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拯救房地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89748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拯救房地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拯救房地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拯救房地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6地产前线 REAL ESTATE FRONTLINE文_李宇嘉如何拯救房地产?近期,业内出现一种空前的情绪,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有专家提了建议,笔者也和大家探讨一下,问题在哪?该怎么救?政府在努力救市首先,房地产这么低迷,政府不着急吗?为什么不大力度地救市?其实,政府在努力救市。先看被认为最有效的手段“货币放水”。今年以来,广义货币(M2)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新增贷款都强于去年同期,2月M2增速甚至创下7年新高。今年4月,M2余额达到281万亿元,300万亿元就在眼前,“货币放水”力度很大。再看房贷利率,目前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为4.30%和4.90%,为历史最低值,40个城市房

2、贷利率低于4%。如果该情况发生在几年前,即大量货币被迅速投放市场,且利率非常低时,人们担心自己手中的钞票贬值,可能会急忙前往房地产销售中心排队等候购房。然而,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老百姓存钱的速度比印刷新钞的速度还要快。4月20日,深圳取消了二手房的参考价。按理说,深圳市民比较喜欢加杠杆买房,解除杠杆限制后,本应该迎来购房的小高潮。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深圳大量居民提前还贷。再看调控政策,去年以来,除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核心区,限购、限售等都已放开。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对于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定位强调是前所未有的,其目的是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而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于振兴房地产行业的愿望比

3、其他任何行业都更加强烈。然而,问题在于,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刺激措施,并且力度之大可谓空前,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却77REAL ESTATE FRONTLINE 地产前线逐渐疲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弄清楚问题的症结才是关键所在。从不同群体角度看房地产笔者认为,传统的政策空间已见顶,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下降。如果还在需求端发力,以为政策刺激下,楼市就会回到过去十年那种火热的场面,无异于刻舟求剑。一是地产、金融、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行业,过去二十多年的“镀金时代”结束了,或者说“躺着吃肉”的时代结束了,加上压缩政府开支及公职人员降薪,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迅速褪去。二是过去十几年繁

4、荣,让新中产们(近5年进入社会)将非经常性收入,当作了经常性收入、可持续性收入,敢于贸然加杠杆(包括买房、买车、创业),多生了几个小孩。当上面讲的那些行业“镀金时代”永久性结束,中产们“跟着吃肉”的幸运没有了,购买力也消失了。三是长期重视投资,数字绩效,对需求侧的劳动者保障不充分,遭遇困难时的直补很有限,而房地产等行业消退,普通百姓“喝汤红利”(别人吃肉)也迅速褪去,中低端购买力严重不足。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一旦收入和预期下降,人们自然而然更加注重自我保护,过起了节俭的日子。四是微观群体资产负债表衰退。由于前期消费透支、加杠杆严重,导致内需严重不足,在外部贸易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实体产

5、能严重过剩,这是经济长期低迷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还延续传统的“放水刺激”、国家进场兜底,这种扭曲的局面愈加严重,经济积重难返。显然,国家看到了这一点,坚定地挥别房地产依赖。我国楼市现实情况上面的一二三四,分别从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人群以及政府等角度看楼市的局面,下面对我国楼市现实情况进行介绍。根据央行统计,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总量上,房子早已过剩,不过结构性的不足很明显,比如珠三角住房自有率只有40%。打工人,尤其是年轻人和新市民,人数约为3亿

6、4亿人,他们中大部分人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住房。那些几年前购房的人们,现在到了换房的时候了。另外,返乡的农民工和新进城的农业人口也带来了住房需求。此外,只要房价上涨,投资需求就会回归。可以说,需求潜力非常大,这也是过去楼市繁荣一直在讲的故事。但现实是:首先,没有房的人,也没有金融资产(比如储蓄),绝对数量很大(比如珠三角4000多万主要住在城中村的打工人)。尽管没有房贷,但生活压力大,负债也不轻松。其中就包括每月收入不超过1000元的6亿人,也包括3亿4亿新市民,尽管落脚城市,但和商品房没有关系了;其次,有房一族,尽管实现了住房梦,但房贷压力大,特别是已买房的刚需,压力更大,平均要拿出收入的1/3

7、以上还房贷,金融资产负债率高达101.5%。除了房子,并没有其他资产。主要是2535岁的中青年家庭,他们的户均债务规模、资产负债率、债务收入比高于其他家庭;最后,有多套房的,不仅负债率低,房贷压力也小(月偿债收入比很低),而且除了房产以外,还有其他金融资产。表1:家庭资产负债率分布情况资产规模(万元)家庭占比(%)有负债家庭占比(%)平均资产负债率(%)有负债家庭平均资产负债率0102.52930.711110508.832.98.926.2501001951.813.12510020027.859.812.821.320050027.563.310.81750010009.263.6914.

8、21000以上5.262.16.19.9数据来源:2019 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同时,资产规模越低,尽管负债参与率低,但有负债家庭的资产负债率高(见表1)。显然,要么无资产无负债,一旦负债,债务压力就会很大。中产人群大多数都有负债,负债压力也大。资产规模大的人群,尽管负债的占比也大,但债务压力很小,每月花在还债上的钱,可以忽略不计。简而言之:低收入的,大概有3亿(不包括农村居民),他们买不起房,也租不起;中等收入的,大概有2亿人群,正在疲于还房贷,应对小孩教育、生活开支等高成本的压力;真正富裕的,不到1亿。过去,高收入的资产配置需求,中等收入的上车需求,已上车78地产前线 REA

9、L ESTATE FRONTLINE的改善需求,推动了楼市20多年的繁荣。现在,高收入人群减配地产,招行和贝恩资本的数据显示,20172019年,高收入增配地产(+5%),20192021年则减配地产(-11%),近期沪深豪宅挂牌增加,加剧了这一局面。那么,是谁在维持当前的市场需求呢?除了一小部分属于刚需的购房者外,主要是那些有能力换房的改善需求者(见表2)。即使是刚需集中的京沪两地,情况也是如此。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如果中心城区的改善型住宅能够迅速销售,开发商就会竞相争取这类地块。近期中心城区地块销售情况良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然而,这个群体的规模实在太小了。对于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已经进

10、城的3亿4亿新市民和新中产阶层来说,他们正在被商品房抛弃,这是当前楼市的困境。如何改变现状过去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房地产行业一样,一直平稳且快速发展,没有经历过完整的下行周期,1998年、2008年、2014年、2020年,几次要调整,但都很快就反弹了。靠的就是需求端不断地刺激,通过各种城镇化概念、区域规划,金融放水、政策松绑。从源头的地方政府开始,传导至金融机构,开发商,上下游,购房者,一起加杠杆,创造了持续20年的空前繁荣。当前,楼市需求不足吗?恰恰不是,而是消费过度、超前、透支的问题,是负债累累的问题,是无力再消费的问题。站在当下,楼市的主要矛盾有三个:一是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

11、盾;二是无效供应、高成本供应和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三是金融属性凸显与民生需求错位的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根据一些专家的建议,可以采取大规模的放水政策,实施类似棚户区改造2.0和去库存2.0的措施。然而,我们是否考虑过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后果呢?放水政策可能会加剧社会内卷现象,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内需也会进一步减弱,人口流失的问题也会继续存在,经济转型的目标也将渐行渐远。如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有何作为?首先,各地政府不能太急于出成绩,必须要经历调整,将坏的市场经济出清。其次,忍受阵痛,休养生息。一方面,要给居民端让利,比如发特别国债,静待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另一方面,要让房地产

12、渐进调整、渐进去泡沫,让供给端与新市民和年轻人、新中产人群等重新匹配起来。再次,开启住房供给结构的大调整。一要夯实保租房的“增量供应”,而不仅仅是针对现有的住房存量进行认定。地方政府应该拿出优质的土地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同时加快改善中心区的城中村住房条件,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二是推动租购渐进同权、同享,降低新市民和年轻人在城市中定居的成本,恢复劳动力和家庭再生产能力。不能让房子成为沉重的负担,而是要让年轻人有能力进行消费,并敢于消费。在生育和养育孩子方面,我们也要消除后顾之忧,让人们有信心养育子女。最后,全面砍掉尾大不掉的成本。在过去的20年中,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导致供地、开发、交易和二次交

13、易等各个环节都积累了一大批以牟利为目的的利益集团,他们通过这些环节从中获利。其中一个具体表现就是二手房交易中的带押过户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广泛解决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利益集团的存在。对于金融风险,笔者认为,若放水救市,一定会酝酿一个更大的泡沫。当下,应该当断则断。正规金融以内的,有房产抵押,一般百姓没有断供的习惯,风险没那么大;正规金融以外的,主要是违规加杠杆的,风险自担,自有人会承担损失。对于财政风险,笔者认为,即使通过放水救市可以暂时解决当前的经济困境,但能否解决未来的问题呢?不难看到,不用过两年,我们又会面临卖地维持财政支出和发放工资的问题,而且庞大的负债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土地财政的另

14、一面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以及庞大的准政府机构,卖地越多,债务问题越严重、越乱,准政府机构越是尾大不掉。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保住基层运转的正常运作,让隐性债务由地方自行承担,对于城投债务也要保持谨慎态度,这已经是我们现在的处理方式。两害相权取其轻,何去何从,一目了然。作者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编辑:马张驰表2:苏杭新房总价成交结构杭州苏州2023年14月2022年14月2023年14月2022年14月250万以下21.00%24.40%34.50%42.20%250万500万54.10%53.50%49.60%47.20%500万以上24.90%22.10%16.00%1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