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32023年)(征求意见稿)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二九年四月目 录一、指导原则与规划目的1(一)规划背景1(二)指导原则4(三)规划目的6二、统筹地质矿产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10(一)加强地质矿产调查10(二)加强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13三、合理开发运用和保护矿产资源18(一)调控矿产资源开发运用总量18(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运用布局21(三)调整矿产资源开发运用结构28(四)节约与综合运用矿产资源30四、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33(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33(二)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34(三)积极推动矿区土地复垦36五、强化规划实行保障措施37(一)健全规划实行
2、机制37(二)改善规划实行环境41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32023年)为了贯彻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32023年),加强对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全面增强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行细则、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以2023年为基年, 2023年为目的年,展望到2023年,是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运用和保护的指导性文献,是依法管理和监督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四川省涉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运用活动的
3、相关行业规划应与本规划做好衔接。一、指导原则与规划目的(一)规划背景2023年至2023年,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取得重大成就。7年间,在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的引导和带动下,多元化投资的矿产勘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省地质勘查投入年均增长约12%,2023年达成6.0亿元,年终共设立探矿权946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和矿区达成100种和1906处,其中有43种矿产的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5位,煤、铁、锰、钛、钒、铜、铅锌、轻稀土、磷、水泥用灰岩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有所增长。全省矿业经济快速发展,矿山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4%,2023年达成290.8亿元;2023年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
4、采选业工业产值544.6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及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的工业产值2093.7亿元,分别占全省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4.9%和18.9%,矿业及其后续加工业作为全省工业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矿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攀西、川南、川东北、成都平原等地的能源、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煤、铁、铜、金、轻稀土、芒硝、岩盐、磷、水泥用灰岩等重要矿产年开采量大幅增长,2023年全省矿山总数8402个,其中大中型矿山数301个,全省原矿总产量达成266.8百万吨,矿产资源供应能力明显增强,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矿物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大省。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矿
5、产资源规划体系,大力加强矿业权设立管理和市场建设,全面推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总量调控能力增强,开发运用布局不断优化,规模开发集约经营限度不断提高,开发秩序明显好转,矿山地质环境初步改善。这些都为规划期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至2023年,是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将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四川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重要矿产配套限度高且分布集中,总体查明限度约为四分之一,多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潜力巨大,加之较为雄厚的地勘队伍、较为完善的矿产资源采选加工体系和数量多成本低的劳动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前景广阔。加快建设美好
6、家园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速推动工业化和城乡化,将对矿产资源保持强劲需求,为四川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专栏一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要成就指 标2023年2023年增幅(%)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个)9010011.1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的矿种(个)344326.4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区(处)1407190635.4年终保有资源储量煤炭(亿吨)97.5109.212.0铁(矿石亿吨)99.5102.02.5锰(矿石百万吨)27.228.85.8钛(TiO2百万吨)619.6640.03.2钒(V2O5百万吨)18.619.02.1铜(金属万吨)210.6219.84.3铅锌(金属万吨)697.4749.77
7、.4轻稀土(REO万吨)126.1129.93.0磷(矿石亿吨)14.116.315.6水泥用灰岩(亿吨)24.730.021.4年度矿产开采量煤炭(万吨)3716.09557.7157.2铁(矿石万吨)1251.73517.9181.0铜(矿石万吨)194.9386.398.2铅锌(矿石万吨)185.6203.29.4岩金(矿石万吨)16.3170.3944.7轻稀土(矿石万吨)52.2142.7173.3芒硝(万吨)419.51311.2212.5岩盐(万吨)329.41132.6243.8磷(矿石万吨)303.8515.769.7水泥用灰岩(万吨)1702.62507.947.2注:1查
8、明资源储量的矿区数是纳入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区数,不涉及石油、天然气、铀矿、地下热水、矿泉水5个矿种的矿区。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及年度开采量源自四川省矿产资源年报,但2023年煤炭开采量采用的是四川记录年鉴中2023年煤炭生产量。发步伐提供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增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助于四川发挥后发优势,引领和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速发展。国家实行西部开发战略进入新阶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矿产资源开发运用力度,建设资源接替区,促进优势资源转化,为四川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发明更加宽松的环境。东中西经济互动,“外资西移”、“内资西进”态势明显,为四川积极承接国内矿
9、业重心西移、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提供良好契机。同时,必须清醒地结识到,四川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总体较低且不平衡,矿产资源人均少,许多矿产禀赋差,重要矿产资源快速消耗态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制约因素增多。部分重要矿产储量增长低于生产增长,找矿难度不断增大,资源接续基地局限性,一些重要矿山面临资源枯竭,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约束加剧,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压力加大。矿产资源开发运用较为粗放,布局结构不尽合理,运用水平不高,解决矿产开发小、散、乱和矿山环境破坏等问题的任务非常艰巨。地勘单位、矿山公司的自主增长机制尚未形成,资源的规划统筹和市场
10、配置缺少制度性保障,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利益纠纷突出,破除制约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障碍任务繁重。规划期间,必须爱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 “富民强省、全面小康” 的发展目的,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拓新的发展思绪,增添新的发展举措,乘势而上,迎难而进,开创保障科学发展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局面。(二)指导原则规划期间,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导向,紧密结合建设美好家园和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需求,把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
11、社会可连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放在突出地位,统筹地质矿产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发运用与保护矿产资源,推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矿产资源支撑。规划期间,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服从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质勘查工作要统筹部署、适度超前、拓展服务领域、加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限度,矿产资源配置要公平合理、向优势公司和重大建设项目倾斜,采矿总量调控要切实可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重要矿产资源要加强储备、提高连续供应能力。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按照经
12、济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规定,结合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开发运用条件,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要拟定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方向、重点和时序,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多元化资金有序投入,形成协调、有序的勘查开发区域发展新格局。转变增长方式。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要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综合勘查、综合开采和资源保护,发展矿产资源领域的循环经济,提高节约与综合运用资源的水平。加强矿区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废弃土地复垦,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环境代价。开发一方资源,做强一方产业,带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3、。突出地勘单位、矿山公司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综合运用等环节的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综合竞争力,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加强统一规划和管理,充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增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自主增长活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要立足省内,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三)规划目的规划期间,四川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要努力实现以
14、下目的:矿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矿业产值增幅高于产量增幅,矿业利税增幅高于产值增幅。在提高矿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全省地质勘查投入年均增长12%左右,2023年超过1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找矿投入超过2亿元,2023年约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找矿投入约3亿元;全省矿山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23年超过400亿元,2023年约650亿元。矿产资源保障限度稳步上升。加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力度,强化探矿权设立的布局引导,新增一批能源和非能源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新查明一批可供规模开采的矿产地,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后备基地,努力实现重要矿产的储量增长大于储量消耗。探矿权设立数增幅与
15、勘查投入增幅相适应,向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带倾斜,2023年终设立约1747个,2023年终约2257个。20232023年,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重要矿产地约50处,提供约6个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后备基地,取得约10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突破,煤炭提高资源储量类别20亿吨,新查明可供开采运用的大中型矿产地约48个。 20232023年,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重要矿产地约80处,煤炭提高资源储量类别10亿吨,新查明可供开采运用的大中型矿产地约75个。到2023年,煤、铁、铜、铅锌、金、银、磷、水泥用灰岩等重要矿产的保障限度保持现有水平或得到提高。专栏二 矿产资源勘查重要指标指 标2023年2023年属性
16、年终探矿权设立数(个)全省17472257预期性攀西地区690965川西北地区485530川东北地区259316川南地区133236成都平原地区180210指 标20232023年20232023年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重要矿产地(处)5080新查明大中型重要矿产地(处)4875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煤炭(亿吨)1012铁(矿石万吨)1500030000锰(矿石万吨)20235000铜(金属万吨)4070铅锌(金属万吨)150300银(金属吨)6001000金(金属吨)2050磷(矿石亿吨)35水泥用灰岩(亿吨)610矿产资源连续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有效调控重要优势矿产开采总量,在稳定和提高资源可供性的基
17、础上,平稳增长重要矿产资源开采量。到2023年,全省原矿年产量达成3.5亿吨左右,其中原煤约10780万吨,铁矿石约7200万吨,稀土矿石约200万吨,水泥用灰岩大幅增至8100万吨以上。到2023年,全省原矿年产量达成5亿吨左右,其中原煤约12820万吨,铁矿石约8880万吨,稀土矿石约250万吨,水泥用灰岩约10510万吨。到2023年,煤、铁、硫铁矿、岩盐、芒硝等重要矿产的可供性继续保持稳定,铜、铅锌、稀土、磷、水泥用灰岩等重要矿产的可供性进一步增强。专栏三 矿产资源开发运用重要指标指 标2023年2023年属性重要矿产年开采总量全省原矿总产量(亿吨)3.55预期性原煤(万吨)10780
18、12820铁(矿石万吨)72008880铜(矿石万吨)6051010铅锌(矿石万吨)465710金(矿石万吨)260380磷(矿石万吨)6801100硫铁矿(矿石万吨)7751145岩盐(矿石万吨)15001910芒硝(矿石万吨)20232300水泥用灰岩(万吨)810010510钨(矿石万吨)00约束性锡(矿石万吨)3538锑(矿石万吨)2122稀土(矿石万吨)200250年终采矿权设立数(个)全省90538782预期性成都平原地区18901600川南地区29502840攀西地区12471344川东北地区26212580川西北地区345418矿产资源储备与保护年终储备重要矿产地(处)3035
19、矿产资源开采规模结构大中型矿山比例(%)5.68.0重要矿产矿山平均开采规模原煤(万吨/年)68铁(矿石万吨/年)4045铜(矿石万吨/年)1520磷(矿石万吨)1015岩盐(矿石万吨)6065芒硝(矿石万吨)6570水泥用灰岩(万吨)2025砖瓦用页岩(万吨)1.52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运用矿山平均开采回采率(%)8284约束性重要矿产平均选矿回收率(%)8486矿产资源总回收率(%)7072煤矸石和粉煤灰运用率(%)6575共伴生矿产综合运用率(%)4045矿产资源运用和保护水平明显提高。强化采矿权设立的布局和结构导向,加快建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矿产资源开发运用布局不断优化,矿业集中度有
20、序提高,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较强的大中型优势矿山公司,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运用水平明显提高。到2023年和2023年,全省采矿权设立数分别控制至约9053个和8782个,储备的重要矿产地分别增至约30处和35处,大中型矿山比例分别达成5.6%和8.0%以上,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分别增至70%和72%以上,共伴生矿产综合运用率分别提高到40%和45%以上。到2023年,矿产资源运用和保护水平基本达成国内先进水平。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状况明显改善。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大,新建和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破坏区域得到全面恢复治理、毁损土地得到全面复垦运用。到2023
21、年和2023年,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区域恢复治理率分别达成25和35,历史遗留的矿区废弃土地复垦率分别达成25%和30%以上。到2023年,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高。专栏四 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重要指标指 标2023年2023年属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新建和生产矿山全面治理约束性历史遗留矿山2535矿区土地复垦率()新建和生产矿山全面复垦历史遗留矿山2530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增强民生为本和科学开发的理念,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矿业权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矿区地质环境
22、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规范矿业权市场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健全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管理有规、市场有序、开发有责、调控有效、监督有力的矿产资源管理新局面。二、统筹地质矿产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一)加强地质矿产调查按照“中央和地方统一部署,分工协作,各有侧重”的规定,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贯彻中央部署,统筹安排和实行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潜力评价、运用现状调查和地质资料开发运用等工作,提高全省地质矿产调查限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奠定基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新发现或划定的矿产地,应及时向国土资源主管部
23、门备案,作为公开、公平、公正地引导后续勘查开发的依据。 1、加强基础地质调查根据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发挥多目的、多学科和多技术的优势,加强重点地区大中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开展重点成矿区带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区域遥感地质调查,开展重点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和农业地质调查,加强敏感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质环境监测,显著提高全省基础性地质工作限度,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为社会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质信息服务。专栏五 基础地质调查重大项目1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在四川三江地区、攀西地区等的重点成矿区带开展15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
24、地质调查,提高地质调查与研究限度。2重点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开展四川西部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重大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多发区、旅游及自然保护区等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分步安排龙门山地区和攀西地区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开展四川盆地125万多目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配合“金土地工程”,在土地整理区开展农业地质调查评价;在甘孜、阿坝、凉山地区和在重要经济区、重大工程区开展中大比例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开展岩溶石山等缺水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及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开展阿坝等大骨节病高发地区的地下水调查评价。3敏感地区地下水和地质环境监测。加强成都平原、安宁河谷平原地下水动态监测;开展125万地质
25、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重要旅游区、红层丘陵地区等服务。4基础地质数据的更新。开展全省基础地质调查数据更新工作。2、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在重要成矿区带统筹安排15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在成矿条件有利、有较大资源潜力、工作限度总体较低的地区和重要成矿远景区,大力推动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加强国家需要、四川又有较大资源潜力的铁、锰、铜、铅、锌、镍、金、银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展省内急需且尚有资源潜力的低硫煤、煤层气、优质非金属矿产和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圈定找矿靶区,发现和评价新的矿产地,拉动后续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做好砖瓦用页岩、砂石等第三类矿产
26、的调查评价工作,合理划定接替和后备矿产地。专栏六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大项目1在四川三江地区和攀西地区的重要成矿区带开展15万矿产资源远景调查,提供新的找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2能源矿产调查评价。开展川南煤田、攀枝花宝鼎红坭地区、川北米仓山地区、马边越西地区、盐源盆地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尽快提供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增强全省中长期发展的能源保障。3金属矿产调查评价。在川西北地区的重要成矿远景区,以锰、铜、铅、锌、锡、金、银等为主攻矿种开展调查评价。在攀西地区的重要成矿远景区,以富铁、锰、铜、富铅锌、锡、镍、铂族等为主攻矿种开展调查评价。开展四川盆地西缘铜矿和铅锌矿的资源远景调查。
27、4非金属矿产调查评价。开展马边雷波地区的磷矿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减少后续勘查开发风险。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安排优质、高效、新型、合用非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5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在地下水资源丰富、人口集中的地区开展地下水水源地调查评价工作。5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数据的更新。开展全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数据更新工作。3、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运用现状调查以煤、铁、锰、铜、铝、铅、锌、镍、钨、锡、钼、锂、金、银、稀土、磷、硫铁矿、重晶石、萤石等矿种为重要对象,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总量预测评价,编制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与预测图,建立和完善全省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数据库,基本摸清全省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及其
28、空间分布。系统开展矿产资源储量运用调查和矿业权核查,全面掌握矿产资源储量运用情况。综合集成矿产资源储量运用状况调查成果和潜力评价成果,开展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区域划分工作,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运用提供支撑。4、综合运用和深度开发地质资料加强涵盖地质、矿产、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质遗迹等信息的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推动地质工作信息化。分级建设地质资料数据服务信息系统和网站,推动公开性地质资料网上在线服务和地质图书、档案、文献的开放与服务。深化对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加强地质资料数据产品开发和专项服务,推动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的开发运用,大幅度提高地质资料社会化运用
29、水平和运用效益。(二)加强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1、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加强能源矿产勘查。在川南煤田的古叙矿区和筠连矿区,加快勘查限度较低矿段的普查和详查,为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建设提供依据。加强宜宾、攀枝花、凉山、广元、广安、达州、泸州、内江、乐山、自贡、眉山等地的煤炭勘查,加大优质炼焦煤资源的找矿力度,提供一批新的后备资源基地,增强本地煤炭供应能力。到2023年和2023年,全省煤炭新增资源储量、升级资源储量分别达成22亿吨、30亿吨和35亿吨、31亿吨,保障限度稳中略升。开展四川盆地的油砂和盆周山区等地的地热资源勘查。加强重要金属矿产勘查。以富铁、富锰、铜、铅、锌、锡、镍、金、银、铂族和稀有金属
30、等为重点矿种,在川西北地区、攀西地区等地的重点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加强勘查,着力寻找中型、大型、超大型矿床,提供一批可供进一步详查、勘探和开发的矿产地。加强重要非金属矿产勘查。加强峨边、马边、雷波等地的磷矿勘查,开展汉源、金口河、金阳、宁南、会东等地的磷矿勘查,提交可供勘探开发的大中型磷矿产地3处、可供详查的磷矿产地9处、可供普查的磷矿产地5处,到2023年和2023年,磷矿新增资源储量、升级资源储量分别达成6亿吨、4亿吨和8亿吨、7亿吨,为四川磷化工业发展奠定资源基础。加强有地方特色的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瓷原料、冶金辅助原料、饰面石材和晶质石墨、优质膨润土等重要非金属矿产勘查,提供一批可供
31、开发运用的矿产地。开展四川盆地的富钾卤水勘查。加强地下水勘查。开展大中型煤炭基地、磷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矿山基地等的地下水勘查,为重要矿产基地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加强城乡应急地下水水源地勘查,提高城乡供水安全保障限度。继续实行红层找水打井的后续保障工程和推广工程,逐步引导红层分布区内约2023万农民改善饮水卫生和用水条件。开展老少边穷缺水农村地区和地方病高发区地下水勘查,为人畜安全饮水提供保障。加强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优先在华蓥山地区的煤炭产地、绵竹什邡地区的磷矿产地和攀西地区的铅锌矿、铜矿、富铁矿产地等开发矿区,实行大中型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高矿
32、山经济效益,为华蓥市等资源型城乡可连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资源保障。鼓励矿山公司开展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寻找后备接替资源。加强矿山生产勘探。提高矿山(块段)开采前的资源储量类别,做好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测,加强共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评价与勘查,提高资源开发运用的总体效益。2、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空间秩序划定不同功能的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实行勘查规划分区管理。专栏七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重点规划勘查区。为保障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对重要矿产资源的需求,划定下列对国家和四川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区为重点规划勘查区。 康定大渡河重点规划勘查区,面积约18141平方千米,主攻矿种铜、镍、铂、金、稀有金属
33、等;三江重点规划勘查区,面积约41125平方千米,主攻矿种铜、铅、锌、锡等多金属和银、金等贵金属;攀西重点规划勘查区,面积约61606平方千米,主攻矿种炼焦用煤、铁、铜、铅、锌、锰、金、银、锡、铂等;川南重点规划勘查区,面积约12877平方千米,主攻矿种煤,综合评价煤层气和硫铁矿。专项规划勘查区。为了保障国家和四川重要矿业开发基地的资源供应,在重点规划勘查区中划定下列重要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为专项规划勘查区。汉源甘洛专项规划勘查区,面积约436平方千米,主攻矿种铅、锌,兼顾磷;冕宁专项规划勘查区,面积约736平方千米,主攻矿种轻稀土;攀枝花专项规划勘查区,面积约3759平方千米,主攻矿种钒钛磁铁
34、矿,兼顾煤等;马边雷波专项规划勘查区,面积约3639平方千米,主攻矿种磷,兼顾铅、锌;川南古叙筠连专项规划勘查区,包含古叙、筠连两个国家规划矿区,面积约7785平方千米,主攻矿种煤炭,综合评价煤层气和硫铁矿。限制、严禁勘查区。在省内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和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原始森林分布区,划定下列限制勘查区和严禁勘查区:九寨沟黄龙世界遗产保护区,限制勘查面积约13557平方千米,严禁勘查面积约5185平方千米;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青城山都江堰世界遗产保护区,限制勘查面积约14906平方千米,严禁勘查面积约3447平方千米;贡嘎山、海螺沟国家级风景名胜保护区,限制勘
35、查面积约9435平方千米,严禁勘查面积约1538平方千米;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和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限制勘查面积约3461平方千米,严禁勘查面积约1398平方千米;稻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限制勘查面积约2730平方千米,严禁勘查面积约740平方千米;蜀南竹海和石海洞乡国家级风景名胜保护区,限制勘查面积约253平方千米;红原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严禁勘查面积约30313平方千米。限制勘查区还涉及:省内其他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长江干流及一级支流、重要城乡、铁路、高速公路、重大工程设施及其周边500米范围内。严禁勘查区还涉及:省内国家级省级自然
36、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的核心区,军事禁区,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和城市规划区,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和工程设施分布区、铁路和重要公路两侧及城乡市政工程附近一定距离内。允许勘查区。重点规划勘查区、限制勘查区和严禁勘查区以外的其他勘查区,为允许勘查区。重点规划勘查区内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由勘查登记主管部门统筹安排。专项规划勘查区内,用地质勘查基金统一进行前期勘查。限制勘查区内严格控制探矿权设立数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严禁勘查区内除公益性地质工作外,已有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要逐步有序退出。加强对重要成矿远景区地质找矿的统筹规划,引导各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有
37、序投入矿产勘查。在重要找矿靶区、大中型矿山深部及外围地区圈定重点勘查区,推动整体勘查,严禁将矿产地化大为小、分割出让,严禁新设探矿权勘查限度低于原有工作限度。在富铁、富锰、铜、铝、镍、铅、锌等紧缺矿产具有找矿前景区域、具有矿产资源潜力的老少边穷地区鼓励矿产资源勘查。鼓励勘查区内通过优先设立探矿权,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促进社会资本投入。在稀土矿等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矿产地,具有重要价值需要保护的矿区,现阶段开发技术条件不成熟的矿产地,有计划开展矿产资源勘查活动。鼓励探采一体化,为采而探,避免盲目形成呆矿。科学划分勘查规划区块,合理设立探矿权。划分勘查规划区块应充足考虑已知勘查信
38、息、勘查限度、自然地理条件、已设矿业权的影响和规划布局的规定,对拟设立探矿权的勘查范围、勘查矿种、勘查级别(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主体资质、出让方式、出让时序、转让方式以及查明矿产地的开发方式、储备方式等准入条件提出规划建议,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勘查、开采和保护矿产资源。未纳入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或矿业权设立方案的勘查规划区块,应报经勘查登记主管部门批准后划定。包含或切割已设矿业权勘查开采范围的勘查规划区块,划定前应征求相关矿业权人的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勘查规划区块一经划定,不得擅自更改。设立、延续、变更、保存和整合探矿权,应以划定的勘查规划区块为依据,符合规划准入条件。3、合理调控探矿权设立
39、总量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准入机制。对碲铋矿等资源储量有限、需要储备和保护的特色矿种,岩盐、芒硝等资源储量保证限度高、矿产品供大于求的矿种,沉积型低品位硫铁矿、石棉等开发运用对环境损害大的矿种进行勘查,应加强规划论证,采用必要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措施。严禁勘查可耕地的砖瓦粘土、维护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泥炭以及国家和省政府规定严禁勘查的其他矿种。安排重要矿产的前期勘查工作,应从发展需要和资源分布特点出发,进行专家评审和规划论证,优选项目和勘查单位,严格实行项目目的考核和年度检查,为合理引导商业性勘查、储备重要矿产地、形成后备勘查开发基地提供有力保障。新设立探矿权应保持已知勘查信息的完整性,从勘查源头
40、上防止一矿多开和大矿小开。加强对探矿权投放的引导。根据发展需要和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引导新增探矿权投放方向,分期分批集中配套投放探矿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攀西地区探矿权设立向勘查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重要非金属矿产倾斜,川西北地区向勘查有色、稀有、贵金属等矿产倾斜,川南地区向勘查煤炭、化工矿产及其他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倾斜,川东北地区和成都平原地区重点推动有市场需求和资源潜力的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工作。鼓励在矿产资源勘查中,推广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鼓励有甲级地勘资质的单位对大中型矿产地进行集约勘查,鼓励有甲级、乙级地勘资质的单位对小型矿产地进行整体勘查
41、。在法定最大的独立勘查范围内,鼓励性质相近、相邻的已设探矿权整合为一个探矿权。建立探矿权人勘查区块退出机制。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勘查资质和勘查工作方案,强化探矿权人的义务,严格监督探矿权人在勘查期限内的勘查投入。勘查期满未获可供进一步勘查矿产地的应及时注销探矿权,查明矿产地的鼓励提高勘查级别或申请采矿登记。对圈而不探、未完毕最低勘查投入等法定义务、以采代探和擅自部署开拓工程,经责令整改而逾期不改或整改不力的,实行强制退出并不予批准新的探矿权。三、合理开发运用和保护矿产资源(一)调控矿产资源开发运用总量对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和采矿权投放总量进行有效调控,促进矿产资源开发运用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42、强化对总量配额指标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重要矿产的总量调控指标应逐级分解贯彻到市(州)和县(市、区),煤炭、铁、稀土、磷、岩盐、芒硝等重要矿产的生产总量控制目的应贯彻到重要矿山。实行重要矿产资源储备,增强抵御突发事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1、提高重要矿产资源供应能力能源矿产:有序开采煤炭资源,保障经济建设需求。加大川南煤田等无烟煤产地的开发力度,合理拟定重点地区煤炭开采规模和强度,限制开采高硫煤、高灰煤,改善原煤结构,保持原煤产量稳定增长。稳步推动煤炭资源开发整合,调整改造中小煤矿,推动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到2023年和2023年,煤炭矿山数分别减至约1350个和1200个。扶持煤层气资源的开发运用,
43、探索煤层气地面抽采运用技术,加强煤炭生产矿山煤层气的抽取运用。因地制宜地开发运用地热资源,积极推动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能源矿产的勘查开发运用。金属矿产:鼓励合理开发运用铁、锰、铜、铅、锌、岩金、银、铂族和锂、铌、钽等金属矿产,重要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为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工业连续健康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推动钒钛磁铁矿伴生钒钛资源的创新开发和综合运用,严格控制钒钛磁铁矿采矿权投放,允许其他铁矿采矿权设立数量小幅增长,到2023年和2023年,钒钛磁铁矿年产矿石量增至约5500万吨和6300万吨,铁矿山总数稳定在150个左右。加快攀西地区和川西北地区大中型有色金属矿山建设,实现新老矿山的
44、有序接替,2023年铜矿石年采量达成1010万吨以上,铅锌矿石达成710万吨以上,2023年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允许铜、铅、锌、金、银和锂、铌、钽矿采矿权设立数量小幅增长,矿山总数稳定在200个左右。非金属矿产:鼓励公司依靠科技进步,研究开发新型非金属矿产品和非金属矿物材料,扩大非金属矿应用领域。合理开采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建材等非金属矿产,实现矿山布局与城乡建设、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有机衔接。保持磷矿开采量稳步较快增长,2023年磷矿石产量超过1100万吨,有力保障磷化工业发展。研究推广含钾岩石的农业应用技术。鼓励规模开采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瓷原料、饰面石材和其它非金属矿产。到2023年,
45、水泥用灰岩的年产量达成约10500万吨,矿山数减少至450个以下;玻璃用石英岩、砂岩、白云岩产量达成约200万吨,矿山数减少至150个左右;陶瓷用砂岩、页岩、粘土产量达成约80万吨,矿山数减少至50个左右;饰面用大理石、花岗石荒料产量达成约25万立方米,矿山数减少至100个左右;建筑石料产量达成约1500万吨,矿山数减少至700个左右;砖瓦用页岩产量达成约5500万吨,矿山数减少至2500个左右。地下水。分层合理开采地下水,促进地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连续运用,保护区域地质环境。2、加强重要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能源矿产:加强优质煤、环保煤和特殊煤种的保护性开采,合理控制开采规模。加强焦煤、肥
46、煤、气煤等的保护和合理运用。限制或严禁开采生态脆弱地区的泥炭资源。金属矿产:对钨、锡、锑、稀土等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勘查和开采实行规划调控、限制开采、严格准入和综合运用,严格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年度开采总量指标控制,严禁超计划开采。到2023年,不得开采钨矿,锡年产矿石量约38万吨、金属量约6000吨,锑年产矿石量约22万吨、金属量约4500吨,稀土年产矿石量约250万吨、REO量约5万吨。有计划开采铝土矿和钼矿,加强对铟、锗、锆、钒等稀散稀有金属矿产和碲铋矿等特色矿产的保护。非金属矿产:限制开采重晶石、萤石、石墨、菱镁矿、滑石、富磷矿等矿产,限制开采岩盐、芒硝等供过于求的矿产,严格控制采矿权设立。控制新建扩建水泥用灰岩矿山公司,严禁随意扩大生产规模,严禁将优质水泥用灰岩和白云岩作为普通建筑碎石开采。3、实行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