离不开物体而存在,有力必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等观点。对于力的单位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从学生列举的实例中说明“力有大小”,然后引出力的单位牛顿,并说明这是为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的,再让学生阅读图6-4,对“1N的力有多大”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牛顿这个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用到过,比较陌生,教师如果感到此处
9、较薄弱,可以再选几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力,告知其大小,用更丰富的例子帮助学生对力的单位“牛顿”形成较准确的感性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部分内容并不难理解,学生有很充分的认识基础。但直接由教师讲解则显得枯燥单调,为此教材设计了活动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和领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动2中的“推手 ”的游戏,可能很多学生都玩过,课堂上一定要让两位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演示,并进行现场分析。为了深化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认识,可以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列举能够说明力的相互作用的事例并进行分析,如:用脚踢球,脚会感到疼;用头顶球,头也感觉到受很大的压力;走路时要用脚向后蹬地;
10、游泳时,人的手和脚要向后划水;火箭升空时,向下喷出高温高压的火焰等等。也可以在课堂上补充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例如“手用力拍桌子”“站在墙壁前用力推墙壁”等等。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这些事实中所包含的共同规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三要素活动3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究影响力的效果的因素,可以选取学生代表亲自实验并向全班同学汇报探究过程和结果,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力的三要素。为了深化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列举并分析能说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可以将对图6-8的讨论穿插其中。 6.3重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
11、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讲解重垂线和重心,培养学生尊重物理事实,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新课 实验一:教师将小球放在手中,松开手,请同学们观察松开手以后小球如何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变了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然后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 小球下落,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见小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回答出“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实验二:教师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12、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情况 教师进行实验,反复几次,请同学叙述观察到的现象 提问:为什么小球在抛出以后运动的速度越来越慢,为什么小球会改变运动方向?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以上现象都说明小球受到了一个向下的力,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抛出小球以后、小球向上运动,速度越来越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改变运动方向,向下运动,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小球受到了地球的吸引而受到了力这个力我们叫它重力 (二)新课教学 1重力的方向 老师:放在讲桌上的粉笔盒、板擦,同学们课桌上放的书、铅笔盒,以及桌子、椅子,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受不受重力? 学生都受到重力 老师重力的施力物
13、体是谁? 学生是地球 老师在地面附近有没有不受重力的物体? 学生没有 老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在铁架台的横杆上用线挂着几个物体,有重锤、有砝码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刚才我们看到的小球自由落下的方向,一致不一致? 学生这些方向都是一样的 我们把这个方向叫竖直向下,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大小 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小的,这里有两个金属球,一个大一个小,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把这两个金属球放在手心感觉一下 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来拿起金属球 老师这两个金属球哪个质量大? 学生大金属球 老师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哪个金属球的重力大? 学生大球 老师金属球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是什么关系
14、? 学生质量越大的金属球,它的重力也越大 老师回答的很对,但这只是一个定性的结论,下面我们定量的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量,(把大小两个金属球用胶条固定两根小线,并挂在两个弹簧秤上)大金属球弹簧秤示数大,挂小金属球的弹簧秤示数小,弹簧秤的读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我们每个同学的课桌上有一个弹簧秤和3个100g的钩码,请同学们分别测出100g、200g、300g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并计算出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把测量值和计算结果填在教材P96的表格中下面开始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了解实验情况,实验结束后请同学说出自己测出的三次重
15、力值和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的比值,将学生测得的值写在黑板上由于弹簧秤不十分精确以及测量中不可避免的误差,计算出的比值不会正好等于9.8Nkg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测量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值不准确的原因大量的实验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它们的比值是9.8N/kg,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9.8N/kg,那么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 请同学考虑一下g=9.8N/kg,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这个结论如果学生一时说不出,教师应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逐步进行引导) 利用
16、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已知质量计算出物体的重力,也可以已知重力求出物体的质 量但计算中要注意质量的单位用千克,计算出重力的单位是牛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一下,质量是450g的物体重力是多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练习结束后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将学生回答内容写在黑板上,最后形成正确解题过程的板书 例题 质量是450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已知 求 G? 解 答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4.41N 4重心 请同学们把直尺、钢笔、铅笔放在手指上并且让它们能静止不动 学生进行小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提问 是不是随便怎么放,直尺、钢笔等物品都可以在手指上静止不动 不是,对每一样东西总是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这个实验告诉
17、我们,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如果这个点正好在手指中间的位置,物体就可以不掉下来,这点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我们叫它重心 老师:刚才实验中同学们是否注意到,直尺重心的位置与钢笔、圆珠笔等物体重心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没注意的同学可以再试一下 学生直尺重心的位置正好在中间的位置,钢笔、圆珠笔就不在中间 老师同学们观察的很好,这说明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 外形规则,密度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如球心、圆心、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 现在同学们的课桌上都有两块不规则的纸板,大家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迅速、准确的找到它重心的位置 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引导大家利用重力的方
18、向竖直向下这一物理规律,利用几何中两条 直线相交确定一个点的数学规律归纳出用吊线法来确定不规则物体重心的位置 6.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一、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磨擦和滚动磨擦的概念;知道磨擦产生的原因。2、能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影响磨擦力的大小的两个有关因素。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的认识,激活学生对末知世界探索的兴趣,并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加学习的自信心。4、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增大和减小磨擦的办法;通过对磨擦利弊分析,使学生对事物的两重性有具体认识,有助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教学器具:斜面木板、小车、小木块、砝码、毛巾、棉布、测力计。多媒体设备
19、及有关课件,每桌同学2支铅笔或园筷子。三、教学过程:(1)课题引入:同学们对照教材图6-33,提出问题。引入生活中实例。(2)引入新课:这些现象都和磨擦有关。学生自学教材,认识滑动磨擦与滚动磨擦。演示一:拉动相同质量的小木块与小木车。演示二:拉动同一木块,上面加砝码与不加砝码。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可知,不同情况下的磨擦力是否相同?(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展开猜想:磨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估计学生涉及的因素:物体重力,表面光滑与粗糙,接触面积的大小,运动的速度。实验探究:(提示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把握实验条件)A在同一木板表面分别拉动小木块与加了砝码木块。得出:磨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找一
20、学生将木块用大小不同的力压在黑板上,拉动木块。教师:此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磨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B用同一木块,在木板、棉布、毛巾表面分别拉动。得出:表面越粗糙,磨擦力越大。C将同一木块,平放、侧放、竖放各拉动一次。得出:磨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无关。(3)结论总结:引导学生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活动,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板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学生将结论填入教材19页绿框内)(4)摩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学生活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举例说明哪些实例的摩擦对我们有用,哪些摩擦对我们无用。现实生活中如何解决问
21、题的。(提示从摩擦的有关因素考虑)教师总结:(学生提出观点以后,教师做概括总结)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少有害摩擦的办法学生实验():同桌学生将文具盒平放在桌面,用手平推。然后将两文具盒叠放,重复。A增大有益摩擦:可采取增大压力或增加表面粗糙程度。如:自行车刹车,轮胎花纹,用力抓紧物体等。学生实验()将文具盒平放在桌面,平推。将两支铅笔垫于文具盒下,重复实验。B减少有害磨擦:可采取滚动代替滑动,加润滑剂。如滚动轴承、活动部分加润滑油等。指出:摩擦与许多事物一样,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两重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对待生活。(5)课堂小结:通过教室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学生对摩擦的整体知识结构有更进一步的
22、整合与理解。(6)布置作业。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题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时总2 课时课型:新授调整意见第1 课时设计思想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许多杠杆工具谈起,通过学生主动观察、分析、猜想、探究,从而得到杠杆概念及其平衡条件。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知识,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情感、态
23、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重点通过科学探究,归纳杠杆平衡条件。难点理解并会作力臂。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杠杆平衡的仪器若干套、钩砝若干。教学设计多媒体设备板书设计四 杠杆一、杠杆 1、概念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 L1=F2 L2教后反思学习滑轮组的几点做法一、引导学生应用多种方法推出F=G总n的结论由一根绳子穿绕而成的滑轮组,若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有n股,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动滑轮及重物的重力分别是G动、G物。拉力F作用在滑轮组上,使动滑轮及重物均上升h,则挂在动滑轮上的每股绳子都缩短
24、了h,于是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S=nh。此时,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W1为:滑轮组克服自重及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2为:若不计摩擦,则根据功的原理有W1=W2,即 Fnh=G总h F=G总n当然,若滑轮组处于平衡状态,对它及重物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也不难得到F=G总n。通过以上分析推导,学生会清楚认识到:“使用滑轮组工作时,动滑轮和重物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它们总重的几分之一;并且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移动的距离为重物移动距离的几倍。”即F=G总n,S=nh。二、指导学生明确F=G总n成立的条件在上面的分析指导中,实际上对滑轮组的工作做了如下几点限制:1
25、重力是阻力,把重物举高是我们的目的;2滑轮组用一根绳子穿绕而成绳子的质量及各种摩擦均忽略不计。3动力作用在绳子的自由端;4物体处于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以上四点即为F=G总n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三、指导学生弄清为什么推出F=G总n必须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科学研究中处理问题时,常把复杂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简化或理想化,得出结论;又在这个基础上,联系实际加以扩充,这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第一个条件限制重物只能在竖直向上的方向运动;第二个条件则保证了同一根绳子各处拉力相等;第二个条件可以保证使用滑轮组要达到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第四个条件保证了滑轮组、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通过这一指导不仅使学生体
26、会了物理学上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滑轮组埋下伏笔。四、指导学生会用F=G总n解答有关习题用F=G总n解答的习题常见的有下面两类:1判断使用滑轮组省力的情况在忽略滑轮和轴之间的摩擦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时,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量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等于总重量的几分之一,即F=G总n(G动G物)n,若同时忽略不计动滑轮重量,则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等于重物重力的几分之一,即F=G物n。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弄清绳子的股数怎样确定。为了正确迅速地确定绳子股数n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l)根据动滑轮、定滑轮定义判断出滑轮组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2)将所有定滑轮用手
27、或纸盖住。3)数直接与动滑轮连接在一起的绳子(包括挂在动滑轮框子小钩上的绳子)。如图(l)G=200牛顿,n=5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重力时,F=Gn=15200牛顿=40牛顿。2、按要求设计并且组装滑轮组方法如下:根据F=G总n或F=G物n求得n=G总F或n=G物F,这时n值应做归一处理如G总=400牛顿、F=90牛顿,n=G总F=40090=4.4应取n=5。根据n为奇数还是偶数、及是否改变力的方向,按下表即可确定绕绳方法及动滑轮、定滑轮个数(注意:动滑轮个数N动的确定采用去尾法,如n=5时,N动=n2=52=2.5,应取n=2)。为了清楚起见,下面画出了n=5和N=4的绕绳方法(图2)7.1
28、怎样描述运动一、 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我们生活的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2、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需要有一个参照物,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4、能根据运动的路径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速直线运动,能根据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5、通过观察、讨论等学习活动,获得怎样描述运动的有关知识,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6、体会自然中运动形式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世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求知欲望。通过学习运
29、动的相对性知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对科学的热爱。二、 教学重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三、 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四、 教学过程(一)、引入提出问题: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静止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吗?(要求学生回答并猜想)教师:举例说明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并不简单。只有学了本节内容之后,我们就知道了。(二)、新授内容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活动1”内容。(2)、设疑提问:教科书图7-1中,1号至4号小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教科书图7-2中,青山、瀑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
30、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回答时,要求学生说明是根据什么标准回答上述问题的。(3)、引导学生分析3、4号小孩 对 大树 位置不变青山 对 大地 位置不变 静止 坐椅 对 汽车 位置不变物体 物体1、2号小孩 对 大树 位置改变瀑布 对 大地 位置改变 运动汽车 对 电线杆 位置改变物体 物体(4)、概括 先请学生说说什么是运动?什么是静止? 教师小结,得出机械运动的定义和参照物的定义。(板书)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参照物:被选作标准的另一物体叫做参照物。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它是运动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
31、是静止的。(5)、讨论 以路边树木为参照物,找一找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提出问题:知道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之后,同学们说教室是静止的,而我却说教室是运动的,同学们思考一下,到底哪一个说法正确呢?(学生分析回答)教师:其实物理学中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描述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的参照物。没有参照物的运动和静止是没有意义的。(板书):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举例说明(多媒体展示):航天飞机在太空中与宇宙空间站对接;行驶列车里的乘客
32、;高山、森林、房屋等。(3)、参照物选取的原则:任意的;在具体选择时,又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 体育比赛中的例子接力赛比赛中接棒运动(请参加过比赛的学生回答)马拉松赛跑,给运动员送饮料。 科学技术上的例子同步卫星、飞机空中加油、电视中孙悟空腾云驾雾。(5)、多媒休展示“用手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吗?”3、机械运动的分类(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活动2”内容。(2)、由学生回答后教师: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4、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1)、让学生看书后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运动(2)、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3)、教师总结:(板书)运
33、动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三)、课堂小结(1)、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机械运动的分类;(4)、自然界中运动的多样性。(四)课堂反馈:(1) 高速飞机俯冲飞行时,看到地面快速向他扑来;(2) 夏天的夜晚在室外乘凉时,常可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五)、布置作业:同步卫星是怎样“动中求静的”?查阅有关同步卫星的资料,了解我国研制,发射同步卫星的成就。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执教人 课题 第七章第二节: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第 课(学)时 三维教学目标 1、 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
34、运算。2、 能够对速度的单位进行简单的运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呵呵变速直线的特征。3、 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感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例题的学习,掌握应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4、 乐于从多种渠道搜集、估测一些物体的速度。教学 重点 知道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教 学 过 程 一、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教师提问:你在上学的路上看到哪个物体运动的快? 你知道我们班上哪个同学跑的快? 你是怎样比较他们运动快慢的? 只用时间或路程能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吗?(通过具体的事例
35、)在以上的基础上引入课题: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2、学生活动:看书41页“有关游泳比赛”并分组讨论:观众和裁判各是怎样比较运动快慢的。 让学生分别代表观众和裁判来叙述各是如何比较的。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有两种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 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 教师直接可告诉学生:物理学中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运动的快慢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1、 利用以上方法来比较火车和汽车的快慢 学生分析具体的事例:火车第六次大提速后可在5min内行驶15000m汽车在高速公路上40s可行驶1400m先由学生说出分析过程,教师板书分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给出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
36、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强调单位时间是指:1分钟或1秒或1小时(类似单位体积)2、 速度的公式引导学生分析上面速度大小的得出速度的公式:速度=路程/时间介绍各物理量的符号给出:v=s/t v-速度 s-路程t-时间教师强调公式的意义:s 和 t 相对应,必须是同一段路程中的路程和时间3、 速度的单位仍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分析过程,由学生说出速度的单位:m/s 提问学生:15 m/s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5米。 你还知道速度的哪些单位?(km/h是速度的常用单位)15 m/s和15km/h哪个速度大?教师讲解速度的单位换算 学生练习速度的单位换算:磁悬浮列车450km/h=_m/s
37、猎豹的速度30m/s=_km/h指导学生看书45页“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4、速度的计算学生看书读题,提问学生如何获取信息。 由学生上台板演解题过程,其他学生预以评价。教师强调解题的规范格式:a、写出所依据的原理公式 b、把上述公式进行变换 c、代入数据(统一单位) d、进行运算 e、得出结果(要有单位)5、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说出其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速度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教师突出匀速、直线运动学生分析题目: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学生举例:生活中做
38、匀速直线运动的例子(多举、再让其他学生分析)6、探讨安全问题关爱生命人快步行走时的速度大约是2 m/s,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速度大约是45 m/s,人要安全横穿12m宽的道路,至少要离行驶过来的汽车多远,才能保证安全。在学生讨论后由学生代表回答分析过程和结果。三、本节知识小节(由学生总结)1、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2、速度的定义3、速度的公式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5、速度的运算教学提示 课 后 记 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教学内容】: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沪科粤教版 物理 八年级 第七章 第3课 (2课时)【教材分析】:本章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了多个探究活动。其中本节是一个完
39、整的探究,其它属于探究全过程中的若干环节或是一些小型、有趣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使学生较好地体验科学探究地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地教育,提高科学探究地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对惯性早在小学中已经接触到,但没有系统地了解,教材中采用大量的图片,联系实际,将物理知识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理想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要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物体的惯性,并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了解生产、生活中人们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方法。(2) 经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么运动的过程,获得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知识
40、。领悟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特别是分析与论证的能力。认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3)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认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4) 【教学理念】:教学重点: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概念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应用鉴于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与讨论【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在上新课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物体的状态有运动和静止。师:小车
41、放在水平的讲台上处于什么状态?生:静止师:老师如果想让小木块动起来怎么办?请同学来演示一下。 生:推它一下 师:现在老师想让它一直动怎么办呢?生:一直推师:此时力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生: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师:推木块时,木块就运动,当这个推力撤消后,木块的状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生:由运动变为静止。师:也就是说要维持物体一直运动就一定要有力。二、新课教学师: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类似的现象,如骑自行车,用力踏了它就能运动;不用力踏,它就会停下来。师: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运动者皆被推动”, 根据
42、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是说,小车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大家都同意他的观点吗?我们看一个实验演示实验2: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没有用力推它,但小车仍然向前运动。师:小车在水平轨道运动过程中还有没有受到水平的推力作用?生:没有师:小车没有受到水平的推力作用却仍然能运动,这不是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违背了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一下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 一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 二猜想与假设 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的运动不一定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的运动有时需要用力,有时不需要用力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师:我们现在还是回到这辆小车,老师给它
43、一个推力它就能运动,那么它为什么运动一段距离以后又会停下来呢?生: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有力阻碍了小车的前进师:小车运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个摩擦力是阻碍小车前进的,水平方向上还有没有其它力的作用?师:在水平轨道上运动师水平方向上不受推力。师:那大家来想一想有没有办法使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的情况下运动的尽量远?生:想办法使摩擦力尽量减小;给小车一个更大的速度(推力,力的大小改变的是小车的初速度)师:摩擦力减小和增大速度,这里就有两个变量了,我们讲过当探究多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时,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摩擦力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速度,这不是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我们今天探究的是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保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摩擦力的大小,观察小车在水平轨道上的运动情况。那么如何来控制物体开始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保持一样呢?(师引导:推力或从高处滑下,让小车获得速度;推力不好控制)师:我们可以让小车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让其自由下滑,注意不能给小车力,保证小车在到达水平轨道上时具有相同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