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北京市住建委电子政务规划工作小组2023年07月目 录目 录I一、前言1二、住房和城乡建设电子政务现状和需求1(一)电子政务现状1(二)现状分析及需求3三、指导思想、建设方针和建设目的5(一)指导思想5(二)建设方针6(三)建设目的7四、总体建设规划8(一)总体建设框架8(二)建设内容11五、建设任务11(一)电子政务顶层设计11(1)建立电子政务顶层架构,明确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方向12(二)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12(1)建立面向公众的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服务便民性13(2)建立面向业务人员的综合办公平台,提高办事效率13(3)建立面向领导的决
2、策支持平台,提高战略规划能力14(4)建立面向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运维管理平台,保障政务工作稳定有序15(三)业务应用建设15(1)建立工程建设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16(2)建立房屋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16(3)建立公司和人员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公司和人员全要素管理17(4)建立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平台,提高监管和执法效能18(5)建立应急指挥平台,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反映能力18(四)业务信息资源建设19(1)建立电子档案库,提高档案管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19(2)建立业务数据中心,加强数据的开发和运用20(3)建立业务服务中心,加强技术资产积累和运用21(4)完善政务
3、信息公开体系,加强政务工作的透明性21(5)完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健全信息资源管理机制22(6)完善信息资源互换体系,规范信息资源互换渠道23(五)基础设施建设23(1)完善住建委电子政务网络,加强网络管理和监控24(2)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提高数据中心能力24(3)完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电子政务安全运作25(4)建立业务系统集成平台,规范业务应用的整合26(5)建立统一用户身份认证平台,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27(6)建立GIS展示平台,提高管理可视化能力27(六)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28(3)建立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平台,推动项目管理体系建设29(2)建立制度体系框架,推动住建委制度体系建设28(
4、3)建立标准化体系框架,推动住建委标准化体系建设28(4)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考核体系,保证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29六、实行计划31(1)构建基础阶段(2023年)31(2)深化应用阶段(2023年2023年)32(3)显现成效阶段(2023年2023年)33七、保障措施33(一)建立电子政务管理主体,建立全员参与意识34(二)健全运作机制,保证工作有序进行34(三)创新资源运用模式,推动建设任务有序有效开展35(四)完善资金管理体系,提高资金运用效益36(五)引入外部专家资源,做好内部人才培养37一、 前言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3年-2023年)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5、,明确指出建设世界城市是北京未来的方向,推动城乡一体化,共享发展成果是北京市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在2023-2023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导下,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强化整体规划,推动整合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实行集约建设,推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建委”)和各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县住建委”)电子政务事业全面、协调、可连续发展,制定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 住房和城乡建设电子政务现状和需求(一) 电子政务现状从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来看,电子政务建设重要集中在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
6、政府形象等方面,注重整体规划、服务创新和绩效考核,使电子政务建设由原先的注重具体项目的、业务与资金配给的特别管理,转变为通过引入绩效管理、制定业务规范、明确技术标准而将电子政府纳入制度化运营轨道的例行管理。我国电子政务从80年代起步开始,经历了90年代的重点推动阶段和新世纪后的加速发展阶段,形成“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委在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以工程建设管理平台和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为支撑、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以门户网站为服务载体的“211”的格局,提高了全市住建委的电子政务服务水平,开创了首都城市建设和房屋
7、管理的新局面。在公共服务方面,提供了北京建设网政务公开、网上服务、与民互动等多种服务渠道,网站日点击量超过60万次。在我委的63项行政审批管理事项中,100%实现了办事指南公示,100%实现了网上征询,约78%实现了网上全流程管理,71%实现了结果公示。在业务系统建设方面,先后建立了涵盖工程管理、房屋管理、公司管理、人员管理、行政执法等职能的30多个管理软件和业务系统,对门户网站“北京建设网”进行5次升级改版,为住建委信息化建设积累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信息资源方面,收集到59个部门平常工作中相关的业务资源共531项,涉及工程业务、房屋业务、公司业务、人员业务、科研业务、综合业务
8、等六大类, 与这些业务相关的信息资源表共496个,共含14624个元数据项。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专用机房约有300平方米,有9台精密空调,双路160千伏安UPS,集中管理服务器138台,小型机11台,存储设备22台。网络和安全设备60余台。深化了政务专网应用,重新评估网络安全级别,设计网络结构,将市建委用户的IP地址统一到政务专网上;实现双轨并行网络办公模式,对互联网采用双链路并行的接入方式,非审批业务采用第三条线路接入互联网。在管理、标准和制度方面,建立了数据规范、网络和信息安全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定了北京市建委核心网络系统安全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北京市房屋权属管理系统应急管理具体
9、措施、项目管理制度和协议管理制度等制度。(二) 现状分析及需求 “十一五”期间,在市住建委和区县住建委的共同努力下,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奉献。然而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在顶层设计、服务便民、业务协同、安全运维、资源开发运用、标准制度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之处。并随着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的步伐,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面临新的规定和挑战。1加强住建委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目前住建委电子政务仍然存在多头投资和反复建设的现象,为缓解和根除这个现象,需要加强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从业务、IT等多个层面对住建委电子政务的建设方向给出明确的理论指导和体系支撑,打
10、破系统之间的孤立,将零散的建设变为系统的建设。2加强公共服务的便民性和多样性以行政综合服务大厅为基础,拓宽服务渠道,完善服务模式,使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和社区,形成跨区办理和就近办理等多种服务模式,加强服务的便民性和多样性,加快住建委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3加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大力推动审批方式和工作流程创新,将业务受理权限逐渐下放至区县、街道和社区,加强市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途径,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4加强信息资源开发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重要停留在业务数据的互换和共享层面,而基于资源进行优化业务结构、简化业务流程、进一步挖掘分析等深
11、层次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推动,从而提高住建委综合分析决策的能力。5加强安全体系和运维体系的建设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袭击技术逐渐普及,袭击手段日趋多样化,给住建委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此外,市区之间的业务协同对网络、数据和通讯等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规定。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体系建设,提高住建委电子政务运维能力。6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为提高住建委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质量,保证系统的应用效果,需加强住建委电子政务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机制,发挥连续的导向作用,形成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长效机制。三、 指导思想、建设方针和建设目的(一) 指导思想坚
12、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目的,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规定,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以整合为手段,以共享和协同为主线,大力推动市区一体化和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服务的便民性和多样化,继续推动工程建设、房屋、公司和人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更好地促进住建委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实现住建委电子政务的全面、协调、可连续发展。(二) 建设方针1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由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负责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布局规定,围绕住建委职能定位,统一规划电子政务建设目的和任务,统筹政务资源和社会参与力
13、量,有计划、有环节地推动建设工作。2集约建设,协同共享坚持统一、集约化建设,制止盲目建设和反复建设,节约成本、节省时间,杜绝浪费。围绕协同共享需求,加强内部业务协同和与外部信息共享,促进住建委与其它委办局的互联互通,避免产生信息孤岛,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综合效益。3统一标准,注重安全遵从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电子政务技术建设标准和规章制度,使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科学、规范地开展。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保证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安全防御能力。4深化应用、力求实效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关键,不断提高信息化对住建委履行法定职能的支撑作用。加强业务系统实用化建设,建立系统长
14、效运维机制,务求建设成效,不断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又快又好发展。(三) 建设目的总体目的是:到2023年,在北京市电子政务规划的框架下,构建一个便民的、协同的、可连续发展的住建委服务型电子政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向街道和社区延伸,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公开性、公正性、便民性和多样性。推动住建委业务的市场化和公司化,强化业务协同,提高办事效率,贯彻检测监管、决策分析、行政执法、政务公开、内部管理、数据共享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制度标准和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保障住建委政务有效稳定地运作。具体目的如下:除涉密事项外,所有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事项都可以网上申报和办理状态查询。保证市住建委部门之间、市区
15、之间可通过信息化方式进行高效的业务协同,具有支撑业务跨区办理和就近办理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基础数据库,所有需共享的数据都纳入到基础数据库,业务系统之间可通过该数据库进行数据共享。建立数据集市和数据仓库,提供工程建设、房屋管理、住房保障等专项决策分析服务。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制度体系,标准和相关制度覆盖电子政务的所有环节。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覆盖市住建委有关业务部门、区县住建委有关部门、市住建委信息中心、市住建委信息系统合作单位,保证建委电子政务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四、 总体建设规划(一) 总体建设框架参考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围绕住建委“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定,以世界城
16、市和市区一体化建设为方向,建立“一个顶层设计、八个核心体系”的住建委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形成服务是核心、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互换与共享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制度/标准/管理/绩效是保障的住建委建设格局,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电子政务环境,有效推动住建委政务健康、快速、有序的发展。住建委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涉及一个顶层设计和八个核心体系,这八个核心体系分别为服务体系、应用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制度体系、标准化体系、项目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图 1 住建委电子政务总体框架1.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为住建委电子政务提供了明确的建设方向,使孤立的零散建设变为整体的全局建设,避免
17、多头投资、反复建设、信息孤岛、系统功能滞后和绩效缺失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应用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等八个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服务体系。服务是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是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的驱动力。从公众、业务人员、领导和信息化管理人员等服务对象角度出发,分析各级部门职能关系,梳理服务需求和服务渠道,构建面向对象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公众的综合服务平台、面向业务人员的综合办公平台、面向领导的决策支持平台和面向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运维管理平台。3.应用体系。应用是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住建委核心业务,重点建设和推广工程管理、房屋管理、公司和人员管理、行政执法与市场
18、监管、应急指挥等业务应用,形成由三个协同管理平台、一个行政执法与市场监管平台和一个应急指挥平台构成的“311”业务体系格局。4.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是住建委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信息,为住建委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根据服务需求和政务应用,建立电子档案库、业务数据中心和业务服务中心,完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互换体系和政务信息公开体系,形成由一个库、两个中心、三个体系构成的“123”信息资源体系格局。5.基础设施体系。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涉及业务系统集成平台、GIS展示平台、统一用户身份认证平台、电子政务网络、绿色数据中心和信息安全等内
19、容,为服务体系建设、应用体系建设和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6.制度体系。通过制定资源管理、项目管理、政务建设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逐步使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7.标准化体系。标准化体系保证住建委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促进电子政务建设走上规范化道路,为电子政务可连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8.项目管理体系。完善优化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应用机制,形成明确的项目组织机构,使项目各参与方责权分明,决策和执行的关系清楚,为住建委电子政务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9.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由绩效对象、绩效指标、评估模式、发布机制等构成,对住建委电子
20、政务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和反馈,是电子政务连续发展的动力。(二) 建设内容贯彻贯彻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战略规定,围绕“一个顶层设计、八个核心体系”的住建委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从七个方面进行建设。五、 建设任务(一)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为避免多头投资、反复建设、信息孤岛、系统功能滞后和绩效缺失等问题,提高业务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的吻合限度,需从住建委全局视角出发,进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建立电子政务顶层架构,为服务体系、业务应用、业务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1)建立电子政务顶层架构,明确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方向结合住建委的业务职能和电子政务现状,借鉴国外成熟的公司架
21、构模型 美国联邦公司架构(FederalEnterpriseArchitecture,FEA);开放组体系结构框架(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TOGAF)等。,建立住建委电子政务顶层架构,从理论和体制上保证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规划,有效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为系统的有序整合和精确建设提供方向,为住建委电子政务的项目规划和财务预算提供依据。住建委电子政务顶层架构包含绩效、业务、服务、数据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用于规范资源配置,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业务重用,制定数据标准,以及明确技术体制。为保证电子政务架构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由专门小组负责维
22、护和管理,并根据业务需要调整该架构,汇总、分析和上报在该架构指导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应用建设情况,使住建委领导可以宏观掌握各部门业务运营情况,有助于统筹规划住建委电子政务的发展。(二)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互联网、移动网等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为公众提供优质的便民服务,为业务人员提供高效的工作环境,为住建委领导提供直观的决策支持,为信息化管理人员提供灵敏的运维手段。(1)建立面向公众的综合服务平台,提高服务便民性以门户网站群和行政综合服务大厅等服务渠道为基础,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以公众为中心、覆盖街道和社区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市住建委与直属事业单位门户网站的整合力度,
23、促使各门户网站从松散的网站链接整合向深层次的信息共享整合进行转变,形成风格统一、域名规范、信息共享的网站群。建立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对网站群中的站点、内容和用户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加强服务模式创新,使综合服务平台具有支撑业务跨区办理和就近办理的能力,促使将服务延伸到街道和社区。充足运用移动通讯技术,开展住建委工程建设、房屋管理和住房保障等业务的短信告知和信息公开等服务,并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提供更加多样、更加便捷的服务模式。(2)建立面向业务人员的综合办公平台,提高办事效率面向市区住建委所有业务人员,建立统一的综合办公平台,为部门之间、市区之间的公文流转、业务解决等政务工作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
24、境,为住建委履行法定职能提供有效支撑。综合办公平台将OA系统和业务系统进行无缝衔接,支持可定制的收发文流程,保证公文上下通畅,使公文流转和业务解决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达成一次登录、全方位办公的目的。依托综合办公平台,大力推动审批方式和工作流程创新,建立便民高效的业务协同模式,将业务受理权限逐渐下放至区县,减少互为前置的审批事项,减少审批流转时间和审批环节。充足运用移动通讯技术,提供移动办公的能力,为业务人员提供便捷办公服务,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增强对外服务能力,最终实现对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目的。(3)建立面向领导的决策支持平台,提高战略规划能力基于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结合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建
25、立面向住建委领导的决策支持平台。该平台集报表管理、指标定制、模型构建、OLAP多维展示和GIS图形展示等为一体,帮助住建委领导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工程建设、房屋管理和住房保障等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事件快速反映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分析决策平台运用决策分析模型,对业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量化分析,并以图形化、报表化的方式向领导直观展示分析结果,有助于领导分析历史数据,找出已发生事件的规律,研究住房和城乡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拟定本市住房制度改革相关政策。(4)建立面向信息化管理人员的运维管理平台,保障政务工作稳定有序面向信息化管理人员建立运维管理平台,从应用管理、数据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配置管理
26、、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等方面开展住建委电子政务整体运维工作。运维管理平台对住建委信息化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简化技术服务支持环节,将技术服务支持工作变被动为积极。加强机房环境、网络、系统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运营状况的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和维护运维经验知识库,全面提高住建委工作效率和整体服务质量,保证住建委业务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营。(三)业务应用建设在顶层设计和服务体系的牵引和指导下,围绕住建委职能定位,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原则,重点建设和推广工程管理、房屋管理、公司和人员管理、行政执法与市场监管和应急指挥等业务应用,形成由三个协同管理平台、一个行政执法与市场监管平台
27、和一个应急指挥平台构成的“311”业务应用建设格局。(1)建立工程建设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工程注册监管系统、工程计划管理系统、施工许可管理系统、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竣工备案等系统和建筑节能审查备案等系统,基于GIS建立覆盖招投标、施工许可、建筑节能管理、协议管理、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竣工验收备案等各操作环节的工程建设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达成过程全覆盖的目的。 依托该平台可以对工程建设的各种信息进行可视化查询,涉及建筑物设计参数、设计图纸、节能设计与节能材料使用情况、附属物信息、工程施工进度等,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对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各环节
28、的业务进行解决,支撑“以图管建”的业务模式。(2)建立房屋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现有的房屋管理平台、房屋交易权属信息系统、物业管理、房屋安全管理和保障性住房管理等业务系统,基于GIS建立涉及房地产建设、房地产交易登记、房屋保有和房屋拆改留等环节的房屋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达成业务全覆盖的目的。该平台将房屋和土地的空间位置、拓扑关系、房屋属性等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任意地理范围内房产相关记录分析,可直观展示房屋产权信息、产权档案和房屋安全等数据,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完毕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各个阶段的相关业务解决,使房屋管理工作具较好的直观性和便捷性,为“以图管房”
29、的业务模式提供有力支撑。(3)建立公司和人员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公司和人员全要素管理整合现有的公司资质审批系统、行业人员资格管理系统,建立公司和人员协同管理平台,对公司和人员的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进行全要素管理,达成对象全覆盖的目的,为诚信体系建设打下基础。该平台从公司的资格、业绩和市场行为等要素入手,对建筑公司、监理公司、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拆迁公司等进行管理;从人员的履历、资格和市场行为等要素入手,对执业人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人员等进行全要素全方位的管理。制定公司和人员信用目录、信用共享规范和诚信指标,建立诚信信息平台,记录公司和人员的奖惩信息与信誉评级等数据,为相关业务解决提供支持。
30、通过诚信信息平台,公众可查询和掌握相关公司和人员的诚信状况,加强全社会的监督作用,完善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4)建立市场监管与行政执法平台,提高监管和执法效能整合现有的执法大队执法系统和各类市场监管系统,建立覆盖市、区两级的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平台,对全市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和房屋市场中的工程、房屋、公司和人员等进行统一监管和执法解决,接受群众违纪违法投诉,并对投诉的解决信息及时的发布,提高住建委监管和执法效能。积极拓宽市场监管手段,运用物联网、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搭建由摄像头、传感器等监控设备构成的监控环境,对建筑安全、房屋质量和节能等进行实时监控,为市场监管提供高精度、高实时性的数据来源,进
31、一步实现对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和房屋市场的科学化和综合化管理。(5)建立应急指挥平台,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反映能力研究和运用物联网技术,将视频监控、传感器网络和互联网结合,基于GIS建立住建委应急指挥平台,有效应对全市统一安排的突发事件应急解决事项,快速应对全市工程建设、房屋安全、防汛、防震等突发事件。 该平台可以及时接受北京市应急指挥中心的各项信息,有效的贯彻执行全市统一的应急解决事项安排,快速掌握突发事件中的工程、房屋、人员等相关信息,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与现场数据采集的方式,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通过系统模拟、数据分析等手段协助领导迅速准确的制定应急预案,并通过网络和无线通信等手段及时发送
32、应急指令。(四)业务信息资源建设以业务信息资源开发运用为主导,对分散的业务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推动电子档案库建设,加快住建委基础性、战略性信息库建设,加强数据的深度运用,提高综合决策分析能力,完善政务信息公开体系、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互换体系,形成由一库两中心三体系构成的“123”业务信息资源建设格局。(1)建立电子档案库,提高档案管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建立覆盖市区建委各科室的电子档案库,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实现了档案管理电子化、整理规范化、排列标准化、检索科学化。电子档案库涵盖房屋使用安全档案、房屋权属档案、投诉管理档案、一般行政处罚档案、公
33、司监管档案、行业人员从业信息档案和建设项目档案等内容,通过电子档案库可对工程项目、房屋、公司和人员的当前信息和历史信息进行统一查询和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库更新机制,使电子档案的状态和内容得到及时更新,保证电子档案的时效性和完整性。建立电子档案库的安全机制,通过权限控制、安全备份、劫难恢复等手段,构建电子档案坚固的安全屏障,部门、单位、个人可根据实际需求可获得不同用户权限,访问不同类别、深度的档案信息,实现电子档案数据在市级部门及各区级部门的分布应用。 (2)建立业务数据中心,加强数据的开发和运用建立由基础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组成的业务数据中心,完善数据标准,调整数据结构,优化数据设计,加
34、强数据的开发和运用。继续完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将各区县业务数据、农村住房数据加入到基础数据库中,逐渐形成标准库、房屋库、工程建设库、公司库、人员库和保障对象库六库合一的基础数据库,为业务协同提供数据基础。规范各类应用数据库的管理,保证各类应用数据库在逻辑上互相独立,仅由各业务所专用,不参与业务之间的协同和数据共享。针对“有数据少分析”的现状,建立数据集市和数据仓库,按主题对数据进行抽取、加工和集成,建立开工量预测、房屋交易预测、保障人群覆盖分析等决策模型,运用报表工具、查询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和数据挖掘工具,加强工程建设、房屋管理、住房保障等专项决策分析能力,提高领导决策效能。(3)建立业务服务
35、中心,加强技术资产积累和运用将业务功能作为一种技术资产进行管理,建立业务服务中心,保存常用的公共功能服务和业务解决服务,例如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库访问服务等,供各类业务系统使用。业务服务中心的建立将加快业务系统的研发速度,有助于形成可积累、可重用的技术资产,并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渐壮大和完善,从而有效避免反复建设,减少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业务变化的灵敏性。在业务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分析工具和监控机制,综合分析和考虑每个服务的竞争力、使用率、灵活性、成本等,发现战略性的业务服务,或者“热点”服务,这些服务将成为住建委未来战略发展的重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住建委电子
36、政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4)完善政务信息公开体系,加强政务工作的透明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托门户网站作为系统基础平台,结合住建委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政务信息公开体系,并建立信息公开管理系统,对公开申请、信息发布和意见反馈等进行集中管理。进一步拓宽信息公开渠道,提供在线查询、网上交流、监督投诉和电话征询等公开途径;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除外交、军事、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内容外,其它政务信息应依申请进行公开;进一步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等信息进行及时公开;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强化公众的监督作用,充足发
37、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建立政务信息公开监督小组,定期和随机对政务信息公开实行情况进行督查。(5)完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健全信息资源管理机制遵循国家和北京市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标准规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住建委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对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的市区一体化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实现对住建委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组织和统一管理。住建委信息资源目录体系解决资源的分布存储、透明获取和沟通协同等问题,保证各部门可以实时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况,发现、定位、获取和运用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互换和共享。为保证业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有效运转,需制定信息资源分级分
38、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采集、登记、备案、保管、共享、发布、安全、保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资源安全可靠和及时有效,为信息资源的动态整合和共享提供支撑。(6)完善信息资源互换体系,规范信息资源互换渠道运用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互换与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住建委政务信息资源互换体系,实现与区县住建委、各下属事业单位、其它委办局之间的互换和共享,提高数据运用率,为跨部门应用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规范信息资源互换渠道,支持住建委与市科委、市政府办公厅、安监局、环保局消防局、市记录局、市规划局、工商、税务、民政、监察局、公积金中心、银行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保证在信息互换过程中,使用统一的互换和共享平台,
39、避免系统的单点对接,提高信息互换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五)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统一规划,完善住建委市区一体化政务网络,为住建委电子政务建设提供有效的网络支撑。建设和完善市区一体化数据服务中心和信息安全体系,为信息共享、应用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撑。建立业务系统集成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GIS展示平台,为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提供统一支撑。(1)完善住建委电子政务网络,加强网络管理和监控根据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统一规划,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规定,建设和完善涉及政务内网、政务专网和政务外网的住建委市区一体化政务网络。在布局上,住建委市区一体化政务网络上联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下
40、联区县住建委和下属事业单位,横向与北京市其它委办局相连,为电子政务系统构筑一个畅通、可靠、安全的网络信息传输平台。建设综合网管系统,进行网络分级管理,实现对网络及承载资源的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运营监控、监控报警、综合分析等,掌握网络的运营状况,实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系统和业务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为信息系统提供安全、高效的网络平台。部署流量控制系统,监测并减少非业务应用对网络带宽的影响,保证关键的业务应用能正常运营。(2)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提高数据中心能力围绕节能、低碳和环保等主题,对数据中心进行改造和升级,改善运营管理模式,优化数据中心空间、电源和冷却系统,减少能耗,减少建设和维护成本
41、,从而打造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为了充足发挥数据中心的潜在能力,减少管理成本,运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将零散的服务器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和技术人才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和规范管理,提高数据中心运用效率,减少投资成本和能源消耗,动态地满足住建委业务发展的需要。(3)完善信息安全体系,保障电子政务安全运作加强市、区建设系统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重点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工作,协调解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通过定期开展网络安全评测工作,逐步完善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定的安全体系建设。统筹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劫难备份建设,建设异地数据灾备中心,制定异地数据备份中心的
42、数据备份方案和应急预案,实现数据级容灾备份,提高信息安全性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和完善以防火墙子系统和网络防病毒子系统为主的基本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建立入侵检测子系统、主机保护子系统和客户端计算机安全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监测系统,提高对网络袭击、病毒入侵的防范能力和网络失泄密的检查发现能力。建立数字认证系统,以数字认证方式统一业务系统的用户身份认证,保障信息传输、存储的完整性和机密性,为住建委电子政务提供安全保障。(4)建立业务系统集成平台,规范业务应用的整合借鉴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思想和公司服务总线(ESB)等技术,建立业务系统集成平台,为工程建设协同管理平
43、台和房屋协同管理平台的建立提供支撑。该集成平台为业务系统之间的互相访问提供途径,并根据业务流程将零散的异构系统进行串联,使它们协调运作,从而支持工程建设和房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此外该集成平台可以灵活调整业务流程,满足住建委业务需求的变化,达成随需应变的目的。该集成平台提供服务注册、发布、获取和访问等功能,业务系统可以通过该平台使用业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和功能,服务之间通过该平台进行协同调用。信息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监控系统之间的协同情况,为分析和优化住建委的业务流程提供决策支持。(5)建立统一用户身份认证平台,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建立统一用户身份认证平台,保证所有业务人员使用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
44、分派机制,将身份权限与职责和功能挂钩,实现住建委多部门、多系统统一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平台提供身份全生命周期管理(用户创建、修改和删除)和身份控制(访问和保密控制、单点登录)等功能,业务人员登录业务系统前需通过统一的用户认证平台的认证,然后转入相应的业务系统,达成一次登录、全方位办公的目的。(6)建立GIS展示平台,提高管理可视化能力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融合航空和卫星影像、地形高程数据和其他的二维及三维数据,建立卫星图、二维图和三维图三图一体的GIS展示平台,使工程建设管理、房屋管理、宏观决策等业务应用更加智能化、可视化和便捷化。GIS平台提供基本地图操作、图/属交互查询、历史回溯、叠加分析、
45、三维分析、专题分析和对比分析等多种分析决策支持功能,可将复杂施工过程用动画图像形象地描绘出来,为全面、准确、快速地分析掌握工程施工全过程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可在三维虚拟环境中对房屋信息进行有效查询与分析,实现房屋的高效和科学化管理。(六)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管理、制度、标准化和绩效考核等建设,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提供保障,促使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保证电子政务可连续发展。(1)建立制度体系框架,推动住建委制度体系建设将电子政务纳入平常政务规程,保证电子政务在各部门政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保证电子政务建设有序进行。根据住建委电子
46、政务建设和发展需要,建立由资源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政务建设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组成的制度体系框架。以制度体系框架的结构为基础,建立制度体系表,分析住建委制度体系现状,对照制度体系表,梳理住建委现有制度,建立缺失制度,最终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2)建立标准化体系框架,推动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和规定,围绕住建委工程和房屋管理行业特性,构建由总体标准、业务系统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资源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管理和运维标准等组成的住建委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以标准化体系框架为基础,建立标准化体系明细表,分析住建委标准体系现状,对照标准化体系明细
47、表,梳理住建委现有标准,建立缺失标准,最终建立完善的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将统一工程建设和房屋管理领域的信息描述,作为业务协同、资源共享和统一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标准保障体系,涉及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标准实行监督体系、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和标准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有效的标准实行评测机制,以保证工作符合标准、系统符合标准。(3)完善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保证项目建设过程合理和规范完善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保证住建委所有电子政务项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该体系覆盖立项、投标、规划、研发、上线、运维、升级、下线等环节,保证这些环节严格遵守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各项规定,以保障有限财力
48、对电子政务项目合理的投放,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成功建设。 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可使电子政务建设与住建委业务发展方向更加吻合,按照业务流程对系统进行分类和管理,有效发现和解决多系统实行时碰到的人员、时间、功能等冲突问题,减少系统的反复建设。完善项目管理体系中成本管理、收益管理、资源管理等综合评估和分析具的规定细则,明确所有系统的运营状态和运用限度,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提供支持。(4)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考核体系,保证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客观公正的电子政务绩效考核体系,从电子政务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开展考核,将考核结果列入业绩考核中,规范和引导电子政务建设,保证电子政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