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 2018-2023 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moonsi****63.com 文档编号:390816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 2018-2023 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DB42∕T 2018-2023 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DB42∕T 2018-2023 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DB42∕T 2018-2023 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DB42∕T 2018-2023 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30 CCS B 50 DB 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20182023 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large water bodies 2023-05-16 发布 2023-07-16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鱼产潜力要素调查与评价.2 5 鱼产潜力估算.3 6 鱼类资

2、源调查.5 7 渔业资源评估.6 附录 A(资料性)记录表.9 附录 B(资料性)鱼类生长分析方程.16 附录 C(资料性)综合模型.18 附录 D(资料性)年龄结构模型.19 附录 E(资料性)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21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华中农业大学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

3、敏、何绪刚、刘家寿、徐军、侯杰、李为、郭传波。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Email:;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华中农业大学,联系电话:027-87282113,Email:。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 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评价的术语和定义、鱼产潜力要素调查与评价、鱼产潜力估算、鱼类资源调查与渔业资源评估的基本要求与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大水面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4、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5147 渔具分类、命名及代号 GB/T 85882001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2763.6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 6 部分 海洋生物调查 HJ 710.7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 SC/T 11492020 大水面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 SC/T 9102.32007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 3 部分:淡水 SC/T 94022010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SC/T

5、 94292019 淡水渔业资源调查规范 河流 SL 1671996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 SL 3952007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8588、SC/T 1149、SC/T 942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大水面 large water bodies 湖泊、水库等内陆水体的统称。来源:SC/T 9429-2019,3.1 渔业资源 fishery resources 水体中具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总称,主要包括鱼类、虾类、蟹类和贝类的成体、幼体或幼虫及卵和配子。来源:SC/T 1149-2020,3.1 资源量评估 fish st

6、ock assessment 根据某一目标水域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利用科学方法或模型进行定量或定性地确定渔业生物种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2 群的种类、数量、生物量、时空分布和变动趋势。来源:SC/T 9429-2019,3.2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 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在规定的时期内,一个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的平均重量或数量。来源:GB/T 8588-2001,3.3.23.5 鱼产潜力 fish production potential 指在理想的自然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单位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可能提供的最大鱼产力的能力。4 鱼产潜力要

7、素调查与评价 调查内容 鱼产潜力要素调查内容包括生物资源及其环境要素调查,其调查项目的主要内容按表1确定。表1 大水面鱼产潜力要素调查主要内容 调查项目 调查内容 水质 水温、透明度、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碱度、总硬度、氨态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总磷、正磷酸盐、叶绿素a 有机碎屑 有机碳含量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 浮游动物 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 底栖动物 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 着生藻类 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 水生维管束植物 种类组成、生物量 鱼类 种类组成、鱼类现存量、主要经济鱼类和土著鱼类年龄与生长、渔获物统计 其他水生经济动物 虾、蟹、贝类、螺类等经济

8、甲壳类种类组成、现存量、生长、渔获物统计 水质调查与评价 采样点布设和相关指标分析测定应符合GB 3838-2002中6的规定。湖泊和水库等大水面营养状态评价项目应包括总磷、总氮、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其中,叶绿素a为必评项目。对比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分析调查大水面水质现状,营养状态评价标准与分级方法应符合SL 395-2007中5.1.1的规定。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调查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样品采集、种类鉴定、计数、生物量计算、数据整理的方法应符合SC/T 9402-2010中48的规定。底栖动物调查 湖泊和水库等大水面底栖动物的采样点选择、样品采集、样品的保存与分析方法应

9、符合SC/T 9102.3-2007中6的规定。着生藻类调查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3 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种类鉴定、计数、生物量计算、数据整理的方法应符合SL 167-1996中9的规定。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 大型水生植物的定性与定量样品采集、种类鉴定、生物量与覆盖度的计算以及数据整理的方法应符合SL 167-1996中10的规定。有机碎屑有机碳含量分析 有机碎屑有机碳样品的采集、含量的检测以及结果计算方法应符合SC/T 1149-2020附录A的规定。5 鱼产潜力估算 不同饵料资源鱼产潜力估算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着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和有机碎屑鱼产潜力

10、的简化生产经验计算,可分别按式(1)式(6)进行。=(/)100 (1)=(/)(2)=(/)(3)=(/)(4)=(5)=(19.58%+22.60%)39000003560+3350 (6)式中:FG浮游植物的鱼产潜力,t;BG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mg/L;P/B该类饵料生物年生产量与年平均生物量之比;a鱼类对该类饵料生物最大利用率;U大水面表层10 m以内的水容量,不足10 m的按实际水容量,108 m3;S渔业面积,km2;k鱼类对该类饵料生物的饵料系数。Fp浮游动物的鱼产潜力,t;Bp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mg/L;Fb底栖动物的鱼产潜力,t;Bb底栖动物年平均生物量,g/m2;F

11、A着生藻类的鱼产潜力,t;BA着生藻类年平均生物量,g/m2;FZ水生维管束植物的鱼产潜力,t;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4 PZ水生维管束植物年净生产量,t;FS有机碎屑的鲢、鳙鱼产潜力,t;CS有机碎屑有机碳含量,mg/L;A水体中鲢占鲢、鳙的生物量百分比,%;B水体中鳙占鲢、鳙的生物量百分比,%。总鱼产潜力与单位鱼产潜力的估算 总鱼产潜力和单位鱼产潜力应分别按式(7)和式(8)计算。=+(7)=/(8)式中:FT总鱼产力,t;FL滤食性鱼类鱼产力,t;FD底层鱼类鱼产力,t;FJ单位鱼产潜力,t/km2。滤食性与底层鱼类鱼产潜力估算 滤食性和底层鱼类鱼产潜力计算应分

12、别按式(9)和式(10)进行。=+(9)=+(10)式中:FL滤食性鱼类鱼产力,t;FG浮游植物的鱼产潜力,t;Fp浮游动物的鱼产潜力,t;FS有机碎屑的鲢、鳙鱼产潜力,t;FD底层鱼类鱼产力,t;Fb底栖动物的鱼产潜力,t;FA着生藻类的鱼产潜力,t。饵料生物最大利用率、饵料系数和P/B系数等参数可按表2确定。表2 饵料生物最大利用率、饵料系数和P/B系数等参数 饵料生物 最大利用率(a)(%)饵料系数(k)P/B 系数 浮游植物 40 80 100150 浮游动物 30 10 2040 底栖动物 25 6 36 着生藻类 20 100 80120 水生维管束植物 25 110 1.25 有

13、机碎屑 50 200 注:水生维管束植物P/B系数中,B用夏、秋季的平均生物量。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5 6 鱼类资源调查 调查方案 6.1.1 调查方式 大水面鱼类资源调查方式主要包括:a)基础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地方鱼类志、公开发布的鱼类资源方面的科研论文、渔业部门的统计资料等,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b)访谈:调查者可以通过对当地渔业部门、渔民及相关专家等知情人进行访谈,获取有关资料或信息;c)渔获物调查:包括捕捞采样调查和渔获物抽样调查;d)声学调查等。6.1.2 调查内容 大水面鱼类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a)鱼类、虾类、蟹类和贝类等有经济价值的渔业生物种类组

14、成、数量和生物量分布;b)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c)主要渔业生物种类的体长、体重、年龄、性别、性腺和食性等生物学特征;d)主要渔业生物种类的资源量。6.1.3 调查时间 为准确反映大水面鱼类资源结构和动态,以及其它调查目的和要求,大水面鱼类资源调查按以下方式进行:a)资源损失评估时,至少进行 1 次调查;b)季节动态调查应不少于 2 次;c)全年资源量调查应按春、夏、秋、冬四季进行。6.1.4 站点设置 调查站点的设置可按照棋盘格横竖布置或结合调查对象群体的不同生活阶段和栖息(产卵、索饵、越冬)场所确定调查站位。调查设备与器材 调查所需的采样工具、仪器、器具、试剂应符合SC/T 9429-201

15、9中4.3的规定。渔获物数据采集 6.3.1 渔具作业时间 根据不同渔获物类型选择渔具和作业时间。定置刺网宜过夜作业12 h,流刺网作业3 h,钓具作业3 h5 h,笼壶类渔具作业24 h,耙刺类作业3 h5 h。6.3.2 渔获物数据采集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6 综合考虑各种作业方式,每种作业方式不少于3船次(网次)。记录采样站点、渔获物重量、渔船功率、渔具分类、作业时间等信息。渔具分类按GB/T 5147的规定执行,并统计分析渔获物结构和渔船单日渔获量,记录表参见附录表A.1。声学调查数据采集 声学调查对调查水域环境的要求、调查船和仪器设备的安装、回声探测仪校正

16、、声学数据的采集、调查航线、调查航速、调查记录等方法应按SC/T 9429-2019中5.2的规定。渔获样品的处理和分析 渔获样品的处理与分析按下列步骤进行:a)渔获样品的收集:采集的渔获物应分别收集,并放入标注采集时间、地点和渔具类型的标签;b)样品保存:不具备现场分析条件的情况下,应及时冷冻保存;特殊样品宜用纱布(袋)包裹,放入标记采样信息的标签,置于浓度为 5%10%的甲醛溶液或 70%75%的乙醇溶液的容器中保存,并向较大的个体体腔内注射固定液,以体腔膨胀为宜。固定液的体积应为动物体积的10 倍以上,应在 2 d3 d 后更换一次;c)样品的分类与测量:每网次渔获物均应鉴定至种或其他最

17、低分类阶元,按种或其他最低分类阶元计数和称重,并测量体长范围(贝类除外)和体重范围,记录表参见附录表 A.2;d)收集生物学测定样品:进行生物学测定的物种,每个物种随机取样 50 尾(个),应包括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不足 50 尾(个)的全部取样,放入标记采集时间、地点和渔具类型的标签,现场进行生物学测定,或者冷冻保存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测定;e)生物学测定:按 GB/T 12763.6-2007 中 14.3.4 的规定,对鱼类、虾类和蟹类进行生物学测定,记录表参见附录表 A.3A.5;贝类生物学测定参数可参考 SC/T 9429-2019 附录 B 的相关规定,记录表参见附录表 A.6 和表

18、A.7。7 渔业资源评估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估算 7.1.1 CPUE 估算 调查的时间与频次根据调查水域的情况及调查目的确定。CPUE 按式(11)计算。=(11)式中: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单位为千克每网每小时kg/(neth)或尾每网每小时ind/(neth);C某规格渔具的总渔获量,单位为千克或尾(kg 或 ind);N渔具个数;t采样时间,单位为小时(h)。7.1.2 基于 CPUE 的捕捞量计算 调查大水面的捕捞量F按式(12)计算。=(12)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7 式中:F调查大水面的捕

19、捞量,单位为千克(kg);A调查大水面总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S单次捕捞作业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2)。单船渔获量估算 7.2.1 单日平均渔获量估算 调查时间与频次参照 6.1 进行。调查大水面中渔船的单日平均渔获量Yd,按式(13)计算。=1 (13)式中:一定时期内调查大水面中渔船的单日平均渔获量,单位为千克每船每天kg/(船d);u调查大水面中作业的渔船数量,单位为船;b渔船标号;Yd某艘渔船某日的渔获量,单位为千克(kg)。7.2.2 年渔获量的计算 调查大水面的年渔获量Ya,按式(14)计算。=()12=1 (14)式中:Ya调查大水面的年渔获量,单位为千克每年(kg

20、/年);m调查月份;m月份中调查水域的单日平均渔获量,单位为千克每船每天kg/(船 d);调查月份中所有渔船的平均作业天数,单位为天每月(d/月),=1,Tm为渔船各月份的作业天数,单位为天每月(d/月);N该大水面的渔船总数量。声学评估法 以调查大水面断面观测值代表断面两侧各半个断面间距(两条折线的起止点间距的一半)水域内的平均值。各断面所代表水域资源量之和即为调查范围内的总资源量。某一给定断面所代表水域内评估种类i的资源尾数之和(Ni,ind),资源量(Bi,g)分别按式(15)和(16)进行计算。=(15)=(16)式中:断面内评估种类i的平均积分值,单位为平方米每平方米(m2/m2);

21、断面内评估种类i的平均声学散射截面,单位为平方米(m2);D断面长度,单位为m;S断面在岸边的投影长度,单位为m;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8 评估种类i的平均体重,单位为克(g)。鱼类分种类资源量估算 根据获得的总资源量,结合渔获物各种类百分比,推算各种类资源量。主要经济鱼类生长与食物组成分析 7.5.1 主要经济鱼类食物组成分析 采用肠含物分析或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确定调查鱼类的食物组成,分析鱼类的食物关系,估算调查鱼类的营养级关系,构建调查大水面的食物网结构。7.5.2 主要经济鱼类生长分析 通过拟合体长-体重方程、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及其生长速度和加

22、速度方程,分析调查鱼类生长速度与加速度和生长拐点等生长特性。相关的方程参见附录B。渔业资源评估模型 利用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估算渔业与种群相关参数,以回溯种群和渔业捕捞历史,评估渔业活动、渔业管理对资源的影响,并对渔业资源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风险分析。因此,渔业资源评估是渔业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目前常用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主要有单种群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中的综合模型(附录C)和年龄结构模型(附录D),以及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中的Ecopath with Ecosim(EwE)模型(附录E)。A A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9 附录A (资料性)记录表 A.1 渔船作业属

23、性和渔获物调查记录表 渔船作业属性和渔获物记录表见表A.1。表A.1 渔船作业属性和渔获物调查记录表 第 页,共 页 调查时间:大水面名称:采样站点:渔获生物类型:渔船总数量:渔船编号 载重,t 渔船功率,kW 渔具分类(式+型+类)渔具主尺度 网目尺寸,目 作业方式 作业起止 时间 单船单日渔获量,kg/(船d)记录人:测算日期:校核人:校核日期: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0 A.2 渔获物分析表 渔获物分析表见表A.2。表A.2 渔获物分析记录表 调查时间:大水面名称:第 页,共 页 采样站点 渔获生物类型 渔具 渔船编号 总渔获量,kg 样品量,kg 体长范围 体

24、重范围 种类和组成 种名 尾数 数量百分比%重量,kg 重量百分比%种名 尾数 数量百分比%重量,kg 重量百分比%记录人:记录日期:校核人:校核日期: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1 A.3 鱼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鱼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见表A.3。表A.3 鱼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共 页,第 页 调查时间:大水面名称:站点名称:水深:m 种名:网具:渔获量:kg 编号 长度,mm 重量,g 性别 性腺 成熟度 摄食强度 年龄 备注 全长 体长 全重 消化道食物重 性腺重 记录人:记录日期:校核人:校核日期: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2 A.4 虾类生物

25、学测定记录表 虾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见表A.4。表A.4 虾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共 页,第 页 调查时间:大水面名称:站点名称:水深:m 种名:网具:渔获量:kg 编号 长度,mm 重量,g 性别 性腺 成熟度 摄食强度 备注 体长 头胸甲长 体重 性腺重 记录人:记录日期:校核人:校核日期: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3 A.5 蟹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蟹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见表A.5。表A.5 蟹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共 页,第 页 调查时间:大水面名称:站点名称:水深:m 种名:网具:渔获量:kg 编号 头胸甲,m 腹部,mm 重量,g 性别 性腺 成熟度 摄食强度 备注

26、长度 宽度 长度 宽度 体重 性腺重 记录人:记录日期:校核人:校核日期: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4 A.6 双壳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双壳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见表A.6。表A.6 双壳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调查时间:大水面名称:第 页,共 页 标号 长度,mm 重量,g 性别 备注 壳高 壳长 壳宽 带壳重 去壳重 记录人:记录日期:校核人:校核日期: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5 A.7 腹足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腹足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见表A.7。表A.7 腹足类生物学测定记录表 调查时间:大水面名称:第 页,共 页 标号 长度,mm 重量,g 性别

27、 备注 壳高 壳长 带壳重 去壳重 记录人:记录日期:校核人:校核日期:B B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6 附录B (资料性)鱼类生长分析方程 B.1 体长-体重方程 鱼类体长体重方程如公式(B.1)所示。=(B.1)式中:W鱼体体重;L为鱼体体长;a条件因子;b异速生长指数。B.2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如公式(B.2)和公式(B.3)所示。=(1(0)(B.2)=1()(B.3)式中:Ltt龄的长度;L为渐进长度;W渐进体重;k生长系数;t年龄;t0理论上体长为零时的年龄;b异速生长指数。B.3 生长速度和

28、加速度方程 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方程如公式(B.4B.7)所示。/=()(B.4)/=(0)1 (0)1(B.5)2/2=2(0)(B.6)2/2=2(0)1 (0)2(0)1 (B.7)式中:Ltt龄的长度;L渐进长度;W渐进体重;k生长系数;t年龄;t0理论上体长为零时的年龄;b异速生长指数。B.4 拐点年龄方程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7 拐点年龄的计算按公式(B.8)计算。=/+0(B.8)式中:ti拐点年龄;k生长系数;t0理论上体长为零时的年龄;b异速生长指数。C C 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8 附录C (资料性)综合模型 C.1 剩

29、余产量模型 剩余产量模型(Surplus production models)将种群数的变化速率作为种群数量的一个单函数,仅需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或捕捞努力量资料,此类模型比较适合用于比较难获取年龄等变量的种群资源上。其中Schaefer模型在渔业资源评估中应用较广。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积分形式如公式(C.1)所示。log(+1)=(+1+2)(+1+)2(C.1)式中:U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r 种群内禀增长率;K 环境容纳量;q捕捞系数;f捕捞努力量;t时间指数。C.2 延迟差分模型 延迟差分模型(Delay difference models)增加了自然死亡

30、、生长、补充等生物过程从而拓展了剩余产量模型,使该模型具有直接的生物学解释。延迟差分模型所需要的数据与剩余产量模型类似,主要有捕捞产量、捕捞努力量、CPUE 或资源调查指数等。延迟差分模型的公式如(C.2)所示。=11+11+(C.2)式中:B生物量;N种群数目;R补充量;一定年龄的补充量的体重;和生长方程=+1的参数;t时间指数;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19 D 附录D (资料性)年龄结构模型 D.1 实际种群分析 实际种群分析(Virtual polulation analysis,VPA)模型为渔业资源评估研究领域中常用模型之一,该模型可准确解析往年渔业资源量(B

31、iomass)、亲体量(Spawning stock biomass,SSB)以及部分补充量(Partial recruitment)的整体变化、组成各资源量的年龄结构百分比以及历史上的捕捞死亡系数的变化。此外,VPA模型还可以对未来的资源量和亲体量进行预测。该模型具有简单、高效、准确的优点。主要计算公式如(D.1)(D.4)所示。=+(D.1)=(1 )(D.2)+1=(1)(D.3)+1=(D.4)式中:Zii年该种群的总死亡系数;Mii年该种群的自然死亡系数;Cii年该种群的渔获量;Fii年该种群的捕捞死亡系数;Nii年该种群的资源量;D.2 体长股分析 体长股分析(Length coh

32、ort analysis)是在VPA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了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同时将股分析法(Cohort analysis,CA)以年为单位进行时间间隔划分,转变成当体长增长l时需要的时间为t,直接以鱼类种群的体长数据取代了年龄数据,对渔业资源量现状以及利用状况进行有效评估。运用体长股分析法进行估算,按照公式(D.5)波浪线(D.10)进行计算。=(+)(D.5)=+()(1)(D.6)=(+1)(D.7)=0(1/)ln(1 /)(D.8)=+t e (D.9)=+(D.10)式中:Ni处于最大体长的群体数量(ind.);Ct处于最大体长时的渔获量(t);Ft处于最大捕捞

33、体长时的捕捞瞬时死亡系数;Ni、Ni+t分别为处于第 i 龄及第 i+t 龄时的某种鱼类的资源数量(t);Ci第 i 龄时的渔获量(t);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20 Fi处于第 i 龄时的捕捞瞬时死亡系数。学兔兔 标准下载DB42/T 20182023 21 E E 附录E (资料性)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 E.1 Ecopath(静态)模型 Ecopath(静态)模型用于输入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生物学和捕捞的关键数据,并建立数量平衡模型,提供基本分析功能。其根据热力学原理定义系统中每一个功能组(i)的能量输出和输入保持平衡:生产量-捕食死亡-其他自然死亡-产出量

34、=0,并用一组联立线性方程定义一个生态系统,其中每一个线性方程代表系统中的一个功能组。该模型按照公式(E.1)计算。()=1()+(E.1)式中:Bi和Bj功能群i和j的生物量;()i功能群i的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j功能群j的消耗量与生物量的比值;EEi生态营养效率;DCij被捕食组i占捕食组j的总捕食量的比例;Yi渔获量;BAi生物量累积;Ei净迁出量。E.2 Ecosim(时间动态)模型 Ecosim(时间动态)模型可以动态模拟渔业政策和环境扰动在一定时间内对捕捞产量以及资源量的影响。其是在Ecopath模型静态模拟的基础上实现的,可较好地动态模拟渔业捕捞对生态系统生物组成数量变动的影响,模拟该系统总体的发育过程。该模型按照公式(E.2)(E.4)计算。=f()0 =1 (E.2)f()=(E.3)=()(E.4)式中:Bi和Bj功能群i和j的生物量;M0非捕捞或捕食行为的死亡率;Fi渔业捕捞产生的死亡率;Gi功能i的净生长率(即生产量和消耗量的比值);Qji消耗率。学兔兔 标准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