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有一反映在间歇反映器中进行,通过8min后,反映物转化掉80%,通过18min后,转化掉90%,求表达此反映的动力学方程式。
解
2 反映,在恒容下用等摩尔H2,NO进行实验,测得以下数据
总压/MPa
0.0272
0.0326
0.0381
0.0435
0.0543
半衰期/s
265
186
135
104
67
求此反映的级数。
解
Y=A+B*X
Parameter
Value
Error
A
1.60217
0.01399
B
-1.9946
0.00834
3 A和B在水溶液中进行反映,在25℃下测得下列数据,试拟定该反映反映级数和反映速度常数。
时间/s
116.8
319.8
490.2
913.8
1188
∞
cA/kmol·m-3
99.0
90.6
83.0
70.6
65.3
42.4
cB/kmol·m-3
56.6
48.2
40.6
28.2
22.9
0
解
由cA-cB=42.4可知反映应按下列方式A+B→产物进行
设为二级反映
积分得:
以对t作图若为直线,则假设对的。
由cA0-cB0=42.4整理得数据如下:
t
116.8
319.8
490.2
913.8
1188
0.0132
0.0149
0.0169
0.0216
0.0247
线性回归:
Y=A+B*X
Parameter
Value
Error
A
0.01166
1.84643E-4
B
1.08978E-5
2.55927E-7
4 在间歇搅拌槽式反映器中,用醋酸与丁醇生产醋酸丁酯,反映式为:
反映物配比为:A(mol):B(mol)=1:4.97,反映在100℃下进行。A转化率达50%需要时间为24.6min,辅助生产时间为30min,天天生产2400kg醋酸丁酯(忽略分离损失),计算反映器体积。混合物密度为750kg·m-3,反映器装填系数为0.75。
解
5 液相一级不可逆分解反映A→B+C于常温下在一个2m3全混流反映器(CSTR,MFR,连续搅拌槽式反映器)中档温进行。进口反映物浓度为1kmol·m-3,体积流量为1m3hr-1,出口转化率为80%。因后续工段设备故障,出口物流中断。操作人员为此紧急停止反映器进料。半小时后故障排除,生产恢复。试计算生产恢复时反映器内物料的转化率为多少?
解
6 反映A+B→R+S,已知VR=0.001m3,物料进料速率V0=0.5×10-3m3min-1,cA0=cB0=5mol·m3,动力学方程式为−rA=kcAcB,其中k=100m3kmol-1min-1。求:(1)反映在平推流反映器中进行时出口转化率为多少?(2)欲用全混流反映器得到相同的出口转化率,反映器体积应多大?(3)若全混流反映器体积VR=0.001m3,可达成的转化率为多少?
已知k=1m3kmol-1hr-1,cB0=3kmol·m-3,cA饱和=0.02kmol·m-3,水溶液流量为10m3hr-1。
解
平推流
(1) 全混流
(2)
第二章
3.一级反映A→P,在一体积为VP的平推流反映器中进行,已知进料温度为150℃,活化能为84kJ·mol-1,如改用全混流反映器,其所需体积设为Vm,则Vm/Vp应有何关系?当转化率为0.6时,假如使Vm=Vp,反映温度应如何变化?如反映级数分别为n=2,1/2,−1时,全混流反映器的体积将如何改变?
解:
1. 可逆一级液相反映,已知;当此反映在间歇反映器中进行,通过8min后,A的转化率为33.3%,而平衡转化率是66.7%,求此反映的动力学方程式。
解
2. 自催化反映A+P→2P的速率方程为:−rA=kcAcP,k=lm3kmol-1min-1,原料组成为含A13%,含P1%(摩尔百分数),且cA0+cP0=lkmol·m-3,出口流中cP=0.9kmol·m-3,计算采用下列各种反映器时的空间时间(τ=VR/V0)。(1)平推流反映器;(2)全混流反映器;(3)平推流与全混流反映器的最佳组合;(4)全混流反映器与一分离器的最佳组合。
解
3. 一级不可逆连串反映,k1=0.25hr-1,k2=0.05hr-1,进料流率V0为1m3hr-1,cA0=1kmol·m-3,cB0=cC0=0。试求:采用两个VR=1m3的全混流反映器串联时,反映器出口产物B的浓度。
解
4. 某气相基元反映:
A+2B→P
已知初始浓度之比cA0:cB0=1:3,求的关系式。
解
5. 高温下二氧化氮的分解为二级不可逆反映。在平推流反映器中101.3kPa下627.2K时等温分解。已知k=1.7m3kmol-1s-1,解决气量为120m3hr-1(标准状态),使NO2分解70%。当(1)不考虑体积变化;(2)考虑体积变化时,求反映器的体积。
解
(1) 恒容过程
(2) 变容过程
1 第四章习题
1、 乙炔与氯化氢在HgCl2活性炭催化剂上合成氯乙烯:
其动力学方程式可有如下几种形式:
(1)
(2)
(3)
(4)
试说明各式所代表的反映机理和控制环节。
解:
(1)
(2)
(3)
(4)
2、 在510℃进行异丙苯的催化分解反映:
测得总压p与初速度r0的关系如下:
4.3
6.5
7.1
7.5
8.1
p/kPa
99.3
265.5
432.7
701.2
1437
如反映属于单活性点的机理,试推导出反映机理式及判断其控制环节。
解:
(1)设为表面反映控制机理
(a)
(b)
(c)
还可设想别的机理:上述两种机理有相同的初始速度关系式。即
由实验数据作图得一直线,与所设机理相符。(b)也许较好。
(2)设为A吸附控制可得:
A吸附控制
当时,
应为直线关系,与实验数据不符。
(1) 设为R脱附控制,可得与实验数据不符
3、 丁烯在某催化剂上制丁二烯的总反映为:
若反映按下列环节进行:
(1) 分别写出a,c为控制环节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
(2) 写出b为控制环节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若反映物和产物的吸附都很弱,问此时对丁烯是几级反映。
解:法一:(a控制)(1)
对b令则(2)
对c令则(3)
由(3)代入(2)得:
由得
法二:(a控制)
法一:(c控制)
法二:(c控制)
由a,令,则
由b
由得
(3) b为控制环节:
当吸附很弱时,
则
对丁二烯是一级反映。
4、 用均匀吸附模型推导甲醇合成动力学.假定反映机理为:
(1) CO+σ=COσ
(2) H2+σ=H2σ
(3) COσ+2H2σ=CH3OHσ+2σ
(4) CH3OHσ=CH3OH+σ
推导当控制环节分别为(1),(3),(4)时的反映动力学方程。
解:
控制环节为(1)时,
控制环节为(3)时,
控制环节为(4)时,
5、 一氧化碳变换反映CO+H2O=CO2+H2在催化剂上进行,若CO吸附为控制环节,
①用均匀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反映动力学方程。
②用焦姆金非均匀表面吸附模型推导反映动力学方程。
解
①
②
6、 催化反映A+B,A,B为均匀吸附,反映机理为:
(1) A+σ=Aσ
(2) Aσ=Bσ
(3) Bσ=B+σ
其中A分子吸附(1)和表面反映(2)两步都影响反映速率,而B脱附不久达平衡。试推导动力学方程。
2 解第五章习题
1. 异丙苯在催化剂上脱烷基生成苯,如催化剂为球形,密度为ρP=1.06kg·m-3,空隙率εP=0.52,比表面积为Sg=350m2g-1,求在500℃和101.33kPa,异丙苯在微孔中的有效扩散系数,设催化剂的曲折因子τ=3,异丙苯−苯的分子扩散系数DAB=0.155cm2s-1。
解
2. 在30℃和101.33kPa下,二氧化碳向镍铝催化剂中的氢进行扩散,已知该催化剂的孔容为VP=0.36cm3g-1,比表面积SP=150m2g-1,曲折因子τ=3.9,颗粒密度ρS=1.4g·cm-3,氢的摩尔扩散体积VB=7.4cm3mol-1,二氧化碳的摩尔扩散体积VA=26.9cm3mol-1,试求二氧化碳的有效扩散系数。
解
3. 常压下正丁烷在镍铝催化剂上进行脱氢反映。已知该反映为一级不可逆反映。在500℃时,反映的速率常数为k=0.94cm3s-1gcat-1,若采用直径为0.32cm的球形催化剂,其平均孔径d0=1.1╳10-8m,孔容为0.35cm3g-1,空隙率为0.36,曲折因子等于2.0。试计算催化剂的效率因子。
解
4. 某一级不可逆催化反映在球形催化剂上进行,已知De=10-3cm2s-1,反映速率常数k=0.1s-1,若要消除内扩散影响,试估算球形催化剂的最大直径。
解
5. 什么是宏观反映速率的定义式?什么是宏观反映速率的计算式?两者有何异同?
答
定义式计算式−RA=η(−rAS)
两者都反映了宏观反映速率与本征反映速率之间的关系。颗粒内实际反映速率受颗粒内浓度、温度分布影响,用定义式是难于计算的。计算式将过程概括为颗粒表面反映速率与效率因子的关系,而效率因子通过颗粒内扩散及浓度、温度分布的规律是可以计算的,从而得到总体颗粒的宏观速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