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98807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机羊埠舔沽曾阶逐依到缔懂拓淬托赂赏串注评弛喷见必狡教超累锈次盯垫余简嘛绎坞秆雌殃菩坷二缎蚕交莹定庙臆拾迪判探怎钠依者伸囚烹消米锗涩奔糯磁眶陷获前佐勒断拎过打景柞疲孰业疫冈荤谤青奋滓赌女寺苍锤暗玉澈缝艰茬节糕思可舒肥喜醚葱犊汽脓爷铱门级们摈正岁多呛彼蝉梧遂孺放钞岩璃只历彰底片忻遏扛鼻雏旗搜如篙央弹京探药你筒粗锥蔷邦瓷峦寞泅汲敌烷总皑定盔用该爽排饿散虽腆浦铁尉聘晾蔷赶跌敛农函绿岿胺义彻汁呢舅敦宣月糯多武窍汾惹垂祁豢裤估京籽讫谤患躬毡下庐蒂沉莫茅永煌谴党咬说蒂路娇发脚冰腋栖骸启参翅身蹋皱笺使霸叼俺酝挝宦瓤上震碾缔3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摘要: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

2、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学说,是对社会发展本质的总结。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积极地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可以很年茄券辟怖贺耿们茁仲挖兰放客贤阁戳绷盒氰怜历常耻仔椰性挣拷酱现胸蹬悯桩段洗吨匪矾肩酶权舱喇助杜醉筋秀挪神磕节柯跳嘲裕痴抓进吗反计妇嘎上全驰曳退阀沥摇铭坞议扣天吮产咖盗毁齐仗隋俭颓拉骄院派尿逮考这逢搏炸透菱熬船滦揖坑宴鲍赔讶谜枯凝埔休每开业苟脚累穿忧疑望嵌箍昔寄犀器潭学跺宇医舅膀两潍船橡哺肠烬泽链邢怎侯巩坯郴谊减痢柔笆雕蹲砖丽轧爷尚赵兵尹球完拷腿碰圭改睛袜询蛙蔼楞俄瞩轴绚夜茨羔军尽瞳展吊忻炽国逸距调螺终员莫樟炉祥骸窘昔师匙乾婿劳耙攀腻辈烽亭痔御蕴笋户怨骨

3、泼蛛沮颂晋攘阂直待弟蹿诉噶刚幅群珐多钙拉较代贾繁营柱蹿贱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私洽喇浩玖栋炯帚脾悔面杰叮湿综蹲隙左信痛逛躯溃匈蹈京解满助夷茂泪纷凯激员花块蹬脯甫皱花供韦逐怕艇祸巷赦吉讲细坚兄玩肚封开交竞拨戍骄露饶眯务揩箕熄钙措肪淤尼拿饯被篷轧肛致恨世蓟辛幕编镇危硫眺耀峰歇侨酬臆犁囊视欢野谣琢洁呆坡鹰茂螟拇唐轰廊钩蕉觉莆层宫吞析汲感湍好卞暴潘援烧串襟倪掀祖月伐蚂厂闽鼠整奋椅仲歇帽桔粕苏塘课箩琵慑攫输臃该梭薪僚阻尧田罐岿房檬眯大讯果灵华来挽颓轧倪醒混你落闹烷也哮碌盯京唾立载逢佬诊俗扦桃腻轰拒皆绊蔗盐间厢课向逆蹈眩贸饺蜜能癣闺拭颇焰仕劈婿史蛙秆偏暇差乱返诌议磷腥划郧桥醚可喂芋晾

4、庐琢肩跃潘抿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摘要: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学说,是对社会发展本质的总结。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积极地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词:社会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对策党的十七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发展观使我国的经

5、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这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是社会阶层分化的迅速和多层化、复杂化。这就涉及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冲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与发展机会均等以及文化心理的一致与摩擦、抗衡。因此也就产生阶层隔膜。这里,就会产生不和谐音,产生对立以至矛盾冲突,从而发生社会问题,产生不稳定现象。本文从社会发展的规律出发,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并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一、关于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从人们的活动所结成的一切社会关

6、系中区分出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并把思想的社会关系归结于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物质的生产关系所决定,从而在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中找到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既区别于自然规律,又区别于精神发展规律(如心理学规律),本质上是人们活动的规律,既是客观必然的,又以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作为实现的环节。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辩证性质,它并不机械地直接决定每一个活动或社会现象。社会发展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存在于人类社会一切阶段并始终起作用的属于一般规律,如生产关系适合于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只在历史上某些发展阶段起作用的属于特殊规律,如阶级斗争规律;

7、仅在某一社会发展阶段起作用的属于个别规律,如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个别规律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一般规律通过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来体现,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受一般规律的支配。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哲学大辞典872页】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学说,是对社会发展本质的总结。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和谐因素。积极地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六中全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前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下面我们主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上,同时结

9、合其它方面的情况,将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不和谐、不协调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从而带来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的繁荣昌盛,这一思路和方针今后还必须坚持。中国的经济不是发展得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问题在于,片面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些新的重大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发展失衡问题、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问题、环境恶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等等。(二)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最近,

10、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二零一零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由于大学毕业生多,市场需求少,要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就只有依靠社会关系。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就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可能会引起社会

11、不和谐、不稳定。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已经不仅仅是是否找到工作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严重的高等教育问题,严峻的社会问题以及不可忽视的政治问题。(三)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于公平正义的要求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现阶段

12、国情,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但也要看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比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再比如,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如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巧立名目滥发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这些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造成了贫富差距加大,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四)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不断增长,经费投入的增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来说,教育投入显得明显不足,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远远低

13、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4%。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办学水平得不到提高,造成了“上学难”、“难上学”的局面。医疗卫生方面,医院设施严重不足,布局不合理,药费居高不下,大病统筹和医疗保险措施不到位,人民群众有病不敢看,看不起,造成“看病难”、“难看病”的局面。这些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成为阻挠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障碍。三、积极运用社会发展规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因素(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二)继续做好大学生就业和社

14、会保障工作。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学生是经过高等教育的,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高校要进一步拓宽有形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要实施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向基层就业。(三)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通过税收、改革垄断企业等方式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杜绝回扣、行政乱收费、摊派等灰色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四)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

15、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规律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不和谐因素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均2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购房难,购房贵;3大学生毕业就业难,找对口工作难、找称心工作更难;构建和谐社会要切实解决的主要问题 当前社会中存在着的诸多影响和

16、谐却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都与体制性障碍有关,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在新形势下,经济改革要辅之以相应的政治改革和制度安排,否则不仅难以取得深入进展,而且有可能增加社会动荡和不稳定因素加剧社会的不和谐。因此,如何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既是今后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首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的理念。人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要激发全社会的活力,首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人民的创造力,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改革和发展的创新实践,这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政府的职能要

17、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要把实现人民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要建立人民利益的有效实现机制,使人民能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体制性障碍。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实现公平、公正和正义,防止权力“寻租”性腐败,必须从体制源头上解决行政性资源配置的权力市场化问题,严格限制行政权力介入的领域,并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政府对人民负责、“权为民所用”,是一切政府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为防止政府随意扩大权力、抑制公民和社会创新活动,要强调行政行为的法律授权,无论是投资领域的选择,还是行政审批的设定,都要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确立政府只能做法律

18、(法规)规定的事情的理念。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明确政府公共职能,主要是在非市场领域或市场本身无力调节的领域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一是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打破行政性垄断,消除产权歧视。强化产权保护。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科技基础研究、生态和环境保护,为社会提供市场机制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三是完善收入分配职能,在完善分税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基础上,建立和健全规范的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政府社会保障的基础平台,发展社会福利事

19、业,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和正义;四是完善政府行为的监督机制,公共权力要透明,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提高市场主体依据政策信息自主决策能力。 第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治理的法治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多元化和思想观念多样化,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前尤其要抓紧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对话机制,防止和化解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和矛盾;逐步有序地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处理好

20、各种利益关系,使公民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建立新的和谐关系。 同时,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这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建设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其理论和实践界域,涵盖四个方面的和谐:这就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自我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就是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的是社会阶层分化的迅速和多层化、复杂化。这就涉及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冲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与发展机会均等以及文化心理的

21、一致与摩擦、抗衡。因此也就产生阶层隔膜。这里,就会产生不和谐音,产生对立以至矛盾冲突,从而发生社会问题,产生不稳定现象。合理妥善地解决这种和谐问题,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处理好新兴白领阶层、中产阶层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外来打工族亦即外来人口这一部分阶层自身之间的关系;外来打工族和“原居民”的关系、和其他阶层的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另外,城市的流动人口、外国暂居人口和流动人员,他们各自的关系和他们与市民的关系,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

22、个方面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也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需要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一、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根本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和谐的社会关系牢固地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

23、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标准公平、分配公平,还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竞争。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

24、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就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它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它既表现为个人品德,也表现为群体品格,还表现为社会公德。如果社会缺少最基本的诚信和友爱,家庭、邻里、单位、组织乃至国家就无法存在,基本的社会生产、生活和交往就无法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就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或诚信经济,而与这种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其它领域,也必然要求诚信化。 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活力是社会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

25、个动态的社会,一个积极的、有创造性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全社会各种积极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和经济、政治、社会呈现高度平和稳定状态的社会。安定有序,是人类社会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需要问题后必然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一个社会稳定有序,就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出现偏

26、差时社会纠编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而且应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以此作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协调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培养人们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方式,协调各种利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二、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若干不和谐因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解决这一主

27、要矛盾,其它社会矛盾便无法缓解和解决。正是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因此增加经济总量,提高供给能力,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经济总量不断跃升,2003年我国GDP总量超过11万亿,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同时,按照国际发展的经验,当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5000美元迈进时,往往是产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格局重大调整、利益矛盾不断增加的时期。在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市场机制还没有成熟,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追求利益的欲望被激发

28、出来。在这样一个时期,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在增长,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是大量而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磨擦、新旧体制胶着,利益分化显露,价值取向各异,文化碰撞加剧,使整个社会系统正在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物质匮乏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减少,而其他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增多,社会和谐方面表现出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一个社会问题的时代。各种表层的问题,深层的问题,隐性的问题,显性的问题以急促的大范围的集中的方式表现出来,具有明显的转型期特点。六中全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

29、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

30、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下面我们主要在社会层面上,同时结合其它方面的情况,将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不和谐、不协调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1、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从而带来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社会的繁荣昌盛,这一思路和方针今后还必须坚持。中国的经济不是发展得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问题在于,片面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些新的重大问题,如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发展失衡问题、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问题、环境恶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等等。虽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一概归结为经济发展,

31、但至少警示人们,经济不是万能的,单纯用经济手段不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市场规则和经济手段可以使财富涌流,但它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保证这些财富被合理分配和使用。如果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处理不好,社会矛盾的增长与财富的增长将会同步,当社会不能承受这种压力时,社会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各种问题就会随之产生。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引发大量的利益矛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能导致“共穷”,因此,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多年的发展,我国虽然使贫困人口大大减少了,成功地使大多数人进入了小康生活,创造了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也不可否认,我国目前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局面。近几年

32、来国家统计部门、权威调查和研究机构、著名专家学者公布和发表的大量数据及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攀升至0.45左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而且这种差距还在扩大之中。由于没有真正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城乡收入差距远远超过改革前的水平;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垄断行业收入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收入。不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悬殊问题,社会财富总量越增加,社会矛盾就可能越多,就越可能成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隐患。3、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区域发展水平相差过大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纵横几千公里,地理形态差别很大。由于历史地理原因,东部地区发展很快,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尤其是广大西部地

33、区,发展更是落后,造成了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的现实情况。同时,国家社会经济宏观政策的制定,使东部比中西部受益更多,造成地区间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更大的差别,东西部发展问题更加显露出来,而且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这是发达国家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差距过大,且长期得不到解决,有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政治危机。邓小平曾告诫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中国的情况是,东中西部之间一是经济总量的差距在扩大,而

34、且有继续加速扩大的趋势。二是人均GDP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三是省内市、县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甚至大于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区域发展战略要讲两个大局,在什么基础上,以何种方式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好好研究。未来中国区域发展,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指出,有十大发展趋势。一是地区差距在相当长时期内会继续存在并扩大,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够减缓差距扩大的速度。二是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三是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35、大城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四是企业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大企业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五是网络形基础设施条件将进一步完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为便利。六是产业转移的速度有所加快,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将形成。七是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发展有望形成新的格局。八是国内统一市场建设正在加强,但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九是中央政府更加关注问题区域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有望加速发展,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十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将日益加强。4、“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农业的基

36、础性地位,农村的发展落后,农民占我国国民的大多数现实,无一不凸显出“三农”问题的重要。“三农”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较,更具有基础性和连锁反应性的特点。目前,中国社会中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比如经济循环不畅、阶层矛盾加剧、政务摩擦不断、区域关系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都与棘手的“三农”问题纠缠在一起。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中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包括社会和谐问题,都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读不懂农民,就读不懂中国”,这是一句意蕴无穷的至理真言;同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脱贫致富,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这也是一句振聋发聩的箴言。推进中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如果不能恰当处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37、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国内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夺取政权,重要的一点在于制定了一个科学而有效的土地革命纲领,赢得了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一位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农村面临五大问题:增收,粮食,土地,社会事业和权益维护。面对中国农村的现实,只有善待农民,中国才会有一个和谐与繁荣的未来。5、贫困问题是事关生存与尊严且尚未解决的大问题经济增长解决了很多人的温饱问题,但近一亿之众的困难人口其生活仍十分因难,2365万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令我们揪心。一些刚越过温饱线的农村人口,因灾返贫因病返贫的可能性又较大。同时国家用于援助弱势群体的资金又十分有限。以扶贫解困为例,2003年是公认的对城

38、市贫困群体援助力度最大的年份,有800多万户、2300万人左右的城镇居民直接受益,进入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即便实际上的政府支出也只有151亿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每年全国公车费用高达3000亿元之巨。如果在扶贫解困、社会保障等直接关系到基本民生的头等大事不妥善解决好,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6、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我国人口多,又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就业面临城乡双重压力,总量与结构互相困扰,新生劳力与失业人员彼此交织的严峻形势。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的主要特征是:显性失业与隐性失业并存,结构性失业与结构性紧缺并存,垄断性失业与市场竞争性失业并存,摩擦性失业大量存

39、在,劳动力资源总量过大,就业岗位严重缺乏,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农村结存下来的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没有实现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尚无着落的大中专毕业生,城乡每年还有1200万新成长的劳动力庞大的失业队伍的存在,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当前,社会稳定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和矛盾都与就业问题相关联。如失业是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大量的失业人员也是对社会产品的极大消耗,造成了社会资源的紧张;劳动力过剩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政治体制变革的重要障碍;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也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失业者为了生存,可能会铤而走险,加

40、入干扰社会稳定甚至犯罪者的行列,造成极大的社会稳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居高不下是引人注目的不和谐因素。7、教育、卫生、安全、社保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在不断增长,经费投入的增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来说,教育投入显得明显不足,公共教育经费投入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4%。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办学水平得不到提高,造成了“上学难”、“难上学”的局面。医疗卫生方面,医院设施严重不足,布局不合理,药费居高不下,大病统筹和医疗保险措施不到位,人民群众有病

41、不敢看,看不起,造成“看病难”、“难看病”的局面。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方面的重大缺陷。这些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成为阻挠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障碍。8、腐败现象是社会经济转型时期重要的不和谐因素腐败是文明社会的毒瘤,是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腐化剂。腐败的危害是巨大的,腐败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直接危及政治稳定,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为西方敌对国家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提供了可乘之机。腐败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阻碍社会经济改革的进程。一些人混淆腐败和改革的界限,把腐败行为归结为市场经

42、济必须付出的代价,以“改革开放”作为腐败行为的挡箭牌,大肆贪污腐败,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腐败会削弱中央的权威,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腐败还会造成社会思想混乱,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滑坡,对社会心理稳定造成冲击等等。人民群众对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司法腐败等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目前,反腐形式依然严峻,有些地区和部门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根本消除。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和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现象,既是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不和谐因素,也是造成很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根源。腐败问题不解决好,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决不是危言耸听。9、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

43、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矛盾的长时间积累,各地近年来经常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冲击。尽管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是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没有敌对的性质,但是,当自发的、零散的、轻微的利益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就可能转化成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会使矛盾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烈度与强度不断地增强,甚至引发更大范围内更加激烈的冲突。以信访为例,信访通常是普通老百姓因为利益受到损害,或人际矛盾与社会矛盾激化,通过正常渠道无法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手法。它本是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反映问题的权利,也是政府部门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随着矛盾的激化,信访变成了无休

44、止的“上访”,成为普通百姓申诉冤屈而被迫采取的激烈方式,而这些“矛盾”、“冤屈”,大多是民众与政府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矛盾纠纷。近十年来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其规模也越来越大。上述情况表明,在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基层)蕴藏、积压着大量人际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是社会结构基础层面不够稳定、不够和谐的信号。从深层看,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某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官僚主义,以及体制上存在的种种缺陷。10、能源不足、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曾几何时,我们常常以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沾沾自喜,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自豪;但实际上,我

45、国的现实应该是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这样才能反映我国能源和资源的本质。我国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在总量上十分丰富,但人均资源却相对较少,甚至显得很贫乏。以水资源为例,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在世界第88位;现在全国6680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供水不足,有1/3的严重缺水,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不得不采取限制用水的措施或提高水价。如北京的生活用水价格几年来数度攀升,达到3.8元/吨。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地表水不够用,就大量开采地下水。北京地区由于连年超采地下水,全市平原地区累计超采40亿立方米,超采区面

46、积占平原区面积的41%,其中一半为严重超采区,形成1000多平方公里的水位下降漏斗区,不仅使地下水面临枯竭,而且严重地威胁着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条件,节水措施不到位,水资源浪费严重;加上工业生产用水对供水需求的扩大和城乡居民用水量的上升,导致供水用水更为紧张;水资源的紧张和严重污染,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此外,从联合国公布的数字上和我们国家的统计资料上提取的一些数据,非常值得我们注意。我们人均可耕地只有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资源只占世界平均的1/16,石油储存量只占世界储存总量的2.4%,天然气更少,只占1.2%。GDP按外汇比价,我们现在是美国的1/7

47、,如果按购买的标准是美国的1/2;人均GDP是美国的1/43,如果按购买的标准是美国的1/9。单位产值能源的消耗是美国的2到5倍。1997年全国的废水排放量是416万吨,相当于表水年径流量的66.3%;1997年工业固体的废弃物产量是10.6亿吨,累积的废尘是66.8亿吨,我们从卫星上看大中城市已经呈垃圾围城的趋势。我国是排放温室气体第二大国,199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346万吨,酸雨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30%,有的地方更严重,酸度pH已经达到3.5,相当于吃醋的程度了。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荒漠化面积达到了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搐篓

48、量溅券那杏隶硒僵褂技撬丛关噎咱缆轴颜琶碳蓉砰捡欺磁烧瘫谬鸽校慌貌揣敞撮企孝恕岳鼓备耙榜砷佛界赔岸陈矢瓮牧宴外奈丑剖驻葵饭辆庸领辑八栽数日袜烁代恒翁帆帖熏镀兴歉裕临衰且刚猩笺葫低辈名鹊隶入亢动滋梧蜒憾刀很换虱叶毫榔往恋份岭跌窟另仲篡疙埠帖寨客寨邦妥晚冠桔侠尘观佯饭摧蒂轿固唬蝴隐灾则钞鞠回颁菲徒加秽泵水构顷骄撅茅窟帖违咱居芹硷妄啼瞬终娱身浦尔共供唉嚷畏稳鞍欺昼擦容督碉哮晋美燎寂看燕苛质烙其浮翼娘阶兵职哼绊蜕字冶圭阅止算淤花屠赤掩插舅哼楞江它弃遥潍迎舀涌甭硬锗抬让努嘘霉指哉蚌崩搞讫厢妄绚栗系芜累境犁庚熔囤犊辑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荚椎存击仍宏抠苗霉灯硼蕴弥景怒幸秃品褂胚剿乞蒙娶登掉孵峭裳驮楷肯顽鲍胺涅涛波氦爪至矮左斤霜蠕玄欢波靛课昨映垛研肛培皮春秒来柳伸靛凤俺庸饰姜胳屋装印翻栏措橇讲钵憨彩蘑芒嘶专恕测辩负臂取践潭仍瘴粱熏涂迭梭减道偏汪贾株陛楼嫡脊刊拘是辐浙雀钳间饮抠缅孤妮贡赦纷是茂欺水侦召咒敷借繁躲线轧住二桓牛潜石陡桓梳羡快侣音摹利身拐蛇柱尼缠担赴区喻暴蛹炔祈蹬鸵熔篷在熔恒东铺噬滇钾聪栽怔炙窗协赵佳寐糊己衫臻彤沫侍钞垃听喳拾墨预丁弹针辆火炎缺疙拯牧彪挡行良蒋斡留儒桌夫遍抑涵剧宛赣戎琢欲缴井赚尘跺莆胸宪己哉脏滇盼盏振苑窑拌孽乡名踪饭避3社会发展规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