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报告表 学 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 学 号 20101070102 姓 名 华龙 实习地点(单位) 北京大学 实习时间 2013 年 7 月 28 日至 2013 年 8 月 3 日2013年 12月13日实习内容:本次“系统生物学/计算生物学”暑期培训班旨在向广大在校的二年级或三年级的生物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展示生命科学在由定量向定性,并逐步与其他基础学科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更加深入地相互结合的过程中的一些前沿进展。培训过程中由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汤超、李兆平、魏丽萍、李治、来鲁华、魏平、张奇伟等老师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
2、究成果。具体内容如下表:汤超李兆平李浩刘晓Overview and introduction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understanding congnition Systems biology of aging and complex diseaseFunctional genomics :source for system biology来鲁华朱听欧阳欣魏平从基于结构到基于系统的药物设计Next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system biology非线性科学在系统生物学中的应用生物信号转导网络与合成生物学张奇伟魏丽萍Computa
3、tional genomics and epigenomicsBioinformatics :methodsAnd applications实习小结:1、对我影响深刻的老师的演讲内容汤超老师的overview and introduction :下一次科学革命一讲中讲述了从历史上物理学的革命而推诉生物学即将到来的科学革命。上世纪由伽利略为先导,以牛顿推导出牛顿三定律为基石而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这一转变正是物理学由定性的描述性的科学而转向定量的普适性的科学的巨变。早在牛顿之前开普勒通过数学化地解释行星运动的观测数据而推导出开普勒三大定律,普适地预测了天体的运动。这一过揭示了科学革命的一般步骤
4、为:观察,数据积累提出较为浅显的可能正确的理论-技术进步,获取更加精确的数据定量分析普适理论和数学工具.相对于生物科学的科学革命模式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分子生物学的创建数学、计算机科学,x射线技术、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技术的发明-蛋白质组学第三次物质与科学革命,工程与生命科学的强有力交融。张奇伟:new era of quantitative biology:由于自21世纪以来以genbank中人类已知的基因组碱基对的数目为代表的生物信息以超过几倍mores law 的增长速率而增长,因此生物科学的新的研究将会以理论科学的研究为起点。这一切实现的基础是逐年的基因组测序的成本的大幅降低和第
5、二代、第三代测序技术的普及。魏平:生物信号转导网络与合成生物学:一个满足了既具有识别多个不同的输出的不同构像和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的输入控制的分子是可以用于存储和传递信息的。生物分子为了达到这样苛刻的条件必须具备相应的接触反应单元,这些单元行使着输入,擦出,读取等基本的信息功能。在众多的生物大分子中,酶分子的功能结构最为复杂.酶分子要能够正常活化必须要有三个主要部分的成功配对:底物、具有活性的氨基酸残基、控制底物与活性残基接触的区域。由此可以得出多种turn off蛋白质活性的途径:去除活性部位的功能残基,活性位点锁定、底物和酶错位。磷酸化在这些调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本次培训班的收获本次培
6、训班结束后我有以下几点认识:本次培训过程中有很多老师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并不是生物专业出身,而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同学中也有一部分不是生物背景的学生。这些老师利用他们其他学科的数理优势与生物学的研究相结合做出了许多然人耳目一新,对生物科学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的工作。例如,魏丽萍老师本科是信息通讯科学出身,她利用学科优势,开发出了在国际上使用率较高的KOBAS等网络在线服务。由上我认识到科学研究工作的成功开展要求科学工作者有较宽的知识面,不拘泥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这次培训过程中所读到的文献不同于以往的文献,涉及到大量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之前的生物学文献中很少甚至不涉及到物理和数学的公式及推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势必要更多地与物理、数学等基础科学更加深入地结合,而作为一名生物专业的学生可能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有欠缺。因此我们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己的数理功底,跟上学科研究的大潮实习单位综合评语: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实习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实习总成绩(由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评定) 实习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