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厅铜多金属矿地质普查设计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二九年五月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厅铜多金属矿地质普查设计编写单位: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项目负责人:xx编写人:xxx单位负责人:xxx总工程师:xxx提交单位: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提交时间:二九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第一节 目的任务1第二节 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2第三节 探矿权设立情况4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限度4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5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5第二节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条件7第四章 普查区地质9第一节 地层9第二节 岩浆岩10第三节 构造10第四节 地磁异常特性10第五节 化探异常特性11第五
2、章 工作部署12第一节 总体思绪12第二节 实行方案12第六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规定14第一节 地质填图14第二节 槽探工程14第三节 钻探工程15第四节 原始地质编录规定16第五节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17第六节 化探工作18第七节 磁测工作21第八节 激电工作方法及技术规定24第九节 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26第七章 实物工作量27第八章 预期地质成果27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28第十章 经费预算及依据30附 图 目 录图号顺序号图 名比例尺11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厅铜多金属矿区域地质图1:10000022东厅铜多金属矿普查区地质化探综合异常平面图(附工程设计)1:5000东厅铜多金属矿普查
3、设计初审意见书组织审查单位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审查时间2023年5月21日初审意见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质检小组于2023年5月21日对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地质勘查公司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厅铜多金属矿普查设计进行审查。一、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厅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委托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实行的矿产普查项目。探矿权人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勘查许可证号为14,有效期限:2023年12月6日2023年12月6日,勘查面积3.90km2。我院在充足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本设计。实行本项目的重要目的是在充足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和基础上,通过地
4、质、物化探、工程揭露、采样测试等合理有效的勘查手段,初步查明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地质情况;寻找、发现物化探异常及矿化带并圈定矿体,初步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初步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该区成矿前景做出评价,为详查选区提供依据。2023年的重要任务是:1.在原1:20万化探异常区通过1:1万土壤测量,发现并圈定土壤异常,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工作面积2.75km2。2.进行1:5千地质草测,初步查明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蚀变带的特性,拟定最有利的找矿部位或地段。设计面积3.90km2。3.通过1:1万激电中梯面积测量,了解区内激化体、电阻率,找出与铜多金属有关的异常区,并
5、进行电测深,为探矿工程布置提供依据。4.通过1:2千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划分地层层序、侵入岩相带及矿化蚀变带,了解各类岩石、蚀变带的含矿性,为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异常解译工程布置提供依据,设计工作量5km。5.运用槽探、浅井、钻探工程揭露所发现的矿体、矿化体、蚀变带及物化探异常,初步查明矿化体、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及矿石质量,对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体及矿化体作出评价,为详查提供依据。6.初步查明矿石中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种类、矿石品级、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大体了解矿床成因。二、初审意见(一)重要优点1.按照地质矿产普查规范规定,在该区进行1:1万土壤化探测量及1:1万激电中梯面积测量,其技术
6、路线布置基本对的,点线密度符合规范规定。2.在1:5千地质测量和1:1万化探测量发现异常的基础上,采用1:2023岩石化探、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山地工程揭露以及少量钻探工程进行异常验证,其总体思绪较清楚,目的任务较明确,工作方法可行。3.工作量的使用、安排基本合理。地质方法及技术规定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可操作性较强。4.项目费用预算基本上是按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编制的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标准,以独立的章节编制,采用的表格对的,预算内容较齐全,采用的技术条件和费用标准基本合理。(二)存在的重要局限性及建议1.设计书未收集前人近年来的物探、化探资料,未附物、化探综合异常图。建议在施工前,补充收集有关资
7、料,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和目的。2.补充修改、完善设计图、区域地质图内的有关内容。(三)简要结论建议将设计书文字、图件修改对口完善后,呈送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矿业集团)勘查开发局生产技术部审批。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2023年5月21日附:设计初审专家名单设计初审专家人员名单姓名职称职务专业专家署名xxx专家级高工总工程师矿产地质xxx高工副总工程师矿产地质xxx专家级高工顾问区域地质xxx高级经济师副经理会计第一章 前 言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厅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是探矿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与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和内蒙古正中矿产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协商,由内蒙古正中矿产资源有限责任公
8、司投资,由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院组织实行。据此,我院以目前掌握的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调查成果、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中南段区域化探资料,编写了本普查项目的工作设计。第一节 目的任务一、目的在充足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和基础上,通过地质、物化探、工程揭露、采样测试等合理有效的勘查手段,初步查明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等地质情况;寻找、发现物化探异常及矿化带并圈定矿体,初步查明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初步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该区成矿前景做出评价,为详查选区提供依据。二、任务1.在原1:20万化探异常区通过1:1万土壤测量,发现并圈定土壤异常,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工作面积2.75km2。2.进行1
9、:5千地质草测,初步查明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蚀变带的特性,拟定最有利的找矿部位或地段。设计面积3.90km2。3.通过1:1万激电中梯面积测量,了解区内激化体、电阻率,找出与铜多金属有关的异常区,并进行电测深,为探矿工程布置提供依据。4.通过1:2千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划分地层层序、侵入岩相带及矿化蚀变带,了解各类岩石、蚀变带的含矿性,为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异常解译工程布置提供依据,设计工作量5km。5.运用槽探、浅井、钻探工程揭露所发现的矿体、矿化体、蚀变带及物化探异常,初步查明矿化体、矿体的分布、规模、产状、及矿石质量,对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体及矿化体作出评价,为详查提供依据。6.
10、初步查明矿石中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种类、矿石品级、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大体了解矿床成因。工作周期:2023年5月下旬完毕设计编写任务,2023年5月底开始野外作业,11月底完毕野外任务转入室内整理,12月底提交普查报告。本次工作设计重要工作量:表1-1 克什克腾旗东厅普查区铅锌银矿普查设计实物工作量一览表工作项目计量单位工作量备 注1:5千地质测量(草测)km23.901:1万化探(土壤测量)km22.751:2千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km51:1万激电中梯测量km23.90钻 探m1000浅 井m100探 槽m32023基本分析样件350化 探 样件1000光 薄 片 样件50第二节 工作区范
11、围和地理条件一、工作区范围及交通普查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行政区划从属管辖。其地理拐点坐标见表1-2:表1-2 普查区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东经北纬拐点编号XY11223344面积:3.9km2图1-1 交通位置图普查区位于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经棚镇西北60km。国道403二级公路及集通铁路从测区南15km通过。西距锡林浩特市130km,东距赤峰市250km。区内地形大部分平坦,多数均可通行汽车,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二、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普查区西部大部分地区平坦,属丘陵区;东部1/4地段属中低山区,地形切割较强,地形坡度为10-30。海拔标高为11001500m,相对高差400m。重要
12、河流为西拉木伦河从测区南部流过。植被不发育。东部基岩裸露较好,西部多为第四系掩盖。本区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和且雨量较多,炎热时间较短,春秋多风,全年温差变化较大,较寒冷为每年1月份,气温大多在-20 -40。年平均气温为2.5。封冰期较长,从每年10月份至翌年5月份,长达7个月,冻土深度达3m。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200-480mm,蒸发量为1200-1500mm,无霜期160天左右。本区属半农半牧区,居民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牲畜以绵羊、山羊为多,另有马、牛及少量家禽等动物。农作物为小麦、莜麦、油菜、胡麻等。工业不发达,仅有简朴的机械修配厂、皮毛加工厂等作坊式个体公司;矿产资源
13、重要为金、银、铜、铁、铅、锌和煤炭。近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电力,交通运送环境的改善使地方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本区劳动力充足,生活及生产用水、用电方便。第三节 探矿权设立情况2023年12月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厅铜多金属矿普查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证号:14探矿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图幅号:K50E004013勘查面积:3.90km2;有效期限:2023年12月6日2023年12月6日勘查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限度本区系统的区域地质矿产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先有辽宁省地
14、质局,后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所属各地勘队伍,开展过涵盖本区的区域地质调查、重砂、化探扫面、矿产勘查等方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区域地质矿产资料,为此后地质普查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性地质资料,这些工作重要涉及有:1.1968年,辽宁省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完毕了K-50-X幅(刘家营子幅)1:20万地质矿产调查,具体划分了区域内地层、岩浆岩、构造。2.1987-1989年,内蒙古第二区调队研究室对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中南段物化探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和研究工作。3.1984-1988年,内蒙古第二区调队对大兴安岭中南部中生代地层、火山岩、火山机构及成矿规律进行综合整理和研究工作。4.1990年1995年,地矿
15、部综合物探大队完毕了K-50-X幅(刘家营子幅)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化探异常带。如近年来发现的拜仁达坝、维拉斯托、白音查干等大型、中型铅、锌、银多金属矿,都是在此1:20万化探异常范围内找到的。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本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中段,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处在大兴安岭西坡中南段三级Pb、Zn、Ag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巴音宝力格沙不楞山Cu、Pb、Zn、Ag多金属四级成矿远景区。构造活动强烈,形成以北东向构造为主,东西向和北西向构造为辅的构造格局,并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运移、储存空间及热源等必备
16、条件。区域内地层、岩浆岩及构造条件对成矿十分有利,重要的矿产有铁矿、铬铁矿及铁铜矿化点,分别为岩浆分异型及热液型。其中有十地铅锌矿化点,产于哲斯沟组地层内北东向断裂破碎蚀变带中,具褐铁矿化、硅化,Pb0.52.45%,Zn14.5%,长100m,宽1-2m。矿点规模均不大,全为矿化点。一般长23m,宽0.5m左右。如黄岗梁铁矿:产于哲斯组(P2s)厚层薄层状灰岩或大理岩被侏罗世闪长玢岩(52-1)侵入,形成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铁矿床,矿化带达15km。共有大小矿体40余个。含TFe品位45-60%,伴生元素铜、锌达5%。铁矿储量达1亿吨。一、地层本区古生代地层属华北大区,内蒙古草原(赤峰-哈尔滨
17、)地层区,锡林浩特-磐石地层社区;中新生界属滨太平洋地层大区,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乌兰浩特-赤峰地层社区。出露的地层重要有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具体岩性是:(一)石炭系上统1.本巴图组(C2bb)岩性为轻变质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板岩夹灰岩透镜体。(二)二叠系下统1.大石寨组(P2d)上亚组(P2d):重要由安山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或酸性凝灰岩及流纹岩组成,厚666m。2.哲斯组(P2s)测区南部、东部大面积出露,地层褶皱发育,轴向50-65,倾向140-320,倾角45-75。岩石组合为灰绿色、黄绿色、灰色变质砾岩、变质硬砂岩、变质粉砂岩、变质长石砂岩、生物碎屑灰岩,产珊瑚、腕
18、足等化石。属浅海滨海相沉积。厚度大于469m。测区的物化探异常大部分位于该组中,与成矿关系密切。(三)侏罗系中上统1.万宝组(J2wb)重要岩性有灰色、深灰色、黑色、灰褐色、黄褐色变质硬砂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砾岩、炭质板岩及煤层。含植物化石。厚度大于1840m。属断陷湖盆相沉积。2.满克头鄂博组(J3m)分布较为零星,不整合在下伏二叠统之上及其它更老地层之上,被燕山初期深成岩侵入。岩性为灰色、灰绿色、灰黄色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质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砂岩,属于陆相火山喷发岩,含植物化石,厚度537m。(四)新近系汉诺坝组玄武岩(N1h)分布于测区北部零星出
19、露,不整合于万宝组及其它更老地层之上。岩性为黑绿色,气孔状玄武岩,紫红色安山质玄武岩组成,厚度30m。(五)第四系1.全新统(Qheol)岩性重要为含砾亚砂土。2.全新统冲积物(Q4al)岩性为坡风积粉、细砂及冲积砂砾石层。二、岩浆岩区域上重要为侏罗纪及白垩纪侵入岩,受区域性构造影响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岩石组合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等;燕山期侵入岩呈北东向岩基状产出,重要岩石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燕山期花岗岩与矿化关系密切,Ag、Pb、Zn元素丰度值较高。区域上的多处铅、锌、银矿点与该类岩体有密切关系。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热液型等。侏罗纪花岗杂岩体(黄岗山杂岩体)面积
20、达585km2。普查区位于该岩体的西部边沿,与哲斯组侵入接触,普查区东,侵入接触面产状倾向8085,倾角5左右。在外接触带上见有硅化、角岩化蚀变,内接触带见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褐铁矿化等蚀变。三、构造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在天山-内蒙古-兴安岭地槽皱褶区,内蒙古中部地槽皱褶系,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三级)。华北地台北缘增生带,晚古生代陆壳增生区。由早至晚有以下三个构造旋回形迹:华力西旋回:以挤压作用为主。燕山旋回:以岩浆活动为主,主体构造为北东向,断裂构造表现明显,褶皱构造薄弱,形成北东向地堑与地垒。喜山旋回:以垂直升降为主,伴有基性火山岩喷溢和地震活动。普查区南部的温都尔庙西拉木仁深大断
21、裂呈北东向,控制了地层、岩浆岩、成矿带的分布,为区域上控矿构造,北东向次级构造以断裂为主,为区域上的导矿构造,派生的小断裂呈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为本区的储矿构造。第二节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条件一、区域地球物理特性区域航磁异常特性据70年代地矿部航测大队1:100000万航磁异常资料显示,区域内异常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中部为正异常区。为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异常值为200500nT。异常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北东部异常区宽达15km,向南西变窄,宽3-5km。异常值一般为100-200nT。其中有几个高异常区,均都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分布。分别特性如下:(一)C1号异常:分布在南西部,北东向带状分布。长
22、大于5km,宽1km,异常最大值700nT。地表为第四系覆盖,推测深部为岩体。(二)C2号异常:位于C1异常北部。北东向带状分布,长4km,宽0.5-1km,异常值200-500nT。北部随着负异常,异常值-200 -400nT。地表为第四系(Q4)覆盖,应为岩体引起。(三)C3号异常:位于测区西部,C2异常东南部,呈北东向带状分布。长5km,宽1km。异常值200400nT,北部随着负异常,异常值-200 -600nT,地表为第四系(Q4)覆盖,向东有斑状、似斑状花岗岩(J)出露,推测为岩体引起。(四)C4异常:位于测区南中部,北东向带状分布。长5km,宽11.5km。异常值200400nT
23、。最大值800nT。南部随着负异常,异常值-200 -400nT。地表出露地层有下二叠统哲斯组(P2s),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及零星斑状、似斑状花岗岩(J)出露。异常应为岩体及构造引起。(五)C5异常:位于测区中部,不规则状。普查区范围在其内,异常呈宽缓的东西向带状展布。长4.5km,宽1-2km。异常值200300nT。地表出露地层为下二叠统哲斯组(P2s),侵入岩有侏罗纪花岗岩(J)斑状、似斑状花岗岩(J),异常应为岩体引起。(六)C6号异常:位于北东部,北东向展布,不规则状。宽1.5km,长10km。异常值200500nT,最大值1000nT,北部有弱的负异常。地表为闪长岩(J
24、)、花岗岩(J)、中侏罗统万宝组(J2wb)地层。零星出露新近系玄武岩(N1h)。应为闪长岩、玄武岩引起。二、区域地球化学特性据1:20万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报告反映,区域上以西拉木伦河为界,北为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南为加里东地槽褶皱带,经历了不同的地壳演化历史,形成了不同的异常富集区和元素组合,即:西拉木伦河以北,其元素背景及地质单元元素分布特性为:(一)元素区域背景特性富集元素有B、Sb、As、Ni、Cr、Bi、Hg、Li等。元素变化系数0.56%-2.05%之间。(二)地质单元元素分布特性1.中二叠统:富集元素有B、Ni、C、V、Sb、Hg、Li、Bi、As、W、Cu、Mg、V、F。2.上
25、侏罗统:富集元素为Hg、As、Sb、B、W、Li、Cd、Pb。变化系数大于0.4%。3.侏罗纪花岗岩:富集元素有B、Li、Th,且分布均匀。含量变化系数大于0.4%的有Zn、Bi、Ag、Cd、Mo、W、Sb、Sn、Mn、Sr、Co、Ba、La、Hg、P、As、U。(三)化探异常特性区域上的化探异常类别为硫化矿床元素类异常的有30号Cu、Pb、Zn、Ag异常,面积76km2。普查区包容在该范围内。呈北北东向展布,椭圆状。异常元素均值Ag0.4310-6,Pb74.910-6,Cu13010-6,Zn193.310-6,峰值Ag1.7510-6,Pb24610-6,Cu22710-6,Zn2611
26、0-6,异常处在黄岗山花岗岩体与二叠系地层接触带上,接触带具硅化、角岩化,褐铁矿化等蚀变,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第四章 普查区地质第一节 地层普查区3.9Km2内出露的地层重要有下二叠统哲斯组(P2s)及第四系松散岩类。1.哲斯组(P2s)出露于测区中部,大面积出露。岩石组合为灰绿色、黄绿色、灰色变质砾岩、变质硬砂岩、变质粉砂岩、变质长石砂岩、生物碎屑灰岩,地层倾向110130,倾角50左右。被侏罗世花岗岩侵入,接触带具硅化、角岩化蚀变。测区的物化探异常积大部分位于该组中,与成矿关系密切。2.第四系松散岩类全新统(Qhal)分布于测区北部与南部,大面积展布,岩性为坡风积粉、细砂及冲积砂砾石层。厚度
27、一般3m。第二节 岩浆岩普查区内出露的侵入岩为黄岗山花岗岩体的西部边沿,该岩体为燕山晚期粉红色、肉红色及灰白色钾长花岗岩,钾长石含量40-55%,更中长石12-15%,石英22-25%,黑云母5-8%,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榍石等。与哲斯组(P2s)呈侵入接触关系,接触面产状倾向280-290,倾角80,外接触带具硅化,角岩化蚀变,内接触带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褐铁矿化蚀变。第三节 构造普查区构造重要为燕山期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脆性断裂,受燕山期北东向区域构造控制,普查区地质体处在北东向构造格局内,晚华力西期的挤压作用使普查区二叠系地层呈近东西向北东向单斜产出。第四节 地磁异常特性普查区处在1
28、:10万航磁资料C5号异常区(见附图1),异常值一般在100300nT左右,最高400nT。呈东西向带状展布。中部异常值高,向南北两侧减弱,表白中部以岩体为主。图2 克什克腾旗东厅铜多金属普查区地质航磁综合平面图第五节 化探异常特性据1:20万化探资料,测区位于30号Ag、Pb、Cu、Zn综合化探异常区,各元素吻合性良好,化探类别为硫化矿床类别。面积2km2,呈圆状。异常元素均值Ag0.4310-6,Pb74.910-6,Zn193.310-6,峰值Ag1.7510-6,Pb24610-6,Sn2710-6,Zn26110-6,应为矿致异常。异常中心处在下二叠统哲斯组上亚组浅海滨海相沉积碎屑岩
29、与燕山期花岗岩体接触带部位。哲斯组(P2s)重要岩性由灰绿色、黄绿色、灰色变质砾岩、变质硬砂岩、变质粉砂岩、变质长石砂岩、生物碎屑灰岩。该套地层近年来发现多处具有规模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第五章 工作部署第一节 总体思绪在已有地质物化探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的综合研究、分析和总结,运用合理的地质、化探、物探、探矿工程等手段开展普查工作,力争实现本区找矿的重大突破。总体工作部署程序为“综合研究-地质测量-化探扫面-物探激电扫面-地质物化探剖面-工程揭露-估算预测资源储量-为下步工作提供依据。”矿产普查工作部署要循序渐进,遵循由已知到未知,先地表后地下,由浅入深,工程间距先稀后密的原则。第二节 实
30、行方案依据普查区地质、物化探异常特性对东厅铜多金属普查分四个阶段安排工作:第一阶段(化探扫面和地质填图阶段):1.进行1:1万土壤面积测量、1:1万激电中梯面积测量。一方面对勘查区进行1:1万土壤化探测量工作,用以查证1:20万Cu、Pb、Zn、Ag等多元素的组合异常。采样间距按10040m,分析元素Cu、Pb、Zn、Au、Ag、As、Sb、Mn、Bi、Hg、Sn、W、Mo十二项,其目的是进一步圈定异常,缩小找矿靶区。设计工作量2.75km2,于6月初完毕。2.1:5千地质测量了解测区内地层、岩浆岩、火山岩、构造、蚀变带、矿化带的分布范围及其特性。初步查明区内的成矿地质环境。找出铜多金属矿的成
31、矿靶区,为探矿工程布置及下步工作提供依据。填制1:5000地质图,建立以岩性段为单位的地层系统,拟定成矿有利地段和矿化特性。为地质图建立填图单元。于6月初完毕工作量。第二阶段(物探扫面和综合剖面测量):1.1:1万激电中梯面积测量用以了解区域内矿体及矿化体的激化率及电阻率,寻找与铅、锌、银多金属有关的异常区并进行电测深,电测深工作要在综合剖面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了解激化体的空间展布,综合研究成矿规律,为下步探矿工程布置提供依据。设计工作量3.9km2,于7月完毕工作量。该项工作要在2023年5月-6月完毕。2.1:2023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在地质、化探、物探等面积性工作的基础上,对发现的矿化
32、蚀变带、激电异常部位进行1:2千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其目的是用以了解地层层序,接触关系,为1:5千地质测量制定填图单元。剖面布设要垂直于地层走向,大体了解地层厚度、产状及分布特性。验证1:1万土壤化探异常。应穿越化探异常,采用化探岩石样,了解地层、岩体的含矿性,验证化探异常。测制高精磁剖面磁异常特性分析研究地层、岩体的磁性特性,寻找断层蚀变带、构造破碎带,继而发现矿化带,能起到指示作用。剖面的布置要根据实地查证和化探、激电异常的结果而定。综合剖面测量工作要在6月中旬左右完毕。第三阶段(探矿工程施工阶段):本次设计槽探工程2023m3,重要是用于揭露铜多金属矿化体、蚀变带、化探及激电异常。在
33、进行1:5000地质填图时对所发现的矿化点、蚀变带要分别取样进行化学分析样,铜多金属达成边界品位,都要进行槽探工程揭露。当在找矿方面有所突破时,要及时总结报告,按实际情况更改施工方案,得到批复后实行。工作中要严格把关。槽探工作可在填图及剖面测量等工作中发现矿化体后进行地表工程揭露。工作区大面积被第四系掩盖,当施工的槽探深度达成3m也达不到地质目的时,运用浅井加深解决。该项工作在10月底完毕。钻探工程是在地质填图、物化探综合剖面测量及槽探工程的基础上,对发现有一定规模、工业品位,并查明其产状。通过钻探工程进行深部验证,了解深部矿体规模、品位及其变化规律。对某些化探、激电异常经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是矿
34、致异常,找矿潜力大,并经激电测深基本拟定了产状,可申请进行钻探施工验证,寻找盲矿体。计划10月底11月初完毕钻探任务。本年度设计钻探工作量1000m。第四阶段(野外验收阶段):10月底结束野外工作,11月初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工作。12月底提交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铜多金属普查报告送审稿。第六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规定第一节 地质填图本次普查工作专项地质测量工作内容为1:5千地质草测,具体规定为:填图方法以穿越法为主,辅以追索法,采用手持GPS、结合地形、地物定点,点、线密度一般为50100m。地质点一般布置在重要地质界线上(蚀变矿化带、构造、不同岩性单位、矿体等),以能控制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
35、的分布特性及其互相间的关系。填图单元:地层划分到岩性段;岩浆岩划分到相带,了解岩浆活动、成分、结构、包体、结构。野外记录内容要具体,格式要规范,图面各地质体互相接触界线要勾绘合理,关系清楚,整理规范,对采集的标本、样品均按相应的编号记录。根据普查区没有测绘过1:5千地形图的实际情况,1:5千地质草测时,采用1:5万地形图放大为1:5千图为工作手图进行工作。工作方法原始编录按DZ/T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范执行。第二节 槽探工程槽探重要用于地表矿化带、矿体的控制、异常的揭露。一般垂直矿化带、矿体走向布设,长度以能控制矿化带、矿体为准,探槽规格:开口1.21.5m、槽底宽度不小于0
36、.8m,并挖到基岩下0.5m为止。探槽深度一般不超过3.0m。超高3m时按长度1.2延长米计算并测量深度按浅井工程计算费用。为保障安全,两壁坡度不能大于70,挖出的废渣距离探槽不能小于0.5m。第三节 钻探工程根据槽探工程揭露情况和物探、化探、地质综合剖面测量成果,选择矿化较好的矿(化)体进行钻探工程验证。了解深部矿化蚀变情况,初步圈定矿化蚀变范围。钻探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岩芯钻探规程(地矿部,1982)执行,质量考核按“岩芯钻探工程质量六项指标”规定执行。重要技术指标强调如下:1.岩矿芯采用率规定(1)岩芯总采用率规定大于65%,矿化带、重要标志层、矿层顶底板35m内围岩岩矿芯采用率不得低于8
37、0%。在厚大矿层内,当采用率连续5m低于80%时,要采用补救措施。(2)钻孔弯曲度与孔深误差规定;钻孔弯曲度测量及规定:每50m测斜一次,允许弯曲度:每100m允许误差 3。假如超差,要及时采用措施。孔深误差测量及规定:每钻进50m、进出含矿层和终孔后均要测量,孔深误差不得超过1。若超越上述规定则要合理平差。测量必须使用通过校验合格的钢卷尺。(3)原始班报表及岩矿芯整理:原始班报表要在现场用钢笔及时填写,规定内容齐全、真实准确、具体整洁,不准涂改,只能划改,不得撕毁、漏掉和丢失,交接班班长和机长要亲笔签字。终孔后装订成册,待钻孔野外验收后交项目组保存。采用的岩芯应清洗干净,按顺序摆放在岩芯箱内
38、,并编号,不得颠倒、混乱、任意拉长。每回次应填放岩芯票,岩芯箱要编号。(4)简易水文观测及封孔:在以清水为冲洗液的钻孔中,每班至少观测水位12回次,每观测回次中,提钻后、下钻前各测一次水位,间隔时间应大于5分钟。在钻进过程中,遇漏水、涌水等情况时应及时记录其深度和漏水、涌水量。钻孔达成设计规定后,经地质人员批准,发给机台终孔告知书,由机台按封孔告知书中具体规定封孔。矿层(带)及其顶、底板各5m、覆盖层与基岩基础带上下各5m、导水破碎带和孔口5m以内均用400号以上未过期水泥封闭(加速凝剂),其余孔段用稠泥浆灌注。每封完一层要在封孔段顶部位置取水泥样证实。钻孔结束后要埋孔口标志,保证其质量。并按
39、规定埋设水泥桩,注明孔号、施工单位、施工日期。第四节 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一、槽探编录(一)槽探文字编录内容:要记录探槽编号、位置、方位、长度、坡度角,并综述地质概况。然后从零开始,按岩性、构造、蚀变带、矿化体、矿体等分层记录,并要记录所采标本、样品、各种产状。地质描述与填图类似。特别要注意不同地质体的接触关系及产状特性。(二)探槽编录一般情况下只做一壁一底展开图。当探槽两壁地质内容变化比较大时,做两壁一底展开图,当探槽长度较长、地形坡度较大时,可分段描述。槽探拐弯时,要标明方向,拐弯处方位角差小于15时,槽壁和槽底可连续描述,方位角差大于15时,槽底用裂开法表达。探槽素描图比例尺为1:501:1
40、00。(三)一般南北向探槽素描东壁,东西向探槽素描北壁,北东向探槽素描北西壁,北西向探槽素描北东壁。探槽起点一般放于探槽的一角,并在素描图上注明。探槽素描图上保存基线。(四)探槽素描图应涉及如下内容:图名、比例尺、方位角、一壁一底素描图、图例、样品分析结果表、标高尺、起点坐标、各种样品及标本的采样位置、样号、岩层产状、责任表等。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可在记录本或探槽素描图上描绘,放大比例尺的素描图也可照相。工程施工及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014194)执行,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二、钻探编录钻探编录按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中规定规定执行,并强调如
41、下:(一)编录前检查班报表填写是否对的,是否按规定作孔深、孔斜测量及简易水文观测,检查岩芯箱、岩芯牌是否齐全、岩芯摆放是否对的。(二)按回次进行编录,并重新测量岩芯长度,如发现误差应纠正。(三)对岩矿芯进行具体的观测,并对的分层,按分层进行具体描述。描述内容涉及: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含量、蚀变及矿化现象、岩石完整限度及风化破碎情况。注意观测标志面并对的测量轴心夹角,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素描或照相。(四)采集必要的样品、标本。对采集过程中发现的重要现象进行二次编录。(五)钻孔终孔一周内,编录人员要提交钻孔柱状图(1:200)、钻孔地质编录表,钻孔孔深测量、弯曲度测量登记表、采
42、样登记表、钻孔质量验收书、开孔终孔告知书、封孔告知书、封孔记录等资料,并装订成册。(六)钻孔终孔后,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在孔口设立水泥碑标志,是否标明孔号、日期、项目承担单位名称等。第五节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一、基本分析样重要在探矿工程中采集。在探槽中用“刻槽法”,样槽断面规格:10cm5cm,样长一般为1.0m,最长不超过1.5m,矿体所有采样控制,顶底板控制1m各采一个样;在钻孔中岩心采样用1/2劈开法,控制矿体每一米各采一个样,顶底板控制1m各采一个样。填图中基岩样品采集采用“连续拣块法”。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采样,均按自然分层,均不准跨层采样。(一)分析项目为:Cu、Pb、Zn、Sn、Mo、A
43、g7种元素为主,其它元素视具体情况适当增长。(二)样品加工:样品经野外整理,填写好送样单,由专人送有关单位无污染加工。加工流程按Qkd2公式缩分,K值依据矿石物质组分分布均匀限度,选用0.10.2。样品加工损失率不得大于3%,正样的重量要大于200g,副样重量应更大些。(三)分析质量检查:凡参与资源量估算的有益组分(重要元素和伴生元素),其分析结果均应做系统的内、外部检查,以保证可靠性。应分批次及时从分析样副样中提取基本分析样品总数的710%进行内部检查。为检查分析结果有无系统误差,应分批次从分析样正样中提取基本分析样品总数的35%由化学分析单位送外部检查。内、外检分析项目同相应的基本分析项目
44、。化学分析允许偶尔误差按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DZ0130101301394。二、光薄片薄片重要用于研究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蚀变等微观特性,进行岩石分类和组分研究;光片重要研究矿石中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种类及互相关系、矿石的结构构造等,重要光片要进行镜下显微照像。样品一般在剖面、填图、探槽和岩芯中采集。采样规格369,设计50件。第六节 化探工作一、野外工作方法1.实验工作由于该区属于低山丘陵的干旱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土壤一般呈碱性,这不仅使地表土壤中元素淋失较少,并且有助于成矿元素随地下水以离子形式沿毛细管上升至地表,被吸附力极强的土壤所吸附,致使土壤中成矿指示元素含量增高
45、。所以在该区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找矿。在工作前要进行采样层位的技术实验,特别是存在外来覆盖层时,筛样粒度为-4+20目。采用层位实验的具体方法如下:据现有资料,测区地层、地层与岩体接触带及蚀变带均呈南北向,测线按东西向布设测网,线距100m,点距40m。一方面在工作区选取3-5条垂直于地质体、矿化蚀变带走向的土壤剖面,根据土壤分层分别采样,进行加工分析,而后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各元素地球化学分层含量分布图。通过比较,拟定采样最合理的层位。2.采样方法(1)根据放大的1:1万地形图上布置的采样点位,采样人员找到采样点后,土壤样要采到残坡积层,不准采集外来层,并要多点取样,样品重量150g。采样网度按10040m。(2)取样完毕后,装有采样物质的样袋需要套上塑料袋,以防样品交叉污染。(3)1:2千化探剖面测量,按10m点距测量。当见有矿化蚀变带加密至5m点距(原生晕岩石样)采样,重量300g。在遇第四系掩盖可平移取自基岩露头处。3.样品加工(1)样品加工前要通过充足的干燥,一般采用摆放在平地自然晾晒,摆放好后解开外套塑料袋,但不解布袋,保证样袋洁净,不受污染,样品干燥至不沾筛为止。样品干燥后过筛,样品倒入筛中时,盖严顶底盖,不飞灰尘为准。估计筛够200g后,停留数秒再打开盖,以减少灰尘飞扬。之后将样倒在干净的样布上,再装入专用纸样袋中,并套上塑料自封袋,然后将样布和样筛用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