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95-1998).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9197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3.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95-199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95-199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95-199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95-199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95-199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S t a n d a r d f o r e s s e n t i a l t e c h n i c a l t e r m sa n d s y m b ol s i n h y d r ol og yGB/T 5 0 0 9 5-9 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 日期:1999年 5月 1日2-4-1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的通知 建标 汇 1 9 9 8 2 5 1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 1 9 9 3)1 1 0号文的要求,本规范由水利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由水利部会同有

2、关部门共同修订的 水文基本术语和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符号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 水文基本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术语和符号标准G B/1 5 0 0 9 5-9 8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九年五月一日 起施行,原国家标准 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文侧验术语和符号标准S G B J 9 5-8 6 同时废止。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修订说明 1 9 9 3 年4 月国家计委以计综合 1 9 9 3 1 1 0 号文下达了修编国家标准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任务。我部于同年8 月在北京成立编制组,至今该标准现已编成并审查通过。标准主要内容包括陆地水文学科中水文测验、情

3、报预报、分析计算、水资源、水环境等有关领域术语及符号。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我国现行水文专业及相关专业术语和符号规范(标准),并注意了与国际接轨,借鉴了有关水文术语和符号的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经反复征询意见修改形成本标准文本。本标准较 1 9 8 7 年 7 月 1日 施行的国家标准 G B J 9 5-8 6 水文侧验术语和符号标准有全面的扩充和发展。在使用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及时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地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 号,邮编:2 1 0 0 2 4)P4家标准(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管理组。中华

4、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三日2一 4一 2目次1 总则2 陆地水文 2.1 一般术语 t t 2.2 水文循环 ”2.3 水文气象 ,”2.4 流域及水系 2.5 河流水力学 二 2.6 河流泥沙 t”“二 2.7 水质 tt t 2.8 河流冰情 2.9 河口 潮汐 二”2.1 0 地下水。二 2.1 1 湖泊水库 t 二 2.1 2 沼泽 t 一 2.1 3 冰川3 水文测验 ”“”3.1 一般术语 3.2 水文站网t 二 二“”3.3 测验基本设施及测量.3.4 降水量、熬发量观测及 仪器设备二 “”3.5 水位、水温、波浪观测及 仪器设备 t二 “.3.6 水深、断面测量及仪

5、器设备 37 流速测验及仪器设备 一 3.8 建筑物测流及稀释法测流 3.9 泥沙测验、泥沙顺粒分析及 仪器设备 “3.1 0 地下水观测及仪器设备 3.1 1 水质监测及采样仪器设备 3.1 2 冰情观测及仪器设备 3.1 3 潮水河观测 3.1 4 水库水文测验 31 5 水文调查 一 2-4-4 2-4-4 2-4-4 2-4-4 2-4-5 2-4-7 2-4-9 2-4-1 0 2-4-1 0 2-4-1 1 2-4-1 2 2-4-1 3 2-4-1 5 2-4-1 6 2-4-1 7 2-4-1 7 2-4-1 7 2-4-1 8 2-4-1 92-4-2 02-4-2 12-4

6、-2 22-4-2 32-4-2 4 3.1 6 水文实验研究 t “3.1 7 水文资料整编及检验 3.1 8 水文测验误差 3.1 9 水文数据库 t 4 水文情报预报 4.1 一般术语 4.2 水文情报 一 4.3 产流及汇流 ”二 二 4.4 水文预报方法 一 4.5 水文模型 二 二 “4.6 水文自 动测报系统 5 水文分析计算 5.1 一般术语 5.2 水文统计及随机水文 5.3 设计洪水 ,价 二 二 5.4 设计牟径流 5.5 设计基雨 价 二 5.6 可能最大攀雨及可能最大洪水 二 5.7 排捞排演 ,二6水资 源 6.1 一般术语 二 6.2 水资源评价 一 二 6.3

7、水资源系统分析 ,6.4 水资源调度价 二“7 水环境 t 7.1 一般术语 2-4-2 52-4-2 72-4-2 72-4-2 82-4-2 82-4-2 92-4-2 97.2 水环境质量评价 7.3 水环境保护 二8 符号 一 二 附录A 汉语拼音术语条目索引附录B 术语英语对应词 条目索弓 卜.附加说明 2-4-3 0 2-4-3 0 2-4-3 3 2-4-3 4 2-4-3 4 2-4-3 42-4-3 52-4-3 62-4-3 72-4-3 82-4-3 82-4-3 92-4-3 92-4-4 02-4-4 12-4-4 12-4-4 22-4-4 22-4-4 32-4-

8、4 32-4-4 32-4-4 42-4-4 42-4-4 52-4-4 62-4-4 62-4-4 62-4-4 82-4-4 82-4-4 9 2-4-5 72-4-6 72-4一召1 总则1.0.1 为统我国水文科学技术的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实现术语和祠号的标准化,以利f 国内外技术交流,促进水文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2 本标准适用于陆地水文学科中的水文侧验、情报预报、分析i l 算、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有关领域1.0.3 在陆地水文 学科中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需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规范)的规定2 陆 地 水 文2.1 一 段 术 语 2.1.1 水w,I I I 一个氧原子和

9、两个氮原子构成的虹级化合物.化学式H,O,一 般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常以液、固和气三种琅粼状态井存于 自然界中,液态称水、固态称冰、气态称水汽.2.1.1.1 水圈h y d r os ph e r e 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包括海洋、河泥、湖库、沼泽、冰川、积 雪、含水层及大气圈中的水等 2.1.1.2 水体 w a t e r b od y 水的康积体。如澳、河、梁、池、湖库、海洋、沼泽、冰川、积雪、含 水层、大气圈中的水等水城。2.1.2 水科学w a l l,1 1 1-研究水与其周圈自然环垅和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 水 利)工 程建设和锌理专门技术的综合性学科2.1.3 水文学h y d

10、 r ol og y 研究水存在干地球上的大气层中和地球表面以及地充内的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学科.包括水体的形成、循环和分布,水体的化学成分,生物、物理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效应等 2.1.3.1 陆地水文学l a n d h y d r ol og y 研究陆地上水的分布、运动、转化.化学、生物、物理性质以及水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x.1.3.2 应用水 文学 a ppl ie d h y d r ol og y 运用水文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娜决各种实际水 文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工程建设和生产提供水文致据、参数,预报服务的专门应用学科 2.1.3.3 S程水文学 e

11、 n g i n e e r i n g h y d r ol og y 为水资姐开发工程和其它有关工程的规刘、设汁、碗工、管理、运用提供水文依据的学科2.1.4 地表水,d a c e w a t e r 分别存在于河流、湖库、沼泽、冰川和冰盆等水体中水分的总称。2.1,地下水 g r ou n d w a t e r 狭义 指埋藏于 地面以下岩土孔隙、裂隙、溶陈饱和层中的,力水,广义指地面以下各种形式的水.2.1 水汽w a t e r v a pou r 大气中的气态水2.1,水文要未 h y d r ol og i c e l e m e n t s 水文悄势的各种址,包括各种水文变廿

12、和水文现象。2.1。降水 pr e a pn a t r on 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后以液态水或固态水降落到地面的现像。2.1.9 蒸发-p-n.水分子从水面、冰雪面或其它含水物质表面以水汽形式逸出 的现象2.1.1 0 径流r u n of f 陆地上的降水汇流到河流、湖库、沼泽、海洋、含水层或沙澳的 水流2.1.1 1 水位s t a g e 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基面的高程2.1.1 2 流速v e l oc it y 水的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沿流程移动的距离2.1.1 3 流3 d i s c h a r g e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级或管遭莱一过水断面的水体体积2.1.1 4 含沙It s e d

13、i m e n t c on c e n t r a t ion 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干沙的质公,或浑水中干沙质t(容积)与浑水的总质童(总容积)的比值2.1.1 5 愉沙率 s e d im e n t d is c h a r g e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菜某一过水断面的干沙质t.2.1.1 水温w a t e r t e m pe n m,e 水体中某一点或某一水城的温度2.1.1 7 冰凌且c e t o.水在。C或低于。C 时,凝结成的固体为冰,流冰为凌。2.1.1。水质w a r e,y.h,y 水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诸因索所决定的水的特性.2.1.1,下垫面 u n d e r l

14、y in g.f a c e 承受降水的流城表面的自然地理和河系特征 如地势、地貌、水文地质、土城、植被、水面等特征2.1.2 0 水文 情势 h y d r ol og i c r e g i m e 水文要欢在时空变化的态势和趋势.2.1-2 1 水文效应 h y d r ol og ic e f f e c t 自然的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水文愉势所产生的影响.2.2 水 文.环2.2.1 不义诵外(不面外)h y d r ol og i c c y c l e 地球上或某一区城内,在太阳辐射和且力作用下 水分通过燕发、水汽翰送、降水、入洛、径流等过程不断变化、迁移的现象.2 2.2 水盆

15、平衡 w a t e r b a l a n c e 地球上任一区域或水体,在一定时段内 检入的水t与怡出的水盆之差等于该区城或水体内的,水变t.2.2.3 热盆平衡 h e a t b a l a n c e 地球上任一区城成水体,在一定时段内,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的热盆和失去 的热f 之差等F 该区城或蓄水体的,热变E2.2.4 t k f平衡,e l l b a l a n c e 地球上任 一区城或水体,在一定时段内,盐分的离子总童轴入t与物出R之差等于该区城绒水体盆分的离子总盆变盆,2.2.,大气水M含#a t m os ph e r i c w a t e r v a pou r c

16、on t e n t 大气中所含气态水的致t通常以单位俄面积气柱中所含水汽全部捉结成液态水时在气柱所相当的水深来表示。2.2 二 大气水 汽愉 送 a t m os ph e r ic w a t e r v a p.u.t r a n s por t 大气中的水分随着气流从一个地区愉送到另一地区或从低空抽送到高空的现象2.2.,水 汽翰送 通盆 a t m os ph e r ic w a t e r v a pou r f l u x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所翰送的水汽盆2.2.8 用r a i n 液态降水。2.2.8.1 降雨面积r a i n f a l l a r e a 降雨

17、笼翠的地表面积,22.8.2 降雨分布r a in f a l l d i s t r ib u t i on 雨深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情况2-4-4 2.2.8.3 两季r a m y s e a s on 降雨比较集中的季节 2.2.9 雪s n ow 16 1 态降水的一种。其中大部分冰晶呈枝状,有时呈星型.2.2.9.1 积雪s n owc ov e r 陆地或冰表面的雪层段盖 2.2.9.2 初雪f ir s t s n ow 在降雪年度内第一次降雪。2.2.9.3 终雪l a t e s t s n ow 在降雪年度内最后一次降雪 2.19.4 融雪s n owm e l t 雪转

18、变为液态水的现象。2.2.1 0 峨(冰毽)h a i l 强对流云中小冰球或冰块状的由透明和不通明冰较相间组成 的固态降水 2.2.1 1 截留 i n t e r c e pt ion 植物枝叶或建筑物拦彼部分降水.使其未能达到地面即行燕 发的现象。2.2 1 2 峭洼 d e pr e s s i on d e t e n t ion 降雨或融雪充坟地面凹陷和小坑的现象。2.2.1 3 地面滞留 s u r f a c e d e t e n t ion 在降水期间部分雨水暂时滞留在地面的现象,不包括境洼。2-1 1 4 陆面燕发(总蒸发).pot a t i on of l a n d

19、 流域或区域内水面燕发、土坡蒸发、徽发和冰雪慈发的总和.2.2.1 4.1水面 燕 发 e v a por a ti on of w a te r s u r f a c e 水面的水分子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现象.2-2.1 4.2 土坡燕发e v a por a ti on f r om s oi l 上嫂中的水分通过上升和汽化从土嫂表面进入大气的现象.2.2.1 4.3 散发(植物燕肠j t r a n s pi r a t i on 土坡中的水分经由植物叶面和枝干以水汽形式进入大气的现 象 2.2.1 4 燕发能力 e v a por a t i on c a pa b i l i

20、 t y 在一 定的气象和下垫面条件下,有充分供水时 单位时段内燕 发的水汽I t2.2.1 5 下渗 入渗)i n f i l t r a t i on 水透过地面进入土坡和岩石空隙的现象.2.2.I S.1 德渗 s t e a d y i n fi l t r a t ion 当上 坡孔隙被水充满达到饱和时 水在重力作用下呈饱和水流运动,下渗率维持毯定 2-2.1 5.2 下渗能力 i n f i l t r a ti on c a pa b i l i t y 在一 定下垫面条件下,有充分供水时,单位时段内可能下诊的水I f2.2.1 6 河川径流 r iv e r r u n of

21、f 河流中的水流。2.2.1 6.卫 阵雨径流r a i n f a l l r u n of f 由降用所形成的河川径派。2.2.1 6.2.雨径流 s t or m r u n of f 由睡雨所形成的河川径流 22.1 6.3 融雪径流s n ow m e l t r u n of f 积雪(冰)融化所形成的河川径流 2.2.1 6.4 枯季径流 d r y s e a s on r u n of f 在枯水季节.河流主要依招流城称水为补给水派的河川径流,2.2.1 6.5 基流b a s e f l ow 由前期降水形成的地下水和汇典速度级祖的嫂中沌补给形成的河川径流2.2.1 7 洪

22、水f l ood 江河水t迅速增加,水位急剧涨落的现浪.2.2.1 7.1 暴雨洪水s t or m f l ood 由基雨所形成的洪水2.2.1 7.2 冰凌洪水(凌讯)ice f l ood 由冰凌融化或阻塞所形成的洪水2.2.1 7)冰雪洪水.c c-s n ow m e l t f l ood 由冰川和积雪融化所形成的洪水2.2.1 7.4 雨雪混合洪水r a m a n d s n ow m e l t f l ood 由融雪和降两所形成的洪水2.2.1 7.5 山洪f l a s h f l ood 由株雨或融雪发生的毋涨基落的洪水。2.2.1 7 改坝洪水d a m-b r e

23、a k f l ood 坝体失事、堤防决口或冰坝演决所形成的洪水.2.3 水文气映 2.3.1 大气环流 a t m os ph e r i c c i r c u l a t i on 大气层其有一定恤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惊合现象 一般抢 给定时段内大范围大气运动的基本状况。2.3.2 夭气形势(环沈形势)w e a t h e r s i tua t i on 天气图上温压场等的配f所显示的大范圈环流型与不同类别 天气系统分布的状况.2.3.3 夭气过程 w e a t h e r pr oc e s s 某种天气及其相应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消失的演变过怪,如降水(肠雨)天气过怪、大风天

24、气过怪、梅祠夭气过怪等.2.3.4 天气系 统 w e a t h e r s y s t e m 按用气众要众的空间分布而划分的具有典觅特征的大气运动 系统,通常指气压空间分布所组成的系统.其运动形式大都呈涡旋状或波状,如气旋、反气旋、饰、白风、高空摺臂等.2.3.4.皿 行星尺度天气系统 pl a n e t a r y s c a l e w e a t h e r s y s t e m 水平尺度为3 0 0 0 1 0 0 0 0 k en、时间尺度为3 d 以上的夭气系坟,如沿地球纬向运动的西风带、低纬度东风带、热带辐合带、副热带高压脊和高空长波柑等.2.3.4.2 天气尺度天气系

25、统 s y n opt i c s c a l e w e a t h e r s y s t e m 水平尺度为1 0 0 0 3 0 0 0 k.、时间尺度为I d到 3 d的天气系统,如饰面、低润、台风等。2.3.4.3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m e s a a n d m ic r o-s c a l e w e a t h e rs y s t e m 泛指空间 尺度较小、时间 尺度及生命史较短的天气系统,为中尺度天气系统和小尺度天气系皖的统称.2.3.5 风母湘 s t or m s u r g e 由于热带气旋、盆带气旋、冷怜等强烈的夭气东统过境,其所伴随的强风作用和气压一变引起的局部

26、海面非周期性异常升降现旅。2.3.风.中心s t or m c e n t e r 伴有强风、强降水等犯烈天气的天气系统的中心地区,如低涡中心、气旋波中心娜.2.3.,西风抽 w e s t e r l y t r ou g h 中高纬度绕极地的波状西风气流中的波枯 通常向东移动.2.3.东风波 e a s t e r l y w a v e 热带地区称定深厚东风气流中由东向西移动的一种波状扰动2.3.9 低压抽 t r ou g h 水平气压场申.由低压区向较高气压一方延伸央出的狭长区城 格线上的气压值低于两侧.2.3.1 0 高压臂 r id g e 水平气压场中,由高压区向较低气压一方延

27、伸央出的狭长区城,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1.7.1 1 副热带高压 s u b v opi c h i g h 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的吸性高压系统.2-4-52.3.1 2 阻塞高压 b l oc k i n g h i g h 中 纬西风带高压青上发展形成的缓慢移动或准静止状态的闭合高压,对夭气系统的移动有阻塞作用13.1 3 低空急流l ow-l e v e l j e t 对流层下部距地面1 0 0 0 4 0 0 0.的一支低空的泌风带2 _ 3 1 4 低涡v or t e x 高空夭气图上的气旋性涡旋.中心气压比四周为低,在北半球涡旋周围的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2.3.1 5 反”旋(

28、高玉)a n t i c y c l on e 大飞流场中,在北(南)半球呈顺(逆阳 寸 针旋转的大型涡旋,在同一高度卜,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周围高2.3 1 6 气旋(低压)c y c l on e 大气流场中,在北(南)半球呈逆 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 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周围低2-3.1 7 热带气旋 t r opi c c y c l on e 源于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环流.是热带低压、热带风.、强热带风基,台风的统称 2.3.1 7.1 热带低压 t r opic d e pr e e s in,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6-7 级的热带气旋 2.3 1 7.2 热带风基 t r op,

29、s t or m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8 一9 级的热带气旋 2.3.1 7.3 强 热带风 基 s e v e r e t r op,s t or m 中心附近.大风力达 1 0-1 1 级的热带气旋.2.3.1 7.4 台风 t y ph oon 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 2 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2.3.1 0 气团a l r m a s s 温度、湿度和大气加力德定度等物理月性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气块。2.3 1 1 9 份 锋面)F r on t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之间的界面。通常有冷仲、睡锋之分。2.3.2 0 天气w e a t h e r 某

30、一时间某一地区的大气状态,这种大气状态是各种气象要策的综合表现。2.3.2 1 气象 m e t e or ol og y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雪、擂、雾、苗电、光等各种物理状态和现象的统称2.3.2 2 气候c l i m a t e 某地区多年天气状况及变化特征的综合 2.3.2 2.1 气候区 划 c l im a t ic r e g i on a l i z a t i on 根据气候的不同类型 按一定指标将全球或某一地区划分为若千气候特征相似的区坡 2.3.2 2 2 气候带c l i m a t ic z on e 恨据地面气淦纬向分布的相似性.划分与纬圈大致平行的带

31、状气候区,有极地气候、温带气候、副热带气候、热带气候和亦道气候 2.3.2 2.3 气 候变化 c l i m a t i c c h a n g e 泛指各种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变.2.3.2 2.小气候m m r oc l i m a t a 不同物理特性的下垫面、自然地理环吮和天气、气候条件相互作 用 所 形 成 的 近 地 层 局 地气 候.也 包 括 贴 地 层 和 土 镇内 植 物 裸系分布层以及农田作物之间的徽气候.2.3 2 3 热带t r op,non e 一般指南、北纬2 5.纬圈之间的广大低纬地区.这一带常出现热带风肠、东风波等热带天气系统2.3.2 4 副热带(亚热带)s

32、n b t r opi c z on e 一般指南、北纬2 5-4 0*纬圈之间的地区,为热带和盛带间的过渡带。副热带高压基本控制普这一带的夭气和气候。2.3.2 5 温带 e x r a r m pu z on e 一般 指南、北纬4 0 0 6 0 0 纬圈之间 的地区,盛行西风 气流2.3.2 6 雍 带 f r ig i d r u n e 泛指南北半球极圈以内的地区。2.3,1 7 季风m on s oon 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现象2.3.2 8 梅雨(霉雨)pl u m r a m s 初夏江南梅子黄熟时期 中国江淮流域到日 本南部一带出现的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2.3.

33、2 9 基雨s t or m 降雨强度和盆均相当大的雨。1 h内雨址等于或大于1 6 m m,或2 4 h内雨t等于或大于50m.的雨。2.3.3 0 阵雨 s h ow e r y r a in 降水时间短促 开始及终止都很突然.且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2.3.3 1 地形用 or og r a ph i c r a in 由于地形抬升作用而形成的用,迎面坡雨扭大,背面坡雨傲小2.3.3 2 台风雨 t y ph oon r a m 伴随台风而来的PM.降雨强度和盘都很大。2.3”热带气旋雨 r a i n f a l l i n t r opi c c y c l on e 伴随热带气旋而来

34、的附2.3.3 4 雷.t h u n d e r s t or m 由对流旺盛的积用云引起、伴有闪电雷鸣和强阵用的局地风基,有时还伴有冰毯和龙卷风2.3.3 5 温 室效 应 g r e e n h ou s e e f f e c t 大气 对于地球的保吸作用的俗称.大气对于太阳 短波辐射有较好的透过串,但对于红外长波辐射则有相当程度的吸收,使地面及大气下层增盆.大气中具有沮室效应的徽盈气体有C OC H、NO等3。余种.2.3.3 6 卫星云田.re h i r e c l ou d pi c tu r e 由星级扫描辐射仪观口到的地球云层反盖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像。2.3.3 7 气压(

35、大气压强)a t m os ph e r i c pr e s s u r e 通常用单位横截面积上所承受的铅直大气住质盘表示.2.3.3 7.1 海平面气压 s e a-l e v e l pr e s s u r e 由本站气压计算得到的平均海平面上气压值.2.3.3 8 气温,u t e m pe r a t u r e 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吸程度的t.2.3.3 9 地沮 g ro u n d t e m pe ra t u r e 指地表面与空气交界处的温度及地表面以下不同深度土层的温度的统称2.3.4 0 湿球温度 w e t-b u l b t e m pe r a t u r

36、 e 在绝热等压过程中,让水分燕发.使空气饱和时空气冷却所达到的温度。2.东刁 1 湿度h u m i d i t y 大气中水汽含t或潮醒的程度,常用水汽压、相对湿度、饱和差、礴点等物理t来表示.2.3,4 1.1 水汽压v a pou r pr e s s u r e 滋空气中水汽的分压圈.2.3-4 1.2 饱和 水汽压 s a t u r a t i on v a pou r pr e s s u r e 在一定沮度气压下,漫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 2.3.4 1.3 绝对湿度a b s ol u t e h u m i d i ty 单位体积湿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t 即空气中的水汽密度

37、 2.3-4 1.4 相对湿度 r e l a t i v e h u m id i t y 空气的实 际水汽压 与同温 度下的饱和水 汽压 的比 值 2.3.4 1.5 饱和差.r a t i on d e f i d t2-4-6 空气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的差值.2-3-4 1 比湿 s pe r i f i r h u m id i t y 湿空气中的水汽质量与湿空气总质量的比值 2.3-4 2 风w i n d 空仪相对丁地面的运动 通常指水平运动,用风向、风速表示 2.3.4 2.1 风向w i n d d i r e c t ion 风的来向。一般地面观测用1 6 个

38、方位 高空观侧用3 6 0 0 水平 方位角表示 2.3.4 2.2 风速w i n ds pe c d 单位时间内空气移动的距离。气象上对空气移动速度以瞬时风速和时段平均风速表,F.2.3,4 2.3 蒲福风级B e a u f on w i,d s c a l e 风强度 风力)的一种表示方法.国际通用英国人粉福1 8 0 5 年拟定的蒲福风级,后几经修改.常用来估计风邃的大小.2.3.4 3 眯d e w 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徽热降温,一般在O T)以上 达到饱和.而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凝结形成的水摘.2.3.4 3.1 挥点d e w poi n t 在不改变气压和水汽含爸的

39、情况下.把纯水平面附近的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沮度.2-3-4 4 葬 f og 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大盘徽小水滴或冰晶徽较的集合体 使水平能她度降低到 I k m以下的夭气现象.2.3 4 5 格I r on,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故热而降温至0 C 以下达到饱和 而在地面或地物表面授华形成的白色晶体,2.3.4 5.1 藉点f r os t poi 川 在不改变气压和水汽含公的情况下.把纯冰平面附近的空气冷却到饱和成箱时的最高沮度.2.3.4 5.2 初藉f i r s t f r os t 每年人秋至第二年春末第一次出现的霜 2.3.4 5.3 终箱l a t e s t f r

40、 os t 每年人秋至第二年春末最后一次出现的箱.2.3.4 5.4 箱冻f r os t b i t e 日平均气摇在。C 以上,而夜间草温阵低到。以下,致使农林作物遭受冻害现象的统称.23.4 5.5 无君期 f r os t-f r e e pe r i od 一年中终码后至初盆前的一移段时期 _ (I)流域长度b a s i n l e n g t h 由河)a边线至河口的最长直线距离 (2)流 城平 均高 程 b a s in e l e v e n on m e a n 流域内各相邻等高线间的面积乘以其相应平均高程乘积之和 与流域面积的比值.(3)流域平 均宽度 b a s i n

41、 w i d t h m e a n 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的比值 (4)流域平 均坡度 b e s et s l ope m e a n 流域内最高最低等高线长度的一半及各等高线长度柔以等高线1司 的高差乘积之和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5)流 坡不 对称系 数 c oe f fi c ie n t of b a s in n on s y m m e v ir 流域内干流左右两岸流域面积之差与两岸流域平均面积的比值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6)流城面 积增长 串 g r ow t h r a t i o of d r a i n a g e a r-沿干流自 上而下 单位河长增长的部分流城面积与全流城面

42、积的比值.2.4-2.2 流城自 然 地理 特征 ph y s iog m ph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fb a s i n 流城的地理位t.气候条件、岩土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搜和植被等的总称.2.4.3 水系(河系)h y d r og r a ph i c n e t 由 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流城内 的湖泊、沼泽或地下暗河形成彼此连接的一个系统.2.4-3.1 人2河网.n i f ic i e l d r e 月 二 e n e t w or k 由人 工构筑的运河、报道或经整治的旧河道,形成主支流纵徽交错的网状系统.2.4.3.2 河

43、网密度 d r a in a g e d e n s i t y 流城内干支流总河长与流城面积的比值,或单位面积内自擂与人工河遭的总长度2.4.4 明集ope n c h a n n e l 由 河床与岸里或边璧所组成的级向边界面,水休在其中流动并具有自由表面.2.4 沈城及水琪2 4.1 流域w a t e r s h e d(b a s i n)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分水线所包圈的熟水区城或汇水区,习恨上指地表水的集水区域 2.4.1.1 流域面 积(集水面 积)d r a in a g e a r e a 流城分水线与河口断面之间所包圈的平面面积.2.4.1.2 闭合流城e n c l os

44、e d b a s i.地表水分水线与地下水分水线t合的流城.2.4 1.3 不闭合流域n on 一 e n c l os e d b a s i n 地表水分水线与地下水分水线不,合的流城 2 4.1.4 闭 流区(内 流区)b l i n d d r a i n a g e a r e a 流域内地表水汇集不与海洋或外流河相通的区城。2.4.1.5 分水线(分水岭)d i v id e 分开相邻流域或河派地表集水的边界线.2.4 2 流城特征b a s i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流域的儿何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总称 2.4.2.1 流 域

45、n 何特征 b a s i n g e om e t ri c c h e r a a e r is t i c s 流域的形状、面积、长度、平均高程、平均宽度、平均坡度、不对称系数等的 急称2.4.5 河流r l v e r 在明渠中.受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戚受径谊调节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粉狭长的凹地或岩润流动的水魄。2.4.5.1 河像h e a d w a t e r s 河流最初形成地农水流的傲头部分.2.4.5.2 冲沟 g u l l y 坡面水在沿坡面流动,将水集中起来的徽小水道 2.4.5.3 澳流b r ook 窄而浅的河流.往往是带有紊旅状态的连续说.2 4-S-4 支流t

46、 r i b u t a r y 流人一较大河流或湖泊的河流 2.4.5.5 干流 m a t.s t r e a m 在水系中汇集全流城径流的河流。2.4.5 分支 f or k 在河流同一地点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支流汇人.2.4,.,串沟 b i f u r c a t i on c h a n n e l 河流被江心洲分成两股或多股汉道的河段.2.4.5.8 运河c a n a l 人工 开挖以航运为主沟通地区或水城间的河流.2.4.5.,外流河 e x or h e ic r iv e r 直接或经干流流入海洋的河流.2.4.5.1 0 内陆河e n d or h e i c ri v e

47、 r 注入内 陆盆地或因水廿不足而中 途消失.终不流入海洋的河流 2.4.5.1 1 减河r e h e f c h a n n e l 为减轻河流的洪水负担而开辟的分洪河流2-4-7 2冬5.1 2 1 4d砚流 门通再生)r“叮ge取吧 河流上 的 段消失的 地面水 流,经过地下 通谊在它 的下 游段宜现于地面的理旅 2,曰 常年河 9 s r n n ni n s c,.n m 不受人为 影响的悯况下 终年连续流水成 有水的闷流.x“N 问 肚河(时令河).n l e r m.七 t 即.,t 代.m 仪在降水产流或间峨泉涌水时才有流水的河位.2.19.1 5 悬河咬 地上阿)c l u

48、 v m 己以 r e a m i A 味高出Il 岸绝面的间流 :.a,1 6 夺流河硬 断尖 川 e.,m-d m 由丁 另 一 河道的洲派发育 作用.使一河11 裸头 虎卜 游的水 流被引走的河沉 2.15.1 7 盈水河 月.月 n 们 只 怪 t,e 月 m 通过地下获得外流城补给水址的河流.2,“亏 水河 I.,雌从 r”m 通过地 下补给外魔坡水盆的河瓦.2,1 9 肠洪 河流 NAY-易于 璐发山洪 的河泥 2 ,”地下 叨阿(地下 河)u nd e r g ro u nd r i-地下 排水的 通通.2“界间6.M-o v e r 以 河沉 主 砚线侧分 国界及行 政区划的

49、两伍.1 4,因 际河流 s m 1.2.5 3 缓流,u b c d t i c,l f l ow 流速小J;波速 外界卜 扰引起的水面波动能逆流向上游传播的水流 其弗汝悠致F,l 口 2 5.3.7 异 重流(密度流)d e u,it y c u r re m 两种密度不f l 的流体,因密度的差异而产生分层相对运动.2.5.4 临界流 mtJ c e l f l ow 在给定流量情况下,水流中的总能头最小,或在给定总能头情况下.流量最大的水流.其弗饮德数等于 1,水面扰动不会传播到上游。2.5.4.1 临界水深 e d t i c,l d e pt h 明集中某断面水流发生临界流时的水深

50、 2.52 临界流速c n t i l v e l oc i t y 明奥水流中发生临界水深时的断面平均流速 2.5.4.3 临界流I t c r rt i r s l d i s c h a r g e 明架中某断面保待临界水深时临界流的流量.2.5.5 水头h e a d 羊位质最水体所其有的机械能.包括位势水头、压强水头和流邃水头 2.5.5-1 位置水头(位能 e l e v a t i on h e a d 从某水准基面起算的单位质It 水体所具有的位里势能 25.2 压强水头(压能)pr e s s u r e h e a d 单位质且水体所具有的动水压能 2.5.5.3 流速水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