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_T 2199-2020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284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_T 2199-2020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5_T 2199-2020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5_T 2199-2020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5_T 2199-2020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5_T 2199-2020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140.10 B 05 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21992020 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规程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xishan tea cultivation 2020-10-29 发布 2020-11-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5/T 21992020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茶园建设.1 5 茶树种植.2 6 茶园管理.2 7 病虫害防治.3 8

2、采摘.4 附录 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5 DB45/T 21992020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贵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桂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贵港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桂平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桂平市西山茶场、广西生态西山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桂平市西山碧水茶园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桂平市国营金田林场龙盘茶场、广西桂平市思灵春茶业有限公司、桂平市西山禅茗茶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富强、罗善昭、杨

3、健海、陈箭、郭映云、黄巧翠、黄庆瑞、吴爱金、姚卓帆、蒋杰志、林文军、刘钊扬、刘敏妮。DB45/T 21992020 1 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茶园建设、茶树种植、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

4、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DB45/T 228 地理标志产品 西山茶 3 术语和定义 DB45/T 2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轻修剪 light pruning 剪去成年茶园树冠表层5 cm10 cm的枝叶的修剪方式,以剪去鸡爪枝为主。3.2 重修剪 deep pruning 对于未老先衰的低产茶园剪去离地面30 cm40 cm处的树冠的修剪方式。3.3 台刈 Scavenger 将低产的衰老茶园离地面5 cm15 cm处的树冠全部剪除,使之从根颈部重新生长出新枝的修剪方法。

5、4 茶园建设 4.1 产地环境 4.1.1 茶区内土壤宜为红壤、黄壤,质地砂壤,土质疏松、肥沃,pH 值 5.56.5,土层厚度1 m,排灌条件良好。DB45/T 21992020 2 4.1.2 其他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4.1 开垦 4.1.1 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4.1.2 坡度 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 15以上时,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4.1.3 平地或 15以下坡地种植前一个月开垦深度为 40 cm50 cm、宽度为 50 cm60 cm 种植沟。4.2 园地规划 应符合NY/T 5018的规定

6、。5 茶树种植 5.1 品种选择 西山群体种、西山群体种选育单株和经登记适宜加工西山茶的茶树良种。5.2 种植时间 11月至次年2月。5.3 种植密度 4 000株/667 m 25 000株/667 m2。5.4 种植方法 5.4.1 平地茶园直线种植,坡地茶园横坡等高种植;采用双行双株方法种植,行距 1.5 m1.8 m、列距 0.3 m、丛距 0.33 m,每丛 2 株。5.4.2 种植前施足底肥,每 667 m2施饼肥或茶叶专用有机肥 1 000 kg1 500 kg,底肥深度在 30 cm40 cm。5.4.3 种植前茶苗根系沾黄泥浆,同填土压紧至根茎处离土表距离 3 cm5 cm,

7、根系离底肥 10 cm 以上。浇足定根水,再覆一层松土。种植后茶苗应有防晒措施。6 茶园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采用地布或植物源覆盖材料覆盖,植物源覆盖材料(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6.1.2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GB 5084 的规定。6.2 施肥管理 6.2.1 施肥原则 实施茶园测土平衡施肥,基肥和追肥配合施用。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少施或不施化学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DB45/T 21992020 3 6.2.2 施基肥 于当年秋季采摘结束后施基肥,深度为20 cm以上,每667 m2施

8、饼肥或茶叶专用有机肥200 kg300 kg,或经过充分腐熟的符合质量安全的畜禽粪肥500 kg/667 m2800 kg/667 m2。6.3 茶树修剪 6.3.1 幼龄茶树修剪 6.3.1.1 种植后在离地面 15 cm20 cm 高度进行定型修剪,秋季在原剪口高度上提高 10 cm15 cm 剪去枝梢。6.3.1.2 养蓬采用以采代剪方法,第二年新稍成熟前达到 15 cm20 cm 长度时采去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待秋梢成熟时进行第二轮修剪,在原来的剪口上提高 15 cm20 cm。6.3.1.3 第三年修剪按成龄茶园进行轻修剪。6.3.2 成龄茶园修剪 6.3.2.1 修剪时间 采用夏季

9、修剪与冬季修剪相结合的方法,夏季修剪在春茶结束时进行,时间为5月中旬至7月中旬,冬季修剪在秋茶结束时进行,时间为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6.3.2.2 修剪方法 6.3.2.2.1 生产茶园夏季修剪茶园,保持茶蓬高度保持在 70 cm80 cm;冬季修剪,应保留当年新稍 5 cm10 cm。6.3.2.2.2 采用重修剪、台刈改造的低产衰老茶园应在春茶结束后进行,时间为 5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6.3.2.2.3 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树边缘修剪,相邻茶行树冠边缘保持 25 cm30 cm 的间距。6.3.3 冬季管理 11月12月进行冬季管理。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遵循“

10、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7.2 农业防治 7.2.1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主采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原料,及时摘净嫩叶,抑制病虫害发生。7.2.2 秋季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7.2.3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7.2.4 将茶园根区附近的落叶清理至行间深埋。7.2.5 在茶园冬季管理结束后,用石硫合剂进行封园。7.3 物理防治 7.3.1 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卷叶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为害。DB45/T 21992020 4 7.3.2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

11、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7.4 生物防治 宜使用微生物农药和矿物源农药。7.5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其他应符合NY/T 5018的要求。8 采摘 8.1 采摘时间 2月11月。8.2 采摘要求 8.2.1 根据茶树生长特征和各级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适时采摘。8.2.2 手工采茶应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鳞片、鱼叶、茶果和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8.2.3 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DB45/T 21992020 5 附 录 A(

12、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防治方法见表A.1、表A.2。表A.1 生物农药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生物农药 用药量(有效成分)/稀释倍数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d)假眼小绿叶蝉 0.5印楝素可溶液剂 500700 倍 喷雾 5 0.6苦参藜芦碱水剂 5.4 g/ha6.75 g/ha 喷雾 7 400 亿个孢子/g 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 375 g/ha450 g/ha(制剂)喷雾 35 表A.2 化学农药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防治指标 施药适期 推荐使用农药 假眼小绿叶蝉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 6 头,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 12 头。入峰后(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虫量的 80以上。1 芽 34 叶期若虫孵化高峰期(孵化率达 80以上)高效氯氰菊酯、杀螟丹、联苯菊酯、吡虫啉、噻虫嗪、虫螨腈、氯氰菊酯、吡蚜酮 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产品西山茶栽培技术规程 DB 45/T 21992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