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7课时 钠及其化合物
A组 基础题组
1.(2016浙江温州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B.Na2CO3比NaHCO3稳定,NaHCO3 比Na2CO3易溶于水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Na+,不存在K+
D.将Na投入NH4Cl溶液中可生成两种气体
2.(2016湖北宜昌月考)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AlCl3和NaOH
3.(2015黑龙江哈尔滨月考)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钠的密度小 B.钠的熔点低 C.钠的硬度小 D.钠有强还原性
4.(2016河南安阳一中月考)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钽、铌、锆等
②K、Na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③明矾常用作消毒剂
④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O2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⑤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⑥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2015广东广州模拟)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6.(2015山东潍坊模拟)关于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与强酸反应,不能与强碱反应
B.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与足量的酸反应时放出的CO2比等质量的Na2CO3要少[来源:学+科+网Z+X+X+K]
D.同温度时,NaHCO3的溶解度>Na2CO3的溶解度
7.(2015湖南常德月考)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已知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 mol,水的质量为100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③最多能产生0.05 mol O2
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 Na++2OH-+H2↑
C.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
D.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①>②>③
8.(2015黑龙江黑河月考)将0.05 mol Na分别投入到盛有100 mL水、100 mL 1 mol/L盐酸、100 mL
1 mol/L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Na+2H2O 2Na++2OH-+H2↑
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相比而言,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
C.Z烧杯中一定会有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是单质铜
D.三个烧杯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9.(2015河南南阳模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D为固定蚊香的硬纸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装置的作用是 。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氧化剂为 ,氧化产物为 ,每有1 mol Na2O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
(5)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B组 提升题组
10.(2016湖北襄阳四校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①③④⑤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③④⑤
11.(2015河北衡水模拟)将等物质的量的①Na ②Na2O ③Na2O2 ④NaOH ⑤Na2CO3露置于空气中,最后质量变化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⑤<④<③<①<② B.②<①<③<④<⑤ C.⑤<④<②=③<① D.⑤<③<④<②<①
12.(2014北京理综,9,6分)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测0.1 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OH-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 2Al+3H2↑
13.(2015安徽阜阳模拟)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1 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NA
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14.(2015河南安阳模拟)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属于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浅红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Ⅰ”或“Ⅱ”)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Ⅰ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来源:学科网]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作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来源:学科网ZXXK]
预测依据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 (写离子方程式)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无白色沉淀
NaHCO3溶液中的C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实际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全解全析
A组 基础题组
1.D A项,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错误;B项,Na2CO3 比NaHCO3易溶于水,错误;C项,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Na+,不能确定是否存在K+,错误;D项,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有氨气放出,所以将Na投入NH4Cl溶液中可生成两种气体,正确。
2.C A项,钠和氧气反应,在常温时生成氧化钠,在点燃或者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故A不符合题意;B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不足时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钠,故B不符合题意;C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C符合题意;D项,氯化铝和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偏铝酸钠,故D不符合题意。
3.C A项,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故A不符合题意;B项,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所以看到钠熔化成小球,故B不符合题意;C项,硬度大小与反应现象无关,故C符合题意;D项,钠有强还原性,所以与水反应剧烈,故D不符合题意。
4.B ③明矾不能用作消毒剂,可用作净水剂,故错误;⑤碳酸钠碱性较强,所以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故错误。
5.B 将等质量的钠投入水、稀硫酸、稀盐酸中,放出氢气的量相等;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其次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故生成氢气最多。
6.B A项,NaHCO3可与酸反应,如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也可与碱反应,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A错误;B项,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胃酸,故B正确;C项,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n(NaHCO3)>n(Na2CO3),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NaHCO3生成的二氧化碳多,故C错误;D项,常温下溶剂均为水时,Na2CO3较NaHCO3易溶,故D错误。
7.A A项,反应③为2Na2O2+2H2O 4NaOH+O2↑,根据方程式知,最多产生0.05 mol O2,故A正确;B项,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2Na++2OH-+H2↑,故B错误;C项,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是 ,所以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故C错误;D项,①、②、③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为①<②=③,故D错误。
8.A A项,钠投入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实质是钠与酸或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反应,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2Na+2H+ 2Na++H2↑,故A错误;B项,X、Y、Z三种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水中氢离子浓度最小,所以反应最缓和,故B正确;C项,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2NaOH+H2↑、2NaOH+CuSO4 Cu(OH)2↓+Na2SO4,故C正确;D项,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钠失去电子数相同,生成氢气的量相同,故D正确。
9.答案 (1)2NaHCO3 Na2CO3+H2O+CO2↑
(2)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
(3)2Na2O2+2CO2 2Na2CO3+O2 Na2O2 O2 NA(或6.02×1023)
(4)淡黄色的Na2O2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 CO2与Na2O2反应有O2生成
(5)点燃的蚊香逐渐熄灭
解析 (1)A试管中发生的是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2)B中盛的浓硫酸起到吸收水蒸气、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作用。(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4)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随反应进行变为白色固体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氧气具有助燃性,蚊香燃烧更剧烈。(5)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无氧气生成,在二氧化碳环境中蚊香逐渐熄灭。
B组 提升题组
10.D 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是红褐色的,故①不符合题意;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②不符合题意。
11.A ①②③④中的物质在空气中放置最后都变为Na2CO3,质量均增加,设前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
1 mol,当最终变成Na2CO3时,①增加30 g,②增加44 g,③增加28 g,④增加13 g。故质量变化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⑤<④<③<①<②,A正确。
12.C NH3·H2O为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故A项正确;Na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故B项正确;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 Cu+Cl2↑,故C项错误;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故D项正确。
13.A A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A错误;B项, 过氧化钠中阴离子为,1 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NA,故B正确;C项,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铝、碳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氧化铝、碳表现强氧化性,故C正确;D项,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故D正确。
14.答案 (1)2NaHCO3 Na2CO3+CO2↑+H2O
(2)①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 ②b、d
(3)①Ⅰ ②a、c
(4)Ca2++C CaCO3↓
Ca2++2HC CaCO3↓+CO2↑+H2O
解析 (1)Na2CO3热稳定性强,受热难分解,NaHCO3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故A为NaHCO3,其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H2O+CO2↑。
(2)②碳酸钠溶于水是放热的,且放出的热量多,因此溶液温度升高,故a错误、b正确;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且Na2CO3的水解程度比NaHCO3大,滴入酚酞后呈红色,故c错误、d正确。
(3)①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发生反应:Na2CO3+2HCl 2NaCl+H2O+CO2↑、NaHCO3+HCl NaCl+H2O+CO2↑,同等条件下,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速率慢,所以Ⅰ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中固体均是过量的,所以生成气体的体积应根据盐酸计算,由Na2CO3+2HCl 2NaCl+H2O+CO2↑、NaHCO3+HCl NaCl+H2O+CO2↑可知,NaHCO3与HCl反应产生的气体多。故选ac。
(4)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 CaCO3↓+2Na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 CaCO3↓。操作2中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分别是碳酸钙和CO2,所以CaCl2与NaHCO3可发生反应:CaCl2+2NaHCO3 CaCO3↓+2NaCl+CO2↑+H2O,离子方程式为Ca2++2HC CaCO3↓+CO2↑+H2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