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ST7538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pdf

上传人:super****30541 文档编号:40011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8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ST7538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ST7538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ST7538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通 1 言与 1 言息 处 理 自 动 化 技术 与 应 用 2 0 1 0 年 第2 9 卷 第3 期 Co mm u nic a t ion a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Pr o c e s s i n g 讯模块如图2 所示: 主要由微控制器 A T8 9 C 5 l 和控制调 制解调mo d e m芯片S T 7 5 3 8 。当P 2 3 ( R E G D AT A) 为 0 , P 2 2 ( R x T x ) 为 0 时,S T7 5 3 8 进入空闲状态并且打开发 送器 电路 , 经过Tc c时间后, 调制解调器开始传输TXD 上的数据 ; 当P

2、2 3 ( R E G D AT A) 为0 , P 2 2 ( Rx T x ) 为 1 时, S T7 5 3 8 进入空闲状态并且 C L R T拉低, 经过 T c c 时间 后 , 调制解调器开始在 RXD线上提供接收到的数据 2 】 。 3 2 S T 7 5 3 8 电力线接口设计 通常电力线接 口电路包括 : 接收 , 发送 , 功放 , 耦合 和保护电路等 3 , 引 , 由于S T7 5 3 8内部 自带功率放大电路 , 故只需设计接收 , 发送 , 耦合和保护几个部分。电力线 接 口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电力线接口电路 3 2 1 接收电路 在接收数据时, 为了滤 除来

3、 自电网中的噪声 , 则需 要设计一个滤波 电路 。而有源滤波器会产生一个与接 收信号相当的白噪声, 故选用无源带通滤波器, 它允许 一 定频段 的信号 通过 , 抑制低 于或 高于该 频段 的信号 、 干扰和噪声。如图3 所示 , C1 9 , L 2 , R5组成二阶无源 带通滤波器, 在接收的过程中AT O P 2 接地, AT O P1 为高 阻抗。由式 1 和式2确定 C 1 9和 L 2 。 1 中心频率公式: , ) - 品 质 因 数: Q= R 5 ( 其中Q 值 选 为2 3 ) ( 2 ) V L 为了减少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直流电流和不影响发送 部分, R5 也很关键, 既

4、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小影响发送 部分的效果 ; 太大, 将产生较高的白噪声。综合考虑选为 7 5 0 Q。S T 7 5 3 8 有八个频率段, 在此选择f 0为 1 3 2 5 k H Z , Q选为2 8 5 , 代入式1 和式2 , 得 C 1 9为 1 o n F , L 2为 3 3 0 u H。 3 。 2 2 发送 电路 在发送数据时, 由于输出信号中掺杂了噪声和伪信 号,其传输干扰频率是发送信号的二次谐波和三次谐 波, 所以, 在此采用四阶带通滤波器将其滤除, 如图3所 示。所用信道频率( 滤波器的中心频率 t o ) 为 l 3 2 5 k Hz , 带宽选为 6 0 k

5、 Hz , 其中两个极点频率选为 1 6 0 k Hz , 另两 个极点频率选为 1 0 0 k Hz 。 由极点频率公式f= 1 z 1 s 1 其中 + , + , =厶 +2 L c , 电容 C 2 1 、电感 L 3 、L 4 和等效感性阻抗 L C 的值一般 事先给定, 电容 C l 7和 C 2 0 的值要通过计算确定。由于 电路中各个器件的相互影响, 故尽可能选用电阻性器件, 变压器选用 l : l 的隔离变压器。模拟电力线的阻抗条 件 , 即给滤波器的输出端加上一个感性负载 , 令其阻抗特 性为 2 L C =1 0 0 u H。因线路是重负载且整体串联阻抗大 于 2 Q时,

6、 发送信号的耦合损耗会过大 , 其值应尽可能 小, 所以L 3的值选为 1 0 u H, L 4 的值选为 2 2 u H。电容 C 2 l 的作用是将变压器与电力线隔离, 过滤电力线上的 5 0 6 0 Hz 的信号, 使某些高频信号通过, 同时此电容还 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以防止电容短路时失去滤波功能 而使接口电路损坏 , 甚至对靠近它的人员造成伤害, 考虑 到整体 电力线的压 降及变压器线圈中电流值约为 2 3 mA, 所以 C 2 1的值一般选为 3 3 n F 2 7 5 V。由极点频率 公式, 求得 C 1 7 为2 2 0 n F, C 2 0为 1 0 0 n F。 3 2

7、3 保护电路 为避免尖峰信号对电路的破坏, 保护电路是必不可 少的, 一般采用双向稳压管。通常火线与零线间的干扰 为差模干扰 ; 火线与地线, 零线与地线间的干扰为共模干 扰。由于一个双向稳压管只对差模尖峰信号起作用 , 所 以必须采用三个稳压管( 即D 2 、D3 为P 6 KE 6 V8 A, D1 为 S M6 T 6 V8 A) , 如图3 所示, 将它们连成星型结构, 这样就 可 以保护接 口电路的器件不被烧坏。 4 软件设计 系统启动后, 程序首先完成初始化后便 自动进人从 电力线接收数据的状态 , 开始检测载波信号有无及正确 与否。如果检测到载波信号且正确, 则系统进入载波接 收

8、中断程序 , 开始接收从电力线上传来的数据 ; 如果一开 ( 下转第 6 2页) 自 动化 技术 与 应 用 2 0 1 0 年 第2 9 卷 第3 期 通 1 言与 1 言息 处 理 Co mm u nic a t ion a n d I n f or m a t i o n Pr oc es s i n g 图 6 查询功能程序图 查询是按时间来进行查询的, 可以对历史参数进行查 询, 在查询功能的前面板上, 显示了所查询的历史数据 , 并 能同步显示四组参数的波形图。在实际工作中, 通过对历 史参数的查询和对历史曲线的分析 , 有助于在工作中优化 工作方案。查询界面及程序图 4 1 分别

9、如图5和6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远程油库监控的需要 ,设计了一套基于 L a b VI E W 的远程油库监控系统, 该系统具有 以下功能: ( 1 )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取油库的多个参数 , 如油库的 流量、温度、压力、液位。这些数据通过现场硬件系统 进行采集, 然后通过串口通信 RS -2 3 2传给上位机, 通过 上位机软件系统的分析和处理, 反映油库的实时工况, 以便工作人员对油库进行调度。 ( 2 ) 实现对液位阀、排压阀、流量阀、风扇的远程控 制。当需要立刻对油库进行开启或关闭时, 马上就能远 程实现 , 避免了现场操作滞后性带来的不 良影响, 也减 轻了劳动强度。 ( 3 )

10、 对于各种紧急情况, 立刻通过串口通信 R S 一2 3 2 向主站发送报警信号 , 以便工作人员做相应处理。 参考文献 : 1 】潘琢金, 施国君 c 8 0 5 1 f x x高速 S OC单片机原理 M】 北 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 0 0 5 : 4 3 - 4 7 2 】陈锡辉, 张银鸿 L a b VI E W8 2 0程序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0 0 7 : 3 0 8 -3 1 5 【 3 J e f f r e y Tr a v i a , J i m Kr i n g , 乔瑞萍等译 L a b VI E W大 学实用教程 M

11、】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0 0 8 : 2 7 0 -3 2 0 4 杨乐平, 李海涛, 杨磊 L a b V I E W 程序设计与应用f M】 第2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 0 0 5 : 4 3 卜4 3 8 【 5 】逯颖 基于L a b VI E W的串行通信接 口设计与实现 J 】 现 代电子技术, 2 0 0 6 , 2 9 ( 1 7 ) : 1 2 3 1 2 4 【 6 陈真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J 】 工业 控制计算机, 2 0 0 8 , 2 1 ( 8 ) : 1 - 2 作者简介: 帅仕刚 ( 1 9 8 4 一 ), 男, 工学学

12、士, 主要从事通信技 术 方 面 的研 究 。 ( 上接第 5 9页) 始没有载波信号 , 则系统开始检测串口, 判断串口是否 有数据传送过来 , 若 目前有串口数据则系统进入串口数 据接收状态 , 确定串口数据接收完成后就马上进入载波 发送中断程序 , 完成数据调制并发送。如果电力线及串 口都无数据传送发生, 则系统重新进入检测状态 , 重新 开始检测电力线, 进入新一轮循环。流程图如图4所示。 为了避免串 V 1 同时处于接收与发送状态 , 造成数据冲 突, 程序中是以状态字的查询以及中断的设置来完成 。 图4 程序流程图 5 结束语 本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 点。可利

13、用电力线路为传输通道 , 不需额外铺线 , 将其 用于抄表系统 , 在整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可以实现计 算机远程集中抄表和远程控制通断电, 实现高度信息 化和 自动化 , 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利用电力线专用调制 解调器 S T7 5 3 8工作高效而稳定, 较好地解决了利用低 压 电力线载波传输中的技术 问题。 参考文献 : 【 1 曾素琼, 张学成 基于8 9 C 2 0 5 l 与S T7 5 3 8 的低压电力线 载波通信模块设计【 J 低压电器, 2 0 0 8 , ( 1 1 ) : 3 3 3 6 2 S T Mi c r o e l e c t r o n i c s ST 7

14、5 3 8 Ap p fi c a t i o n N o t e Z 2 0 o 3 3 】刘秋霞, 徐兴磊 电力线MOD E M芯片5 T 7 5 3 8 及其接口 电路的设计 J 电子技术, 2 0 0 6 , ( 8 ) : 4 1 - 4 3 4 】胡瑞 基于S T7 5 3 8 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接口的设计【 J 科 技信息, 2 0 0 9 , ( 5 ) : 4 2 - 4 3 【 5 贺良华, 荣佳 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用电量智能 监测系统设计 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 0 0 9 , 2 8 ( 2 ) : 3 5 3 8 作者简介: 黄涛 ( 1 9 7 7 一 ) , 男, 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系 统分析 与集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动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