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4_T 2298-2021《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7094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4_T 2298-2021《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44_T 2298-2021《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44_T 2298-2021《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44_T 2298-2021《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44_T 2298-2021《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150CCS B 52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 22982021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mandarin fish fry and fingerlings2021-06-13 发布2021-09-13 实施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T 22982021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广东省水产标准

2、化技术委员会(GD/TC37)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成飞、叶星、董浚键、田园园、胡婕。DB44/T 229820211鳜苗种生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鳜(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苗种生产的环境条件、苗种培育、环道培育、水泥池培育、池塘培育。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境内鳜苗种培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T

3、 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 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SC/T 1032.4-1999鳜养殖技术规范网箱培育苗种技术SC/T 1032.5鳜养殖技术规范苗种SC/T 1032.6鳜养殖技术规范池塘饲养食用鱼技术SC/T 1132渔药使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环境条件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质及底质应符合NY/T 5361的规定,其中水体溶解氧5 mg/L以上、透明度30 cm以上。5苗种培育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指由将鳜开口鱼苗培育至全长3 cm的过程。鱼种培育鱼种培育指由将鳜全长3 cm的鱼苗

4、培育至全长14 cm的过程。培育设施DB44/T 229820212鳜鱼苗、鱼种的培育设施包括孵化环道、水泥池、池塘等。具体要求见表1。表 1鳜苗种培育设施要求培育设施面积m2水深m底质要求备注孵化环道(圆池)3.1412.56(直径2 m4 m)0.61.0水泥硬底。底部设有进水口与排水口,并用铁盖盖住。外环另设有6个8个鸭嘴形进水口。池中心设置直立排水管,配网孔尺寸为0.25 mm(60目)和0.8 mm(20目)的两套滤水纱罩。水泥池20601.0底部硬底,向排水口倾斜,外围一侧设置进水口。配0.8 mm(20目)的防逃逸纱罩和出水管道,配增氧泵、抽水机。池塘1 3402 6801.5土

5、壤或沙泥底质,淤泥厚度不超过10 cm。放苗前15 d进行清塘消毒,药物清塘方法按SC/T 1008的规定进行。放养密度苗种培育模式与放养密度详见表2。表 2鳜苗种放养密度苗种规格(全长)cm设施放养密度ind/m2开口摄食0.6孵化环道15 00020 0000.61.0孵化环道10 00015 0001.01.5孵化环道6 0007 0001.52.0孵化环道4 0005 000水泥池700900池塘1201602.02.5孵化环道3 0004 000水泥地600800池塘1101502.53.0孵化环道2 0002 500水泥地500700池塘1001403.010.0池塘205010.

6、014.0池塘5106环道培育鱼苗培育6.1.1受精卵在环道内进行孵化,幼鱼出膜 60 h75 h 后开始摄食。6.1.2鳜鱼苗孵化出膜当天,催产 2 批3 批足量的鲂、鳊、鲮或赤眼鳟等,使其受精卵孵化出膜与DB44/T 229820213鳜鱼苗的开口摄食同步。饵料鱼苗的全长应控制在鳜鱼苗全长的 60%以下。6.1.3首次开口饵料鱼的投饵量为鳜鱼苗的 7 倍8 倍,每天投喂 2 次3 次;3 d4 d 后,每次投喂量为鳜鱼苗数量的 4 倍5 倍,每天投喂 2 次3 次。6.1.4饵料鱼的质量应符合 SC/T 1032.4-1999 中 6.2.2 的规定。鱼苗分疏培苗期间每隔3 d4 d分疏一

7、次。可参照表2所示数椐,调节放养密度。当体长1.5 cm2 cm时,可在环道内继续培育,或转至水泥池、池塘中培育。网筛更换与清洗6.3.1当鳜苗长至全长 2 cm 时,如果继续在孵化环道池培育,则应换用网孔尺寸 0.80 mm(20 目)的滤水纱罩网筛。6.3.2每天上下午各清洗纱罩网筛一次,清洗时要轻、快,防止擦破滤水纱罩网筛,并及时清掉环道底部的沉积废物。7水泥池培育水泥池准备培育鱼苗前将水泥池池底、池壁污物冲冼干净,晒池2 d。再用5 g/m3高锰酸钾或20 g/m3漂白粉浸泡消毒,毒性消失后再注入新水。水泥池配有増氧设备,24 h连续充气增氧。鱼苗质量与密度鱼苗质量应符合SC/T 10

8、32.5的规定。全长1.5 cm2 cm鱼苗的放养密度按表2规定。饵料鱼投喂7.3.1饵料鱼的质量应符合 SC/T 1032.4-1999 中 6.2.2 的规定。7.3.2投喂前预先用 3%5%的食盐浸泡 5 min10 min 或 1%的聚维酮碘(PVP-I)浸泡 10 min15 min进行消毒处理饵料鱼。7.3.3饵料鱼规格一致,全长应控制在鳜全长的 60%以下。7.3.4每天投喂 2 次3 次,每次投喂量为鳜鱼苗数量的 4 倍5 倍,宜根据池中饵料鱼剩余数量及时调整。管理7.4.1定期检查培育过程中应定期过筛、分疏;定期对苗种进行镜检,发现病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定期检测水质指标;观察

9、水泥池水色变化,及时换注新水。随时观察鳜苗种活动与摄食情况,及时补充饵料鱼。7.4.2病害防治发现鱼病,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鳜病害防治药物的使用方法按SC/T 1132的规定执行。鳜苗种培育过程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见附录A。8池塘培育DB44/T 229820214池塘环境条件8.1.1用于鳜苗种培育的池塘应符合 SC/T 1032.6 规定。环境优良,周边无污染源,通风向阳,交通与供电便利;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塘基坚实、不渗漏,池形整齐,塘底平坦,淤泥不超过 10 cm。8.1.2池塘面积 2 000 m23 333 m2(3 亩5 亩),水深

10、 1.2 m1.5 m。每 333 m2(0.5 亩)配套 1.5kW 叶轮式增氧机 1 台以上。池塘清塘与消毒鱼苗下塘培育前7 d10 d,对培育池进行清塘与消毒。使用生石灰、茶粕或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消毒杀灭池塘内敌害生物。消毒可分干水消毒(水深10 cm20 cm)和带水消毒(水深100 cm),用量与方法见表3。表 3池塘消毒使用药物用量与方法药物种类用量g/m2(公斤/亩)操作方法毒性消失时间d生石灰(水深10 cm)90.00112.50(60.0075.00)化浆泼洒后,深翻底泥混合均匀710茶粕(水深100 cm)52.5067.50(35.0045.00)茶粕捣碎后浸泡24 h2

11、6 h,兑水全池泼洒510漂白粉a(水深100 cm)20.2522.50(13.5015.00)用水溶化后随即全池泼洒35a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为30%以上,其消毒浓度为20.25 g/m322.50 g/m3水体。施肥培水池塘经清塘消毒后,每667 m2(1亩)施放经熟化处理的有机肥150 kg200 kg或生物有机肥100 kg150 kg或大草100 kg200 kg培育浮游生物,并逐步加深塘水至1 m。注入新水要经0.80 mm(20目)网布过滤。饵料鱼苗放养施肥培水5 d7 d,水中轮虫等浮游生物量达到高峰期投放饵料鱼苗。投放前以密网拉网一次,清除塘中的蛙卵、蝌蚪及其他敌害生物,经试水

12、确定水质安全后,投放鳜苗种适口的鲂、鳊、鲮、赤眼鳟或鲢鳙鱼花或鱼苗。鳜苗种投放池塘培育鳜鱼苗种的放养规格在1.5 cm以上。鱼苗的质量应符合SC/T 1032.5的规定。全长1.5 cm2.0 cm,放养密度按表2的要求,应一次放足。鱼苗下塘时水温温差应控制在3以内,温差太大时应待鱼苗容器内与鱼塘水温平衡再放鱼。饵料鱼投喂池塘培育鳜鱼苗每3 d投放饵料鱼一次,每次投放量为鳜苗种数量的4倍5倍。宜根据池中饵料鱼剩余数量做适当调整。饵料鱼的质量应符合SC/T 1032.4-1999中6.2.2的规定。水质底质调节DB44/T 229820215培苗过程可采用采用生物性(微生态制剂)或化学性(强氧化

13、剂或表面活性剂)水质底质改良产品进行水质底质调节,每隔7 d10 d泼洒一次。日常管理8.8.1定期检查定期对苗种进行镜检,发现病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定期检测池塘水质指标,如有超标及时进行处理。做好日志登记,记录每天池水水质、水色、天气、水温及鱼苗的生长活动、投饵、施肥、加水、防病、用药和分级分疏等情况。及时清除塘基杂草、池中杂物和残饵,清洗和消毒食台。8.8.2病害防治同7.4.2。8.8.3持续增氧一般情况下,每333 m2(0.5亩)池塘应保持有一台1.5 kW叶轮式增氧机全天候运转。在凌晨、中午加开增氧机,每次3 h5 h;雷阵雨前、气压低时,宜增加开机时间。DB44/T 229820

14、216附录A(资料性)鳜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A.1鳜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见表A1。表 A.1 鳜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病名症状治疗方法预防肠炎病鱼游动缓慢、离群、厌食、甚至失去食欲,肠管充血发炎,肛门红肿,有拖便。土霉素,按0.1 mg/L0.2mg/L,溶解后全池泼洒。1.彻底清塘除淤、曝晒晒与消毒。2.保持溶氧充足。3.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控制有机质含量。4.养殖中后期定期改良底质。车轮虫病鱼体表或鳃部粘液增多,体色灰白。鱼漂浮于水面,靠池边缓慢游动,不捕食。显微镜检查鳃丝可见大量车轮虫。中草药制剂,如特轮灭,按0.12 mg/L0.15 mg/L,溶解后全池泼洒。斜管虫病鱼体表或鳃部粘液增多,体色灰白。鱼漂浮于水面,靠池边缓慢游动,不捕食。镜检鳃丝可见大量斜管虫。细菌性败血病病鱼体表充血严重,鳍条与眼球等充血,鳃盖呈斑点状出血,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腹腔内有红色腹水、胃内无食物,部分肠道充血充气。二氯异氰尿酸0.5 mg/L,或漂粉精0.4 mg/L等含氯制剂,或聚维酮碘4.5mg/L7.5 mg/L等含碘制剂,全池泼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