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 12160-2002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_(高清).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8268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12160-2002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_(高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GB-T 12160-2002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_(高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GB-T 12160-2002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_(高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GB-T 12160-2002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_(高清).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GB-T 12160-2002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_(高清).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 s 7 7.0 4 0.1 0N 7 4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 1 2 1 6 0-2 0 0 2/I S O 9 5 1 3:1 9 9 9代替 G B/T 1 2 1 6 0 一 1 9 9 0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C a l i b r a t i o n o f e x t e n s o me t e r s u s e d i n u n i a x i a l t e s t i n g(I S O 9 5 1 3:1 9 9 9,Me t a l l i c ma t e r i a l s-C a l i b r a t i o n o

2、f e x t e n s o me t e r s u s e d i n u n i a x i a l t e s t i n g,I D T)2 0 0 2 一 0 2 一 2 2发布2 0 0 2 一 0 8 一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91】G B/r 1 2 1 6 0-2 0 0 2/I S O 9 5 1 3:1 9 9 9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 S O 9 5 1 3:1 9 9 9 金属材料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英文第二版),包括其技术勘误1:2 0 0 0 本标准等同翻译I S O 9 5 1 3:1 9 9 9

3、,在文本结构和技术内容方面与国际标准完全相同,但根据我国 编写标准的有关规定做了如下小的编辑性修改:-一 为与相关标准协调统一,删除了 标准名称的引导要素;一一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一用中文惯用的小数点符号“.”代替英文采用的小数点 符号“,”;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育;删除了I S O 9 5 1 3:1 9 9 9 所附的“参考文献”(该内容放在本标准中 不合适)和第1 章注中与其相 呼应的最后一句条文;按中文表述习惯修改了有关表格和公式;按I S O 9 5 1 3:1 9 9 9 的技术勘误改正了表2、图B.I 和图B.2,这些改动的内容用垂直双线(在所涉及的表和图的页边空白处予

4、以标识。本标准代替G B/T 1 2 1 6 0-1 9 9 0(引伸计标定与分级方法,同时废止机械行业标准 J B/T 8 2 8 9-1 9 9 9(引伸计标定与分级方法)(此行业标准编号是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过程中,曾将G B/T 1 2 1 6 0-1 9 9 0 调整为行业标准后,由原机械工业部批准的行业标准编号)本标准与G B/T 1 2 1 6 0-1 9 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目次和前言;文本结构根据I S O 9 5 1 3:1 9 9 9 进行了调整,技术内容也有所变化;删除了术语、引伸计标定系数及应变示值误差和位移示值相对误差的计算(1 9 9 0 年版的第 2 章、

5、第 6 章和第?章);一删除了资料性附录(1 9 9。年版的附录A);一 一 增加了符号和定义(本版的第 2 章);一 原标准按照最大允许应变示值误差来对引伸计进行分级,本标准则与I S O 9 5 1 3:1 9 9 9 一致按 照标距相对误差、分辨力和系统相对误差的最大允许值进行分级(1 9 9 0 年版的第 5 章;本版的 第6 章);-一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版的附录A和附录B)o 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家标准是G B/T 2 2 8-2 0 0 2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并被其引用。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

6、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架恩超、王春华、陶立英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为:G B/T 1 2 1 6 0-1 9 9 0(J B/T 8 2 8 9-1 9 9 9)G B/T 1 2 1 6 0-2 0 0 2/I S O 9 5 1 3:1 9 9 9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静态标定方法。术语“引伸计”的含义是指位移测量装置并包括指示或记录该位移的系统。注:本标准目前未提供对下列型式引伸计标定的详细指导 一一变标距式卜 一非接触试样式:平面应变测量式 对于这些

7、型式引伸计的标定宜专门考虑2 符号和定义本标准所用符号及其定义见表 1表 1 符号和定义符号定义单位L 引伸计标距的标称值n1幻iL引伸计标距的侧量值 nl】1】E.标定范围的最大极限mmE二 二标定范围的最小极限m 幻1l;引伸计指示的位移um1,标定器给出的真实位移产m4,e标距相对误差写Y引伸计系统相对误差%引伸计分辨力t-3 原理引伸计的标定就是将引伸计的读数与标定器给定的已知长度的变化量进行比较。4 标定器 标定器可对引伸计施加已知位移l,它由刚性支架和在其上可安装引伸计的两根相配合的可沿轴向分离且同轴的心轴或其他夹具组成;标定器应具有能使至少其中一个心轴沿轴向移动的机构和能够准确地

8、测量所产生的长度变化的装置。长度的变化量可使用诸如:干涉仪 或比较仪)和块规或螺旋测微仪进行测量使用的块规、比 较仪、测微仪或干涉仪应采用一种可溯源到国家长度法定计量单位的方法进行校准,且其准确度应是已知的。标定器的误差不应大于引伸计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见表2),标定器的分辨力应符合表 2的规定。G B/T 1 2 1 6 0-2 0 0 2/I S O 9 5 1 3:1 9 9 95 程序5.1 引伸计的安装 应将引伸计以单轴试验使用时相同的位置和方向安装到标定器上,以避免因失去平衡或引伸计任一部分的变形而产生误差 安装引伸计的方法应与单轴试验时使用的方法相同。5.2 标定时的温度 通常,

9、引伸计标定的温度范围应为 1 8 C 2 8-C,标定时的温度波动度应为士2 C,对 1 0 C-3 5 C温度范围内的单轴试验用引伸计,如有条件,建议尽可能在试验温度或接近试验温度下进行标定。引伸计标定前应靠近标定器放置或安装到标定器上足够长的时间,致使引伸计和标定器相互接触部分的温度达到标定温度5.3 引伸计标距的准确度 引伸计的标距能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下面给出间接测量法的一个示例。将引伸计安装到一软金属制的试样上,使引伸计的刀刃或顶尖在该试样上留下印痕。然后取下引伸计,测量试样上两印痕间的距离 按式(1)计算出的标距相对误差4 r._ 不应超过表2 中给出的值。L 一 LX 1 0 0

10、为 才 J F 。.(1)当引伸计具有多个标距时,应分别对用户要求的每一个标距进行标定。对于由试样确定标距的引伸计,被测试样标距的准确度应与待用引伸计的级别相符54 标定范围 引伸计的 标定范围应由用户确定,且应包括测定某一给定材料性能所需的 测量范围。标定范围的最大极限E-与最小极限E 应满足式(2)的条件:5E_ mE-、1 0 (2)如果用户指定了几个标定范围,那么每个范围均应标定。附录A中给出一个标定范围的示例。标定范围应记录在标定报告中。5.5 标定方法5.5.1 当温度已经稳定,建议标定前用标定器对引伸计至少施加对应于该引伸计标定范围的两次位移。如有可能,待产生一个很小的负位移后再

11、返回到零位,并相应地将引伸计重新调零5.5.2 标定要做两组测量,每组测量至少要包含 1 0 个测量点1,且宜按需要尽可能均匀分布在引伸计的整个标定范围内。第一组测量完成后,取下引伸计,再重新装到标定器 L,然后用与第一组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二组测量。根据引伸计的用途不同,要以递增长度或递减长度或两种方式同时采用进行上述两组测量。对每个测量点,均要计算其系统相对误差(见5.6.2),标定应在对引伸计任一部件均未清洁或润滑的条件下进行。无论什么时候,若需对引伸计进行调整以满足其预期用途的级别要求,其结果则应在标定证书上注明“经调整”的字样56 引伸计特性的确定5.6.1 5 3 w!脚力 分辨力r

12、是从仪器上能读取的最小量值。引伸计分辨力的值应与表 2中给出的值相符。5.6.2 系统相对误差 对于某一给定位移t,其系统相对误差a 可按式(3)计算:G s/T 1 2 1 6 0-2 0 0 2/I S O 9 5 1 3:1 9 9 9q 今x 1 0 0%。.3)6 引伸计的分级表2 给出了标距相对误差、分辨力和系统相对误差的最大允许值。衰 2 引伸计的分级引伸计级别引伸计(最大值)标定器(最大值)标距相对 误差q,I%分妙李 力.系统误差,分辨力,系统误差读数的百分数r/L,/%黔相对误差?/%绝对误差(6;-1 0/p m相对值 /%2ff/pm相对误差 /写绝对误差 /p.0.2

13、士 0.20.1 00.2士0.2士 0.60.0 50.1士 0.0 6士 0 20.5士 0.50.250.5土 0 5士 1.50.1 20.2 5士0.1 5士0.51土 1.00.5 01.0士 1.0士 3.00.2 50.5 0士 0 3工 1.02士 2.01.02.0士 2.0士 6.00.51.0士 0 6士 2.a注:对刁卜 标距(镇2 5 m m)和小应变,用户宜选用级别较高的那一级引伸计 取其中较大者。7 标定周期 两次标定的间隔时间依引浦 申 计的型式、维护标准和使用的次数而定。在正常条件下,引伸计标定周期大约为 1 2 个月。除非要求试验持续1 8 个月以上,否则

14、标定周期不应超过 1 8 个月,在此情况下.试验前、后均应对该引伸计进行标定。在每次修理或调整可能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元器件之后,均应对引伸计进行重新标定。8 标定报告 标定报告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a)基本内容:1)采用本标准,即G B/T 1 2 1 6 0;2)引伸计标识(型号、标距、标志、编号和安装位置);3)标定器型号和编号;4)标定时的温度;5)标定时,长度变化量的特性,亦即以递增长度和(或)递减长度变化;6)标定日 期;7)标定机构的名称或标志;8)标定报告的签发日 期。b)标定结果:1)引伸计每个范围的级别;2)如需要,应给出系统误差的逐点值。G B/T 1 2 1 6 0-2 0

15、0 2/I S O 9 5 1 3:1 9 9 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引伸计标定范围示例5 0%0.0 5%第一个标定范围 引伸计行程标称值的。.0 5 写。5 写第二个标定范围 引伸计行程标称值的0.5%-5%第三 个标定范围 引 伸计行程 标称值的5%-5 0%.图 A.1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引伸计分级用参数 为阐明引 伸计分级 用参数(见第s 章):,)表B.1 列出了计算这些参数的三 个示例;b)图B.I 和图B.2 中的曲 线清楚地示出了 对于1 级引伸计,宜做出 选择的“相对”或“绝对”的两 个极限值中的每一个是如 何确定的。裘 B.1 引伸计分级用参数的计算示例引伸计标距

16、 L dmm真值侧量值系统绝对误差系统相对误差 ,/%ti pl,1pm应 变I JL9.5 m m-6 0 m m直径钢丝绳部分采用前苏联F O C T 5 0 3 1-4 9 K 钢丝绳弯曲疲劳试验机 和5 0 3 2-4 9(普通起重钢丝绳疲劳试验法。与原标准比较,适用范围拓宽到卢 6 0 m m以下普通直径钢丝绳,疲劳机型分为5 种,基本筱盖了普遍使用的钢丝绳疲劳试验。本标准自1 9 9 7-0 3-0 1 实施之日 起代替G B/T 1 2 3 4 7-9 0,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冶金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冶金部金属制品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水刚、刘桂森。本标准于1 9 9 0 年5 月首次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