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_T 2124-2021塔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5064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7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_T 2124-2021塔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1_T 2124-2021塔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1_T 2124-2021塔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1_T 2124-2021塔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1_T 2124-2021塔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53.020.20 CCS J 8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1242021 塔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规范 2021-04-12 发布 2021-07-12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 15)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国家桥架类及轻小型起重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有限公司、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市忠宛建筑起重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荥阳市质

2、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鑫、杨蕾璟、吴瑜、赵九峰、王双、袁聪、刘冬冬、陈雷、张向阳、刘艳婷、陈金占、何高科、解世超、方治博、李清允、陈阳、何莹、孔维胜、孙西峰、柳忠宛、王向前、陈晓菲、杨黎明、李源泉、牛彦娜、荆成良、杨柳、牛一然。塔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塔式起重机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和程序、基本内容、预案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塔式起重机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3、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39422017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臂架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臂架安装在垂直塔身顶部的回转式臂架型起重机。GB/T 6974.12008,定义3.1.3.4 3.2 使用单位 具有塔机管理权限和管理义务的单位。其既可以是塔机产权所有者,也可以是受塔机产权所有者委托,具有塔机管理权限和管理义务者。3.3 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3.4 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最大程度减少塔机事故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

4、预案”)。3.5 应急救援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开展应急行动的前期工作。3.6 应急救援演练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而开展的训练活动。4 编制原则和程序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切实4.1 加强员工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编制程序应包括下列内容:4.2 a)编制准备:1)成立编制小组,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2)制定编制计划;3)收集资料,应包括本单位基本情况和设备基本状况;4)安全状况分析和危险性分析;5)资源和自身救援能力分析。b)编制预案;c)审定、发布实施和培训、演练;d)改进措施。5 基本内容 总则 5.

5、1 5.1.1 编制目的应简述预案编制的作用,能体现提高塔机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5.1.2 简述预案编制所依据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编制依据。5.1.3 说明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塔机事故的类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5.2 5.2.1 塔机相关单位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中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协调等工作。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见图 1 所示。图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5.2.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一般由塔机安装单位、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指定的授权

6、人担任,其职责为:a)组织制订预案;b)负责单位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人员)的调动;c)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d)事故状态下设立明确应急救援小组的内部工作职责及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确定现场指挥人员;e)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f)负责事故信息上报工作;g)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物证、资料;h)组织预案的培训和演练;i)接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指令和调动。5.2.3 专家技术组负责查明事故的特征、类别、原因、影响范围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确定合理的技术处置方案,协助实施救援。5.2.4 现场指挥部负责:a)对事故现场的危险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并随时上报;b)传达、落实指令和安排,保证现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7、;c)协调现场救援各职能组的工作,按预案程序实施救援;d)负责组织企业事故调查、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5.2.5 警戒保卫组负责现场警戒保卫、维护秩序、疏通道路、组织人员撤离等工作。5.2.6 抢险救援组负责实施抢险技术方案,排除险情,实施事故现场的受伤人员救援和物资转移。根据方案实施情况,可机动组成应急小组、设备抢修组和救援组,负责设备抢修和应急时的设备、环境监测等。5.2.7 通信联络组负责建立有效的通信网络,提供危险区域内通信器材,保障救援通信联络和对外通信联络的畅通。5.2.8 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治、心理抚慰或转送医院治疗。5.2.9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与供

8、应,后勤服务、宣传等保障工作。5.2.10 善后工作组负责现场恢复工作,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抚恤和理赔等工作,负责设备、厂房以及周围建筑物等损坏后的保险和赔偿处理等。5.2.11 安装单位及使用单位可根据本单位预案要求中的其他相关岗位人员提出具体的职责要求。单位应急救援资源 5.3 5.3.1 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性质、地址、从业人数、地理位置、重要设施、疏散通道、周边交通环境状况,医疗、消防等纵横距离,当地的气象、环境资料等。5.3.2 单位应急救援资源状况包括本单位应急救援的人力、装备、资金和物资情况,具体数量以及保障措施;邻近同类单位应急救援资源情况、通信联络方式等;与消防、

9、医疗机构和设备制造安装修理单位的联络机制和方式。塔机安全状况分析 5.4 5.4.1 塔机基本状况分析包括对设备规格型号、制造厂商、出厂日期、使用年限、主要技术参数、平面布置图、使用地点、使用环境、完好状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在进行突发事件处置时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科学有序进行。5.4.2 塔机安全性能分析包括对设备技术档案、使用记录、日常检查维修保养记录、法定检验情况、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责任人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5.4.3 塔机危险因素分析包括设备使用的工况与特性,从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况和外部环境干扰三个方面,将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由此可能造成

10、的事故后果和严重程度进行预测。根据确定的危险因素,明确其波及的范围,对这些后果程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5.4.4 塔机危险因素管理包括明确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方式、方法,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明确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预警 5.5 5.5.1 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应科学合理。5.5.2 当塔机突发事故时,现场责任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人,并根据指挥人员指令发出预警警报,进入预警程序。应急响应 5.6 5.6.1 明确事故发生后报告(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内容和时限。事故发生后,当班作业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现

11、场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在立即组织现场处置的同时迅速向应急值班部门和单位最高负责人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人员伤亡情况,影响范围,周围环境情况,气象情况,报告人姓名和联系方式。5.6.2 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预案,采取现场警戒、组织实施救援、人员救援与疏散、事故监控、救援救助、医疗服务、应急救援人员安全方面的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现场和有关证据。应急处置流程见图 2 所示。图2 应急处置流程 现场处置 5.7 应明确至少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的现场处置措施:a)人员高空坠落;b)司机或作业人员被困高空;

12、c)塔机折断、倒塌;d)碰撞挤压作业人员;e)漏电、触电;f)吊具或吊物伤人。现场恢复 5.8 5.8.1 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明确以下事项:a)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b)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组织机构和程序;c)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负责工作总结部门。5.8.2 明确事故发生后,应做好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工作。5.8.3 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保障措施 5.9 应明确以下保障措施:a)应急相应的人力资源,包括技术、安全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b)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及其存放位置清单,以及保证其有效性的措施;c)应急工作经费保障方案;d)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措施。6 预案管理 预案审定和发布 6.1 预案编制后进行评审,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预案演练 6.2 预案在发布后应组织全员进行学习贯彻、培训、演练至少一年进行一次并做好记录。预案的持续改进 6.3 根据人员变动、环境的改变、设备参数改变、演练验证结果及法律法规、有关部门要求的变化等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