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一、 名词解释: 有限空间: 指仅有1个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如风道、管道、水箱、各种罐状设备等),或深度大于1.2 m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的封闭或半封闭建筑(如污水坑、化粪池、隔油池、小型密闭空间建筑等)。 此种建筑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可能具有危害.二、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 1。 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 不良,通讯不畅; 2。 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 监护和实施施救; 3. 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
2、疲劳; 4. 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 故. 5。 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和蒸汽、有毒气体和蒸汽、冒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的身体受限;其它公认的严重的安全或健康风险.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三、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 1)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先检测后进入。 2)检测确认有限空间内有害物质浓度,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3) 对作业场所现状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相关手续。 4) 作业前应再次对确认存在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有害物质
3、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防止有害气体的二次释放5)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以及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 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 6)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或部门,应提前准备好适合有限空间作业的作业工具和防护工 具。 7)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或部门,应提前准备好适合有限空间作业的通讯器材。 8)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或部门,应预先准备好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2。 保证有效的通风换气 1) 进入有限空间工作前,应提前两天进行全面通风换气。 2) 进入有限空间工作时,应尽量利用所有人孔、
4、手孔、料孔、风门、烟道等通风条件进行 自然通风,必要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 3) 需要机械通风时,机械通风设备要提前安装到位,并保证其工作正常。 4) 除严重窒息急救时等特殊情况,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5) 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电、气焊作业时,为防止焊接或切割烟尘导致呼吸受阻,应进行阶段 性作业,以保证良好的通风和换气。电、气焊设备除末端把线,其余钢瓶、焊机等设备应置于有限空间外部。电焊作业要进行有效接地.3. 保证安全有效的电气设备与照明 1) 进入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应具有整体电气防 爆和防静电措施。 2) 存在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场所内不允许使用明火照
5、明和非防爆设备。 3) 使用固定照明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应采用安全电压;4) 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的移动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额定电 压不应超过36V。5) 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小型密闭空间等狭窄的场所工作时,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6)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行灯使用的降压变压器,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工作场所环境潮湿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4。 保证完好的机械设备安全 1) 机械设备的运动、活动部件都应采用封闭式屏蔽,各种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 2) 机械设备上的局部照明均应使用安全电压。应急器材 3)
6、机械设备上的金属构件均应有牢固可靠的PE线。应急器材应放置在作业现场。 4) 作业时使用的梯子、检修平台、吊绳等,应安全可靠,5。 区域警戒与消防 1) 有限空间的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 应设警示红灯。 2) 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提醒作业人员引起重视,在有限空间外面醒目 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或相关警戒标志.作业场所外应悬挂“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标示牌。 3) 当作业人员进入风道、井道或管道等有限空间工作时,必须提前关闭相关阀门,切断相 关电源。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信息。 4) 存在易燃性因素的场所警戒区内应设置灭火器材,并保持有效状
7、态;并有专职人员应在 警戒区内定时巡回检查、监护,并有检查记录。严禁火种或可燃物落入有限空间.5) 动力机械设备、工具要放在有限空间的外面并保持安全的距离,以确保气体或烟雾排放 时远离潜在的火源。同时应防止设备的废气或碳氢化合物烟雾影响有限空间作业。6。 应急器材的使用要求及管理 1) 应急器材应放置在作业现场。 2) 应急器材应保证应急救援要求. 3) 急救药品应完好、有效。4) 应急箱应指定专人管理和操作。四、落实现场监督管理制度 1. 有限空间现场应明确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 2。 每一名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配备不应少于两名监护人员。 3. 对于有限空间作业现
8、场,作业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或委派管理人员)应提前到达现场勘 查,提前审查施工方案并组织相关作业.4。 作业单位或部门必须在完成相关作业手续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 现场监护人员必须熟练操作应急器材. 6. 现场监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7。 现场监护人员发现以下现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与作业人员一同撤离作业现场,情况 紧急应呼叫应急救援并报告负责人: 1) 发现作业者出现异常行为。 2)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出现异常情况,而作业者自身未能发现。 3) 有限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 4) 监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也应通知作业者撤离。 8。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 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具。 3) 应与监护人进行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4) 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有限空间。 9。 有限空间现场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后,会同现场监护人员对 有限空间现场进行封闭并检查确认,防止其它人员误入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