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退伍士兵安置考试十二五规划试题
精品文档
退伍士兵安置考试十二五规划试题
1、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并以______为主题。
A. 扩大内需 B. 改善民生 C.科学发展 D.构建和谐社会
2、“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___________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A.改善人民生活B.应对国际金融危机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D.促进经济增长
3、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还应把___ _____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A.扩大消费需求 B.调整优化投资结构C.增加人民收入D.加强宏观调控
4、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____ ______。
A.核心工作B.首要任务C.重大战略方针D.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5、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____ _______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
A.统筹南北发展 B.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C. 统筹城乡发展D.实施东北振兴战略
1、中国是以几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2、“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
A 2010-2014 B2010-2015 C2011-2014 D 2011-2015
3、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四个阶段?
A审批发布 B审核纠正 C 审理纠正 D 考核纠正
4、“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开启,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的5条思路,其中,( )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 结构调整 B 经济调整 C 人员调整 D 社会改革
5、“十二五”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A、保护耕地B、国家粮食安全C、粮食生产能力D、农村基础设施
6、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称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 )在北京召开?
A 10月15日至17日 B 10月15至18日 C 10月16日至18日 D 10月16日至17日
8、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 )个领域( )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重大指南》
A8 39 B7 39 C8 40 D7 40
9、“十二五”的核心任务 是( )?
A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 改变社会风气 C 提高人均收入 D 促进社会和谐
10、“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哪些特性?
A战略性 前瞻性 指导性 B战略性 发展性 科学性
C科学性 发展性 前瞻性 D 指导性 发展性 科学性
11、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什么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A外汇 统计 金融 人口等 B 地理 人口 金融 税收 统计
C 外汇 税收 地理 人口等 4D外汇 金融 人口 地理等
12、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什么样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A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
B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城乡结合的原则
C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城乡结合、财税征收的原则
D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财税征收、统筹规划的原则
1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 )和(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 )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A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
B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
C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富民强国
D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富民强国
14、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 请问:是从哪3方面?
A前期研究意义、内容要求、工作安排
B前期研究意义、内容研究、细节安排
C前期研究方向、内容研究、工作安排
D前期研究意义、内容研究、工作安排
1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做什么?
A优化种养结构 B科学致富 C农产品自销 D发展个人致富技能
16、我国在科技上国家财政部拨资是为了发现什么?
A水体污染物保护B多环境有害的组织
C提高人的工作效率D让人变得更懒
17、以()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A 加快经济发展B 以人为本
C科学发展 D城乡规划
1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统筹兼顾D科技进步和创新
20、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科技进步和创新
C保障和改善民生D改革开放
21、按照()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A统筹规划、实行全面发展B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
C征地减税、增加居民收入D科学发展、保障农民权益
23、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B科技进步和创新
C保障和改善民生D改革开放
24、()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A统筹规划、实行全面发展B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
C征地减税、增加居民收入D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
2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是()
A推动服务业大发展B推动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C推动城乡协调发展D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打发展
26、十二五要求我们大学生的行为?
A做人有原则B骄傲自大
C更好的开发自身潜能D吃喝玩乐
27、把()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A扩大消费需求B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C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D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29、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A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B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C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D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0、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水利 B 电网改造 C饮水安全工程D农村清洁工程
31、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要重点开发。
A城市周边地区
B城乡结合部
C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
D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城市化地区32、
33、十二五规划编制前要进行课题研究,下列可以向发改委申请课题研究的对象是
A大专院校B相关领域某专家
C某大学教授D在校研究生
34、加强城镇化管理。( )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A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B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
C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
D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
35、()在中国编制五年规划史上首次被明确为“主题”
A以人为本
B统筹规划
C科学发展
D宏观调控
36、卫生部将对社会做出什么()
A加大社保B为老年人建立特殊档案照料
C有钱才可以看病D先计有权人救
37、在当代中国,坚持( )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B宏观调控
C发展教育
D发展科技
38、以()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统筹兼顾
39、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什么时候通过的()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40、当今社会的竞争围绕哪些方面()
A资源、人才、技术、标准
B市场、人才、技术、标准
C市场、资源、人才、标准
D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
41、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可以怎样提高?
A国家加大补助B胜者为王
C国家对百姓传授科学务农D继续收更多的
42、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原因不包括()
A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
B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C,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D人口老龄化严重
43、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人才
B发展
C技术
D资源
44、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A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C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D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45、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下面不属于的是()
A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
B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C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D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______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A粮食生产 B保障国家粮食安全C 平稳粮价 D 提高粮食质量
2.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 )。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A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和企业效益
C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D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
1、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目标和任务是( )
A强国 B富民 C拉动内需 D促进经济发展
2、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A、贫富差距缩小 B、经济稳定发展 C、党的领导 D人民生活逐步提高
3、“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个五年规划
A、一 B、二 C、三 D、四
4、,“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 )
A、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B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C、加快经济方式转变 D、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5、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
A社会和谐发展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D、社会公平正义
1.以下不是“十二五”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是:
A.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B.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C.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c是十一五的)
2.根据“十二五”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下不是“十二五”中提出的是 ()
A.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B.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C.提高农业市场竞争能力
D.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3.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我国在落实“十一五”过程中成绩斐然,“十五”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40.3%,2009年,这个数字增长为: ()
A.41.2%
B.43.4%
C.42%
D.45.1%
4.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具体实施办法不包括
()
A.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B.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C. 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D. 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
5.以下是“十二五”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的是 ()五个坚持
A.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填空题
1、面对当今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_,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_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3、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十二五”的核心任务 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中国是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是 2011-2015
6、“十二五”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 国家粮食安全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7.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8.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十二五规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止时间为2011-2015年
2、胡锦涛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中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被写入“十二五”规划。
3、中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将围绕“人本 绿色 创新 协调 的主线
1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根据“十二五”精神,我们在未来五年内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3“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简答题
1、十二五规划建议主要对经济发展的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对经济发展将起到导向作用。请分别阐述这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答:这五个方面分别为: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1.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 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3.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3. 扩宽农民增收渠道
4.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1. 改造提升制造业
2.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大力发展服务业
4. 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全面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5.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6. 发展海洋经济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3. 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4. 加强城镇化管理
2、十二五规划建议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建议有着本质的不同,此不同在于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现在的十二五规划更侧重于追求“民富”,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不同的,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答:这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
3、“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答: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3、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4、“十二五”规划基本要求是:
答: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5、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答案: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6、“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3-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4-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5-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3、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4、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5、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