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旅游乘数教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873285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04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乘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旅游乘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乘数 教案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性服务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旅游业是提供最终产品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其他相关部门和行业的支撑和推动,旅游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刺激旅游供给的增加,从而刺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要远远地高于旅游本身带来的收入。 参考教材: 《旅游学概论》第六版 第八章 第二节 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深入理解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了解旅游乘数理论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将旅游现象与旅游发展的理论依据相结合,学会思考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旅游发展形势的相互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树立对旅游行业发展的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重点:了解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旅游乘数理论。 教学难点:理解旅游乘数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问答互动、学练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导入: 国发〔2009〕4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国发〔2014〕3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列出20条意见和23项重点任务。 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国家的这两项旅游发展意见?为什么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教学内容: 一、概念引入 乘数效应: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旅游乘数: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影响程度的系数.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所学的内容,据此分析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哪些经济现象进行影响。 二、旅游乘数效应的发挥 通过旅游收入在旅游目的地经济中的流转分析旅游收入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如下图: 第一阶段 直接效应 购买当地的商品、服务 支付工资 纳税 储蓄 购买进口商品、服务 购买当地的商品、服务 储蓄 购买进口商品、服务 当地全部有关企业收入 来访旅游消费 旅游企业收入 购买当地的商品、服务 支付工资 纳税 储蓄 购买进口商品、服务 第二阶段 间接效应 第三阶段 诱导效应 继 发 效 应 脱离当地经济体系流转(漏损) 投入基础建设等 在当地经济体系中 渐次渗透 刺激经济 作为储备资金等 旅游消费在经济系统中流转会引起直接、间接和诱导性的变化,产生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效应,此三类效应即为旅游乘数效应。 旅游漏损:为启动和维持旅游部门的正常营运而支付的外汇成本,或因其他原因造成的旅游外汇收入流失。 三、旅游乘数的类型 在旅游研究中,比较常用的乘数类型有三种: 1。营业额或营业收入乘数(Sales Multiplier/Transactions Multiplier):测量来访游客的单位消费额对旅游目的地经济活动的影响. (单位直接旅游收入/由此带来的全部有关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量) 2.收入乘数(Income Multiplier) 政府收入乘数:测量旅游经济活动对国家和地区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 (单位直接旅游收入/当地政府收入净增量) 居民收入乘数:测量来访游客的单位消费额对旅游目的地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单位直接旅游收入/该地居民家庭收入增量) 3。就业乘数(Employment Multiplier):测量来访游客的单位消费额对旅游目的地就业人数的影响。 1)表示某一特定数额的游客消费所创造的全部就业人数. 2)表示由某一特定数额的游客消费所带来的(直接旅游就业人数和继发性就业人数)/直接旅游就业人数。 四、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因素 1。旅游收入的漏损量 旅游乘数=来访游客的消费额/其中流失除该地经济体系的漏损量 漏损包括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和对外支付的部分。 即: K=1/(1—c+m)=1/(s+m) K:旅游乘数 C:边际消费倾向(在所增加收入中用于购买本国产品和服务所占的消费比例) m:边际进口倾向(在所增加收入中用于购买进口产品及其他对外支付的比例) s即 (1—c):边际储蓄倾向(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练习:假定某地的直接旅游收入在该地经济体系内流转过程中,每一轮用于购买当地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比例为30%,用于购买进口品及其他对外支付的比例为10%,那么该地旅游收入带给该地经济的乘数效应为( ). K=1/(1-30%+10%)=1。25 在实际中,入境游客的消费在真正进入该旅游接待国经济体系之前,可能已经有一部分漏损出境外,这部分漏损被称为直接漏损,通常用L表示。 K=(1-L)/(1—c+m)=(1—L)/(s+m) 可见,旅游收入的漏损量越大,乘数越小,旅游收入对经济的促进程度越低。 2。旅游目的地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 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实力强,技术先进,生产门类齐全,经济自给程度高,则旅游收入更多地留在本国经济体系内,减少对进口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旅游乘数效应越大. 五、旅游乘数的局限性 旅游乘数效应用定量的方法测量旅游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程度,为国家或地区旅游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在实际应用中,旅游乘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旅游乘数是一个宏观的概念,用来计算它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及边际进口倾向等具体数据的可获得性较差。 2.旅游乘数理论的假设前提与现实旅游经济状况存在较大差距。如随着旅游需求的增长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供给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能相应增长,生产和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并且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固定不变的等。 3.旅游乘数理论关注的是变化的最初原因与最终结果的关系,变化的中间过程不在其研究范围,运用旅游乘数理论分析和衡量旅游经济影响相对来说比较粗略,加之其必须与旅游漏损分析结合,使它应用受到限制.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衡量旅游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呢?我们将在下节课中进行学习. 小结: 思考与作业: 发展旅游业为何会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发展?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