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水疮(脓疱疮)中医诊疗方案精品文档黄水疮(脓疱疮)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皮肤性病学1(杨志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出?版)核实是2010版还是2010年出版(1) 皮损为浅表性水疱、脓疱,周围红晕,易破溃、糜烂、结痂,脱痂后遗留淡褐色色素沉着,不留瘢痕。(2)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易接触传染,有自家接种性的特点。(3)好发于儿童,成人亦可感染。夏秋季多见。(4)自觉微痒,可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皮肤性病学2(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1)多见于夏、秋季节,尤以夏末秋初多见,好发于儿童。
2、(2)皮疹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及四肢等部位,患痱子、异位性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者易发。(3)损害为成群或散在分布黄豆大小之脓疱,初发时可为水疱,疱壁薄,破后糜烂结黄色痂,疱周有红晕。有些表现以大疱为主者称大疱性脓疱疮,其特征表现为脓汁沉积于疱底,形成半月形外观。(4)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5)重者可有发热、淋巴结肿大,个别病例可引起败血症或肾炎。(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增多,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二)证候诊断 参考中医皮肤性病学(杨志波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出?版)。1.暑湿热蕴证:脓疱多而密集,色黄,四周有红晕,破后糜烂面鲜红;或有发热。多有
3、口干、便干、小便黄等;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2脾虚湿滞证:脓疱少而稀疏,色淡黄或淡白,四周红晕不显,破后糜烂面淡红;多有食少、面白无华、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暑湿热蕴证治法:清暑利湿解毒推荐方药:清暑汤加减。药物组成:连翘、天花粉、赤芍、金银花、甘草、滑石、车前草、泽泻等。如壮热者,加黄连、黄芩、山栀子、马齿苋、藿香。面目浮肿者加桑白皮、猪苓、金钱草等。或者具有清暑利湿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饮食疗法:宜进食薏苡仁、绿豆、藕、苹果、柚子等清热利湿等食品。忌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2.脾虚湿滞证治法:健脾渗湿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4、。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桔梗、莲子、白扁豆、甘草、山药、砂仁、薏苡仁、冬瓜仁、藿香等。或者具有健脾渗湿功效的中成药。饮食疗法:宜进食山药、薏苡仁、扁豆、赤小豆等健脾利湿的食品。(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外治局部治疗原则:解毒、收敛、燥湿脓液多者:选用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等适量煎水湿敷或外洗。脓液少者:用三黄洗剂外擦,每天23次。或青黛散外扑,或用麻油调搽,每天23次。局部糜烂者:用青黛散油外涂。痂皮多者:选用5%硫磺软膏外敷。(2) 针刺疗法体针:可选取大椎、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随证加减;用泻法,留针20min,隔日1次。(3) 灸法治疗:可选取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热敏灸
5、。每次20分钟,隔日1次。(三)物理治疗可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每次约10min,每日12次。(四)西药治疗 参考皮肤性病学(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1.外用药物治疗:以杀菌、消炎、干燥为原则。脓疱未破者可外用10%炉甘石洗剂,脓疱较大时应抽取疱液,疱液破溃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再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2.系统药物治疗:皮损泛发、全身症状较重者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根据药敏选择用药。(五)护理调摄要点 (1)病变处尽量不要水洗,如清洗脓痂,可用10%黄柏溶液清洗。(2)炎夏季节每天洗澡12次,浴后扑痱子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3)病变部位应避免搔抓,以免病情加重及
6、传播。(4)幼儿园、托儿所在夏季应对儿童作定期检查,发现患儿应立即隔离治疗,患儿接触过的衣服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三、疗效评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ZY/T001.1-94)拟定。(一)评价标准1.暑湿热蕴证 (1)治愈:皮损全部消退。无发热、口干、便干、小便黄等症状。 (2)好转:无新起脓疱、水疱,皮疹干涸结痂,消退皮损达50%以上。口干、便干、小便黄等症状明显好转。 (3)未愈:皮损不减或消退30%。仍觉口干、便干、小便黄等症状。2.脾虚湿滞证 (1)治愈:皮损全部消退。无食少、面白无华、大便溏薄等症状。 (2)好转:无新起脓疱、水疱,皮疹干涸结痂,消退皮损
7、达50%以上。食少、面白无华、大便溏薄等症状明显好转。 (3)未愈:皮损不减或消退30%。仍觉食少、面白无华、大便溏薄等症状。(二)评价方法根据患者入院与出院病情,皮损所占面积的大小、脓疱数量或大小进行综合评分。参考文献:1杨志波,范瑞强,邓丙戌.中医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牵头人:刘巧(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刘 巧(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文 谦(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曹 婧(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邱善裕(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荆方轶(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