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低烟无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电缆的研制.pdf

上传人:wang****lang 文档编号:39690 上传时间:2021-05-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6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烟无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电缆的研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低烟无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电缆的研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低烟无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电缆的研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低烟无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电缆的研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 0 卷 , 第 2 期 2 0 1 4年 4月 安 徽 化 工 ANHU I C HEMI C AL ! DUS T R Y V o 1 4 0 N o 2 AD r 2 0 l 4 低烟无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电缆的研制 居 盛文 ( 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 司, 安徽 无为 2 3 8 3 7 1 ) 摘要: 根据高压电力电缆应具备低烟、 无卤、 阻燃 、 耐火等性能要求 , 介绍了低烟无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电缆的结构设计 、 材料选择及关 键生产工艺控制等主要内容。 关键词: 低烟; 无卤; 阻燃; 耐火; 高压电力电缆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2、0 8 - 5 5 3 X 2 0 1 4 0 2 0 1 4 中图分类号: T M2 4 6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5 5 3 X( 2 0 1 4 ) 0 2 0 0 3 6 0 4 低压耐火电力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通常由于 种种原 因, 造成 电缆运行时短路击穿而引起火灾 , 火势 沿电缆线路蔓延, 加大了火灾的危害性。且我国目 前大 多数低压耐火电力电缆绝缘和护套均采用阻燃聚氯乙 烯材料 , 其在造粒加工过程中, 必需加入铅盐等重金属 化合物作为稳定剂, 使用大量含氯、 溴等卤元素作为阻 燃剂。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万一发生火灾, 其燃烧时会产 生大量的烟雾

3、、 一氧化碳、 氯化氢等有毒气体, 严重影响 人员疏散并给火场抢 险救灾带来很大 困难 ,对人员生 命、 财产设备构成严重伤害, 且这些材料的大量使用, 在 周期报废后 , 仍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另外 , 由于国民 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用电、 用能设施的大量使用, 导致 用电负荷成倍增加。如果按照惯例采用 1 K V及以下低 压耐火电缆进行配电, 其电缆用量及敷设安装工作量较 通常成数十倍增长, 电缆敷设空间也成几倍增大, 既耗 材又耗能 , 且建筑物中电缆敷设过多过密 , 也会带来火 灾隐患。 鉴于此, 用 6 - 3 5 K V高压耐火电力电缆作为线路供 电或作为应急输电线路被提出,

4、 同时要求高压耐火电力 电缆还应具有低烟无卤阻燃等特性。例如: 原煤炭部明 文规定在矿中必须使用阻燃耐火电缆; 地铁、 核电站、 化 工等特殊部门或场合要使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电缆; 原 国家建设部也发布了 电力工程设计规范 , 其中明确规 定电缆多根密集敷设时应选用阻燃耐火电缆或低烟无 卤阻燃耐火电缆。 1电缆结构设计 1 1总体结构 电缆的总体结构设计主要考虑: 为了使电缆的耐压 等级达到 6 - 3 5 k V, 必须采用内屏蔽、 绝缘、 外屏蔽三层 一 体的结构和三层共挤技术; 电缆还应具有低烟、 低毒 、 无 卤、 阻燃等特性 ; 为了保证电缆在着火的情况下仍 能 持续供电, 电缆应具

5、有耐火、 防火特性。 针对以上几点考虑 ,公司研发人员经反复研究 、 试 验 ,最后确定研制低烟无 卤阻燃耐火高压 电力 电缆 , 通 过在经绞合成缆的高压交联线芯外设置绝热层 、 阻燃降 温隔氧层、 挡火层和外护套层的组合结构, 来实现电力 电缆的低烟无卤阻燃耐火耐电压特性。 陶瓷化硅橡胶的 内绝热层与结壳型聚烯烃的外隔氧层及挡火层构成的 组合耐火层, 有效地解决了高压耐火电缆在燃烧环境即 有氧 、 高温条件下对 电缆 内部保护不足 , 而导致 高压耐 火电力 电缆线芯短路的技术难题。 电缆结构层次为导体屏蔽、 交联聚乙烯绝缘和绝缘 屏蔽层三层共挤于导体上; 绝缘屏蔽层外重叠绕包一层 铜带屏

6、蔽层 ; 三根绝缘线芯绞合成缆, 缆芯间填充玻璃 纤维绳; 成缆外为绝热层, 由重叠绕包二层的陶瓷复合 带和挤包的陶瓷化硅橡胶耐火层构成 ; 绝热层外是阻燃 降温隔氧层 , 由挤包低烟无卤阻燃隔氧料构成; 阻燃降 温隔氧层外 的挡火层 由重叠绕包二层 的陶瓷复合带 和 间隙绕包二层的钢带铠装构成 ; 铠装外挤包低烟无 卤阻 燃聚烯烃护套料。 收稿 日期 : 2 0 1 3 1 2 2 0 作者简介: 居盛文( 1 9 7 8 一 ) , 男, 电线电缆检验技师, 质量工程师, 从事电线电缆的研发工作, 1 3 8 6 5 4 1 8 5 4 1 , j s w - j h 1 6 3 c o

7、m 。 居盛文: 低烟无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电缆的研制 3 7 1 。 2 导体结构 导体采用无氧铜丝紧压绞合而成 ,表面应光滑 、 无 毛刺 , 各绞层绞 向应相反 , 最外层绞线节距应不 大于绞 合外径 的 1 4倍 。 1 3 绝缘结构 绝缘结构采用中高压 电缆常用的内屏蔽 、绝缘 、 外 屏蔽三层共挤技术 ,其绝缘层厚度按 G B T 1 2 7 0 6 2 0 0 8 标准中相对应的电压等级要求确定。 1 4 屏蔽结构 屏蔽结构采用厚度为 0 1 0 0 1 5 mm软铜带 , 分相重 叠绕包在绝缘外半导电屏蔽层上 ,搭盖率应不小于 1 5 。 1 5 绝热层结构 绝热层选用性能优 良

8、的 陶瓷复合带 和陶瓷化硅橡 胶组合形式, 此种材料制成的耐火保护层在常温下具备 了硅橡胶弹性好的特性 , 且具有无毒 、 无味、 耐高低温、 耐臭氧老化 、 耐候老化及优 良的电绝缘性能 , 同时具备 良好的加工性能 , 在 一 4 0 C 一 2 0 0 C 左右能保持软 电缆状 态 , 在火焰侵袭 温度达 3 0 0 o C以上时 , 可 由原来 的柔软 状态变为硬性的海绵陶瓷体, 变硬后耐火保护层内部产 生空穴, 有利于保温, 这种海绵陶瓷体具有显著的耐火 和阻隔高温的作用 ,从而有效地保护电缆的 内部结构 , 使之不发生机械变化和电性能变化。 1 6 阻燃降温隔氧层结构 阻燃降温隔氧

9、层是以聚烯烃为基体捏合了大量的 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阻燃剂,其阻燃降温隔氧原理如 下 : 一是氢氧化物被燃烧时会吸收周围空气 中的大量热 量 ; 二是燃烧产生的水分子在蒸发过程 中也需要吸收大 量热量,吸收热量的过程中就可降低燃烧时的温度; 三 是经燃烧后产生 了不溶不熔 的金属氧化物硬壳 , 可有效 阻止氧气与有机物的接触 , 达到阻燃 隔氧的 目的。 1 7 挡火层结构 挡火层由陶瓷化复合带和金属钢带组合构成, 二层 陶瓷复合带重叠绕包外加二层金属钢带紧密绕包于阻 燃 降温隔氧层上 , 金属钢带可以挡住炙热的火焰进一步 损 害电缆 , 紧密重叠绕包 的陶瓷复合带可使 电缆内部结 构稳定。 1

10、 8 低烟无 卤阻燃护套层结构 外护套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 在阻燃聚烯 烃材料加人无卤阻燃剂金属水合物 M g ( O H ) : 和 A I ( O H) , , 此金属水合物具有填充、阻燃及发烟抑制三重功能 , 它 受热分解放 出结 晶水 , 可吸收大量 的热量 , 并 可以形成 一 个不熔不燃的硬壳 , 从而隔绝 可燃物和氧气的充分结 合 , 阻止火焰进一步燃烧 , 减弱燃烧时的传热 , 从 而起 到 阻燃作用。又因聚烯烃是无卤材料 , 燃烧时不产生明显 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且此种材料一般以无机阻燃剂为 主 , 并添加其它消烟剂如八钼酸铵 , 抑烟及协同阻燃效 果明显。 通过上述材

11、料组合 , 达到了低烟无卤阻燃的效果 。 2关键生产工艺的控制 2 1绝热层与阻燃降温隔氧层厚度设计工艺 高压耐火电力 电缆 的耐火特性 主要与各耐火层厚 度有着密切关系,但厚度太厚既会使产品的外径增大, 也会造成材料浪费 。 考虑到此产品属电力电缆产品范畴, 开始我们按电 力电缆产 品外护层标准 G B T 2 9 5 2 3 2 0 0 8进行设计 。因 绝 热 层 前 的成 缆 外 径 近 6 8 mm,按 标 准 G B T 2 9 5 2 3 - 2 0 0 8选取 内衬层厚度应是 2 0 m m,考虑到绝热层应 具有绝热耐火作用 , 设计绝热层厚度为 3 0 m m 。阻燃降 温

12、隔 氧 层 挤 出 前 直 径 近 7 5 mm,按 标 准 G B F F 2 9 5 2 3 - 2 0 0 8选取 内衬层厚度应是 2 3 m m,考虑到阻燃降温 隔氧层应具有隔氧降温作用,设计该层厚度为 3 5 ra m。 产品试制后便委托上海电缆研究所 国家 电线电缆质量 监督检验 中心检测 , 其它性能均合格 , 但耐火性能未通 过用户要求的火焰温度 7 5 0 8 0 0 , 单喷灯, 耐火 3 小 时的要求, 检测的实际耐火时间只有 2 小时。 我公司也用剩余的样品针对电缆的耐火特性进行 了试验: 第一根样品: 按 3 小时耐火试验, 结果到 1 6 5 分 钟是黄色线芯出现短

13、路击穿 , 经对电缆解剖后发现三根 绝缘线芯均熔化变形 ; 考虑到时间过长( 通常标准要求 最低 9 0 mi n ) ;第二根样品 :按 9 0 m i n耐火试验 ,结果 9 0 ra i n 耐火通过, 未出现击穿现象, 但对电缆解剖后发 现三根绝缘线芯还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熔化; 第三根样 品 : 考虑到第一根样 品 3小时内出现击穿 , 决定再按 3 小 时耐火试验一根样 品, 结果试样虽通过了 3小时耐火 试验 , 但对 电缆解剖后发现i根绝缘线芯也出现熔化变 形现象 。 针对上缆所检验结果 和我公司三次检验情况综合 分析原 因认 为 : 绝热层 和阻燃降温隔氧层的厚度设计不 合理

14、, 导致其未起到应有 的作用 , 造成电缆的耐火时间 未满足用户要求。最后经综合参考比较, 确定将绝热层 和阻燃降温隔氧层的厚度按外护层厚度进行设计,即: 绝热层 和阻燃 降温隔氧层的厚 度 8= 0 0 3 5 D + 1 0 ( mm ) , 如前所述绝热层前的成缆外径近 6 8 ra m, 按此公式计算, 其厚度应是 3 4 m m,考虑到绝热层应具有绝热耐火作 用, 设计绝热层厚度为4 5 m m。阻燃降温隔氧层挤出前 直径近 7 8 m m, 按此公式计算 , 其厚度应是 3 8 m m, 考虑 3 8 总第 1 8 8期 2 0 1 4年第 2 期( 第 4 0卷) 安 徽 化 工

15、 到阻燃降温隔氧层应具有隔氧降温作用, 设计该层厚度 为 5 0 m m。产品试制后 , 首先我公司按 3小时耐火进行 了试验, 结果未出现击穿现象, 并对电缆解剖后发现阻 燃降温隔氧层形成坚硬的壳,紧紧地包裹于绝热层外。 打开阻燃降温隔氧层发现: 绝热层刚受到火焰温度的烘 烤 , 对着火焰 的部分开始变软 , 但还没被燃烧 , 依然紧紧 地包裹在绝缘线芯外。打开绝热层发现 : 三根绝缘线芯 均未受到热量的烘烤, 外形和原始状态一样。同时将试 制好的样 品委托上海 电缆研究所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检测 , 各项性能优越 , 特别是耐火性能通过 用户要求的火焰 温度 7 5 0 8 0

16、 0 o C, 单 喷灯 , 耐火 3小时 的要求, 且电缆经 1 5 m i n 冷却后, 通电 3 5 U 。 , 1 5 m i n 耐压 试验 , 电缆也未出现击穿。 2 2 陶瓷化硅橡胶挤出工艺 考虑到此产品的特殊性 ,线芯应尽量避免与水接 触, 因此, 选用电加热烘箱式硅橡胶挤出生产线, 将电加 热烘箱第一段温度设定在 1 7 0 C 左右, 第二段温度设定 在 1 7 5 左右, 第三段温度设定在 1 7 5 oC 左右, 第四段温 度设定在 1 8 0 左右 ,最后段设定在 2 6 0 C 左右开始加 热, 确保挤制的产品断面无微孔, 纵向没有气泡产生。 但 若有气泡产生, 首

17、先应将第一、 二段的温度降低 5 1 0 后 , 再逐段降温 5 1 O , 直至无气泡产生为止 。 陶瓷化硅橡胶挤出时要求采取冷挤, 因此对挤出机 的螺杆 、 机头、 机身的冷却装置进行了调整, 确保各温度 低于 3 0 , 以免出现 自硫而堵塞机头。对出现的挤出表 面粗糙不光滑情况, 采取调整挤出模套与模芯之间的距 离 , 同时挤出的胶料要略微大于成品线的直径, 模套要 较普通硅橡胶 电缆略微小一些 。 对模套的定径区的长度 进行调整 , 小截面电线定径区长度为 1 53 ram, 大截面 电缆定径区长度为 25 mm。 同时, 加大收放线牵引的张 力, 确保收放线匀速平稳。 它硅橡胶进行

18、清理, 以免电缆在经高温燃烧后 , 其它硅 橡胶被烧成粉末而造成击穿。 2 3 阻燃降温隔氧料挤出工艺 低烟无 卤阻燃隔氧料是以聚烯烃为基材 , 因只是作 为填料出现不考虑其机械性能 , 所 以加入特种无卤阻燃 材料及各种助剂份数相对较多。 挤出时可采用低压缩比 螺杆加工 , 其挤 出速度与一般 P V C塑料相 比低一些 , 但 挤出机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必须正常稳定, 温度可以自动 控制 , 以避免融体温度超过容许限度, 挤出机各区温度 设定不宜超过 l 6 0 。温度设定可由机身一区 1 2 0 C向 机头 5 左右缓慢升高 , 确保挤 出的阻燃降温隔氧层塑 化良好 , 外观圆整光滑。 2

19、4低烟无卤外护层挤 出工艺 在护套挤 出中 ,我们在普通挤出机上进行试制 , 挤 出过程中出现挤出表面毛糙 , 护套 中出现 了大量微孑 L 的 现象, 我们对其进行了分析, 选择了长径比L D为 1 4的 混合螺杆挤出机 , 并采用进 口温控装置进行加热和恒温 测定 。另外 , 挤 出机的冷却装置因低烟无 卤阻燃聚烯烃 材料含有一定的填充物,在挤出过程中会磨擦生热, 产 生分解现象 , 这就要求挤 出机要有较好的冷却装置才能 保证稳定地控制工艺温度。因此, 我们对挤出机的冷却 装置也进行了调整。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在直径 1 5 0挤 出机上 , 当螺杆转速超过 2 0 r mi n时 ,

20、 即使在较低 的挤出温度下也会造成无卤阻燃剂分解 , 导致挤出表面 毛糙 ,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 , 对于只有风冷 的挤 出设备来 说, 其工艺温度难以控制, 温度会一直往上升。 我们通过 多次生产实践,最终对挤出机的冷却设备进行了改进, 把风冷系统改为水冷系统 , 顺利解决了工艺温度难 以控 制的弊端。 3产品主要性能指标 我们研制的低烟无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电缆, 经上 另外, 鉴于此种硅橡胶与其它硅橡胶不相容 , 混炼 海电缆研究所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 各 胶时和挤出时均要对炼胶机 、 喂料口、 螺杆及机头的其 项性能符合或超过国内外相关产品的规定, 同时符合使 表 1 耐火

21、电缆产品 比较 ( 下转第 4 2页) 4 2 总第 1 8 8期 2 0 1 4年第 2 期( 第4 0卷) 安 徽 化丁 抽出位置。本装置在第 8 块理论板处抽出, 接近塔内氨 峰最高点。 3 1 c j 。 : 一H 2 s : - : - 5 I 1 : : f : ,矿 一 一 i L0 - k 一 打简 鬲 盘 昔 符 菇 商 。妇 舢 图 2汽提塔内硫化氢分布图 1 _ J r -一一 t ; : ;: 一 ! j j 一一 I 上 上 j -一 ” ” 图 3汽提塔内氨分布图 2结束语 ( 1 ) A s p e n P l u s 流程模拟软件可以对酸性水汽提塔 进行模拟分析

22、, 为汽提塔的设计提供指导。 ( 2 ) 通过模拟分析可知, 影响汽提塔能耗的关键是 冷热进料 比例及汽提塔侧线抽出量 。 要选择适宜的冷热 进料比例及侧线抽出量, 既保证净化水质量, 又降低汽 提塔能耗。一般情况下 , 汽提塔冷进料约占其总进料 的 2 0 左右 ; 侧线抽 出量约为总进料量的 1 0 左右 。但随 着净化水中氨氮含量指标的降低 ( 由8 0 m g k g 降低到 4 0 m g k g ) , 侧线抽出量有所增加 。本例 中侧线抽出量约 占汽提塔总进料 的 1 1 5 。 ( 3 ) 汽提塔侧线抽出位置应在塔内氨峰附近, 偏离 氨峰越远, 侧线抽出的氨浓度越低, 使得进入

23、塔底净化 水的氨含量增加 , 导致净化水不达标。 一般情况下 , 侧线 抽出位置约在第 9 1 2 块理论板 ( 总理论板为 3 0 块) 。 随着原料水中氨及硫化氢浓度的增大 , 侧线抽出位置有 所降低。 参 考 文 献 徐义明, 王佳兵 A s p e n P l u s 软件模拟及优化酸性水汽提塔眦 广东化工, 2 0 1 2 ( 1 ) : 1 2 5 1 2 6 , 1 3 4 【 2 李爱仙8 0 t h酸l生水汽提装置工艺设计剖析 f J J 硫磷设计及 粉体工程, 2 0 0 4 ( 2 ) : 3 0 3 3 3 孙兰义主编化工流程模拟实训一A s p e n P l u s

24、 教程 M 北京 : 化 学工业出版社 , 2 0 1 3 4 任龙, 刘忠生 炼厂酸胜水汽提装置常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当代化工, 2 0 0 6 ( 4 ) : 2 7 6 2 7 9 口 ( 上接第 3 8页) 用要求。电缆既具备优良的电气性能, 同时又具有优越 的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特性, 其与同类耐火电缆产品比较 见表 l 。 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 A 、 绝缘耐温等级达 9 0 c【= , 短路温度达 2 5 0 0 12 , 提高 了电缆载流量和抗热击穿能力 ; B、 通过 G B T 1 8 3 8 0标 准 A类成束燃烧试验 , 烧损 长度只有 0 5 6 m; C、 阻燃性能

25、好 , 外护套材料氧指数达 4 0 ; D 、 电缆毒性指数低( N E C 7 1 3 ) 为 0 5 ; E 、 电缆燃烧产生的烟雾少, 透光率高, 基本无腐蚀 性气体。透光率达 8 8 , 烟气腐蚀性: p H值为 8 2 ; 电导 率: 0 3 8 s m m; F 、 电缆经 1 7 3 U 。 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放电量不大 于 5 p C; G、 电缆按 G B T 1 9 2 1 6进行耐火特性试验 , 电缆在 额定 电压下 ,经 7 5 0 8 0 0 c 【 = 燃烧 1 8 0 rai n和经 1 5 mi n的 冷却,试验期间熔动器未断,也未发生电缆短路现象, 1 5

26、mi n冷却后 , 施加 3 5 U 。 、 1 5 mi n耐电压试验 , 电缆也未 出现击穿。 4结束语 低烟无 卤阻燃耐火高压电力 电缆主要应用于发 电 站、 热电厂 、 核电站、 隧道、 高层建筑的供 电系统 , 以及地 铁 、 医院、 商场 、 剧院、 城市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 供电系统中, 具有优良的低烟、 无卤、 阻燃 、 耐火、 高电压 等特性,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动力线路和应急线路用电缆 产品, 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及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属新 型的环保类 电缆新产品和国内外急需的高新技术产 品。 该产品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 专利号 : Z L 2 0 1 2 2 0 3 2 4 0 7 6 6) 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动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