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_T 3485—2023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指南(报批稿带时间).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3250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_T 3485—2023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指南(报批稿带时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23_T 3485—2023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指南(报批稿带时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23_T 3485—2023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指南(报批稿带时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23_T 3485—2023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指南(报批稿带时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23_T 3485—2023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指南(报批稿带时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1.120.25CCS P 15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4852023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指南2023-07-05 发布2023-08-04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3/T 3485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原则.25组织管理.25.1组织领导.25.2机制保障.25.3经费投入.26基础条件.36.1选址条件.36.2建筑抗震.36.3风险排查.36.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37防震减灾宣传教育.37.1宣传教育区域.37.2宣传教育内容.37.3宣传教育实施方式.47.4教师培训.48地震应急预案.48

2、.1预案编制.48.2预案修订.49地震避险演练.49.1演练内容.49.2演练形式.5参考文献.6DB23/T 3485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地震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地震局、黑龙江省教育厅。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宁、毕超群、王雪娇,周琳、臧珊珊,刘璐,仇尚媛、赵永强、杨光。DB23/T 348520231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的总体原则、组织管理、

3、基础条件、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地震应急预案和地震避险演练等方面建议。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内注册的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幼儿园或其他类似学校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207.1 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GB 21734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GB/T 30353 人员密集场所地震避险GB/T 33735 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GB/T 40246 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导则

4、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18207.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减灾在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来源:GB/T 402462021,3.43.2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在教学、管理、服务中注重培养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其防震减灾的措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学校。3.3地震避险为减轻因地震引起的建(构)筑物或其他设施破坏对人员的伤害采取的震前避险准备、震时避险和震后疏散的应急举措。来源:GB/T 303532013,3.33.4抗震设防要求建筑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

5、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DB23/T 348520232来源:GB/T 18207.12008,5.163.5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来源:GB 217342008,3.14总体原则学校成立防震减灾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设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区域,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编制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地震避险演练对于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的创建是至关重要的。5组织管理5.1组织领导5.1.1设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任组长,明确责任部门,职责分工清晰。5.1.2领导小组职责包括但

6、不限于:a)制定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b)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和地震避险演练;c)组织地震安全隐患排查及日常巡查工作;d)做好防震减灾物资保障;e)建立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档案。5.2机制保障5.2.1建立防震减灾制度体系,包括但不限于:a)防震减灾工作制度;b)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制度;c)防震减灾物资管理制度;d)应急值守制度。5.2.2与公安、医疗、卫生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联合开展防震减灾工作。5.2.3防震减灾工作宜纳入学校考核机制,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宜进行表彰或奖励。5.3经费

7、投入编制年度预算时,宜设立防震减灾专项经费,用于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科普宣传材料和应急物品购置以及地震避险演练等。DB23/T 3485202336基础条件6.1选址条件6.1.1学校选址避开活断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区是至关重要的。6.1.2校内及周边无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等可能引发严重地震次生灾害的危险源是至关重要的。6.2建筑抗震6.2.1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和辅助用房及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按照 GB 50011 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6.2.2既有建筑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宜进行房屋安全鉴定及建筑抗震鉴定,并根据

8、鉴定结论采取相应抗震对策。6.3风险排查6.3.1校内围墙、路灯、电线杆、玻璃幕墙、变压器、高大牌匾等设施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的安全性是十分必要的。6.3.2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地震风险隐患排查,包括但不限于:a)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b)水域及供电设施;c)疏散通道畅通;d)疏散标识清晰规范;e)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更新及时。6.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6.4.1具备容纳全校师生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十分必要的,宜按 GB 21734 进行设施配置。6.4.2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及通往场所的路上设有清晰规范的标识,在校内道路及楼内通道、楼梯等设有紧急疏散指示路标。7防震减灾宣传教育7.1宣传教育区域7.1

9、.1宣传教育区域宜相对固定,定期向学生提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服务。7.1.2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科学教室;活动室;图书馆(配备防震减灾科普书籍);室内外宣传栏。7.2宣传教育内容7.2.1宜适合学生特点,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7.2.2防震减灾知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震科学常识;日常防震准备;DB23/T 348520234地震谣言辨识;震时避险方法;震后疏散方法;震后自救与互救方法。7.3宣传教育实施方式7.3.1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宜纳入教学计划或安全教育内容。7.3.2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国际减灾日”等重点时段,开展防

10、震减灾宣传教育,包括但不限于:课堂教学。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安全教育课堂教学或校本课程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学;课外活动。可采用班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情景表演、舞台剧等形式;互动体验。参观防震减灾科普展馆、科普基地进行互动体验,或开展地震避险、自救演练等活动;平台推广。通过学校网站、微博、微信、广播、校办刊物等多种平台宣传防震减灾知识。7.4教师培训学校设专责部门和人员负责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宜选拔不少于一名教师参与防震减灾知识培训。8地震应急预案8.1预案编制8.1.1学校可单独编制地震应急预案,或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包含地震应急内容。8.1.2地震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1、:a)学校基本情况。包括学校性质、隶属关系,年级、教师、学生人数,学校建(构)筑物类型、抗震设防标准,疏散通道、避难场所、应急物品存放地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及风险点;b)地震应急责任制。包括校领导、教职员工的地震应急工作职责,地震应急处置领导机构的组成及职责等;c)震时避险方案。根据地区的历史地震背景、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所处地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避险方法,制定避险方案;d)震后疏散方案。根据疏散人数、建(构)筑物结构的具体情况制定震后疏散方案,包括震后疏散的计划、路线、顺序、方式、时机、警报和疏导用语等;e)保障措施。包括地震避险宣传教育,地震避难场所,通讯、广播

12、、照明、药品等保障。8.2预案修订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地震应急预案,修订间隔不宜超过三年。9地震避险演练9.1演练内容9.1.1每年宜组织不少于两次由全校师生参加的地震避险演练。9.1.2地震避险演练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DB23/T 348520235a)震时避险演练。包括地震避险方法、躲避地点选择等;b)震后疏散演练。包括疏散方法、路线和疏导用语等。9.2演练形式9.2.1地震避险演练宜结合地震避险宣传教育,课间、课外活动开展。9.2.2宜按照 GB/T 33735 提出的方法开展地震避险演练。DB23/T 348520236参考文献1 GB/T 38716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服务规范2 DB4403/T 253 综合减灾社区创建指南3 DB61/T 985 中小学防震减灾示范学校评价指南4 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中震服发202110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人防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