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丰富幼儿当下的生命
精品文档
丰富幼儿当下的生命
——新店镇小湖幼儿园“推进每月一事”行动叙事
新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遍新沂每一个角落,我们幼儿园也沐浴春日的温暖。我们幼儿园里的老师、孩子、家长们共同跨上了“新教育”这趟幸福列车。而“每月一事”这项活动让我们更贴近追求理想的目标,驶向幸福的远方。真正的过上了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教授说过:每月一事,不是仅仅每月做一件事,而是一年12个月,每个月选择1个主题,彼此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符合儿童生命律动的一个教育生态系统。其实质,是以12个习惯为经,以知识技能为纬,在科学的编织中,让我们的教育因此幸福而完整。它是对生活一串串足迹的综合梳理,对生命一段段旅程的整体观照,更是对人格的一次次用心建构,对幸福完整生活的一天天真诚践行。
最初接触“每月一事”,老师们是茫然的、疑惑的;家长们是不理解、不支持的。但这些疑虑并没有阻止我们推进“每月一事”的坚定信念,在我们多次组织老师、家长带领学习朱永新教授等名人撰写的一些关于新教育书籍后,大家了解了开展这项活动对促进孩子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是一缕阳光,照亮我们前进的步伐。还记得2016年的春天,在桃花朵朵开的桃花园里,孩子们开心、幸福的赏桃花、画桃树;在绿油油的麦地里,孩子们兴奋、快乐的做风筝、放风筝。我们的“每月一事”——踏青活动就这样浪漫的开始了。
每月初,幼儿园发出倡议书,带领全园的师幼、家长走进本月的主题活动,在这一年来,我们尝试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如:
在六月我们开展端午节之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端午节相关材料并制作端午节民俗文化展板,家长包粽子比赛、画龙舟、画彩蛋、环保服装秀、赏香包、品尝粽子。让孩子在画画、看看、学学、玩玩的愉快过程中与家长共同度过不一样的端午节。在九月我们为孩子们轻轻推开“阅读”这扇窗,老师亲笔绘制的“走廊绘本推荐”、师幼共同创设的温馨“亲子阅读转角”、家长、幼儿提供的“图书漂流盒”,引领家长、孩子在丰富多彩的读书实践活动中,遨游书海,享受读书的快乐。在十月我们通过开红色教育主题班会、唱红色童谣、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让孩子们学长征精神、做真正的红色传人。在十一月我们通过去养老院、派出所、医院慰问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心怀感恩、感激他人。在十二月我们从收集新年相关传统习俗文化开始,中间邀请当地民间艺人教孩子们做糖葫芦、捏面人、剪窗花、写对联,最后以别开生面的“迎新年、庆元旦”联欢汇演结束。
我们引领老师、幼儿用绘画、图片、文字记录自己班级活动的痕迹,反思自己的行为,诉说心中的秘密,为了展示活动成果,我们在每班的走廊墙面上创设了“每月一事”主题墙,这里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幅绘画作品、每一帧照片,都记录着新店镇小湖幼儿园的成长历程,都饱含着家长、老师的热切期望......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但在小湖幼儿园师幼的内心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每月一事”的每一项活动,都如一颗鲜活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每月一事”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尝试做了突破与创新。我园把“每月一事”,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分别为“宣传活动”“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提升”,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在每月初的“宣传发动”环节,我们利用周前会对全园老师、倡议,明确当月的活动主题,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然后利用家长会时间,各班根据园内活动倡议及活动建议组织家长制定符合本班特色的活动主题,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每月的第二周为“主题阅读”环节,各班参考园内提供的主题阅读材料,组织幼儿进行主题阅读,阅读内容包括童谣、古诗词、绘本、寓言等。我园还推出了别具特色的“经典童话”故事表演活动,老师、家长、孩子们共同选定故事剧本,精心的编排,手绘的道具,在园内的多功能厅中编制出一部部精彩绝伦的童话剧表演。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引领下走进了阅读的殿堂,在素食表演中深化阅读教育的意义,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着教育的力量。
每月第三周是“实践活动”环节,此环节是主题阅读的延伸,让孩子从文本中走向生活,以实践活动促进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孩子的能力。为了保障“每月一事”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每班要根据园内做出的活动方案结合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班的主题活动方案。“每月一事”月月不同,多样的活动,多变的形式,我们努力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幼儿园生活。
每月的最后一周是“展示提升”环节,各班每月家长开放日对当月的“每月一事”活动进行成果展示。首先回顾一个月来开展活动的历程,接着展示孩子优秀成果。在整个展示提升环节那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份份精致的自制图书,一件件精美的作品,都是孩子们在当月留下的成长足迹。
我园在推行“每月一事”遇到过许多困难,尤其是“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刚开始推行时间可谓举步维艰。就以“端午节”的“环保时装秀”活动为例吧,由于我园地处农村,孩子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相对滞后,所以当活动方案一发下来,说让家长孩子们用塑料袋、旧报纸、旧衣服等废旧物品做服装还得在舞台上展示,老师和家长们都认为这太难了,根本做不到。当时参与活动的人数很少,怎么办,不能让活动就这么夭折啊!于是,我们就想让园里的陈老师带着孩子率先参加这项活动。谁知却被这位老师无情的拒绝。(陈老师是位年轻的保育老师)通过我们多次的沟通、交流,这位老师才答应愿意尝试一下。可是,没有合适的材料呀,怎么办?陈老师就带着女儿到姥姥家里去。姥姥给孩子找出了一大堆的废旧物品,破布头、旧窗帘、旧窗纱等等。当时小女孩强烈要求做一套公主裙,这难度也太大了,陈老师的心里直打鼓,但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马上第一个难题出现了。公主裙的裙摆用什么来做呢?谁知道这位只有5岁的女孩找来了把坏雨伞,说:妈妈,你看把雨伞撑起来不就是公主裙的裙摆吗?嗨!这个想法真是太棒了。很快的一把坏雨伞,用铁丝做成撑子,就成了公主裙的裙摆,她们又用旧衣服做出了裙子的上半身,小女孩还找来了塑料布做了一顶漂亮的头纱,可是,完全投入到创作中的她,还觉得不够完美,又找来了几个碎石头手链坠在裙摆上做装饰,就这样一件另类的公主裙诞生了。当陈老师向我们讲述这件事情的经过时,我们都难以相信这位平时文静、内向的女孩能有这么多想法、这么多创意。陈老师说没想到就是这项活动让她的女儿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长。女孩说她将来要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要用各种材料,设计出既新颖又实用的衣服,让每个人都能美美的。我们虽然不能预知她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我们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她的努力和变化,身边的一些废旧物品在她的眼里都成了宝,这个可以改成裙子,那个可以做成头饰,她的绘画本上画着一幅幅服装设计图,什么亲子装、晚礼服、休闲服、婚纱、公主裙、情侣装,数不胜数。
这只是我们推进“每月一事”活动的一个小故事,陈老师的女儿也只是我园众多幼儿的普通一员,窥一斑而见全豹,在“每月一事”推进的过程中,虽然有困难、有疑惑,但是都没有阻挡住我们前进的步伐,在实施新教育推进“每月一事”活动中,我们的孩子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我们幼儿园也在一天天地壮大。幼儿园的发展依靠的不仅仅是“每月一事”活动,但是“每月一事”的推进却功不可没,所以,在这条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有不断地探索前行,让我们的孩子们真正能学会一生有用的东西,不断的丰富着他们当下的生命。
新店镇小湖中心幼儿园
何楚清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