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数学说课稿有理数的乘法(1)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的第1课时。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教材设置了甲、乙两个水库的水位变化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使他们自己发现、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术,由有理数的乘法的练习中引出倒数的概念,进一步探索出几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使同学们真正地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教材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乘法(1)”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前几课的延伸与拓展,是有理数除法运算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
2、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二、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经常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知识目标:会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即为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记忆乘法法则的基础上会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难点是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及有一个为零时积的情况。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采取师生互动方式,并将分析、观察、验证相结合.通过学生主动性学习,教师的指导,练习的巩固层层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3、新知识。2.学法:事先让学生预习,有不懂的再在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弄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观察、归纳、猜想、验证,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新学知识,能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四、教学过程分析:1.导入过程:利用课本的问题的案例来导入,既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小学已学过的乘法知识,为后面学习负有理数的乘法做铺垫.2。探索新知过程:首先,我引用课本的议一议和猜一猜中的两组式子,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规律,猜出结果,并自己归纳出乘法法则.其中利用导入中所书写的式子,节省课堂时间.对于例题的选取,我先了两个例题,例题共五个小题,我先示范做一个题,其余让学生尝试用刚学的知
4、识自己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先示范做题的步骤和格式,再查看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其中还利用例1引入有理数中倒数的概念。在例题的选取中,我还有意挑选了不同的题型的乘法计算题:例1是两个数相乘的,(1)小题是一负一正相乘,(2)小题是两个负整数相乘,(3)小题是两个负分数相乘的;例2是三个数相乘的,(1)小题含一个负数,(2)小题含2个负数。这样做既可让学生了解不同题型,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准备。我还利用例2的第2课堂时间.对于乘法中确定符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通过对例题中式子的观察,以及对原有乘法知识的回顾,提示学生留意各个式子中负数的个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解决课本76页议一议中的积的
5、符号的确定问题。3.随堂练习:在课堂练习题的选取中,我也有意选择了多种题型加以巩固,并增加了一个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的题型,让学生再次了解要先计算小括号中的加法,明确此类题型的计算顺序。4。小结:以提问的形式大致回顾本节所学的内容,主要问了三个问题:(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些什么内容?(2)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3)什么样的数互为倒数?5。作业:作业我同样选取不同题型的五个计算题,目的是想查看学生学的效果如何,是否对哪类题型还留有疑问。6。自我评价:这堂课我觉得满意的,是能够利用短暂的45分钟把要学的知识穿插在学与练当中,充分地利用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并且能让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当
6、然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我觉得自己对于课堂上学生做练习时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处理还没有能够处理得很好,我应该吸取经验教训,再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另外对于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的符号问题,我觉得自己归纳得还不是很到位,我想解决的办法是在以后的练习中再做些补充,让学生加深理解。从中我也得到一个教训,再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应该多学习教学方法,多思考如何归纳知识点,才能更好地帮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系统!有理数的除法说课稿2011年5月20日一、课题介绍本节课本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二、教材分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运算是本章
7、的重点,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熟练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必备知识.它与有理数的其它运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整节内容渗透了一般到特殊,化未知到已知.用已知求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2、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及本节的地位和作用,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除法的法则以及推论。(2)能力目标:经历有理数的除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并会利用有理数的除法的法则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3)情感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3、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注重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确定重、难点为
8、:重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以及推论。难点:对有理数法则和推论的理解以及应用.三、教法分析针对初一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但抽象概括能力相对较弱,本节课充分借助多媒体来增加直观效果,运用自学-辅导模式.遵循面向全体,尊重全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题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引导探究、类比的方法以及转化的思想。四、学法分析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探索,交流,等活动。运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先向学生提出等于多少来
9、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以诱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需要求出一个数与4的乘积等于8,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有理数的乘法,知道4(-2)=8。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让学生将式子进行变形8(-4)=-2.然后让运用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乘法,得出8(-)=-2来引出课题.2合作探究,获得新知。通过引入的几个式子,让学生讨论并得出有理数的除法的特征.2(-4)=-8;8(-4)=2;8()=-2;8(4)=-8问题1同学们观察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那么你们能从这三个式子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式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求同存异。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
10、探索能力与创造能力。问题2同学们我们一起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老师加以引导得出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以及0不能做除数。3、例题讲解知识注重应用。因而,当这部分知识讲解完后,我将通过两个例题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1计算:目的:巩固所学知识,基本的数学运算是数学知识最直接的应用,也是学生体会公式“优”的最佳实例。例2化简:;目的:让学生通过化简知道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在分数化简中仍然实用。在分数中分子相当于有理数的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有理数的除法中的除数。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计算:设计意图:遵循知识应从易到难,有了前面例题的讲解使学生对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1、以及推论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例3我增加了带分数以及乘法与除法的混合运算.4、课堂练习计算: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例题讲解后,通过抽个别同学上黑板演算,其余同学在草稿本上完成练习的方式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讲解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提醒。5、课时小结七、教具电脑多媒体,彩色粉笔.八、教学评价这节课中教师只是学生的领导者,让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将有理数的除法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进行运算,在学习有理数的除法的时候将新知识与以前旧知识进行类比。这样让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学习新知识。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萍乡市湘东云程实验学校:刘方清说课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2。4有理数的加法的第一课时一、说教
12、材:(一)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3)运用有理数加
13、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主要是整数的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
14、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二、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
15、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最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范,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里面体验数学的生活性.三、说学法:本节课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
16、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第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成功基本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第三、范例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范例讲解与随堂练习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范例讲解时应引导学生步步说理,随堂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小组评价、来克服解题时的错误,有必要教师给与规范矫正。四、说教学程序:本节课我将“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法运用到教学中,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简述如下)1、引入新知-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今年恰好举行了世界杯,所以通过足球净胜球问题引入教学,情境活泼、自然.在学生回答(1)+(+1)=
17、0和(+1)+(-1)=0时渗透“正负抵消”的思想引入讨论整数加法的几种情形。2、探究新知行(1)类比小学学习加法的“实物数数法”(1用一个表示,1用一个表示,那么2就用两个表示的方法)和“正负抵消法形象直观得出一组有理数加法的结果,教学时除(+2)+(+3)教师示范得出外,其他几例均可学生自主得出,教师在聆听学生讲述自己的方法时及时给与积极的评价.(2)联系前面数轴,运用数轴也可以形象得出上述四组数的结果。在教学时要强调加法的“叠加性”,此处学生易出错.如在讲(2)+(3)时学生虽然明白2表示从原点出发往西移动2个单位,但在加上3时易犯“又从原点出发”的错误,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先讲
18、点的移动再移动然后用数学式子表示,在此基础上出示其它几个算式,让学生运用点的移动说明运算结果;二是联系孩提时学数数(数手指)的方法进行类比.在此处的教学师应加强引导,在讲完第一个式子的表示过程后其他三个让学生依照刚才教师的方法和思路独立完成,在学生发表见解时师可以让其他学生给出矫正和评价.3、得出新知-省在前面形象得出结果的基础上教师诱导学生从四个例子中发现一般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0相加,和是多少?在引导学生观察前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的讨论中,在讨论中师可诱导学生先看式子的和的符号与两
19、个加数的符号的关系,再诱导学生看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关系。如果学生有困难,师可引导学生分类:同号类、异号类、相反数类,观察符号与绝对值特征,再请学生发表自己或小组成员的见解。此处应肯定学生朴素的语言特别应表彰有独特见解和说得完备的学生。最后师生一起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4、运用新知信此处的“信主要是指在运用法则解决问题时对照法则“步步说理,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法则用好法则的信心。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时更要着重强调、矫正、理清思路和步骤。然后师生一起“解后思”:在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此处又是“省”),在随堂练习时教师关键是反馈矫正、积极评价,5、联系实际、小小拓展;为落实“数学
20、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理念,此处可安排两道实际应用题:如:请根据式子(4)+3举出一个恰当的生活情境;(此例有很多好情境,教师应对举例举得好的学生给与积极评价)。又如:土星表面的夜间平均温度为-150度,白天比夜间高27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6、教学小结、知识回顾: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谈在这节课的得与失、感到困惑和疑难的地方、运用法则的关键和步骤等等.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再提炼。运算时的基本思路:确定类型、确定符号、确定绝对值。7、课外作业为进一步巩固知识,布置适当作业。教师还可提问供学生课外思考以挑战老师:学习完今天的知识后,老师认为“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加数”
21、,老师的说法正确吗?请聪明的你举例说明.有理数的减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五节的内容“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学生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并且刚刚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使学生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初二学习实数减法运算、高中学习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
22、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能力目标: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
23、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等。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运用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
24、生掌握了知识辅助教学工具:卡片、温度计、多媒体三、过程分析:全班同学齐读口号:减法运算并不难,变成加法来运算。要问我们怎么变?相反数帮忙渡难关。我们大家齐努力,数学课上争第一!设计目的:既振奋了学生的气势,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又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的目标永远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情景设置:教师展示温度计,告诉同学们今天的最高温度是26摄氏度,最低温度是18摄氏度,问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多少?学生很轻松能答出:8摄氏度.教师又问乌鲁木齐今天的最高温度是4摄氏度,最低温度是3摄氏度,那么温差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明主题,板书课题。学生自学:教师提出要求,
25、让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迅速、认真的阅读文本内容,圈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深入思考,比一比谁发现的问题多。教师巡视,指导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自学.交流学习:教师指导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积极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让小组的成员帮忙解决,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最为小组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做好记录。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积极提出本组发现的问题,用心倾听、思考、解决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教师预设问题:(1)、怎样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本62页减法法则上面的几组式子,观察分析,探索总结出减法与加法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2)、在减法转化转化成加法的运算中,什么发生了变化?注意:减法在运算
26、时有2个要素要发生变化.1减号变加加号2减数变相反数然后用大屏幕展示一个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3)、运用减法法则运算的格式是什么?教师运用大屏幕出示几个例子,学生思考后展示答案,规范学生的运算步骤。(4)、运用有理数减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叙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出示一个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后解答,规范学生的答题步骤。比一比,看谁最棒: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卡片,引导学生口答、抢答,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运算。巩固提高:设置几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会解决问题,提高计算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整理知识系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哪
27、些方面还需要提高以及解决的办法.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属课前说课。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我打算分四课时完成,去括号、加法计算、减法计算、加减法混合计算。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
28、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
29、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2。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三、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
30、析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二)教法建议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
31、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1257应变成1275,而不能变成1275.备注:教学过程我主要说第一小节去括号(三)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说课稿宜昌市第十中学黄毅
32、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新教程第一章第5小节的内容.它是前一部分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的完结与提升,对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特别是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完成乘方运算.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
33、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思想.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二、学生分析我班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到90%以上,由于家长素质不高,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非常不利,学习习惯差,小学基础薄弱,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深.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
34、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激.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里放些米粒吧。第一个格放2粒米,第二格放4粒米,第三格放8粒米,然后是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大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大米吗?说明: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问题,此时并不要求学生作出详细解答,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并为后面解决问题作铺垫。课本引例:边长为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的正方体的体积表示。简记为,读作的平方(二次方)、简记为,读作的立方(三次方)说明
35、:安排这一组填空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从熟悉的平方,立方转到4次方,5次方以至n次方上来,并会读写乘方运算。目的之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乘方的意义实际就是几个相同因数的积,从而得到乘方运算的概念。引出概念:求个相同的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对照各部分名称:指数、底数、幂如果底数是9,指数是4,那么读作9的4次方,表示有4个9相乘,结果叫9的4次幂。你能写出一个乘运算的例子吗?能读出这个乘方运算,并指出底数和指数分别是多少吗?说明:本课重点在于理解乘方运算的意义,因此在此处再安排这样一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有理数代替课本上的例子,亲手尝试写乘方运算,并在读写过程中加深
36、对乘方运算的理解。练习1(概念辨析):指出下列乘方运算的底数和指数说明:举出这个例题,因为这是本节内容的疑点之一,如果对底数和指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清晰,学生很容易在这个地方出现问题,利用例题来提醒学生注意区分,有无括号对底数的影响.当底数是负数时,一定要带括号.特别地,一个数可以看成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而且指数1可以省略不写。乘方与乘法的关系: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即相同因数的连续乘法,因此可以利用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乘方与幂的关系: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结果.(二)例题精讲,重点突出例1计算:利用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将乘方换成乘法进行运算练习2(运算巩固):P51页练习1,练习目的在于
37、强化对乘方意义的理解,“趁热打铁,通过这个练习,要求多数学生可以进行这类较简单的有理数乘方运算.例2用计算器计算和根据学生手中计算器类型的不同,可以有两种较常见的按法:一是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二是用符号转换键+/-的计算器练习3(熟悉操作):P51练习2,练习目的在于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会用它进行笔算较困难的乘方运算.(三)自主交流,归纳小结从例1和例2,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说明:此处安排讨论前,例1和例2的例题作了小改动,把例1的改为奇数次方,而例2的改为偶数次方,以方便学生观察比较,学生自己通过这种不完全归纳,猜想出乘方的符号法则,此时教师应参与到学生讨
38、论中引导学生验证法则,可利用计算器验证.概括起来就是: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问: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吗?0的任何次幂是多少?说明: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很显而易见,而不管多少个0相乘,结果仍然是0.可由学生自主归纳出来.(四)活学活用,解决难题现在来解决开头的那个数学问题第一格放2粒米,即粒第二格放4粒米,即粒第三格放8粒米,即粒.。.。.第六十四格放_米,即粒,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第六十四格要放多少粒米?以此类推,最后一格-第六十四格里是2连乘63次,大约等于922亿亿粒。如一斤米以两万粒计算,就合461万亿斤!将全中国的耕地都拿来种稻米,要好几百年才能收这么多。如果将前面的6
39、3格里的米粒也算在内,总数还要增加近一倍!这就是指数的威力,难怪国王不知所措了。说明:此处进行的是一次尝试应用乘方运算来解决开头的问题,互相呼应,以体现整节课的完整性,把学生开始的兴趣再次引向高潮.趣味探索:一张薄薄的纸对折56次后有多厚?试验一下你能折这么厚吗?说明:这个探索实际上仍是对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检查,纸对折56次,用什么运算来计算比较方便,另外计算过程中可使用计算器,进一步加深对乘方意义的理解(五)作业P56页1、2说明:这两个习题是对课本上例题的简单重复和模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多数学生应该可以较轻松地完成。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0、,不断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的认识,通过不断进行联系比较,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思考、探索、总结直至发现结果、发现”方法”,进而优化了整个教学。五、板书设计:1.5有理数的乘方一、乘方概念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记作,读作a的n次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二、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三、例题练习1、例1、例2有理数说课稿乐成镇三中王铁放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教
41、学目标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有理数概念。教学难点: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和有理数的分类。教学分析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通过合作探索,理解有理数的分类,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地
42、完成有理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教学程序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家里都见过存折吧,使用存折有什么好处呢?老师也开了个存折,谁知道“880。00元”,“-2,000。00元”这两个量分别表示什么呢?“-读做负号.存入、支出意义相反,因此称存入880。00元,支出2,000。00元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去掉存折中的“-”号,会出现什么后果?都表示存入,因此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无法区分量的相反意义。怎么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把表
43、示“存入”的量规定为正,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来表示,如880.00,这样的数就叫做正数;把表示“支出”的量规定为负,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来表示,如-2,000。00,这样的数就叫做负数。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放上“+”。强调:“+”可省略,但“”绝对不能省;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的都是体温计,对实验室温度计较陌生,因此理解负温度有一定难度。而存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课前可让学生回家预习,引入新课水到渠成。(二)运用新知,体验成功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月球表面白天气温可高达零上123C,夜晚可低到零下233C,我们规定温度
44、零上为正,则零上123C记做123C(或+123C),零下233C记做233C。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你能用正数、负数表示这些量吗?强调:正、负数能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注意意义相反,其值任意;不要混淆“意义相反”与“意义不同(如上升3度与零下3度).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举一反三,列举用正负数表示的量,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负数的引入的确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感受到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填空:规定盈利为正,某公司去年亏损了2.5万元,记做_万元,今年盈利了3.2万元,记做_万元;规定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度为正,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于海平面918米,记做海拔_米;吐鲁番盆地
45、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记做海拔_米;汽车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规定向北行驶的路程为正。汽车向北行驶75km,记做_km(或_km),汽车向南行驶100km,记做_km;下降米记做米,则上升米记做_米;如果向银行存入50元记为50元,那么30.50元表示_;规定增加的百分比为正,增加25%记做_,12表示_.指出: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是相对的。例如我们可以把向北记做75km,那么向南100米记做+100km。但习惯上,人们常把上升、运进、零上、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建立了正负数概念后,每当考虑一个数时,都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习数有很大的区别.
46、无论是表示正负数,还是读正负数,学生开始时不大习惯,教学中及时巩固正负数的概念、表示法和读法。(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合作学习)能把刚才出现的数0,1195,-5500,+123,233,-2.5,3.2,918,+75,100,155,,25,12%进行分类吗?要求分得越细越好,并说出依据.既可按整数、分数去分,也可按正数、零、负数去分.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能进行分类,但未必说出依据。但重要的不是结论的得出,而是得出结论的过程,不要因为可能影响教学进程而教师取而代之.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参与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学习热情,同时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的力量。分类的
47、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相同;分类的结果应是无遗漏、无重复;零是整数,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例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8.4,练习1判断表中各数属于什么数,在相应的空格内打“”。探究活动:练习2如图,两个圈内分别表示所有正数组成的正数集合和所有整数组成的整数集合。请写出3个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正数集合整数集合属于正数集合,但不属于整数集合的数;属于整数集合,但不属于正数集合的数;既属于正数集合,又属于整数集合的数.将它们分别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五)设计题:数的由来与
48、发展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物品等方面的需要,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有“结绳而治”的记载.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自然数、负整数、分数和小数,这些都属于有理数。你了解这些数的由来与发展吗?请到图书馆或上因特网查找有关数的发展史的资料,写一篇数学小论文,介绍数的由来与发展.撰写“数的发展与由来”的小论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机会。应该告诉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及搜索网站的方法.如用google搜索,怎样打如关键词,能找到什么资料,怎样下载,对下载的资料怎样进行裁剪等等.可以单独一个人撰写,也可以多人合作。因为他们是首次完成这样的任务,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后可采取多种形式在班上交流,交流范围不限于文章内容,也可以交流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六)概括梳理,形成系统4.2直线射线线段说课稿罗田县双凤坳中学彭斌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射线、线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安排在几何图形及点、线、面、体等内容之后,它是几何的基础知识,在学生今后的整个几何学习中,起着启蒙或奠基的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