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身体内部的秘密第1课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情感目标:想知道,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科学的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到哪里去了。板书课题。二、初步认识。、提出问题:我们吃下去的东西,经过了哪些地方?出示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对这图形说一说事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
2、评价。、谁能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三、深入研究。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那么回忆一下刚才吃馒头的体会,你们知道是如何被消化的吗?、学生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关于食物如何被消化我们可以用实验来研究一下。你们可以根据桌子上的实验仪器,根据实验报告上的提示做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如下实验报告单:提示: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里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不加入唾液的淀粉液学生分组实验,填写完后,提问: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全
3、班交流。、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口中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它分泌的唾液里有一种促进事物消化的酶,能把它变成麦芽糖,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四、反思生活,健康生活。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后,你有什么感想?(分组讨论)五、作业拓展。六、板书设计:事物到哪里去了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第2课 我们的呼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能力目标:能应用以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情感目标:能够珍爱生命,养成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4、。我们每天都要呼吸,那么我们是怎样呼吸的呢?(生发表意见)同学们说的很对,今天这节课就研究我们的呼吸。二、创设情景。和同学们共同玩一个憋气的游戏或进行一个憋气的比赛,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三、探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1、先让学生猜测。2、看教课书上的提示资料,设计实验方案。3、实验设计完毕,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方案,让学生相互评价,弥补设计中的不足,更好的为实验探究作准备。4、动手实验。5、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为什么呼气时石灰水变浑,吸气时石灰水不变浑?”“你认为呼出的气体与吸进得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什么原因使火柴熄灭了?”6、教师小结:人呼出的气体
5、比吸进的气体含的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少。四、探究呼吸器官和我们怎样呼吸。1、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它们在人体的什么位置?2、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呼吸器官图进行交流。3、交流完后,根据学生的对呼吸运动的理解,画出人呼气和吸气的路线,进一步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各部分的作用。五、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1、提出问题:呼吸器官容易的哪些疾病?原因是什么?2、学生交流。3、教师小结。第3课 心脏和血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力目标:能提出探究活动得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情感目标:想知道
6、,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能够珍爱生命,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不小心割破了手指,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流血)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刻不停的在我们的身体中流淌。关于它,你们了解的多吗?板书:心脏和血管二、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1、提出问题:下面就请小组同学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心脏和血管的资料,互相找一找自己的心脏和血管。2、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找。3、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你是怎样知道的?4、不错,把手放在胸腔片作的地方能够应到心脏的跳动。还能听到同桌的心跳。5、你们还知道心脏和血管的知识
7、吗?(学生发言)三、测心跳1、刚才同学们都听到了自己得心跳,下面请同学们把手放在左胸的位置,亲自感觉以下。2、回报感觉结果。3、小结: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是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4、让学生自己数一数自己的脉搏每分钟多少次。5、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一下,看一看自己的小组中的同学脉搏每分钟大体在什么之间。6、让学生活动几分钟再测量以下,和上次有什么不同?7、让学生说一下心跳的快慢和运动的关系。8、小结: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钟大约60次100次,如果低于60次或高于100次,可能就有病了。四、怎样保护心脏和血管。
8、1、交流心脏和血管的常见病。2、预防措施。五、认识听诊器。出示听诊器,你们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学生回答)希望同学们用自制的听诊器再一次听一听自己的心跳。六、拓展活动第4课 脑与神经教学目标:1、知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三部分构成,以及脑和神经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向学生进行脑的卫生教育。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人的神经系统是有哪些部分构成的。2、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在前面的自然课中,我们认识了人体的哪些器官?人靠用什么来思考问题?二、学习新课1、根据课本上的要求,做一做。说一说自己的体会。2、认识
9、脑与神经。师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说说脑和神经的作用。借助图认识大脑的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区域分管的不同工作:感觉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1)学生分组试一试自己的反应。(2)交流:盲人、聋哑人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涉及游戏,体验一下。(3)师生交流保护大脑的科学方法。三、课堂总结:1、说说脑、脊髓、神经的作用。2、说说你做数学题时,脑和神经是怎样协调工作的。第5课 凸透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凸透镜放大、使物体成像的特点,并会使用凸透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的能力。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热爱科学、喜欢科学的态度。教学过程:一、用放大镜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凸透镜。二、
10、我们观察放大镜。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放大镜。2、指名说出放大镜各部分的名称。3、小结:放大镜分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三、凸透镜的作用。1、各小组玩放大镜。并交流发现。(注意:不要用激光灯照射眼睛;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2、在阳光下研究聚光性。3、让学生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指名说出发现了什么?(放大性)4、指导学生做凸透镜成像试验,各小组交流其发现。5、全班交流凸透镜的作用。小结:凸透镜具有聚光、放大、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四、拓展延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放大镜,找一找。第6课 照相机和眼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眼睛各部分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
11、动手动脑、相互交流以及独立查阅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热爱科学、喜欢科学的态度。教学重难点:认识眼睛各部分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楚物体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照相机和眼睛二、做个照相机,玩一玩。1、各小组用材料做一个照相机。2、玩一玩,指名说出物体的像是怎样通过凸透镜在半透明纸上成像的?三、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1、阅读课本资料卡讨论眼睛的构造。2、交流照相机和眼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交流视网膜、晶状体的作用。4、全班交流。5、教师小结。四、拓展延伸。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的眼睛构造。第7课 保护眼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眼睛常患的疾病。以及怎样预防眼睛的疾病
1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查阅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保护眼睛,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保护眼睛二、眼睛常患哪些疾病。1、各小组交流。2、全班汇总:近视、沙眼、白内障、散光、等。3、交流这些眼病是怎样造成的?三、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1、各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常做眼保健操;看书、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不要在强光、弱光下看书等。四、拓展延伸。五、查阅资料:1、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为什么视力特别好?2、角膜移植是怎么会事?我国每年有多少人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有多少人自愿捐献角膜?第8课 潜望镜的秘密教学目标: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巩固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13、力、灵活运用能力。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色散,视觉的形成和近视的原因。 教学难点:光在生活中的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引入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一单元的内容。二、复习过程学生先快速浏览课本第一单元内容。1、教师引导回顾课本内容。(1)复习光的传播(2)复习光的反射光在没有任何物体挡住的情况下会一直沿直线继续传播下去,当遇到障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板书:反射,折射) 在学习光的反射时我们认识了平面镜和潜望镜。(板书:平面镜)说一说,学习了光的反射后你知到了哪些有关反射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生回答:什么是反射 反射的特点 不同物体反射光的颜色不同。平
14、面镜及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板书:左右相反)潜望镜的原理及作用等知识。(3)复习光的折射在学习光的折射后你都知到了哪些有关于折射的知识?2、单元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指名回答。(由学生带领练习)(2)进行小测验,同桌交换批阅,由学生带领集体订正。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第9课 神奇的眼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眼睛成像的机理,认识近视眼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认识眼睛的结构和成像机理。 眼睛成像是
15、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照相机与眼睛有相似的结构,自制照相机,能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因此,对眼睛成像的认识,可以从自制照相机开始。通过生理学中的眼模型或课件,将生理眼抽象成简化眼模型。二、探究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的作用。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 眼睛照相机 结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瞳孔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底片(有感光材料) 成像缩小、倒立、实像缩小、倒立、实像 调节作用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或增大)时,增大(或减小)晶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增大)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小)时,减小(
16、或增大)镜头到底片间的距离,使物体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对近视眼成因的探究,是这节内容的难点。明白了近视眼的成因,应向学生介绍一些眼保健知识(如眼睛保健操等),还应在课下走向社会,进行一些近视眼方面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对眼保健的重要性。 三、板书:(略) 第3单元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第10课 种子发芽了教学目标:1能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设计简单的二维图表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3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活动过程: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
17、: 认识种子的结构1、提出问题:种子什么会发芽?它有哪些结构特点?2、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运用工具进行研究。在观察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在教室里利用音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提出问题:“春天来了,种子落在土壤里开始发芽,说明什么?”只是对探究方向的一种提示。组织活动是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积极动脑,通过观察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并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3、画出种子的结构,猜测种子哪一部分能发芽?活动二:依据猜想制定实验方案。1、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猜想提出问题: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2、
18、引导学生在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种子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芽?3、定研究计划,展开探究。第二课时活动过程:活动三:实验验证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设计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种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指导学生掌握切割的方法,并提醒学生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从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不同认识,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认识。自由活动:第11课 种辣椒教学目标:能根据需要,从多种渠道搜集有关资料;能对探究的问题作出初步的结论。 教学过程:一 、提出问题课件出示谜语:“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 二、猜想假设同学们猜猜
19、看,这是什么呀?答案:辣椒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辣椒的资料,咱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三 制订方案 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你们获得了哪些关于辣椒种植的信息?全班范围内交流。 教师归纳总结: 1.苗床选择 应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水源条件好,前茬没种过辣椒、茄子、西红柿的地块作苗床。 2.浸种 用55温水浸种并不断搅拌,至30停止,浸泡812小时。然后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 3 注意播种密度、浇水、盖土。 指导学生填写29页的图表。明确种植的具体要求。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下面我们拿出我们准备好的材料,开始我们的辣
20、椒种植,好吗? 分给学生事先浸泡好的辣椒种子,小组分工合作种植辣椒。 第12课 植物的花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放大镜)对植物的花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2.能根据植物化的特点给花分类。3.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学生解剖植物的花,知道花是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难点:能从欣赏花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谈话引入: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你想知道关于花的哪些知识?(二)探究活动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提问:同学们,请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什么呀?2、初步研究花的主要组成
21、部分:活动一: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1)今天我们首先来研究花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研究搜集来的各种凋谢的花朵。(2)镊子的使用方法:用大姆指和食指控制镊子的松紧,要夹住被撕部分的基部而不是上部。注意安全,不要被镊子夹着手。3、花萼由许多萼片组成,花开放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冠花开放以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传粉,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 花被。 雄蕊由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着花药)组成。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小组动手解剖。(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解剖活动中,适时进行指导。)汇报成果。教师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3)活动二 根据花的构造给花分类。
22、教师讲解:自然界中花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给这些花来分类,你们认为怎么分好。(小组讨论)4、进一步研究有关于花的知识。研究花的构造中哪些部分与花的果实和种子有关。课件出示:一些花的果实和种子有关的图四、五、六(附后)。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花的组成部分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完成研究报告。(学生填写完成研究报告) (三)、拓展活动看起来大家都很喜欢花,花是美丽的,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调节人们的心情。你打算怎样赞美花呢?(四)、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第13课 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教学目标 1.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
23、;意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知道植物花的作用;知道果实的共同特征,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在进行本活动时,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其中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有关花朵和蜜蜂关系的问题后二、猜想假设教师引导他们进行猜想和假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猜想的答案。因为学生的猜想并不是胡思乱想,他们的每一个想法都是建立在其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和创造,所以学生的猜想既是他积极参与思考的结果,也为其后续的探究活动注入了动力。三、制订方案一是探究昆虫的传粉作用。学生对此已经提出了猜想,他们认为二者之间肯定有关系,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寻找证据验证假设。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24、,即设计探究方案。四、实施探究利用课件展示资料卡中的内容,使学生对花朵发育成果实的全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教师提醒学生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 五、展示交流 六、拓展创新:教师组织学生对活动的结果作出预测,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提示学生说一说在观察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如进行长期观察要有耐心、要细心、要注意做好观察记录等。 作业设计 选择一朵还没有开放的丝瓜雌花,用塑料袋将这朵花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这朵花是否能结出果实。第14课 植物的“分身术”教学目标1能够自行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的结果。2在参与植物繁殖的研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乐
25、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认识植物的繁殖方法,知道植物可以繁殖。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一、以儿歌入手,激发兴趣,引出探究的主题植物妈妈有办法二、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活动一:(一)猜想与假设同学们,你们认识下面的植物吗?知道下面的植物是怎样繁殖的吗?(二)设计实验计划刚才我们通过资料知道了这些植物不是用种子来繁殖的,那么一切是不是像我们所猜想的这样呢?我们需要进一步的试验验证,你们能用这些方法来培育一株植物吗?请各小组讨论设计你们的实验计划,并把实验计划填写完整。第( )小组实验计划表实验组名称计划实验时间计划实验对象记录人计划实验目的计划实验对象计划实验步骤(三)动手实验
26、1.实验指导。同学们制订了详细的试验计划,都满怀热情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植物作为实验的对象,为了我们实验的规范与完整,老师搜集了一些植物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繁殖的方法,我们来看一下,希望你边看边记,也许对你的实验很有帮助呀!(教师播放课件)课件的内容为:(2)课件:柳树压枝条繁殖。你们组实验的月季花的繁殖,你认为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大蒜繁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实验。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么多的植物繁殖的知识,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就可以付诸实践实验了,老师看到有好几名同学,早就着急了,好现在实验开始!实验记录表第( )小组实验计划表实验组名称实验时间实验对象记录人实验
27、目的实验对象实验步骤3.学生汇报与交流三、联系活动,实际的应用四、拓展活动,将探究活动有效的延伸至课下1.学习完这课后,你想做点什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2.你愿意课下继续探究植物的繁殖方法吗?你能用学到的知识回家也繁殖一棵植物进行研究吗?看着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且详细的做好你的观察记录吗?第15课 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会通过多种途径,迅速查阅资料;知识与技能认识克隆技术;这一技术在世界及我国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心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克隆技术及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带
28、来负面影响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谈话: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拔下猴毛就能变成许多猴子,让我们真羡慕。过去,我们认为这只是神话,但是现在,我们人类已经可以有这样的本事了,你知道这个本事现在叫什么吗?(板书:克隆)二、了解克隆技术,感受克隆技术对人类的贡献。1.讲述: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领域出现了很多高新技术。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找有关克隆羊“多利”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吧。2.学生交流交流资料环节可分为两个层次:3.播放课件,介绍多利是怎么出生的。4.、提问:多利和一般的羊有什么区别?5.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指导6.讲解:一般的羊要经过公羊与母羊交配,通过卵和精子结合以后繁殖出来的,而多利只
29、是利用了母羊的细胞就培育出来的,换句话说,多利是个没有父亲和母亲的孩子。7.总结:由于多利是人类利用生物技术而不是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出来的,所以这是一种生物繁殖新技术(板书课题),这种技术也就是克隆。三、学生交流对克隆技术的体会和感受。1.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了解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作用。(结合教师分发的关于克隆技术的资料,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2.讨论:克隆技术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有没有可能造成一些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巡回,适时指导四、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发展史。1.讲述: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要经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生物繁殖新技术也是一样,现在
30、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课前查到的有关生物繁殖术发展的资料吧。2.学生交流3.小结:希望同学们向科学家学习,现在努力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本领造福于人类。第四单元 春夏星空第16课 春季星空认知目标: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培养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拓展性目标: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星座。活动过程:谈话引出问题:四季星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活动一:1、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谈谈自己观察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2、引导学生将北斗七星的样子画下来。要求: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用方向标进行标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自由
31、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整理。3、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4、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从东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内”和“从东到春”是怎样变化的?5、学生交流、表达。形式可以多样。活动二:1、 提出问题:无限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妙,让我们继续将观察活动进行下去。在继续观察中,你有什么问题吗?2、引导学生汇报实际情况。3、问题:你有兴趣研究一下别的星星吗?让我们选定新目标进行探索好吗?自由活动:1、让学生进行寻找北极星的活动。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2、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 一系列探索活动进行评价。第17课 夏季星空认知目标1能与学生交流、介绍自己在四季星空中观察到的星座及方法。2自主选择感兴趣
32、的星座,并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3北斗七星及其他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四季星空及其星座。拓展性目标:继续观察星空,发现有关星空的更多的秘密。活动过程:谈话导入:夏天来临,美丽的星空更加灿烂,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雄伟壮关的银河,而且还可以看到夏日大三角中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情景。如果准备了有关星空的录像资料,可先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星空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新-课- 标-第 -一-网活动一:1、让学生在全班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交流课前的观察和发现,如学生展示介绍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在春天、夏天的变化。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探究的星座和夏季星空发生了哪些变
33、化, 3、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每个参与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4、通过教科书上的资料卡及银河两张正面、侧面的图片进行展示,或者展示自己、学生搜集到的有关银河的图片、文字资料。5、最后通过星空全图和相关资料、课件,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所观察的星座在从春季到夏季所发生的变化及夏季星空的典型星座。活动二:1、学生在小组内共同交流、整理自己一年来对星空及相关星座观察、记录、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包括观察的方法、自己的感觉、发现等方面的内容。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和相关资料,来讨论、总结星空变化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选定的星座在天空中的四季变化记录,并给学生留有整理和展示的空间。3、进
34、行全班形式的大讨论与交流,展示学生整理、总结出的星空和星座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发现与认识,以求全班同学认识到星空及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第18课 斜面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谈话:有螺纹的钉子叫螺丝钉,螺丝钉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你认为螺丝钉应是哪种简单机械?谈话:螺丝钉到底属于哪类简单机械呢?让我们先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简单机械斜面,并认识斜面有
35、省力的作用。(1)实验1(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2)讲解: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实验中斜的木板有省力的作用,这块斜的木板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斜面。(板书课题)斜面有省力的作用2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坡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1)谈话: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斜面有省力作用。如果让斜面更省力,这个斜面应是什么样的?(希望学生能设计出加长斜面,使斜面更加平缓。)(2)实验2。(3)填写P54结论。3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1)讨论: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2)分析引桥、楼梯、盘山公路。出示引桥、楼梯、盘山公路图(引桥是典型斜面,楼梯是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是环绕式斜面,但它却利用了斜面省力的原
36、理。)讨论:盘山公路环绕式斜面有什么优点?(斜面加长,坡度平缓。)(3)讨论:根据盘山公路的原理,分析螺丝钉是一种什么样的简单机械?分组讨论,汇报。演示(螺纹是斜面变形示意)教师出示演示器,拉开螺纹成为坡度平缓的斜面。讲解:螺钉是利用斜面省力的原理制成。螺钉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4)出示:劈、斧头。指出这二种工具什么地方是斜面?4全课总结第19课 杠杆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
37、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2)讲解。(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
38、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新 课 标 第 一 网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1)分组观察剪子。思考: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2)分组观察镊子。思考: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找出三点的位置。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三)布置作业思考: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第20课 滑轮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
39、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学生自学课本)(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3)学生辨别课本P99页,哪一幅图是动滑轮,哪一幅图是定滑轮?(4)学生动手组装定滑轮、动滑轮?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3)讨论。(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
40、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2)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讨论)(游戏:竹竿游戏)。课本P100小游戏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3)实验2(动滑轮省力)。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98结论)。(2)探究题:小明是二年级的学生,家(二楼)里装修时,叔叔们从楼上、楼下不停的运料,非常的麻烦,而且还影响楼上邻居们。(3)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三)巩固提问:吊车上
41、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四)布置作业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第21课 齿轮教学目标1在做齿轮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研究齿轮作用中,学会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探究活动一:做齿轮,感受齿轮的特点1激发做齿轮的兴趣。2学生动手做齿轮。3转动自制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三探究活动二:利用齿轮模型 探究齿轮的作用1设计研究方案。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现在,我利用自制的齿轮模型,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齿轮模型来研究。你们
42、准备怎样组装齿轮进行研究呢?2探究齿轮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想的方法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3汇报研究发现。四拓展活动:创新设想1学以致用,科学猜想。2引出新问题,拓展延伸到课外探究。第22课 自行车的科学教学目标1.能针对观察道德现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2.能收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3.能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比较。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前面几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简单机械,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学习了哪几种简单机械。人们把一些简单机械进行组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二、了解自行车的发明及历史出示课件“自行车的发明及历史”,了解自行车的发明及历
43、史。用自行车的发明经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三、分析自行车的结构用一辆自行车作为教具进行演示,讨论交流自行车的组成。教师讲授专业术语“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出示课件“全木制自行车警用双人自行车”,认识现在一些特殊的自行车,开阔学生的视野。四、寻找问题,大胆创新,改进自行车出示课件“自行车飞轮”,选择自行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去教室前面观察所有自行车,选择一部分对比,发现问题,搜集资料,集体交流,提出自己对自行车的某个部位的改进方法。同时进行记录。五、调查自行车的种类及特点。第23课 未来的交通工具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能用自己的话连贯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2
44、.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说说、画画未来的交通工具,体会交流合作的乐趣。3.向学生介绍日新月异的交通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4.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知道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能设计心目中理想的交通工具。教学重点难点:1.能用流利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交通工具”。2.培养创新和合作能力。教学准备:1、搜集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制作成课件。2、学生准备彩笔、画纸、稿纸。教学过程:一、说说现在的交通工具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去过很多地方旅行,现在谁愿意向大家说说,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呢?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我坐去。)2、你还能说出我们都没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呢
45、?3、教师小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输业从古代的人力拖拽发展到今天的航空运输,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了解一下交通工具的发展,感受一下科学技术的进步。(1.陆地2.水上3.空中)4、在刚才的这些交通工具中,你最喜欢乘坐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自行车:小巧、灵活)(电动车:环保、方便)(摩托车:灵活、快速)(出租车、小车:舒服)(公共汽车:便宜)(火车:舒服、安全)(轮船:舒服、安全)(飞机:快速、舒适、不拥挤)5、没有东西是十全十美的,那你觉得你喜欢的交通工具还有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吗?1.乘坐起来还不够舒适、方便 2. 在水上航行的不能上岸3.在陆地上行驶的不能下水、遇到堵车它就没办法4.在空中行驶的还不够安全 5.不够环保和节能。二、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