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理信息 元数据(GBT 19710-2005).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6761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48 大小:10.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信息 元数据(GBT 19710-200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地理信息 元数据(GBT 19710-200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地理信息 元数据(GBT 19710-200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地理信息 元数据(GBT 19710-200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地理信息 元数据(GBT 19710-200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 CS 0 7.0 4 0;0 1 0 4 0.3 5A 76钮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T 1 9 7 1 0-2 0 0 5 地理信息元数据 G e og r a ph i c I n f or m a t i on-Me t a d a t a (I S O 1 9 1 1 5:2 0 0 3,MOD)一ll一一一一 2 0 0 5-0 8-0 1 PA 率 馨 畜 智 臀 瓣 瞥 篷 臀 臀 暴 发“G B/T 1 9 7 1 0-2 0 0 5 J J一 月 U青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 S O/T C 2 1 1)制定

2、的I S O 1 9 1 1 5:2 0 0 3(地理信息元数据,作了如下改动:标准的编写方法执行了国家标准G B/T 1.1-2 0 0 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的要求。引用国际标准名称或编号的改变:a)将“本国际标准”和“I S O 1 9 1 1 5:2 0 0 3”改为“本标准”;b)将“I S O 1 9 1 0 0 系列标准”改为“地理信息系列国家标准”;c)将下列国际标准名称和编号用相应的国家标准名称或编号替代:一一川 删除了原国际标准的前言。增加了如下术语和其定义:“数据交换网站c l e a r in g h ou s e 和“数据志l i n

3、e a g e .增加了“6.1 4 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范例”;删除 了原 6.1 4和原 6.1 5 的内容;修改了 G.2.4 中的要素实例元数据条 目示例。删除了附录B 数据字典中原“留空”的 行,行号为:4 2,4 3,5 8,1 8 8,1 9 8.2 0 0,3 2 8-3 3 3,3 6 6,这些行号断号。删除了资料性附录 K“实现示例”和资料性附录 J“元数据元素 自由文本的多语种支持”。元数据数据字典中保 留了英文的“名称 角色名称”栏 目,与中文“名称 角色名称”对照。其他修改包括:a)元素“9,1 4 4,3 6 4,3 9 4”的数据类型 由“类”改为“日

4、期 型”,域 由“日期(B.4.2)”改为“CCYY-MM-D D(G B/T 7 4 0 8-1 9 9 4)”;b)元素“6 4,8 9,1 0 6,3 0 0 的数据类型 由“类”改为旧 期 时间型”,域 由旧 期时间(B.4.2)”改为 CCY Y-MM-D D h h:m m:s s.s(G B/T 7 4 0 8-1 9 9 4)”;c)B.2.7.6投影参数信息:第 2 1 6 行元数据元素“带号”的定义由“1 0 0 k m格网带的唯一标识符”改为“投影分带的唯一标识符”;第 2 1 8 和 2 1 9 行的约束 条件由“O”改为“C 非方位投影?”;第 2 2 5 和 2 2

5、 6 行的约束 条件由“O”改为“C 方位投影?”;d)元素3 6 1 定义中的示例由“D CW 是 Di g i t a l Ch a r t of t h e Wor l d 的别名”改为“NF G I S 是 N a t i on a l F u n d a m e n t a l G e og r a ph i c I n f or m a t i on S y s t e m ”的 别 名”;元素3 9 7 定义中 的 示 例由 h t t p:/w w w.s t a t k a r t.n o/i s ot c 2 l l”改为“h t t p,/n f g i s.n s d

6、i.g ov.c n/;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m 免费下载G B/T 1 9 7 1 0-2 0 0 5 e)元素3 8 1 和3 8 3 的定义按照我国国情进行了修改;f)实体6 9 最大出现次数由“N”改为“使用参照对象的最大出现次数”。增加了资料性附录K“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范例”。代码表的修改:a)B.5.1 0 M D_ 字符集代码 代码表炎 ”增加了G B 1 8 0 3 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 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域代码为 0 3 0,删除了表中预留的域代码为0 1 7的行,该域代码 保留;b)扩展了“B.5.8 DS _ 项目 类

7、型代码 家:代码表;,并删除了代码表的原有内容,原代码的域仍 然保 留;c)按照G B 7 1 5 6-2 0 0 3(文献保密等级代码 和1 9 8 8 年9 月全国 人大常委会颁布的 中 华人民共 和国保守国家机密法 修改了B.5.1 1 MD-安全限制分级代码 代码表 中“未分级”、“秘密”、“机密”和“绝密”的说明;d)B.5.1 8 MD-维护频率代码 代码表二 拿 ”增加了“按旬”,域代码为 0 1 3,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 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附录F、附录G、附录H和附录K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

8、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景瞳、刘若梅、周旭、贾云鹏、姜作勤、姚艳敏、李新通。G B/T 1 9 7 1 0-2 0 0 5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对地理和与空间紧密相关事物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数字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除地理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外,各个学科的发展,越来越能够生产、提高和更新数字地理信息。鉴于地理数据集的数量、复杂程度和多样性的增长,快速了解这些数据整体特征的方法越来越重要。数字地理数据是模拟和描述现实世界,以便用于计

9、算机分析和用图形显示信息的一种尝试。事物的任何描述总是抽象的、总是局部的和总是许多可能的“视图”之一。这种现实世界的“视图”或模型不是其精确的复制。有些是近似的、有些经过了简化,而有些则被忽略。很难有绝对完善、完整和正确的数据。为保证数据不被误用,必须充分地说明影响数据生产的设定和限制。元数据允许数据生产者全面地说明数据集,以便用户能够了解其设定和限制,评估数据集对其应用需求的适用性。鉴于地理数据被除生产者外的许多人所应用,通常由某一个人或单位生产,而 由其他人或单位使用。适当的文本资料能使那些不熟悉数据的人更好地了解数据,并恰当地使用数据。由于地理数据生产者和用户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适当的文

10、本资料能为他们提供有关数据的丰富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存储、更新和重复使用数据产品。本标准的 目的是提供描述数字地理数据特征的结构。期望信息系统分析人员、计划编制人员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使用本标准。试图了解地理信息标准化基本原理与整体要求的人们也可使用。本标准定义了元数据元素,提供 了模式,并确定了一组通用的元数据术语、定义和扩展方法。当数据生产者执行本标准时将:1)为数据生产者提供适当的说明他们地理数据的有关信息。2)简化地理数据元数据的组织和管理。3)使用户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从而能够最有效地应用地理数据。4)使数据发现、检索和重复使用变得容易。用户能更好地确定地理数据位置,访问、

11、评价、购买和 使用地理数据。5)使用户能够决定他们是否使用已有的地理数据。本标准定义通用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更详细的地理数据类型和地理服务元数据由地理信息系列国家标准的其他标准定义和由用户扩展。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m 免费下载 G B/T 1 9 7 1 0-2 0 0 5 地理信息元数据1 范 围 本标准定义描述地理信息及其服务所需要 的模式。它提供有关数字地理数据标识、覆盖范围、质量、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照系和分发等信息。本标准适用于:一 数据集编目、对数据集进行完整描述和数据交换网站 的数据服务;一 地理数据集、数据集系列,以及单个地理要素和要素属性描述。本

12、标准定义了:一 必选的和条件必选的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一 适合于元数据全部应用范围(数据发现、确定数据的适用程度、数据访问、数据传输和数字数据 应用)所需要的最少的元数据集;一 可选的元数据元素,以便必要时能对地理数据进行更详尽的描述;一 为满足特殊需要对元数据进行扩展 的方法。虽然本标准适合于数字数据,但其原理可以扩展到许多其他形式的地理信息,如地 图、图表和文本文件,以及非地理数据。注:某些必选元数据元素可能不适用于这类其他形式的地理信息。2 一 致性2.1 一致性要求 元数据在第 6 章、附录 A和附录 B中阐明。用户定义的元数据按照附录 C 定义和描述。任何声称与本标准

13、一致的元数据应当满足附录D 提出的抽象测试套件中规定的要求。2.2 元数据专用标准 任何与本标准一致的专用标准应当与附录 c中 C.6 的规则一致。2.3 约束和条件 为使用附录 D 的抽象测试套件进行一致性测试,应当考虑在专用标准中说明元数据实体和元素是必选、条件必选或是可选。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 日 期 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 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T 2 6 5 9-1

14、 9 9 4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e q v I S O 3 1 6 6-1;1 9 9 7)G B/T 4 8 8 0-1 9 9 1 语种名称代码(e q v I S O 6 3 9:1 9 9 8)G B/T 4 8 8 0.2-2 0 0 0 语种名称代码第2 部分:3 字母代码(e q v I S O 6 3 9-2:1 9 9 8)G B/T 7 4 0 8-1 9 9 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 B/T 1 2 4 0 6-1 9 9 6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i d t I S O 4 2 1 7:1 9 9 0)G B 1 3 0 0 0.1-1 9

15、 9 3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 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i d t I S O/I E C 1 0 6 4 6-1:1 9 9 3)G B/T 1 9 7 1 0-2 0 0 5 G B/T 1 4 8 1 4-1 9 9 3 信息处理文本和办公系统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 G ML)(e q v I S O 8 8 7 9:1 9 8 6)G B/T 1 5 2 7 3 信息处理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i d t I S O 8 8 5 9)G B/T 1 8 3 9 1.1-2 0 0 2 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 1 部分: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框架 G

16、 B/T 1 8 3 9 1.2-2 0 0 3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 规范与 标准化 第2 部分:数据元的分类 G B/T 1 8 3 9 1.3-2 0 0 1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 规范与标准化 第3 部分:数据元的 基本属性 G B/T 1 8 3 9 1.4-2 0 0 1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第4 部分:数据定义的编写规则与指南 G B/T 1 8 3 9 1.5-2 0 0 1 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5 部分:数据元的命名和标识原则 G B/T 1 8 3 9 1.6-2 0 0 1 信息技术 数据元的 规范与标准化 第6 部分:数据元的 定义 I S O 8 8

17、 5 9(第1 至1 6 部分),信息技术8 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I n f or m a t ion t e c h n ol og y 一 一 8b i t s i n g l e b y t e c od e d g r a p h i c c h a r a c t e r s e t s)I S O 1 9 1 0 6:2 0 0 4 地理信息专用标准(G e og r a ph i c in f or m a t i on-Pr of i l e s)I S O 1 9 1 0 7:2 0 0 3 地理信息空间模式(G e og r a ph i c i n f or m a

18、t i on-S pa t i a l s c h e m a)I S O 1 9 1 0 8:2 0 0 2 地理信息时I7 模式(G e og r a ph i c in f or m a t i on-T e m por a l s c h e m a)I S O 1 9 1 0 9 地理信息 应用模式规则(G e og r a ph ic in f or m a t i on-R u l e s f or a ppl i c a t ion s c h e m a)I S O 1 9 1 1 0:2 0 0 5 地理信息要素编目方法(G e og r a ph ic i n f or

19、m a t i on-F e a t u r e c a t a l og u i n g m e t h-od o l og y)I S O 1 9 1 1 1:2 0 0 3 地理信息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G e og r a ph i c in f or m a t i on-S pa t i a l r e f e r e n c in gb y c oor d in a t e s)I S O 1 9 1 1 2:2 0 0 3 地理信息基于地理标识符的空间参照(G e og r a p h i c i n f or m a t io n-S pa t ia l r e f-e r e

20、 n c i n g b y g e og r a p h i c i d e n t i f ie r s)I S O 1 9 1 1 3:2 0 0 2 地理信息质量基本元素(G e og r a ph i c i n f or m a t i on-Qu a l it y pr i n c i pl e s)I S O 1 9 1 1 4:2 0 0 3 地理信息质量评价程序(G e og r a ph i c i n f or m a t i on-Qu a l it y e v a l u a t i on pr oc e-d u r e s)I S O 1 9 1 1 7 地理信息

21、图示表达(G e og r a ph ic i n f or m a t ion-Por t r a y a l)I S O 1 9 1 1 8 地理信息编码(G e og r a ph i c in f or m a t i on-E n c od i n g)4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注:与 UML 模型一起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在第 5 章中列出。4.1 数据类型d a t a t y pe 允许对域内的值进行操作的值域说明。I S O 1 9 1 0 3 地理信息概念模式语言 例如整型、实型、布尔型、字符串、日 期型和G M_ 点(G M-Poi n t).注:数据类型用术语

22、标识,如整型。4.2 数据集d a t a s e t 可以识别的数据集合。注:通过诸如空间范围或要素类型的限制,数据集在物理上可以是更大数据集较小的部分。从理论上讲,数据集可 以小到更大数据集内的单个要素或要素属性。一张硬拷贝地图或图表均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数据集。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m 免费下载 c B/T 1 9 7 1 0-2 0 0 54.3 数据集系列d a t a s e t s e r i e s 符合相 同产品规范的数据集集合。4.4 格网 g r id 由两组或更多组曲线组成的网络,其中每一组均按算法与其他组相交。I S O 1 9 1 2 3 地

23、理信息数据覆盖层几何特征与函数模式4.5 元数据m e t a d a t a 关于数据的数据。即数据的标识、筱盖范围、质量、空间和时间模式、空间参照系和分发等信息。4.6 元数据元素m e t a d a t a e l e m e n t 元数据的基本单元。注 1:元数据元素在元数据实体中是唯一的。注 2:与 U ML术语中的属性同义。4.7 元数据实体 m e t a d a t a e n t i t y 一组说明数据相同特性的元数据元素。注 1: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数据实体。注 2:与 U ML 术语中的类同义。4.8 元数据子集m e t a d a t a s e c t

24、ion 元数据的子集合,由相关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组成。注:与 U ML术语中的包同义。4.9 模型m od e l 论域的某些方面的抽象。I S O 1 9 1 0 9 4.1 0 资源r e s ou r c e 能满足某种需求的资产或手段。例如:数据集、服务、文档、人力或机构。4.11 时(11 参照系 t e m por a l r e f e r e n c e s y s t e m 时间度量所依据的参照系。I S O 1 9 1 0 8 4.1 2 数据交换网站 c l e a r i n g h ou s e 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4.1 3 数据

25、志l i n e a g e 数据的历史沿革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 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 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及负责单位 的有关信息等。G B T 1 9 7 1 0-2 0 0 55 符号和缩略语5.1 缩略语DT D文件类型定义(Doc u m e n t T y pe De f in i t i on)I D L接口 定义语言(I n t e r f a c e De f i n it i on L a n g u a g e)O CI.对象约束语言(O b j e c t Con s t r a i n t L a n g u a g e)S G M L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

26、t a n d a r d G e n e r a l i z e d Ma r k u p L a n g u a g e)U M I.统一建模语言(U n i f ie d M od e l l i n g L a n g u a g e)XML可扩展置标语言(E x t e n s ib l e Ma r k u p L a n g u a g e)5.2 统一建模语言(U ML)符号 本标准出现的图用 U ML静态结构图表示,用 I S O接 口定义语言(I D L)基本类型定义和 UML的对象约束语言(O CI.)作为概念模式语言。图1 说明本标准使用的UML符号:关 联(A sso

27、ciation)1卜 一 一 一 一 日!聚 合(A g greg ation)巨二一一心仁二习 组 合(C omposition)巨二习一一 心仁二习 泛 化(Ge ne ra l ization)巨二习一一一斌仁二习 f&jP (De pend e ncy)1卜 一 一洲 图 1 U ML符号5.3 U ML模型关系5.3.1 关联 关联用于说明两个或更多类之间的关系。UML定义三种不 同类型关系:关联、聚合和组合。这三种类型具有不同的语义。通常的关联关系用于表示两个类之间的一般关系。聚合关联和组合关联用于创建两个类之间的部分与整体关系。关联的方向必须说明。如果不指明方 向,则假定为双 向

28、关联。如果是单 向关联,关联方 向可以在线段终点用箭头标记。聚合关联表示两个类之间的关系,在该关系中,一个类担当容器角色,另一个类担 当容器 的构件角色。组合关联是强聚合。在组合关联中,如果删除一个容器对象,则它的所有容器构件对象也被删除。当没有容器对象,表示容器对象局部的对象就不能存在时,应当使用组合关联。5.3.2 泛化 泛化表示超类与可以替代它的子类之间的关系。超类是泛化类,而子类则定义为特化类。5.3.3 实例化 依赖 依赖关系表示客户类依赖供方类 接口提供一定服务,如:客户类访 问供方类 接 口定义的值(常数或变量);客户类的操作调用供方类 接 口的操作;客户类的操作有签名,它的返回

29、类或变元是供方类 接口的实例。实例化关系表示用实际值替代参数化类参数或参数化类实用程序的操作,以创建其特化型式。5.3.4 角色 如果关联可按特定的方 向导航,模型则提供一个“角色名称”,它对于与源对象有关的 目 标对象的角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m 免费下载 c s/T 1 9 7 1 0-2 0 0 5色是适 当的。因此在双向关联 中,将提供两个角色名称。图 2说明在 UML图中如何表示角色名称和基数。类之间的关联 巨 口 X 9 4*A l l-1 M t,2 仁 日 关联基数 州 P,4 1 川一 州:o ml t 川 m:t l i-L“卜 A(0A1)类的

30、聚合类继承(类的子类)F-皿万囱应 f 下 nM x.051 .图 2 U ML角色5.4 U ML模型构造型 U MI.构造型是现有 U ML概念 的扩展机制。它是一个模型元素,用于对其他 U ML元素进行分类(或标记),使得它们在某些方面行为上类似新的虚拟或伪元模型类的实例,其构成基于现有基本元模型类。构造型在固有的 UMI _ 元模型类结构的基础上,增强分类机制。以下是本标准使用的构造 型的简单说明,更详细的说明见 I S O/T S 1 9 1 0 3 0 本标准使用如下构造型:a)()说明实例(对象)的域和可用于对象的操作的类。一个类型可以有属 性和关联。b)枚举一;()数据类型,其

31、实例构成命名字符值的列表。枚举的名称与它 的字符值都予以说明。枚举的意思是一个类中熟知的可取值 的简短列表。c)G()一组不同值的描述符,其操作没有副作用。数据类型包括 基本的预定义类型和用户定义的类型。预定义的数据类型包括数字型、字符串和时间型。用 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包括枚举型。d)(叫 )用于说明更开放的枚举。二 代码表)多 是一个灵活的枚举。代码表对于表示潜在值的长表是有用 的。如果表的元素完全是已知的,应当使用枚举;如果只 有元素的可能值是 已知的,则应使用代码表。e)()选择一种特化类型的说明,可用于确定能够使用的可选类 类型,而无需生成一个公共的超类 超类型。f)二 抽象二;()不能

32、直接实例化的类(或其他类元)。该类的U M工 J 符号用斜体 表示其名称。g)元类二 ()其实例为类的类。元类主要用于构成元模型。元类是对象类,G B/T 1 9 7 1 0-2 0 0 5 它的主要 目的是容纳其他类的元数据。h)接口()一组命名的 操作,说明元素的 行为。i):包二 京 ()逻辑上相关的组成部分的群集,包括子包。j)叶)多 ()包含定义,但不含任何子包的 包。5.5 包的缩写 用两个字符构成的缩写词表示包含类 的包。类的名称以这些缩写词开头,用“”连接。括号中注明定义这些类的标准。以下列出这些缩写词:CC改变坐标(I S O 1 9 1 1 1:2 0 0 3 地理信息 基

33、于坐标的空间参照)CI引用(本标准)CV数据覆盖层((I S O 1 9 1 2 3 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层几何特征与函数模式)D Q数据质量(本标准)D S数据集(本标准)E X覆盖范围(本标准)F C要素类目((I S O 1 9 1 1 0 地理信息要素编目方法)F E要素((I S O 1 9 1 0 9 地理信息应用模式规则)F T要素拓扑关系((I S O 1 9 1 0 7:2 0 0 3 地理信息空间模式)G F通用要素(I S O 1 9 1 0 9 地理信息应用模式规则)G M几何(I S O 1 9 1 0 7:2 0 0 3 地理信息空间模式)G R图(I S O 1 9

34、1 0 7:2 0 0 3地理信息空间模式)L I数据志(本标准)MD元数据(本标准)PF要素图示表达((I S O 1 9 1 1 7 地理信息图示表达)PS定位服务(I S O 1 9 1 1 6 地理信息定位服务)R S参照系(本标准)S C空间坐标((I S O 1 9 1 1 1:2 0 0 3 地理信息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S I空间标识((I S O 1 9 1 1 2:2 0 0 3 地理信息基于地理标识符的空间参照)S V服务(I S O 1 9 1 1 9 地理信息服务)T M时间(I S O 1 9 1 0 8:2 0 0 2 地理信息时间模式)T P拓扑关系(I S O

35、1 9 1 0 7:2 0 0 3 地理信息空间模式)T S简单拓扑关系((I S O 1 9 1 0 7:2 0 0 3地理信息空间模式)5.6 U ML模型 数据字典关系 表 1 说明 UML模型术语和数据字典术语之间的关系。表 1 U ML模型和数据字典关系一 一 仁 布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m 免费下载 G B/T 1 9 7 1 0-2 0 0 56 要求6.1 地理数据元数据的要求 本标准定义描述数字地理数据所需要的元数据。元数据可以应用于独立的数据集、数据集聚合、单个地理要素和组成要素等各类对象。应当提供地理数据集元数据,也可以提供数据集聚合、要素和要

36、素属性的元数据。元数据 由一个或多个元数据子集(UML包)构成,后者包含一个或多个元数据实体(U MI _ 类)。6.2 元数据应用信息 图 3 是 U MI.类图,定义元数据描述的地理信息的种类。它规定一个数据集(D S _ D a t a S e t)必须有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元数据实体集(MD _ Me t a d a t a)。元数据可酌情与要素、要素属性、要素类型、要素特征类型(由要素关联角色、要素属性类型和要素操作实例化的元类)和数据集聚合(D S-A g g r e g a t e)相关。数据集聚合可以定义(再分类)为泛化关联(DS _ O t h e r A g g r e g a

37、 t e)、数据集系列(D S-S e r i e s),或项目(DS-I n i t i a t i v e).MD 元数据(MD_ Me t a d a t a)也用于该图未表示的其他信息和服务(见MD 范围代码,B.5.2 5)的类。+n;1 0.G F_ G F WtMM+110.*0.+1 7G II19+.cf n (*(s.)+o.*+1nVII+*aArn fd 1.+n;0.G F_49(fro n id E)+*i cJ1 0.*+i3aAo.*+#;A D S_ 0.*1.*D SfI1+3.Aj.*09 t +Eh.C AD S-Aft A D S_f-3J D S A

38、HD S_-A*1mn D S_To D S_*D S-r 406A#U 图 3 元数据应用6.3 元数据包6.3.1 元数据包和实体关系 本标准中,地理数据的元数据用UMI _ 包表示。每个包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UML类),它们可以是特化的(子类)或泛化的(超类)。实体包含标识各个元数据单元 的元素(UML类属性)。实体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体相关。实体可以按需要聚集或重复以满足:(1)本标准规定的必选要求;(2)用户的其他要求。图 4 表示包的结构。附录 A 和附录 B分别用每个包 的 UML模型图和数据字典完整地描述了元数据。如果两个附录出现差异,以附录 A为准。表 2 列出元数据包和元

39、数据实体之间的关系。元数据包列在包栏 目下,相应包 中的元数据 聚集实体列在实体栏目 下。包含在包中的元数据实体在6.3.2 至6.4.2 节中进一步定义。每个包有一条相应的条 目,列在条 目 号栏 目下。G B/T 1 9 7 1 0-2 0 0 5一 圈 4元数据包 裹2元数据包和元数据实体间的关系6.3.2.1 C c MD gk6.3.2.2 MD _O jR6.3.2.3 wto S,A MD _FRO16.3.2.4 l k0AitS,A D C LfkW6.3.2.5 p IA MD _W#l6.3.2.6 9n*Tri,a MD _2M6.3.2.7 0JOR*11a,ft M

40、D _OR6.3.2.8 F4 411 MD-F4 46.3.2.9 .ir:*itAIqf o-A MD _RI*6.3.2.10 f aIA MD _ttt6.3.2.11 7LOC 9 ,MD _7Lft6.3.2.12 J-A Afa,ft MD _IA-A6.4.1 9*MFNIW,9 EX-fk6.4.2 Iffil A ff-i Rik C L-41 AC I_A*A二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m 免费下载 G B J T 1 9 7 1 0-2 0 0 56.3.2 包说明6.3.2.1 元数据实体集信息(MD 一 元数据)元数据实体集信息 由必选的 M

41、D 元数据实体(UMI,类)组成。M几 元数据实体包含必选的和可选的元数据元素(U MI属性)。MD 元数据实体是下列实体(后面的子条 目 对它们进一步解释)的聚集:MD-标识(MD-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MD 限制(MD Co n s t r a i n t s)D Q _ 数据质量(D Q _ D a t a Q u a l i t y)MD 维护信息(MD Ma i n t e n a n c e l n f or m a t io n)MD-空间表示(MD_ S pa t i a l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n)MD-参照系(

42、MD R e f e r e n c e S y s t e m)MD-内容信息(MD Con t e n t l n f or m a t i on)MD-图示表达类目参照(MD-Por t r a y a l Ca t a l og u e R e f e r e n c e)MD 分发(MD _ D is t r i b u t i on)MD-元数据扩展信息(MD Me t a d a t a E x t e n s i on l n f or m a t i on)MD-应用模式信息(MD_ A ppl ic a L i on S c h e m a l n f or m a t i

43、 on)6.3.2.2 标 识信息(MD 标识)标识信息包含唯一标识数据的信息。标识信息包括有关资源的引用、摘要、目的、可信度、状况和联系方等信息。MD 标识实体是必选 的。它包含必选、条件必选和可选元素。当用于标识数据时,MD标识实体可以定义为(划分为子类)MD 数据标识(MD _ D a t a l d e n t i f ic a t i on),当用于标识服务时,则定义为 MD 服务标识(MD _ S e r v i c e l d e n t i f i c a t i on)o MD-服务标识提供服务的概略说 明,详见 I S O 1 9 1 1 9 地理信息服务。M几 标识是下列

44、实体的聚集:MD 格式(MD F o r m a t),数据格式;MD 浏览图(MD_ B r ow s e G r a p h i c),数据的概略图形;MD 应用(MD-U s a g e),数据的特定应用;MD 限制(MD Con s t r a i n t s),对资源施加的限制;MD 关键字(MD-K e y w o r d s),描述资源的关键字;MD 维护信息(MD Ma i n t e n a n c e l n f or m a t i on),计划更新数据的频度和更新范围;MD-聚集信息(MD-A g g r e g a t e l n f or m a t ion),元数

45、据描述的数据集所属或来源的数据集的 信息。MD 数据标识的覆盖范 围元素是条件必选的。如果数据集有空间参照,应当包括覆盖范围的地理元素角色的子类 E X 地理边界矩形(E X_ G e og r a ph i c B ou n d i n g B ox)或E X 地理区域描述(E X_ G e o-g r a ph i c De s c r ipt i on),必要时两个子类都可以 使用。MD 数据标识的字符集(c h a r a c t e r S e t)元素 是条件必选 的。如果不 执行 G B 2 3 1 2,则需 说明该元素。6.3.2.3 限制信息(MD 限制)该包包括有关对数据施

46、加的限制信息。MD 限制实体是可选的,可以定义为 MD 法律限制(MDI-e g a l Con s t r a in t s)和 或MD 安全限制(MD_ S e c u r i t y Con s t r a in t s)o 仅当 MD 限制代码(MD R e s t r i c t io n Cod e)代码表中的访 问限制(a c c e s s Con s t r a i n t s)元素和 或使用限制(u s e Co n s t r a i n t s)元素的值为“其他限制(ot h e r R e s t r i c t i on s)”时,MD 法律 限制的其他限制元素为非

47、 零。6.3.2.4 数据质量信息(D Q 数据质量)该包包含数据集质量的总体评价。DQ 数据质量实体是可选的,包含质量评价的范围。DQ 数据质量是L l 数据志((1,1-Lineage)和DQ 元素(DQ-E l e m e n t)的聚集。DQ 元素可以定义为DQ 完整性G B/T 1 9 7 1 0-2 0 0 5(D Q _ Com pl e t e n e s s),DQ _ 逻辑一致性(DQ _ L og ic a l Con s i s t e n c y),DQ 位it准确度(D Q _ Pos i t ion a l A c c u-r a c y),DQ-专题准确度(D

48、Q-T h e m a t i c A c c u r a c y)和DQ _ 时间准确度(D Q _ T e m por a l A c c u r a c y)。这五个实体表示数据质量元素,可以进一步细分数据质量子元素。用户可以通过划分DQ _ 元寮的子类或适当的子元素,扩充数据质量元素和子元素。该包也包括有关用于生产数据集的数据源和生产过程信息。L I数据志实体是可选的,包含有关数据志的说明。L I _ 数据志是L I-处理步骤(L I _ Pr oc e s s S t e p)和L I-数据谏(L I _ S ou r c e)的聚集。当 DQ _ 数 据 质 f 范 围 DQ _范

49、 围。数 鹅 层 次(DQ _ Da t a Q u a l ity.s c ope.DQ _ S c ope.l e v e l)的 值 为“数据集”时,DQ _ 数据质,的“报告”角色和“数据志”角色都必须选取。当DQ _ 范围(DQ _ S c ope)的“数据层次((l e v e l)”元素的值不为“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时,DQ 范围的“数据层次说明(l e v e l De s c r i pt i on)元素必选。当DQ _ 数据质f 范围 DQ 范围 数据层次的值为“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且“数据派(s ou r c e)和“处理步骤(pr oc e s s S t e

50、 p)”的L I-数据志角色不选用时,则L I-数据志的“说明(s t a t e m e n t)元素必选。当 L I数据志的“说明”元素和“处理步骤”角色不选用时,L L数据志的“数据派”角色必选。当 L I 数据志的“说明”元素和“数据源”角色不选用时,L L数据志的“处理步骤”角色必选。无论L I-数据源的“说明(d e s c r i pt ion)元素,还是,数据派,益范囤(s ou r c e E x t e n t)元素都必须选用。6.3.2.5 维护信息(MD-维护信息)该包包括有关数据更新范围和更新频率信息。MD-雄护信息实体是可选的,包含必选和可选元数据元素。6.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信息安全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